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012064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07189.1

申请日:

2008.02.04

公开号:

CN101234181A

公开日:

2008.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登记号:2017420000001登记生效日:20170112出质人:湖北梦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行发明名称: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申请日:20080204授权公告日:20110406|||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36/89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邵振启变更后权利人:湖北梦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未来大道71号锦江花园2号楼2单元西户变更后权利人: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经济开发区福耀一路3号登记生效日:201305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7/00; 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邵振启

发明人:

邵振启

地址:

450008河南省郑州市未来大道71号锦江花园2号楼2单元西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周自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所用药效原料及其重量配比为,淫羊藿6~8份、补骨脂3~6份、附子(制)1~3份、枸杞子1~3份、黄芪6~8份、鸡血藤6~8份、茜草6~8份、当归3~6份、芦根6~8份、麦冬3~6份、甘草3~6份。其优选剂型为口服液。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效原料及其重量配比为,淫羊藿6~8份、补骨脂3~6份、附子(制)1~3份、枸杞子1~3份、黄芪6~8份、鸡血藤6~8份、茜草6~8份、当归3~6份、芦根6~8份、麦冬3~6份、甘草3~6份。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效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淫羊藿80份、补骨脂40份、附子(制)20份、枸杞子20份、黄芪80份、鸡血藤80份、茜草80份、当归40份、芦根80份、麦冬40份、甘草40份。

3.  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药效原料药煎煮两次,收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3~1.27(25℃),加95%的乙醇至含醇量70%,静置7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浸膏,加纯化水煮沸30分钟,冷却至室温,冷藏48小时,滤过,调节pH值至7.0,补纯化水至全量,滤过,罐装灭菌,制成口服液。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中药植物药为原料制作的药物,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当代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最重要手段中的两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有一个共同的副反应——骨髓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发生贫血,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而其中又以白细胞下降最为明显。白细胞减少使患者很容易发生严重感染,因感染而危及生命者时而有之。白细胞减少还常常导致计划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方案被迫中断,进而发生肿瘤细胞增殖、扩散、转移。
仅在中国,每年就有约180~200万左右的恶性肿瘤病人需要进行放化疗,其中约70%左右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因此,在放化疗过程中防止白细胞下降,使已经发生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尽快恢复是医学界的一项严重任务。
现有的预防和治疗白细胞下降药物可以归纳为三类:①以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生物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②有提升白细胞功能的化学药物;③有提升白细胞功能的中药。其中,CSF升高白细胞效果较快,但是只能在发生了白细胞减少症之后使用,不能用于预防。同时,CSF有肌肉骨骼疼痛过敏的副作用,有刺激肿瘤细胞增殖的顾虑,也限制了它的使用。一些有提升白细胞功能的化学药物因其疗效差已很少使用。中药类升白细胞药物品种很多,但其效果不一,缺乏对所有病人或多数病人普遍有效的品种,特别是尚未提出预防用药的观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对恶性肿瘤实施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过程中,用于防止白细胞减少,促进白细胞生长的药物。无论用于预防还是治疗,其升高白细胞的效果确切。
本发明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所用药效原料及其重量配比为,淫羊藿6~8份、补骨脂3~6份、附子(制)1~3份、枸杞子1~3份、黄芪6~8份、鸡血藤6~8份、茜草6~8份、当归3~6份、芦根6~8份、麦冬3~6份、甘草3~6份。
本发明药物所用药效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淫羊藿80份、补骨脂40份、附子(制)20份、枸杞子20份、黄芪80份、鸡血藤80份、茜草80份、当归40份、芦根80份、麦冬40份、甘草40份。
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可以制作成多种剂型作口服使用,其中优选口服液。
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各药效原料药煎煮两次,收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3~1.27(25℃),加95%的乙醇至含醇量70%,静置7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浸膏,加纯化水煮沸30分钟,冷却至室温,冷藏48小时,滤过,调节pH值至7.0,补纯化水至全量,滤过,罐装灭菌,制成口服液。
本发明药物具有温肾健脾,补益气血之功效。按本发明方法制成的药物具有保护骨髓细胞、提升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力、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功能,临床上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药物及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制备口服液
取淫羊藿80克、补骨脂40克、附子(制)20克、枸杞子20克、黄芪80克、鸡血藤80克、茜草80克、当归40克、芦根80克、麦冬40克、甘草40克,混合一起煎煮两次。每次加水8倍量,煮沸1小时。第一次煎煮前先浸泡半小时。煎煮后收集合并滤液,将滤液放入真空浓缩锅中减压(43~47℃,-0.093~0.097Mpa)浓缩至相对密度1.23~1.27(25℃);加95%的乙醇至含醇量70%,静置7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所得浸膏加纯化水适量搅拌,煮沸30分钟,冷却至室温,冷藏48小时,滤过,调节pH值至7.0,准确补纯化水至全量,滤过。理瓶后罐装,每瓶20ml。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制成口服液,称为生白口服液。
本实施例所用生药约可制成口服液200ml。
实施例2  制备口服液
取淫羊藿60克、补骨脂60克、附子(制)30克、枸杞子20克、黄芪70克、鸡血藤60克、茜草70克、当归60克、芦根60克、麦冬60克、甘草50克,按实施例1的方法加工制作得约200ml口服液。
实验例1  本发明药物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防止白细胞减少作用观察
本验证选择性观察了56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在放疗期间给予按实施例1或2方法制备的“生白口服液”40ml,每日3次,作为实验组;与同期病人按性别、年龄、病种、病期、照射方式、照射剂量和照射面积,非随机性选择配对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以鲨肝醇100mg,每日3次,口服,利血生20mg,每日3次,口服。其中男性89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7岁;食道鳞癌62例、肺鳞癌26例、肺腺癌10例、鼻咽低分化鳞癌4例。放射治疗方法:采用钴60、8MeV-X线及电子束。照射剂量:DT56Gy~78Gy,平均63Gy。放疗疗程按时完成情况:平均周剂量10Gy为100%,低于85%为未按时完成。白细胞正常率:连续两次化验WBC<4.0×109/L者为不正常。
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表明放疗期间服用生白口服液可以预防白细胞下降,维持白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减轻放疗副作用,保证放疗疗程的顺利完成,从而提高疗效。
表1两组放疗疗程完成情况对比
    组别    n    疗程完成情况(平均周剂量10Gy为100%)    100%    ≥85%    <85%  实验组    56    37    52    4  对照组    56    23    39    17  P值    <0.05    <0.01    <0.01
表2放疗期间两组白细胞正常率比较
    组别    n    白细胞正常率  实验组    56    94.6%  对照组    56    64.3%  P值    <0.01
实验例2  本发明药物在化疗过程中防止白细胞减少作用观察
本验证纳入各类恶性肿瘤病人78例,实验组纳入病人44例,对照组34例;其中乳腺癌24例,肺癌26例,胃癌20例,淋巴瘤8例;男性32例,女性46例;中位年龄52岁。化疗方案及剂量:乳腺癌、肺癌、胃癌和恶性淋巴瘤分别应用CAP、CE、FAM和CHOP等方案,方案中药物剂量、用法均按《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2版拟定。化疗期间给予按实施例1或2方法制备的“生白口服液”40ml,每日3次,作为实验组;与同期病人按性别、年龄、病种、病期、化疗方案,非随机性选择配对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以鲨肝醇100mg,每日3次,口服,利血生2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完成判定:所有病人当白细胞低于3.0×109/L时,即予以停止化疗,根据化疗进程判定疗程完成。
结果如表3所示,表明化疗期间服用本发明生白口服液可以预防白细胞下降,维持白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减轻化疗副作用,保证化疗疗程的顺利完成,从而提高疗效。
表3两组化疗疗程完成情况对比
    组别    n    疗程完成情况    100%    ≥50%    <50%  实验组    44    39    40    4  对照组    34    13    17    7  P值    <0.01    <0.01    <0.01
实验例3  本发明药物对放射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治疗效果观察
应用本发明药物共治疗放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09例(治疗组),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生白口服液每次40ml,每日3次,连服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64例)服用参芪片,每次4片,每日3次,连服14天为一疗程。服药一周后检查白细胞。
疗效判定如下:显效:白细胞总数增加50%以上(>50%);有效:白细胞总数增加30%(>30%);无效:白细胞总数增加30%以下(<30%)。结果如表4,显示:
表4生白口服液治疗放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疗效结果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109 36 55 18 83.49 33.03对照组64 7 18 39 39.06 10.94
Ridit检验    P<0.01
实验例4  本发明药物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治疗效果观察
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24例。其中乳腺癌6例,肺癌9例,胃癌2例,淋巴瘤7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5岁。24例均完成两周期药物、剂量相同的化疗。
实验观察方法:
1.第一周期(对照周期):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时应用升白胺、利血生等公认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药物;第二周期(研究周期):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时在使用以上升白药物的同时,加服本发明药物生白口服液。
2.肿瘤化疗方案同实验例2。
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对照周期与研究周期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比较
    观察周期    治疗前    治疗后6天增加数  白细胞总数  (109/L)  对照周期    1.8±1.2    0.12±0.09  研究周期    1.7±1.12    2.75±1.1*  中性粒细胞绝  对值(109/L)  对照周期    1.0±0.6    0.04±0.02  研究周期    1.1±0.6    1.81±0.7*
t检验    *与对照周期相比P<0.01

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所用药效原料及其重量配比为,淫羊藿68份、补骨脂36份、附子(制)13份、枸杞子13份、黄芪68份、鸡血藤68份、茜草68份、当归36份、芦根68份、麦冬36份、甘草36份。其优选剂型为口服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