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95394A43申请公布日20130710CN103195394ACN103195394A21申请号201310129919622申请日20130415E21B41/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址266580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72发明人王志远孙宝江王金波公培斌王宁王金堂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代理人张瑾54发明名称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海洋油气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步骤如下读取当前井的基础数据;将井筒由下往上划分成。
2、若干个单元格;确定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的大小;计算当前钻井液条件下的安全作业周期;判断安全作业周期是否满足避台风要求;选择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计算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业周期;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满足最低要求;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在最长限制之内。本发明能够使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避台风时间,降低解除风暴阀过程中的高压风险,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95394ACN103195394A1/2页21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
3、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读取当前井的基础数据;(2)将井筒由下往上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格;(3)确定井底处初始气泡平均直径的大小;(4)计算当前钻井液条件下的安全作业周期;(5)判断安全作业周期是否满足避台风要求,若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则安全作业周期满足要求;反之,则需采取注入高粘液体段塞的方法增加安全作业周期,继续步骤6;(6)选择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7)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8)计算得到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业周期;(9)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满足最低要求,若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则注入的液体段塞长度满足要求,继续。
4、步骤10;反之,则需重新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返回步骤7;(10)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在最长限制之内,若此液体段塞的长度小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则满足要求;反之,则说明此液体段塞的粘度偏低,应增大液体段塞的粘度,返回步骤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井的基本参数是指钻井液密度、钻井液粘度、井身结构、地层的平均孔隙直径、风暴阀的位置、预计避台风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井筒由下往上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格是指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方法,将井筒由井底往上至风暴阀处划分为若。
5、干个单元格,网格划分时上部单元格比下部单元格更密集。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确定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的大小的步骤如下根据当前井筒内钻井液的密度计算井底压力;由井筒温度场方程计算此时井底处的温度;根据井底处的压力和温度计算进入井筒内气体的密度及气液界面张力;根据地层的平均孔隙直径、气液表面张力、气体及液体的密度计算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当前钻井液条件下的安全作业周期的步骤如下根据当前井筒内钻井液的密度计算井筒最下方单元格中心处的压力;由井筒温度场方程计算井筒。
6、最下方单元格中心处的温度;由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结合气体状态方程确定井筒最下方单元格中心处气泡的平均直径;计算气泡的聚并速度,得到气泡聚并后的直径;判断气泡是否发生破裂,并得到破裂后气泡的平均直径;根据井筒最下方单元格内的液体粘度,计算气泡在井筒最下方单元格中心处的上升速度;计算气泡通过井筒最下方单元格的时间;重复步骤,由下往上,依次计算气体通过井筒每个单元格的时间,累加气体通过整个井筒长度上所有单元格的时间,得到气体上升至风暴阀处的安全作业周期。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择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是指选择一种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且该粘度比当。
7、前权利要求书CN103195394A2/2页3井筒内的钻井液粘度高。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满足最低要求是指比较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业周期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若此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则注入的液体段塞长度满足要求;反之,需重新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重新计算直至满足要求。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在最长限制之内是指比较计算出的液体段塞的长度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若此液体段塞的长度小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
8、,则满足要求;反之,说明此液体段塞的粘度偏低,应增大液体段塞的粘度,重复计算直至满足要求。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粘液体段塞长度的最低要求是指保证安全作业周期等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时的高粘液体段塞长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粘液体段塞的最长限制是指保证液体段塞的长度要小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权利要求书CN103195394A1/7页4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海洋油气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
9、背景技术0002我国南海海域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油气来源。我国南海海域台风和季风频繁,当台风来临时,正常的海洋钻井作业必须停止,在泥线以下的井筒内下入风暴阀封井,人员撤离作业现场。等台风过后天气和海况适合钻井作业时,重新解除风暴阀,恢复正常的海洋钻井作业。在台风撤离期间,井筒中流体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地层气体侵入井筒,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上升并向井口聚集,解除风暴阀进行开井作业时该处压力非常高,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通常将避台风期间气体由井底上升至风暴阀处之前的时间称为安全作业周期。若安全作业周期小于避台风时间,则避台风归来解除风暴阀时井底气体已经到达风暴阀处,会在该处形成高压,形。
10、成安全隐患;反之,若安全周期大于避台风时间,在解除风暴阀时相对会比较安全。因此,通过一定的方法增加避台期间的钻井安全作业周期,使其大于所需避台风时间,会降低风暴阀解除过程中的风险。本发明提出一种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使安全作业周期能够大于避台风时间,降低解除风暴阀过程中的高压风险,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发明内容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井底注入一段高粘度的液体段塞减缓气体的上升速度,增加安全作业周期,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计算出所需的最小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确保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避台风时间,达到安全作业的。
11、目的。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6(1)读取当前井的基础数据;0007(2)将井筒由下往上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格;0008(3)确定井底处初始气泡平均直径的大小;0009(4)计算当前钻井液条件下的安全作业周期;0010(5)判断安全作业周期是否满足避台风要求,若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则安全作业周期满足要求;反之,则需采取注入高粘液体段塞的方法增加安全作业周期,继续步骤6;0011(6)选择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0012(7)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0013(8)计算得到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
12、的安全作业周期;0014(9)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满足最低要求,若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说明书CN103195394A2/7页5业周期大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则注入的液体段塞长度满足要求,继续步骤10;反之,则需重新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返回步骤7;0015(10)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在最长限制之内,若此液体段塞的长度小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则满足要求;反之,则说明此液体段塞的粘度偏低,应增大液体段塞的粘度,返回步骤6。0016优选地,所述的钻井的基本参数是指钻井液密度、钻井液粘度、井身结构、地层的平均孔隙直径、风暴阀的位置、预计避台风时间。0017优选地,所述的将井筒。
13、由下往上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格是指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方法,将井筒由井底往上至风暴阀处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网格划分时上部单元格比下部单元格更密集。0018优选地,所述的确定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的大小的步骤如下根据当前井筒内钻井液的密度计算井底压力;由井筒温度场方程计算此时井底处的温度;根据井底处的压力和温度计算进入井筒内气体的密度及气液界面张力;根据地层的平均孔隙直径、气液表面张力、气体及液体的密度计算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0019优选地,所述的计算当前钻井液条件下的安全作业周期的步骤如下根据当前井筒内钻井液的密度计算井筒最下方单元格中心处的压力;由井筒温度场方程计算井筒最下方单元格中心处的温度;由井底。
14、处初始气泡直径,结合气体状态方程确定井筒最下方单元格中心处气泡的平均直径;计算气泡的聚并速度,得到气泡聚并后的直径;判断气泡是否发生破裂,并得到破裂后气泡的平均直径;根据井筒最下方单元格内的液体粘度,计算气泡在井筒最下方单元格中心处的上升速度;计算气泡通过井筒最下方单元格的时间;重复步骤,由下往上,依次计算气体通过井筒每个单元格的时间,累加气体通过整个井筒长度上所有单元格的时间,得到气体上升至风暴阀处的安全作业周期。0020优选地,所述的选择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是指选择一种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且该粘度比当前井筒内的钻井液粘度高。0021优选地,所述的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满足最低要求是指比较注。
15、入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业周期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若此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则注入的液体段塞长度满足要求;反之,需重新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重新计算直至满足要求。0022优选地,所述的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在最长限制之内是指比较计算出的液体段塞的长度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若此液体段塞的长度小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则满足要求;反之,说明此液体段塞的粘度偏低,应增大液体段塞的粘度,重复计算直至满足要求。0023优选地,所述的高粘液体段塞长度的最低要求是指保证安全作业周期等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时的高粘液体段塞长度。0024优选地,所述的高粘液体段塞的最长限制是指保证液体。
16、段塞的长度要小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002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00261、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通过注入高粘液体段塞的方式增加海洋钻井的安全作业周期,该方法工艺简单,适合现场使用。说明书CN103195394A3/7页600272、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给出注入高粘液体段塞的具体长度,使得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增加安全作业周期的可操作性强。00283、采用本发明方法在计算气体上升速度时考虑了气泡在井筒上升过程中的膨胀、聚并和破裂,并采用非均匀网格的划分方法,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00294、采用本发明方法可有效的提高海洋钻井避台风时的钻井安全作业周期,可降低风暴阀解除操作过程中的高压。
17、风险。0030说明书附图0031图1为本发明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流程示意图;0032图2为计算当前钻井液条件下的安全作业周期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3如图1所示,增加避台风期间海洋钻井安全作业周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341、读取当前井的基础数据0035根据当前井的实际情况,读取当前井的基础数据,包括钻井液密度、钻井液粘度、井身结构、地层的平均孔隙直径、风暴阀的位置、预计避台风时间。00362、将井筒由下往上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格0037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方法,将井筒由井底往上至风暴阀处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分别为1、2、3、N,由于气体在井底上升速度慢,靠近井口的位置上升。
18、速度快,因此网格的划分可采用非均匀网格的形式,下疏上密;由于气体在井筒上部的上升速度要比底部高,网格划分时上部单元格更密集。00383、确定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的大小00391、根据当前井筒内钻井液的密度计算井底压力0040由于风暴阀与钻井连接处有一单向阀,钻柱内流体可流向井筒,而井筒中流体不能流向钻柱,因此虽然在泥线下井筒内安装由风暴阀,但通过单向阀与钻柱联通,井底压力仍按照整个井筒长度计算0041PBMGH10042式中,PB为井底压力,PA;M为井底的压力当量密度,KG/M3;H为井深,M。00432、由井筒温度场方程计算此时井底处的温度0044井筒环空内温度场方程为00450046式中,。
19、CM为钻井液的比热,J/KG;MA为环空内的质量流量,KG/S;RP为钻柱半径,M;RA为环空半径,M;TP为钻柱内的温度,;T为环空内的温度,;TE为海水的温度,;UP为钻柱内总的传热系数,W/M。00473、根据井底处的压力和温度计算进入井筒内气体的密度及气液界面张力0048气体密度计算可通过公式3得到00490050式中,G为气体密度,KG/M3;G为注入气体的相对密度,无因次;ZG为气体的压说明书CN103195394A4/7页7缩因子,无因次。0051气液表面张力可由下式计算0052005340078525087018P500542963376EXP00362575P60055式中,。
20、T为温度为TK时气液表面张力,单位N/M;P为环空压力,MPA。00564、根据地层的平均孔隙直径、气液表面张力、气液密度计算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的大小0057由下式计算井底处进入井筒的初始气泡直径00580059式中,DG为井筒的初始气泡直径,M;D0为孔隙直径,M。00604、计算当前钻井液条件下的安全作业周期0061计算当前钻井液条件下的安全作业周期的流程如图2所示,其步骤为00621、根据当前井筒内钻井液的密度计算井筒最下方单元格1中心处的压力0063通过由式8计算单元格1中心处的压力0064P1MGHH180065式中,P1为单元格1中心处的压力,PA;H1为单元格1中心至井底距离,M。
21、。00662、由井筒温度场方程计算单元格1中心处的温度0067单元格1中心处的温度T1的求解,可通过公式9计算得出。00680069式中,T1为单元格1中心处的温度,。00703、由井底处初始气泡直径,结合气体状态方程确定单元格1中心处气泡的平均直径0071单元格1中心处气泡的平均直径可由式10计算00720073式中,DG1为单元格1内气泡的平均直径,M;DG0为井底处初始气泡的平均直径,M;P1为单元格1中心处的压力,MPA;P0为单元格1的前一节点的环空压力,单元格1的前一节点为井底最下端点,MPA;T1为单元格1中心处的温度,;T0为单元格0中心处的温度,;Z1为P1、T1条件下气体的。
22、压缩因子,无因次;Z0为P0、T0条件下气体的压缩因子,无因次。0074若计算单元格2、单元格3、,单元格N中心处气泡的平均直径时,DG0为前一单元格中心处气泡的平均直径。说明书CN103195394A5/7页800754、计算气泡的聚并速度,得到气泡聚并后的平均直径0076气体的聚并速度与气泡的平均直径、气泡的碰撞概率、湍流强度、气泡的上升速度、气泡的碰并时间相关的参数,如式11所示0077CFNUMI1,PC,UG,110078式中,C为气泡聚并速度,NUM/M3S;PC为碰撞效率,无因次;为湍流强度;VG为气泡的上升速度,M/S;为两个气泡的实际接触时间,S。0079考虑气泡聚并的气泡平。
23、均直径计算可通过式12计算得到00800081式中,DG1为单元格1内气泡的平均直径,M;DG0为井底气泡的初始平均直径,M;NUM0为单元格1的前一节点处,即井底最下短点处的气泡个数;T0为气泡通过单元格1的前一节点的时间,S。00825、判断气泡是否发生破裂,并得到破裂后气泡的平均直径0083公式13给出了气体破裂的判断准则00840085式中,为气液界面张力,N/M;G0为液体弹性系数,无因次。0086若气泡发生破裂,则单元格1内气泡破裂后的直径可用式14计算00870088式中,E为能量耗散率。00896、根据单元格1内的液体粘度,计算气泡在单元格中心处的速度气体的上升速度可使用PEE。
24、BLES和GARBER关联式1520进行计算0090009100920093说明书CN103195394A6/7页9009400950096式中,M为液体的粘度,PAS;RE为雷诺数,无因次;G为气体的粘度,PAS;G1、G2为中间系数。0097(7)、计算气泡通过单元格1的时间0098气泡通过单元格1的时间为009901008、重复步骤(1)(7),依次计算气体通过井筒内单元格2、单元格3、,单元格N的时间,累加气体通过整个井筒长度上所有单元格的时间,得到气体上升至风暴阀处的安全作业周期01010102式中,TS为气体上升至风暴阀处的安全作业周期,S;TI为气体通过单元格I的时间,S;I为单。
25、元格1、2、3、N。01035、判断安全作业周期是否满足避台风要求0104比较安全作业周期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若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预计避台风时间,则安全作业周期满足要求,无需采取增加安全作业周期的措施;反之,则需采取注入高粘液体段塞的方法增加安全作业周期,进入步骤6。01056、选择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0106因为随着井筒中液体粘度的升高,会降低气体的上升速度。因此,选择注入液体段塞的粘度时应比当前井筒内的钻井液粘度高,且粘度越高所需液体段塞的长度就越小。01077、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0108估计需要该粘度液体段塞的长度LS。01098、计算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业周期01101、根。
26、据当前井筒内钻井液的密度计算井筒最下方单元格1中心处的压力0111通过公式8计算得到单元格1中心处的压力。01122、由井筒温度场方程计算单元格1中心处的温度0113通过公式9计算得出单元格1中心处的温度。01143、由前一单元格气泡的平均直径,结合气体状态方程确定单元格1中心处气泡的平均直径0115通过公式10计算得出单元格1中心处气泡的平均直径。01164、计算气泡的聚并速度,得到气泡聚并后的平均直径说明书CN103195394A7/7页100117通过公式12计算得到气泡聚并后的平均直径。01185、判断气泡是否发生破裂,并得到破裂后气泡的平均直径0119通过公式13判断气泡是否破裂;若。
27、气泡发生破裂,通过公式14计算破裂后气泡的平均直径。01206、根据单元格1内的液体粘度,计算气泡在单元格中心处的速度0121根据公式1520计算气泡通过单元格1中心处的速度。01227、计算气泡通过单元格1的时间0123通过公式(21)计算气泡通过单元格1的时间。01248、重复步骤(1)(6)得到气体通过单元格2、单元格3、单元格N的时间,通过公式(22)累加气体通过整个井筒长度上所有单元格的时间,得到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气体上升至风暴阀处的安全作业周期。01259、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满足最低要求0126高粘液体段塞长度的最低要求是保证安全作业周期等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时的长度。比较注入。
28、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业周期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若注入高粘液体段塞后的安全作业周期大于预计的避台风时间,则注入的液体段塞长度满足要求;反之,则需重新估计注入井底高粘液体段塞的长度,返回步骤7,直至满足要求。012710、判断高粘液体段塞长度是否在最长限制之内0128高粘液体段塞长度的最长限制是保证液体段塞的长度要小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比较计算出的液体段塞的长度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若计算出的液体段塞的长度小于风暴阀至井底的井筒长度,则满足要求;反之,则说明此液体段塞的粘度偏低,应增大液体段塞的粘度,返回步骤6,直至满足要求。说明书CN103195394A101/2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3195394A112/2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95394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