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5015101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6131.2

申请日:

2008.05.08

公开号:

CN101269141A

公开日:

2008.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75公开日:200809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5; A61K9/20; A61K9/48; A61K9/16; A61P9/14;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5

申请人:

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伍荣林

地址:

100101北京市南沙滩2号院天和人家2-3-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黄芪、丹参、山茱萸、桂枝、川芎、丹皮、赤芍、枳壳、延胡索、红花、当归、地龙、党参、蒲公英、连翘、金银花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阳散寒、宣通血脉、益气和血、温经通痹等作用,用于雷诺病引起的四肢肢端间歇性苍白、紫红和潮红等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黄芪5-10份     丹参5-15份     山茱萸10-25份
桂枝10-20份    川芎10-15份    丹皮15-20份
赤芍10-15份    枳壳10-20份    延胡索20-30份
红花20-30份    当归15-25份    地龙10-20份
党参10-25份    蒲公英15-25份  连翘25-30份
金银花20-3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黄黄芪8份    丹参10份      山茱萸18份
桂枝16份     川芎13份      丹皮17份
赤芍13份     枳壳16份      延胡索25份
红花25份     当归21份      地龙16份
党参18份     蒲公英21份    连翘28份
金银花26份

3、  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丹参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金银花、川芎、赤芍、蒲公英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山茱萸、桂枝、丹皮、枳壳、延胡索、红花、当归、地龙、党参、连翘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雷诺病,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间歇性苍白、紫红和潮红为主要临床特征,以手指指端多见,且呈对称性。好发于20~30岁之间的女性,且于寒冷季节或情绪激动、紧张或过度疲劳后发作频繁,病情加重。对于引起本病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内分泌功能、中枢神经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等有关,现代西医学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
患者常因受寒或手指接触低温后发作,亦有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而诱发者。其发作时的特征是指(趾)部皮肤颜色突然变白,继而变为青紫,然后转为潮红,呈间歇性发作。以手指多见而足趾少见。发作常自小指与环指尖开始,随着病变进展逐渐扩展至整个手指甚至掌部,但拇指较少发病,伴有局部发凉、麻木、刺痛和酸胀不适或其他异常感觉。全身和局部温度时有降低,但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初发时,发作时间多为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即自行缓解。皮肤转为潮红时,常伴有烧灼刺痛感,然后转为正常色泽。若在发作时局部加温,揉擦患肢,挥动肢体等,可使发作中止。病情进展时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可持续一小时以上,有时需将手足浸入温水中才能中止发作。
症状发作呈对称性为雷诺综合征的副一重要特征。例如两侧小指和无名指常最先受累,继而延及食指和中指。拇指则因血供较丰富很少累及。两侧手指皮肤颜色改变的程度、范围也是相同的。少数病人最初发作为单侧,以后转为两侧。
病程一般进展缓慢,少数病人进展较快,发作频繁、症状严重、伴有指(趾)肿胀,每次发作持续1小时以上,环境温度稍降低、情绪略激动就可诱发。严重的即使在温暖季节症状也不消失,指(趾)端出现营养性改变,如指甲畸形脆裂、批垫萎缩、皮肤光薄、皱纹消失、甲指尖溃疡偶或坏疽。但桡动脉始终未见减弱。
该病的预防主要包括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激动;禁忌吸烟;避免应用麦角胺、β-受体阻滞剂和避孕药;明显职业原因所致者(长期使用震动性工具、低温下作业)尽可能改换I种。细心保护手指免受外伤,因轻微损伤容易引起指尖溃疡或其他营养性病变。日常生活中饮少量酒类饮料可改善症状。如条件许可者可移居气候温和,干燥地区,更可减少症状发作。解除病人精神上顾虑,保持乐观都是预防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中医认为雷诺病属“四肢逆冷”、“血痹”等范畴。在一些经典中医书籍中可见到与本病相类似的记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首次提到外风、血瘀为本病之病因病机。嗣后《伤寒论》提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开治疗本病之先河。《诸病源候论》进而指出:“经脉所引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与外界气候寒冷,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病机主要如下:
气虚血涩:先天禀赋不足,以致脏腑气血生化功能虚衰,气虚难以运血,致血脉流行不畅,络道阻滞,指(趾)肌肤失于气血温煦、濡养而麻木,皮色变苍白,指(趾)端发凉。
脾肾阳虚:素体阳虚,或久病耗气伤阳,或寒邪久踞,或泄泻日久,以致脾肾阳虚,脾阳虚则水谷精微化生无力,难以充养肾阳。
肾阳衰则不能上腾温煦脾阳,而致四肢清冷,指(趾)皮色白如蜡状,形寒,每遇外界寒冷而使症状加剧。
气滞血瘀:情绪激动或恼怒恚愤、精神紧张等,使气机逆乱,肝气郁滞,疏泄失司,血行不畅,阳气不能通达四肢,或长期吸姻,岁或感受外邪,致肢端络脉含氧量降低,寒凝络脉,阳气无力推动血液,气血凝滞,不能温养四末,而成本病。
邪久化热:病情迁延日久,或失治、误治,以至病久侵人络脉,壅踞阻滞,久蕴郁而化热,或过食辛辣炙赙,嗜烟酒,或房劳过度,复遇外邪,以致邪热搏结阻隔经脉,气血瘀塞致肢端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中医采用温阳散寒、宣通血脉、益气和血、温经通痹的方药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黄芪5-10份     丹参5-15份     山茱萸10-25份
桂枝10-20份    川芎10-15份    丹皮15-20份
赤芍10-15份    枳壳10-20份    延胡索20-30份
红花20-30份    当归15-25份    地龙10-20份
党参10-25份    蒲公英15-25份  连翘25-30份
金银花20-3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黄芪8份     丹参10份    山茱萸18份
桂枝16份    川芎13份    丹皮17份
赤芍13份    枳壳16份    延胡索25份
红花25份    当归21份    地龙16份
党参18份    蒲公英21份  连翘28份
金银花2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丹参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金银花、川芎、赤芍、蒲公英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山茱萸、桂枝、丹皮、枳壳、延胡索、红花、当归、地龙、党参、连翘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阳散寒、宣通血脉、益气和血、温经通痹等作用,用于雷诺病引起的四肢肢端间歇性苍白、紫红和潮红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1)丹参10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金银花300g、川芎130g、赤芍130g、蒲公英21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80g、山茱萸180g、桂枝160g、丹皮170g、枳壳160g、延胡索250g、红花250g、当归210g、地龙160g、党参180g、连翘2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乳糖400g,糊精800g,混匀,过筛,以75%乙醇湿法制粒,干燥,装袋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1)丹参10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金银花300g、川芎130g、赤芍130g、蒲公英21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80g、山茱萸180g、桂枝160g、丹皮170g、枳壳160g、延胡索250g、红花250g、当归210g、地龙160g、党参180g、连翘2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700g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
(1)丹参10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金银花300g、川芎130g、赤芍130g、蒲公英21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80g、山茱萸180g、桂枝160g、丹皮170g、枳壳160g、延胡索250g、红花250g、当归210g、地龙160g、党参180g、连翘28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淀粉300g,微晶纤维素200g,以70%乙醇湿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

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黄芪、丹参、山茱萸、桂枝、川芎、丹皮、赤芍、枳壳、延胡索、红花、当归、地龙、党参、蒲公英、连翘、金银花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阳散寒、宣通血脉、益气和血、温经通痹等作用,用于雷诺病引起的四肢肢端间歇性苍白、紫红和潮红等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