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5015200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6128.0

申请日:

2008.05.08

公开号:

CN101264272A

公开日:

2008.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公开日:200809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 A61K9/20; A61K9/48; A61K9/16; 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

申请人:

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伍荣林

地址:

100101北京市南沙滩2号院天和人家2-3-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夏枯草、川芎、白芥子、香附、皂刺、天南星、麻黄、丹皮、茯苓、党参、甘草、青皮、柴胡、金银花、蒲公英、莪术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温化寒凝、化痰解毒、舒肝解郁、补养气血等作用,用于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发热、盗汗等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夏枯草15-25份  川芎10-20份     白芥子15-20份
香附20-30份    皂刺10-20份     天南星5-10份
麻黄15-20份    丹皮15-25份     茯苓20-30份
党参15-25份    甘草20-25份     青皮15-20份
柴胡10-20份    金银花15-25份   蒲公英10-20份
莪术10-2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夏枯草21份    川芎16份        白芥子18份
香附26份      皂刺16份        天南星8份
麻黄18份      丹皮20份        茯苓26份
党参21份      甘草23份        青皮18份
柴胡16份      金银花21份      蒲公英16份
莪术18份。

3、  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柴胡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香附、党参、青皮、夏枯草、川芎、白芥子、皂刺、天南星、麻黄、丹皮、茯苓、甘草、金银花、蒲公英、莪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和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在我国恶性淋巴瘤虽相对少见,但近年来新发病例逐年上升,每年至少超过25000例,而在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可高达11/10万~18/10万,略高于各类白血病的总和。我国恶性淋巴瘤的死亡率为1.5/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位数的第11~13位,与白血病相仿。
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有如下相关因素:①EB病毒感染;②免疫缺陷是高危人群;③电离辐射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④遗传因素与本病的病因关系也有报道。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恶性淋巴瘤的主要状态表现为:
(一)恶性淋巴瘤的主要症状或体征是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何杰金氏病通常有颈或锁骨上淋巴结受累,NHL除横膈上、下淋巴结受累外,经仔细临床检查可发现其他淋巴样组织部位如滑车、眼窝淋巴结和韦氏环受侵。
(二)可有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等症状。
(三)皮痒在何杰金病较NHL多见,通常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无效。
(四)何杰金病病人偶尔发生饮酒后疼痛,疼痛部位局限于受累区域。
(五)除淋巴结肿大外,体检尚可发现脾肿大。且脾大的病人常并有肝肿大。晚期病人因纵隔淋巴结肿大可出现上腔静脉受阻。
中医认为恶性淋巴瘤属“石疽”、“失荣”、“恶核”、“阴疽”等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有邪毒、痰凝、郁火等。可由于外感寒热邪毒,结滞子体内,热与燥结,寒与痰凝,久而形成本病。或因忧思悲怒,肝郁气结,生痰化火及气滞血瘀,积而成结。或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蕴湿生痰,痰凝成积。本病日久,可致气衰形损,脏腑内虚,肝肾亏损,气血两亏。
中医将该病分为四种类型:
1)寒痰凝滞型:颈项耳下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面色苍自,神疲乏力,脉沉细,苔薄白。
2)气郁痰结型: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作核累累,皮下硬结,消瘦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
3)肝肾阴虚型: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疲乏无力,纳少胃呆,面苍乏华,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
4)血热瘀毒型:发烧不解,时有盗汗,肿物不断增大,有时皮肤搔痒,出现硬结或红斑,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大便干或燥结,舌质红或暗紫,苔黄腻或光绛无苔,脉细而数或细弦。中医采用温化寒凝、化痰解毒、舒肝解郁、补养气血的方药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夏枯草15-25份    川芎10-20份      白芥子15-20份
香附20-30份      皂刺10-20份      天南星5-10份
麻黄15-20份      丹皮15-25份      茯苓20-30份
党参15-25份      甘草20-25份      青皮15-20份
柴胡10-20份      金银花15-25份    蒲公英10-20份
莪术10-25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夏枯草21份       川芎16份         白芥子18份
香附26份         皂刺16份         天南星8份
麻黄18份         丹皮20份         茯苓26份
党参21份         甘草23份         青皮18份
柴胡16份         金银花21份       蒲公英16份
莪术1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柴胡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香附、党参、青皮、夏枯草、川芎、白芥子、皂刺、天南星、麻黄、丹皮、茯苓、甘草、金银花、蒲公英、莪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温化寒凝、化痰解毒、舒肝解郁、补养气血等作用,用于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发热、盗汗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1)柴胡16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香附260g、党参210g、青皮180g、夏枯草210g、川芎160g、白芥子180g、皂刺160g、天南星80g、麻黄180g、丹皮200g、茯苓260g、甘草230g、金银花210g、蒲公英160g、莪术1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干燥,粉碎成细粉,加乳糖300g,糊精800g,混匀,过筛,以75%乙醇湿法制粒,干燥,装袋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1)柴胡20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香附260g、党参210g、青皮180g、夏枯草210g、川芎160g、白芥子180g、皂刺160g、天南星80g、麻黄180g、丹皮200g、茯苓260g、甘草230g、金银花210g、蒲公英160g、莪术1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700g,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
(1)柴胡20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香附260g、党参210g、青皮180g、夏枯草210g、川芎160g、白芥子180g、皂刺160g、天南星80g、麻黄180g、丹皮200g、茯苓260g、甘草230g、金银花210g、蒲公英160g、莪术1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干燥,粉碎成细粉,加淀粉300g,微晶纤维素100g,以70%乙醇湿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夏枯草、川芎、白芥子、香附、皂刺、天南星、麻黄、丹皮、茯苓、党参、甘草、青皮、柴胡、金银花、蒲公英、莪术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温化寒凝、化痰解毒、舒肝解郁、补养气血等作用,用于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发热、盗汗等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