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9957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18209.3

申请日:

2006.11.10

公开号:

CN101177939A

公开日:

2008.05.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B 15/10公开日:2008051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5/10(2006.01)

主分类号:

E02B15/10

申请人:

上海海事大学;

发明人:

孙永明; 杨勇生; 陈宝忠; 李国祥; 郑光平

地址:

200135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155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学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能够浮于水面上下开口的筒体,一架设在筒体上的吸油泵,一驱动吸油泵工作的电动机,所述吸油泵具有一向下延伸轴,在延伸轴轴端安装一叶轮,所述吸油泵的出油口接一兼作操作手柄的输油管。所述筒体上沿边成锯齿状,下底成漏斗状。本发明利用油、水的不同密度,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差进行油水分层,使水面浮油汇聚中部并增加油层厚度,以方便吸油泵吸油且及时回收浮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能够浮于水面上下开口的 筒体,一架设在筒体上的吸油泵,一驱动吸油泵工作的电动机,所述吸油泵 具有一向下延伸轴,在延伸轴轴端安装一叶轮,所述吸油泵的出油口接一兼 作操作手柄的输油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溢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一 可折叠圆筒。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面溢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在圆筒外 装有托浮圈。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面溢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 上沿边成锯齿状,下底成漏斗状。

说明书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浮油回收装置,尤其是用于江河溢油及时回收,不使溢油进一步扩散蔓延的水面溢油回收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经济日趋全球化,以油类物为运输对象的水上运输也日益繁忙,这是由于水上运输因其低廉的运费,巨大的运力而深受客户青睐,但由此因事故性溢油而引起的江河、海洋水面污染也日益频繁。而现有的水面溢油回收设备主要是为海洋环境设计,因而庞大复杂,机动性差,不能及时到位,不能及时控制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对于狭小和复杂的河道环境,大型设备无法伸展其才能,因而不能及时回收清除油污。另一方面,由于江河水域风浪一般较小,水面相对平静,由此设计一种适用于江河湖泊,且回收效率高,灵活机动,操作方便的便携式水面溢油回收器很有必要,也很有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以便快速将江河湖泊水面上的油污收集起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能够浮于水面上下开口的筒体,一架设在筒体上的吸油泵,一驱动吸油泵工作的电动机,所述吸油泵具有一向下延伸轴,在延伸轴轴端安装一叶轮,所述吸油泵的出油口接一兼作操作手柄的输油管。

    所述筒体为一可折叠圆筒。在圆筒外装有托浮圈。

    所述筒体上沿边成锯齿状,下底成漏斗状。

    本发明工作时,启动驱动电动机从而带动叶轮和吸油泵工作,由于搅排水叶轮的转动,使圆筒内的油水一起旋转,由于油、水的不同密度,使桶内水面上的浮油会不断汇聚中部并增加油层厚度,方便吸油泵吸油并排出,同时桶体底部的水利用搅排水叶轮的推力,通过桶体底漏斗状出口排出,这时桶体内外会形成液位差,促使圆筒外水面浮油水通过圆筒锯齿型上沿边进入筒内,这样只要在水面上移动,该水面溢油回收器就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浮油回收。

    本发明具有回收效率高,体积小,操作方便,机动灵活等优点,可以配备小型船舶,港口,河道,口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利用油、水的不同密度,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差进行油水分层,使水面浮油汇聚中部并增加油层厚度,以方便吸油泵2吸油且及时回收浮油,并在以后对回收的浮油进行综合利用。

    参看图1,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在一个硬质可折叠的圆筒1上,其上沿边为锯齿型11,下底做成漏斗12状,圆筒1上安装有支架13,支架13上安装吸油泵2,吸油泵2的上端同轴连接防水的电动机3,圆筒1的漏斗口12处,安装一个搅排水的叶轮4,叶轮4和吸油泵2同轴并安装在吸油泵2延伸轴21的轴端,电动机3驱动吸油泵2、延伸轴21、叶轮4工作。

    圆筒1外沿具有托浮圈5,可以使其浮于水面上,吸油泵2的出油口接一兼作操作手柄的输油管6。输油管6上设置一个支架以用作电力线路的支架,或者直接将输油管6作为电力线路的支架。

    本发明工作时,启动驱动电动机3从而带动叶轮4和吸油泵2工作,由于搅排水叶轮4的转动,使圆筒1内的油水一起旋转,由于油、水的不同密度,使圆筒1内水面上的浮油会不断汇聚中部并增加油层厚度,方便吸油泵2吸油并排出,同时圆筒1底部的水利用搅排水叶轮4的推力,通过桶体底漏斗口12排出,这时圆筒1内外会形成液位差,促使圆筒1外水面浮油水通过圆筒锯齿型上沿边进入筒内,这样只要在水面上移动该设备就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浮油回收。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仍可对本实施例作多种变化,因此,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水面溢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能够浮于水面上下开口的筒体,一架设在筒体上的吸油泵,一驱动吸油泵工作的电动机,所述吸油泵具有一向下延伸轴,在延伸轴轴端安装一叶轮,所述吸油泵的出油口接一兼作操作手柄的输油管。所述筒体上沿边成锯齿状,下底成漏斗状。本发明利用油、水的不同密度,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差进行油水分层,使水面浮油汇聚中部并增加油层厚度,以方便吸油泵吸油且及时回收浮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