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及其喷涂工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及其喷涂工艺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34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05 CN 102653444 A *CN102653444A* (21)申请号 201210129827.3 (22)申请日 2012.04.28 C03B 27/012(2006.01) C23C 4/12(2006.01) C23C 4/16(2006.01) (71)申请人 佛山市索奥斯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2830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工业 区苏奇北路 4 号地 (72)发明人 周军山 周灿明 张克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刘孟斌 (54) 发明。
2、名称 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及其 喷涂工艺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 钢化炉及其喷涂工艺方法, 包括由机架和固定在 机架内的保温棉组成的炉膛, 炉膛内安装有传送 玻璃板用的陶瓷辊传动机构, 陶瓷辊传动机构上 方固定有发热管, 所述炉膛的顶面和四周侧面分 别安装有热反射钢板, 热反射钢板和发热管上还 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的热反射钢板构成玻璃钢化炉的炉壁 ; 炉壁上安 装有控制热变形的热反射钢板, 而且热反射钢板 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发热管一方面对玻 璃表面加热, 一部分热量被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 层的炉壁反射回玻璃的表。
3、面, 这样大大提高了加 热的速度, 更减少了发热管功率的消耗, 同时也使 炉膛变得清洁, 提高了玻璃表面的质量, 使玻璃钢 化冷却效果更佳。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 包括由机架 (1) 和固定在机架 (1) 内的保 温棉 (2) 组成的炉膛 (3) , 炉膛 (3) 内安装有传送玻璃板 (4) 用的陶瓷辊传动机构 (5) , 陶瓷 辊传动机构 (5) 上方固定有发热管 (6) 。
4、, 其特征是, 所述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分别安装有热反射钢板 (7) , 热反射钢板 (7) 和发热管 (6) 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 层, 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的热反射钢板 (7) 构成玻璃钢化炉的炉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覆盖有纳米陶瓷发射层的玻璃钢化炉, 其特征是, 所述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上的热反射钢板 (7) 均由多块热反射钢板组合构成, 热反射 钢板的形状与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的壁面形状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覆盖有纳米陶瓷发射层的玻璃钢化炉, 。
5、其特征是, 所述热反 射钢板 (7) 通过固定件 (8) 固定连接在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的壁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覆盖有纳米陶瓷发射层的玻璃钢化炉, 其特征是, 所述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的壁面上设有多个凸筋 (303) , 对应热反射钢板 (7) 上设有 与凸筋 (303) 配合的凹槽 (701) 。 5. 一种上述纳米陶瓷材料的喷涂工艺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热反射钢板 (7) 和发热管 (6) 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其喷涂工艺分别如下 ; (1) 炉壁的喷涂 a、 基体材料的选择 : 选用 31。
6、0S 不锈钢板作为热反射钢板 (7) ; b、 喷涂 : 将热反射钢板 (7) 板面去毛刺, 去污, 用清洗剂清洗, 晾干, 将配好的纳米陶瓷 材料涂料装在喷壶里, 在 20 40的环境内, 板棉平放, 对板面向外的一侧进行均匀喷 涂, 涂层厚度控制在少于或等于 0.02mm, 然后自然晾干 ; c、 安装 : 用拉钉将晾干后的热反射钢板 (7) 板安装固定在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 侧面 (302) 上, 喷涂有纳米陶瓷材料的板面向炉膛 (3) 内侧安装 ; (2) 发热管的喷涂 a、 基体材料的选择 : 选用抗氧化性好的发热管 (6) ; b、 喷涂 : 将发热管 (6) 。
7、管面去毛刺, 去污, 用清洗剂清洗, 晾干, 将配好的纳米陶瓷材料 涂料装在喷壶里, 在 20到 40环境内, 发热管 (6) 平吊离地 1m, 对外表面进行均匀喷涂, 涂层厚度控制在少于或等于 0.02mm, 然后自然晾干 ; c、 安装 : 将发热管 (6) 固定安装在炉膛 (3) 的顶面 (301) 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53444 A 2 1/3 页 3 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及其喷涂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化炉领域, 是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及其喷涂 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现有的玻璃钢化炉炉壁结构, 炉膛。
8、结构包括炉架 1, 保温棉 2, 发热管加热机 构3, 陶瓷辊道传动结构4, 见图1, 发热管加热机构3发出的热量一方面对玻璃5表面加热, 一部分热量被保温棉 2 吸收而消耗, 造成发热管加热机构 3 的热量无法被玻璃 5 完全吸收, 钢化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合理, 通过在 炉壁上设置热反射层, 使原本被保温棉吸收的热辐射, 现在被纳米陶瓷反射层发射回玻璃 表面的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及其喷涂工艺。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 化炉, 包括由机架和固。
9、定在机架内的保温棉组成的炉膛, 炉膛内安装有传送玻璃板用的陶 瓷辊传动机构, 陶瓷辊传动机构上方固定有发热管, 其特征是, 所述炉膛的顶面和四周侧面 分别安装有热反射钢板, 热反射钢板和发热管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覆盖有纳米陶 瓷反射层的热反射钢板构成玻璃钢化炉的炉壁 ; 本发明的玻璃钢化炉, 炉壁上安装有控制 热变形的热反射钢板, 按一定的尺寸组合固定在炉膛保温棉顶面和四周侧面, 而且热反射 钢板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发热管一方面对玻璃表面加热, 一部分热量被覆盖有纳 米陶瓷反射层的炉壁反射回玻璃的表面, 这样大大提高了加热的速度, 更减少了发热管功 率的消耗, 同时也使炉膛变得。
10、清洁, 提高了玻璃表面的质量, 使玻璃钢化冷却效果更佳, 发 热管表面喷涂纳米陶瓷反射层, 使发热管发出热能透过表面纳米陶瓷反射层时转化成的红 外线波长, 更容易被玻璃吸收, 增强热反射率, 提高热效能。 0005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 所述炉膛的顶面和四周侧面上的热反射钢 板均由多块热反射钢板组合构成, 热反射钢板的形状与炉膛的顶面和四周侧面的壁面形状 相互匹配 ; 由多块反射钢板组合拼接, 增加每块板的受热抗变形强度, 而且安装方便。 0006 所述热反射钢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炉膛的顶面和四周侧面的壁面上 ; 安装简 单, 只需按照炉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配合拼装, 即组成了。
11、覆盖在炉壁上的热反射钢板。 0007 所述炉膛的顶面和四周侧面的壁面上设有多个凸筋, 对应热反射钢板上设有与凸 筋配合的凹槽 ; 凸筋加强炉壁的刚性, 使炉壁不会太软, 凹槽能有助于热反射钢板控制热变 形, 增强热反射率。 0008 一种上述纳米陶瓷发射层的喷涂工艺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热反射钢板和发热管 上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其喷涂工艺分别如下 ; (1) 炉壁的喷涂 说 明 书 CN 102653444 A 3 2/3 页 4 a、 基体材料的选择 : 选用 310S 不锈钢板作为热反射钢板 ; b、 喷涂 : 将热反射钢板板面去毛刺, 去污, 用清洗剂清洗, 晾干, 将配好的纳米陶。
12、瓷材料 涂料装在喷壶里, 在 20 40的环境内, 板棉平放, 对板面向外的一侧进行均匀喷涂, 涂层厚度控制在少于或等于 0.02mm, 然后自然晾干 ; c、 安装 : 用拉钉将晾干后的热反射钢板板安装固定在炉膛的顶面和四周侧面上, 喷涂 有纳米陶瓷材料的板面向炉膛内侧安装 ; (2) 发热管的喷涂 a、 基体材料的选择 : 选用抗氧化性好的发热管 ; b、 喷涂 : 将发热管管面去毛刺, 去污, 用清洗剂清洗, 晾干, 将配好的纳米陶瓷材料涂料 装在喷壶里, 在 20到 40环境内, 发热管平吊离地 1m, 对外表面进行均匀喷涂, 涂层厚度 控制在少于或等于 0.02mm, 然后自然晾干 。
13、; c、 安装 : 将发热管固定安装在炉膛的顶面下方。 0009 用纳米陶瓷材料在玻璃钢化炉体炉壁与加热管表面上进行均匀喷涂, 使炉膛内温 度得到有效的利用, 达到节能的效果。 0010 炉膛四周侧面与顶面喷涂后, 发热管表面喷涂纳米陶瓷反射层后, 原来辐射到炉 壁被保温棉吸收的热量, 现在通过纳米陶瓷反射层被反射到炉膛内, 更好的保证了炉膛内 温度的均匀一致, 提高了玻璃板加热的质量, 同时更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经使用后检查, 节 能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五。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及其喷涂 工艺, 炉壁上安装有控制热变形的热反射钢板, 按一定。
14、的尺寸组合固定在炉膛保温棉顶面 和四周侧面, 而且热反射钢板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发热管一方面对玻璃表面加热, 一部分热量被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的炉壁反射回玻璃的表面, 这样大大提高了加热的速 度, 更减少了发热管功率的消耗, 同时也使炉膛变得清洁, 提高了玻璃表面的质量, 使玻璃 钢化冷却效果更佳 ; 发热管表面喷涂纳米陶瓷反射层, 使发热管发出热能透过表面纳米陶 瓷反射层时转化成的红外线波长, 更容易被玻璃吸收, 增强热反射率, 提高热效能。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3 是本发明安装有钢板后的炉膛结。
15、构示意图。 0015 图 4 是本发明凸筋和凹槽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 如图 2 至图 4 所示, 一种覆盖有纳米陶瓷材料的玻璃钢化炉, 包括由机架 1 和固定 在机架1内的保温棉2组成的炉膛3, 炉膛3内安装有传送玻璃板4用的陶瓷辊传动机构5, 陶瓷辊传动机构 5 上方固定有发热管 6, 其特征是, 所述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分别安装有热反射钢板 7, 热反射钢板 7 和发热管 6 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覆盖有纳 米陶瓷反射层的热反射钢板 7 构成玻璃钢化炉的炉壁 ; 本发明的玻璃钢化炉, 。
16、炉壁上安装 说 明 书 CN 102653444 A 4 3/3 页 5 有控制热变形的热反射钢板7, 按一定的尺寸组合固定在炉膛3保温棉2顶面301和四周侧 面 302, 而且热反射钢板 7 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发热管 6 一方面对玻璃板 4 表面加 热, 一部分热量被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的炉壁反射回玻璃板 4 的表面, 这样大大提高了 加热的速度, 更减少了发热管6功率的消耗, 同时也使炉膛3变得清洁 (现有技术中, 由于炉 膛 3 内温度较高, 保温棉 2 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黑等) , 提高了玻璃板 4 表面的质量, 使玻璃 钢化冷却效果更佳, 发热管6表面喷涂纳米陶瓷反射层, 。
17、使发热管6发出热能透过表面纳米 陶瓷反射层时转化成的红外线波长, 更容易被玻璃板 4 吸收, 增强热反射率, 提高热效能。 0018 所述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上的热反射钢板 7 均由多块热反射钢板组 合构成, 热反射钢板的形状与炉膛3的顶面301和四周侧面302的壁面形状相互匹配 ; 由多 块反射钢板组合拼接, 增加每块板的受热抗变形强度, 而且安装方便。 0019 所述热反射钢板 7 通过固定件 8 固定连接在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的 壁面上 ; 安装简单, 只需按照炉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配合拼装, 即组成了覆盖在炉壁上的热 反射钢板。 002。
18、0 所述炉膛3的顶面301和四周侧面302的壁面上设有多个凸筋303, 对应热反射钢 板 7 上设有与凸筋 303 配合的凹槽 701 ; 凸筋 303 加强炉壁的刚性, 使炉壁不会太软, 凹槽 701 能有助于热反射钢板 7 控制热变形, 增强热反射率。 0021 一种上述纳米陶瓷材料的喷涂工艺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热反射钢板 7 和发热管 6 上还覆盖有纳米陶瓷反射层, 其喷涂工艺分别如下 ; (1) 炉壁的喷涂 a、 基体材料的选择 : 选用 310S 不锈钢板作为热反射钢板 7 ; b、 喷涂 : 将热反射钢板 7 板面去毛刺, 去污, 用清洗剂清洗, 晾干, 将配好的纳米陶瓷 材料。
19、涂料装在喷壶里, 在 20 40的环境内, 板棉平放, 对板面向外的一侧进行均匀喷 涂, 涂层厚度控制在少于或等于 0.02mm, 然后自然晾干 ; c、 安装 : 用拉钉将晾干后的热反射钢板 7 板安装固定在炉膛 3 的顶面 301 和四周侧面 302 上, 喷涂有纳米陶瓷材料的板面向炉膛 3 内侧安装 ; (2) 发热管的喷涂 a、 基体材料的选择 : 选用抗氧化性好的发热管 6 ; b、 喷涂 : 将发热管 6 管面去毛刺, 去污, 用清洗剂清洗, 晾干, 将配好的纳米陶瓷材料涂 料装在喷壶里, 在 20到 40环境内, 发热管 6 平吊离地 1m, 对外表面进行均匀喷涂, 涂层 厚度控。
20、制在少于或等于 0.02mm, 然后自然晾干 ; c、 安装 : 将发热管 6 固定安装在炉膛 3 的顶面 301 下方。 0022 用纳米陶瓷材料在玻璃钢化炉体炉壁与加热管 6 表面上进行均匀喷涂, 使炉膛 3 内温度得到有效的利用, 达到节能的效果。 0023 炉膛 3 四周侧面 302 与顶面 301 喷涂后, 发热管 6 表面喷涂纳米陶瓷反射层后, 原 来辐射到炉壁被保温棉2吸收的热量, 现在通过纳米陶瓷反射层被反射到炉膛3内, 更好的 保证了炉膛 3 内温度的均匀一致, 提高了玻璃板 4 加热的质量, 同时更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经使用后检查, 节能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五。 0024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 举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 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 均应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涵盖。 说 明 书 CN 102653444 A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53444 A 6 2/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53444 A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5344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