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015417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4565.9

申请日:

2008.04.21

公开号:

CN101264291A

公开日:

2008.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公开日:200809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K9/16; A61K9/20; A61K9/48; A61P19/02;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颜丽君

地址:

100069北京市丰台区玉林东里一区14-2-2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该药物组合由桑椹、白芍、伸筋草、姜黄、威灵仙、红花、甘草、元胡、乳香、骨碎补、桑枝、葛根、五加皮、黄芪、羌活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等作用,用于肩周炎引起的肩关节疼痛等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桑椹10-20份    白芍5-10份    伸筋草15-25份
姜黄10-20份    威灵仙10-25份 红花20-30份
甘草10-15份    元胡5-10份    乳香5-15份
骨碎补15-25份  桑枝20-25份   葛根10-15份
五加皮10-20份  黄芪5-10份    羌活10-2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桑椹16份    白芍8份    伸筋草21份
姜黄16份    威灵仙18份 红花26份
甘草13份    元胡8份    乳香10份
骨碎补20份  桑枝23份   葛根13份
五加皮16份  黄芪8份    羌活18份。

3、  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甘草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白芍、骨碎补、葛根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桑椹、伸筋草、姜黄、威灵仙、红花、元胡、乳香、桑枝、五加皮、黄芪、穿山甲、羌活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肩周炎的全称是肩关节周围炎,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因患病以后,肩关节不能运动,仿佛被冻结或凝固,故称“冻结肩”、“肩凝症”。患有肩周炎的患者,常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肩周炎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有以下三点:
1、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
3、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中医认为肩周炎属“痹证”范畴。此病乃风寒湿邪侵袭肩周筋脉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内因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外邪乘虚而入,伤及肩周筋脉,致使气血不通而痛。若过力劳伤,血瘀气滞均可导致肩痛凝滞,肩痛日久,则筋脉失养,而见肩部肌肉萎陷,关节僵硬。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中医采用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的方药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桑椹10-20份    白芍5-10份      伸筋草15-25份
姜黄10-20份    威灵仙10-25     份红花20-30份
甘草10-15份    元胡5-10份      乳香5-15份
骨碎补15-25份    桑枝20-25份    葛根10-15份
五加皮10-20份    黄芪5-10份     羌活10-25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桑椹16份    白芍8份    伸筋草21份
姜黄16份    威灵仙18份 红花26份
甘草13份    元胡8份    乳香10份
骨碎补20份  桑枝23份   葛根13份
五加皮16份  黄芪8份    羌活1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甘草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白芍、骨碎补、葛根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桑椹、伸筋草、姜黄、威灵仙、红花、元胡、乳香、桑枝、五加皮、黄芪、羌活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具有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等作用,用于肩周炎引起的肩关节疼痛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甘草13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白芍80g、骨碎补200g、葛根13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桑椹160g、伸筋草210g、姜黄160g、威灵仙180g、红花260g、元胡80g、乳香100g、桑枝230g、五加皮160g、黄芪80g、穿山甲80g、羌活1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1000g及乳糖400g混匀,以74%乙醇湿法制粒,干燥,装袋即得。
实施例2:
(1)甘草13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白芍80g、骨碎补200g、葛根13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桑椹160g、伸筋草210g、姜黄160g、威灵仙180g、红花260g、元胡80g、乳香100g、桑枝230g、五加皮160g、黄芪80g、穿山甲80g、羌活1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1200g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
实施例3:
(1)甘草130g粉碎成极细粉备;
(2)用白芍80g、骨碎补200g、葛根13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桑椹160g、伸筋草210g、姜黄160g、威灵仙180g、红花260g、元胡80g、乳香100g、桑枝230g、五加皮160g、黄芪80g、穿山甲80g、羌活1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淀粉300g,微晶纤维素200g以70%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外加羧甲淀粉钠20g,混匀,压片,包衣即得。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合。该药物组合由桑椹、白芍、伸筋草、姜黄、威灵仙、红花、甘草、元胡、乳香、骨碎补、桑枝、葛根、五加皮、黄芪、羌活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等作用,用于肩周炎引起的肩关节疼痛等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