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5015416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5044.5

申请日:

2008.04.25

公开号:

CN101264282A

公开日:

2008.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4公开日:200809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4; A61K9/16; A61K9/20; A61K9/48; A61P1/04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申请人:

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俊保

地址:

100107北京市朝阳区清林东路世纪龙祥嘉园9-2-6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乌药、丹参、川连、莱菔子、枳壳、陈皮、党参、柴胡、当归、榔片、草豆蔻、青皮、百合、甘松、甘草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疏肝理气等作用,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的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乌药5-10份     丹参15-25份    川连10-20份      莱菔子10-15份
枳壳5-15份     陈皮10-15份    党参10-20份      柴胡10-15份
当归10-15份    榔片10-20份    草豆蔻15-25份    青皮10-25份
百合20-25份    甘松15-25份    甘草20-3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乌药8份     丹参21份    川连16份      莱菔子13份
枳壳11份    陈皮13份    党参16份      柴胡13份
当归13份    榔片16份    草豆蔻21份    青皮18份
百合23份    甘松21份    甘草26份

3、  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柴胡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枳壳、党参、青皮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乌药、丹参、川连、莱菔子、陈皮、当归、榔片、草豆蔻、百合、甘松、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
根据萎缩性胃炎血清免疫学检查与胃内病变的分布,将其分为A型与B型两个独立的类型。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其中A型萎缩性胃炎并发恶性贫血在我国少见。本病无特异体征,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
1.所食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如鲜辣粉等。
2.节制饮酒,不吸烟,以避免尼古丁对胃粘膜的损害;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及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以减少胃粘膜损害。
3.定期检查,必要时作胃镜检查。
4.遇有症状加重、消瘦、厌食、黑粪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黄帝内经》已有“胃脘当心而痛”、“痞”、“痞塞”等记载;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九种心痛”中也包括了本病。中医认为饮食不调和情志不畅是该病最主要的两个病因。此外,禀赋不足、气候对本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病机有湿、滞、虚、瘀四个方面:
湿:因患者素嗜饮酒、恣食肥甘及辛辣∫助湿助热,以致湿热内蕴,阻于中焦。
滞:常因情绪忧郁,精神紧张,致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或因脾气虚弱,中气不运,致中虚气滞。
虚:饥饱无常,过食生冷及粗糙食物,或患者泉赋不足,加之饮食所伤,导致脾胃虚弱。若其人素体阳虚,则表现为睥胃虚寒症,若素体阴虚,或寒邪化热,或长期使用温燥之药,迫灼胃阴,下汲肾水,成胃阴不足之症。两者又可相互影响,成为阴阳两虚之症。
瘀:气机不畅,血循滞积而成瘀;阴津不敷,胃膜失养,局部组织干槁不柔,津枯成瘀;化热伤络,络损血溢,积为血瘀。
本病可分为下述四型:
1.脾胃气虚(或脾胃阳虚):胃脘隐隐作痛,病势迁延不愈,食欲不振,纳少腹胀,嗳气,倦怠乏力,或见面色不华或萎黄,手足欠温,大便溏薄,时泛清水b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弱。
2.肝胃不和: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心烦易怒,每因烦恼郁怒而作,苔多薄白或黄,脉弦或弦细。
3.胃阴不足:胃脘隐隐灼痛,甚至有烧心感,嘈杂善饥,饥不欲食,痛则喜按,口燥咽干,烦渴思饮,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脉细数。
4.瘀阻胃络:胃痛较剧,或如锥刺,持续不已,固定不移,拒按,或见吐血,便黑,甚至纳谷锐减,干呕,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中医采用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疏肝理气的方药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乌药5-10份    丹参15-25份    川连10-20份    莱菔子10-15份
枳壳5-15份    陈皮10-15份    党参10-20份    柴胡10-15份
当归10-15份    榔片10-20份    草豆蔻15-25份    青皮10-25份
百合20-25份    甘松15-25份    甘草20-3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乌药8份     丹参21份    川连16份      莱菔子13份
枳壳11份    陈皮13份    党参16份      柴胡13份
当归13份    榔片16份    草豆蔻21份    青皮18份
百合23份    甘松21份    甘草2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柴胡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枳壳、党参、青皮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乌药、丹参、川连、莱菔子、陈皮、当归、榔片、草豆蔻、百合、甘松、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疏肝理气等作用,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的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1)柴胡13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枳壳110g、党参160g、青皮18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乌药80g、丹参210g、川连160g、莱菔子130g、陈皮130g、当归130g、榔片160g、草豆蔻210g、百合230g、甘松210g、甘草26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糊精800g,乳糖200g,混匀,以70%乙醇湿法制粒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1)柴胡13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枳壳110g、党参160g、青皮18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乌药80g、丹参210g、川连160g、莱菔子130g、陈皮130g、当归130g、榔片160g、草豆蔻210g、百合230g、甘松210g、甘草26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700g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
(1)柴胡15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枳壳110g、党参160g、青皮18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乌药80g、丹参210g、川连160g、莱菔子130g、陈皮130g、当归130g、榔片160g、草豆蔻210g、百合230g、甘松210g、甘草26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淀粉300g,微晶纤维素200g,混匀,以70%乙醇湿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乌药、丹参、川连、莱菔子、枳壳、陈皮、党参、柴胡、当归、榔片、草豆蔻、青皮、百合、甘松、甘草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疏肝理气等作用,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的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