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6023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2 CN 102660235 A *CN102660235A* (21)申请号 201210075685.7 (22)申请日 2012.03.21 C09K 5/10(2006.01) C07C 15/24(2006.01) C07C 15/16(2006.01) C07C 2/70(2006.01) (71)申请人 常州市武进东方绝缘油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沟 南村 (72)发明人 李滨涛 李玉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 ( 普 通合伙 ) 32233 。
2、代理人 沈毅 (54) 发明名称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 及其合成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传热流体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 本发明是一种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 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这种流体包含组分 A: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 还可以包含组 分 B:1.1- 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 所述组分 A或者组分A和B的混合物用作传热流体。 本发明 是通过在付 - 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的情况 下, 用苯乙烯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经烷基化反应 而制得组分 A: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以 及组分A和组分B: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 体的。
3、混合物。 本发明的传热流体热稳定性好、 常压 下沸点高、 使用温度高, 原料市场供应丰富, 价廉, 综合性能符合高温导热油的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1 页 2 1.一种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 其特征是, 这种流体包含组分A: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 还可包含组分B: 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 组分A 和组分 B 的结构式如下 : A 其中, R1选自氢原子或甲基、 乙基、 异丙基, n 等于 1 或 2,(R1。
4、) n总碳个数 3 ; B 其中, R2选自氢原子或甲基、 乙基、 异丙基, m 等于 1 或 2,(R2) m总碳个数 3 ; 所述组分 A 用作传热流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 其特征是, 所 述组分 A 和组分 B 的混合物用作传热流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 其特征 是, 所述组分 A 和 B 的分子含碳个数为 1821。 4. 一种制备组分 A、 组分 B 及其混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 采用苯乙烯与工业品混合甲 基萘在付 - 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备。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组分 A、 组分 B 及其混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的催 化剂为 : 质子酸、 路易斯酸、 固体酸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组分A、 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 在付-克氏 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21:10 ; 反应温度为130 2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组分A、 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 在付-克氏 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 mol 比为 1:4 1:8 ; 反应温度为 150 2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组分A、 组分B及其混合物。
6、的方法, 其特征是, 在付-克氐 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 mol 比为 1:5 1:6 ; 反应温度为 170 190。 9. 根据权利要求 4 至 8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组分 A、 组分 B 及其混合物的方法, 其特 征是, 反应完成后, 分离除去催化剂, 然后负压精馏回收过量的混合甲基萘, 再负压精馏出 产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60235 A 2 1/7 页 3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温传热流体领域, 具体涉及 : 使用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 (组分A) , 1.1。
7、-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 (组分B) , 以及组分:A、 B的混合物用作为传热流 体 ; 还涉及 : 在付 - 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用苯乙烯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经 付克反应制得组分 : A、 B、 混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合成传热流体 (导热油) 在世界上使用的历史已有八十年了, 最早是于1932年由美 国陶氐 (Dow) 化学公司研制的联苯 - 联苯醚共沸混合物 : 道生 A(Dowtherm A) 。之后 : 美、 德、 法、 日等国又相继开发出了多种适宜于不同使用温度区间的导热油。 0003 导热油问世之后, 就充分显示出了它的诸多优异的性能, 水是传统的传热流体,。
8、 具 有传热效率高、 粘度小、 蒸发潜热大等优点, 但水的凝点为 0, 临界温度为 374.1、 临界 压力为220个大气压, 沸点为100, 当温度超过100时, 水蒸汽的压力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急剧增大, 且 100之上水蒸汽的热效率也不高, 200之上的加热就不宜再用水 (蒸汽) 作 为传热流体了。与水相比, 导热油具有 : 沸点高, 饱和蒸汽压低, 凝点低的优势, 可以在常压 或很低压力下加热至 350以上不气化, 更适用于 200 400的高温加热系统, 一般导热 油在0以下不凝结, 有的品种甚至零下几十度仍有良好的可泵性。 因此高温传热流体在现 代工业生产中, 己成了不可或缺的产品。。
9、 0004 传热流体 (导热油) 从结构组成上可划分为 : 矿物油型与合成型两大类。矿物型导 热油是以石油某线馏分为原料 ( 多为重的石油馏分 ), 经过再加工配制而成, 组成复杂, 不 能较准确的表述其分子结构。矿物型导热油原料来源丰富, 安全低毒, 生产工艺简单, 价格 低廉, 但其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受其众多组分物质的特性的影响而比较差, 温度较高时易 发生氧化裂解, 一般需添加抗氧剂、 金属钝化剂等添加剂, 但仍然使用寿命较短, 适宜使用 温度较低, 一般低于 300。 0005 选用导热油, 我们当然希望其具有高的使用温度 (热稳定性好) , 高闪点、 高燃点、 高传热系数, 还希望其。
10、低凝点、 低粘度。而能够同时兼具这些优点是很难的, 只有合成导热 油方能在性能上符合如此苛刻的要求, 且为数不多, 能长期稳定的使用于 340之上的液相 高温导热油更是仅有廖廖几种, 如下 : (1). 双苄基甲苯 : 说 明 书 CN 102660235 A 3 2/7 页 4 适宜使用温度范围是 -10 350, 沸点 : 390、 凝点 : -30、 粘度 (40 ) : 16 21mm2/s、 闪点 ( 开怀 ):200。主要品牌有 :(日)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的 Neosk-oil 1400, (德) 赫斯公司的 Marlothems S,(法) 道达尔公司的 jarytherm DB。
11、T; (2).( 部分 ) 氢化三联苯 上为混合三联苯结构式, 将其部分加氢 ( 加氢率为 25% 40%), 即可用作为传热流 体 : 氢化三联苯, 其适宜使用温度范围是 -7 345, 沸点 :352、 凝点 : -25、 粘 度 :(40 )29.6mm2/s、 闪点 ( 开怀 ):184 ; 主要品牌有 :( 美 ) 首诺公司的 Therminol 66, ( 英 ) 石油公司的 Transcol SA , ( 日 ) 新日铁公司的 Nippon steel。 0006 (3). 二芳基烷, (美) 陶氏公司推出的高温导热油 : Dowtherm RP, 商品介绍称其化学组成为 : 二。
12、芳基烷, 其适宜使用温度范围是 -20 350, 沸点 : 353、 粘度 : (20 )45mm2/s、 闪点 ( 闭环 ) : 194,(法) 阿托菲纳公司在专利 CN 1232486C 中提出了一种苄基四氢化萘 (BTHN) 的传 热流体, 也是一种 : 二芳基烷 (可称之为 : 苯基四氢萘基甲烷异构体) : 沸点 : 350、 粘度 : (20) 21mm2/s ; 其主体成份结构式如下 : 无独有偶, 日本专利 : JP 74 105781 也提供出了如下通式的二芳基烷, 可用作为高温 传热流体 ; 说 明 书 CN 102660235 A 4 3/7 页 5 其中 R1、 R2、 。
13、R3、 R4和 R5选自氢原子和低级烷基, 比如 CH3, n 等于 1 或 2。 0007 综上所述 : 以上三种 ( 类 ) 传热流体, 较全面地具备了于 340以上温度使用时所 应满足的条件, 性能优异。但是这三种 ( 类 ) 传热流体价格都很昂贵, 这是因为其合成原料 要么很贵, 如:三联苯和四氢化萘, 要么在合成产品过程中, 原料有较大失重, 如:合成一个 分子的双苄基甲苯, 需要用两个分子的氯化苄, 要释放出两个分子的氯化氢, 减重相当大。 0008 如何合成出性能如上述产品, 但价格低廉的传热流体是当今业内开发合成高温导 热油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0009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
14、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 作传热流体。 001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 体用作传热流体, 这种流体包含组分 A: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 还包含组分 B: 1.1- 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 组分 A 和组分 B 的结构式如下 : A 其中, R1选自氢原子或甲基、 乙基、 异丙基, n 等于 1 或 2,(R1) n总碳个数 3 ; B 其中, R2选自氢原子或甲基、 乙基、 异丙基, m 等于 1 或 2,(R2) m总碳个数 3 ; 所述组分 A 用作传热流体。 0011 根据本发。
15、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进一步包括所述组分 A 和组分 B 的混合物用作传热 流体。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进一步包括所述组分 A 和 B 的分子含碳个数为 1821。 说 明 书 CN 102660235 A 5 4/7 页 6 0013 一种制备组分 A、 组分 B 及其混合物的方法, 采用苯乙烯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在 付 - 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备。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进一步包括所述的催化剂为 : 质子酸、 路易斯酸、 固 体酸中的一种。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进一步包括在付 - 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
16、 mol 比为 1:2 1:10 ; 反应温度为 130 230。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进一步包括在付 - 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 mol 比为 1:4 1:8 ; 反应温度为 150 200。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进一步包括在付 - 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 mol 比为 1:5 1:6 ; 反应温度为 170 190。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进一步包括反应完成后, 分离除去催化剂, 然后负压 精馏回收过量的混合甲基萘, 再负压精馏出产品。 0019 由既往的知识可知 : 芳香烃结构最稳。
17、定, 不易氧化和热解, 热稳定性最好, 环烷烃 性能次之, 链烷烃最差。故 : 所有较好的高温导热油都是分子中芳烃结构占极大比重, 而将 芳环 ( 苯或萘 ) 联在一起的烷基或接在芳环上的烷基都是低碳链烷基, 含碳的个数一般为 1 2 个 ( 长键易热裂解 ), 最大不超过三个碳 ( 异丙基 ), 前述的三种 ( 类 ) 顶级高温导热 油的结构式都是如此 ; 非这样的结构不能保证其热稳定性。 0020 高温导热油要求沸点高, 这样才能在高温下蒸汽压低, 仍能保持高温时为液相状 态, 相应闪点、 自燃点也高。而直接影响沸点的是分子量, 一般说 : 同类物质, 分子量越大沸 点越高。适用于 340。
18、以上高温的导热油, 均具有三个苯环 ( 萘环为两个并列的苯环 ), 这 类高温导热油分子中含碳个数为 18 21 个, 分子量一般须大于 250。 0021 高温导热油既要求沸点高, 分子量大, 还要求粘度低, 凝点低, 以使其在低温下仍 有优良的可泵性, 方便寒冷地区导热油装置的初始开车。 分子量大、 佛点高的物质往往粘度 高, 凝点高, 但并不绝对, 因为除分子量外, 物质分子的形状结构, 对称与否, 对物质的粘度 和凝点影响巨大。 分子的形状结构高度对称的物质其液态时粘度高, 凝固点也高, 甚至常温 时即为固态。 如 : 萘、 联苯、 三联苯、 二苯基甲烷, 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均衡对称的。
19、, 这些物质 在常温下均是固态, 而分子量相比更大的对应的甲基萘 ( 乙基萘、 二异丙基萘、 四氢萘 ), 甲 基联苯、 氢化三联苯、 1.2- 二苯基乙烷这些物质却在常温下均为液态, 且粘度低, 凝固点低, 甚至低到 -50不凝固, 且难得的是 : 同时仍具有闪点高、 沸点高的性质。 0022 前述的合成导热油将三联苯加氢、 要用四氢化萘为原料, 就是要打破这些物质的 分子结构上的对称均衡性, 使其形态由固变液, 且粘度、 凝点也相当低 ; 氢化并没有提升原 物质的热稳定性, 氢化使部分芳烃变成了环烷烃, 而环烷烃的热稳定性是不如芳环的。 置得 重视的是 : 在对称芳环上接上烷基, 可以起到。
20、如同加氢一样的作用, 打破原分子的对称均 衡性, 改变其相态, 降低其粘度和凝点。 而且在分子中引入低碳烷基, 还增大了其分子量、 提 高了沸点、 闪点, 一举两得。 0023 本发明就是基于以上认识, 提供了一种分子量较大且适中 ( 含 18 21 个碳 ), 芳香度高、 具有三环结构的, 分子结构不对称的合成芳烃高温传热流体。具体的说就 是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 ( 组分 A)、 1.1- 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 ( 组分 B), 以及 A、 B、 混合物用作为高温传热流体。 ; 这些合成芳烃由于其分子量适中, 及分子的架构 说 明 书 CN 102660235 A 6 5。
21、/7 页 7 形式不对称匀衡, 决定了其优良的诸项性能可用作为高温传热流体。 0024 A、 结构式 其中, R1选自氢原子或甲基、 乙基、 异丙基, n 等于 1 或 2,(R1) n总碳个数 3 ; B、 结构式 其中, R2选自氢原子或甲基、 乙基、 异丙基, m 等于 1 或 2,(R2) m总碳个数 3 ;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之一是市场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的工业级甲基萘, 它是一种主要成 分为 - 甲基萘、 - 甲基萘, 另含一定量的萘、 联苯、 二甲基萘、 甲基联苯等芳烃的混合物, 这些组分都可以在在付 - 克氏烷基化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与苯乙烯反应制得组分通式 为 : A、 B、。
22、 的混合物。 0025 一种典型的市售工业品 :(混合) 甲基萘, 分析其组分如下 : 萘 12.66% ; - 甲基萘 45.07% ; - 甲基萘 13.8% ; 联苯 2.13% ; 二甲基萘 11.43% ; 异丙基萘和三甲萘基 5.32% ; 甲基联苯 4.01% ; 其它为未知物 ; 上列诸组分的分子含碳个数为 10 13 个 ; 本发明提出 1.1- 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 ( 组分 A)、 1.1- 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 体 ( 组分 B), 以及 A、 B、 混合物是在付 - 克氏烷基化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用苯乙烯为烷基 化剂, 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反应制得。 0026 本。
23、发明的方法为 : 在质子酸、 路易氐酸、 固体酸中的一种存在的情况下。将苯乙 烯遂步加入混合甲基萘中反应,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 mol 比为 1:2 1:10 ; 反应温度为 130230; 优选为 ;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41:8 ; 反应温度为150200; 特别优选为 : 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 mol 比, 为 1:5 1:6 ; 反应温度为 : 170 190; 反应 是在常压下进行。 0027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 所得到的反应混合液体首先要分离除去催化剂, 之后用常规 说 明 书 CN 102660235 A 7 6/7 页 8 的负压精馏回收过量的、 未反应的混合甲。
24、基萘。然后再用负压精馏收得产品 : 1.1- 苯基烷 基萘基乙烷异构体 ( 组分 A), 1.1- 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 ( 组分 B) 的混合物。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合成混合物闪点 ( 开环 )196; 粘度 : (40 ) : 42mm2/s、 初馏点 : 352、 10%馏点 : 365、 90%馏点 : 395, 热稳定性好, 特别适合用作为高温传热流 体。其沸点高、 综合性能与前述的高档料合成的传热流体的质量相似, 原料市场供应丰富, 价廉, 用其合成的产品综合性能符合高温导热油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仅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 并不限制发明的权利要。
25、求。 0030 实施例 1 装置 : 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 平衡加液漏斗、 电加热套、 测温与控温仪表的 1000 ml 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 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0031 原料 : 苯乙烯 ( 工业品 ), 混合甲基萘 ( 工业品 ) ; 催化剂 : 硅铝酸 ( 自制固体酸、 粉状 ) ; 条件与过程 : 甲基萘 690g, 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 0.81mol 苯乙烯置于平衡加液 漏斗内, 苯乙烯/甲基萘(mol)= 1 /5.99, 搅拌下升温至205、 开始滴加苯乙烯, 滴加时间 3 小时, 再保温搅拌 1 小时, ( 反应温度 205 210 )、 将反应。
26、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 经真 空精馏 : 先回收甲基萘 :557.4g, 再收到以 1.1- 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产 品 : 165.8g。 0032 实施例 2 装置 : 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 平衡加液漏斗、 电加热套、 测温与控温仪表的 1000 ml 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 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0033 原料 : 苯乙烯 ( 工业品 ), 混合甲基萘 ( 工业品 ) ; 催化剂 : 活性白土负载磷酸 ( 自制固体、 粉状 ) ; 条件与过程 : 甲基萘 440g, 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 0.77mol 苯乙烯置于平衡加 液漏斗内, 苯乙烯/甲基萘(。
27、mol)= 1 /4.0 , 搅拌下升温至190、 开始滴加苯乙烯, 滴加时 间 3 小时, 再保温搅拌 1 小时, ( 反应温度 190 195 )、 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 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325.6g, 再收得以:1.1-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 的产品 142g。 0034 实施例 3 装置 : 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 平衡加液漏斗、 电加热套、 测温与控温仪表的 1000 ml 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 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0035 原料 : 苯乙烯 ( 工业品 ), 混合甲基萘 ( 工业品 ) ; 催化剂 : 硅铝酸 ( 自制固体酸、 粉状 。
28、) ; 条件与过程 : 甲基萘 766g, 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 0.9mol 苯乙烯置于平衡加液 漏斗内, 苯乙烯 / 甲基萘 (mol)= 1 /5.99 , 搅拌下升温至 190、 开始滴加苯乙烯, 滴加时 间 3 小时, 再保温搅拌 1 小时, ( 反应温度 185 190 )、 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 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627g, 再收得以:1.1-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 产品 185.1g。 说 明 书 CN 102660235 A 8 7/7 页 9 0036 实施例 4 装置 : 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 平衡加液漏斗、 电加热套、 测温与控温仪表。
29、的 1000 ml 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 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原料 : 苯乙烯 ( 工业品 ), 混合甲基萘 ( 工业品 ) ; 催化剂 :; 蒙脱土负载二氯化锌 ( 自制固体、 粉状 ) ; 条件与过程 : 260g 甲基萘, 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 0.9mol 苯乙烯置于平衡加液 漏斗内, 苯乙烯 / 甲基萘 (mol)= 1 /2.03 , 搅拌下升温至 155、 开始滴加苯乙烯, 滴加时 间 4 小时, 再保温搅拌 1 小时, ( 反应温度 155 165 )、 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 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178g, 再收得以:1.1-苯基甲基萘基。
30、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 产品 99.6g。 0037 实施例 5 装置 : 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 平衡加液漏斗、 电加热套、 测温与控温仪表的 1000 ml 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 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原料 : 苯乙烯 ( 工业品 ), 混合甲基萘 ( 工业品 ) 催化剂 : 硅铝酸 ( 自制固体酸、 粉状 ) 条件与过程 : 730g 甲基萘, 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 0.70mol 苯乙烯置于平衡加 液漏斗内, 苯乙烯 / 甲基萘 (mol)= 1 /7.33 , 搅拌下升温至 150、 开始滴加苯乙烯, 滴加 时间4小时, 再保温搅拌1小时, (反应温度145150)、 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 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631g, 再收得以:1.1-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 产品 124g。 说 明 书 CN 102660235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