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991570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98874.9

申请日:

2011.07.15

公开号:

CN102269568A

公开日:

2011.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G01B7/28; G01M13/00

主分类号:

G01B7/28

申请人:

重庆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周捷泉; 刘胜军; 潘华; 戴新; 沈宏; 刘勇

地址:

400055 重庆市巴南区道角二村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伍伦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采用一种现有的齿轮检查仪测量,将被测蜗轮滚刀装入检测芯轴上,调整基圆半径rb,然后再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βb=90°-λb;再调整电感测头,使电感测头尖端贴于滚刀齿根处附近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并且使电感测头受力方向与滚刀螺旋线方向垂直,以电感测头尖端所贴点为测量滚刀齿廓起始点,然后走动螺旋角立柱,使电感测头尖端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处,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再在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ρ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n点测完为止,将所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即为滚刀齿廓误差。本方法具有实施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齿轮检查仪实现,所述齿轮检查仪包括一个底座,设置于底座一侧的纵向拖板,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纵向拖板上的横向拖板,固定设置在横向拖板上的竖向立柱,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竖向立柱上的电感测头支座,横向安装在电感测头支座上的可伸缩的电感测头;还包括设置于底座另一侧的检测芯轴,位于检测芯轴上的下顶尖,对应设置于下顶尖上方的上顶尖,上顶尖安装在上顶尖支座上,上顶尖支座的一侧可竖向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底座的一个侧架上,所述电感测头的尖端指向上顶尖和下顶尖之间的位置;测量时,将被测蜗轮滚刀装入检测芯轴上,固定于齿轮检查仪的上顶尖和下顶尖之间,调整基圆半径rb,然后再根据式(1)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βb=90°-λb-----式(1), 式(1)中βb表示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λb表示被测蜗轮滚刀准圆柱螺旋升角;再调整电感测头,使电感测头尖端贴于滚刀齿根处附近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并且使电感测头受力方向与滚刀螺旋线方向垂直,以电感测头尖端所贴点为测量滚刀齿廓起始点,然后走动螺旋角立柱,使电感测头尖端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处,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即指记录一个峰值曲线),再在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ρ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n点测完为止,将所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即为滚刀齿廓误差;其中所述△ρ值为滚刀齿根到齿顶取n个测点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的间格值,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n≥10。

说明书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蜗轮滚刀测量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齿轮检查仪实现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蜗轮滚刀是一种蜗轮加工用刀具,其按照展成法加工蜗轮。要保证蜗轮加工的精度,就要保证蜗轮滚刀的精度,特别是大螺旋角蜗轮滚刀(指螺旋角大于30度以上的蜗轮滚刀),其精度误差要求较高,故准确地检测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误差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国内尚没有测量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的专用检查仪,测量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时需要从国外进口专用的检查仪设备,这种国外进口的专用检测仪设备,存在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昂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现有的一种齿轮检查仪实现,具有实施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申请人研究发现,现代机械产品制造业中,齿轮检查仪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用来检查齿轮精度,它可以在一个三维空间范围内,实现空间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等测量。齿轮检查仪具有一维方向移动的电感测头,可在二个相互垂直的导轨上移动,此电感测头以接触的方式可采集二个轴平面任意方向的位移量信号,经记录仪处理作为确定被测工件上各点及各项功能测量指标。因此,齿轮检查仪可进行的精度测量包括平面轮廓精度、空间轮廓精度等。另一方面,要实现对被测工件的精确测量,还必须按照齿轮检查仪确定的坐标系,对被测工件进行精确定位,然后通过电感测头在被测工件测量点采集数据,得到被测工件几何元素离散的空间点位置的测量值,然后通过显示表和记录仪显示出测得的空间点数值和空间曲线,最终确定被测工件的轮廓精度。

故申请人考虑到可能通过齿轮检查仪实现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的检测。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齿轮检查仪实现,所述齿轮检查仪包括一个底座,设置于底座一侧的纵向拖板,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纵向拖板上的横向拖板,固定设置在横向拖板上的竖向立柱,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竖向立柱上的电感测头支座,横向安装在电感测头支座上的可伸缩的电感测头;还包括设置于底座另一侧的检测芯轴,位于检测芯轴上的下顶尖,对应设置于下顶尖上方的上顶尖,上顶尖安装在上顶尖支座上,上顶尖支座的一侧可竖向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底座的一个侧架上,所述电感测头的尖端指向上顶尖和下顶尖之间的位置;测量时,将被测蜗轮滚刀装入检测芯轴上(被测蜗轮滚刀优选孔式蜗轮滚刀),固定于齿轮检查仪的上顶尖和下顶尖之间,调整基圆半径rb(即滚刀准圆柱半径),然后再根据式(1)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βb=90°-λb-----式(1), 式(1)中βb表示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λb表示被测蜗轮滚刀准圆柱螺旋升角;再调整电感测头,使电感测头尖端贴于滚刀齿根处附近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并且使电感测头受力方向与滚刀螺旋线方向垂直,以电感测头尖端所贴点为测量滚刀齿廓起始点,然后走动螺旋角立柱,使电感测头尖端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处,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即指记录一个峰值曲线),再在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ρ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n点测完为止,将所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即为滚刀齿廓误差;其中所述△ρ值为滚刀齿根到齿顶取n个测点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的间格值,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n≥10(n为经验值,n值越大则测量越准确)。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果测量出滚刀齿廓误差越大则表明精度越低,滚刀齿廓误差越小则表明精度越高。同时还可以采用相同方式测量螺旋线的误差,测量时调整与上述测量滚刀齿廓误差相同,只是从一端的完整齿测到另一端的完整齿,测得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为螺旋线误差。这样综合滚刀齿廓误差和螺旋线误差之后再对滚刀精度进行判断,可以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滚刀检查仪相比实现了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的测量和判断,从螺旋升λ=30°扩展到λ=90°的测量范围,使齿廓和螺旋线都能精确的测量其误差值和原始记录单,扩大了滚刀测量范围,提高了大螺旋滚刀的测量精度。同时,本方法基于现有的齿轮检查仪即可实现,具有实施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完成航空、航天、航海、高炮、石油钻井等大螺旋滚刀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测量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测量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方法实施时,基于一种现有的齿轮检查仪(只要能同时测量渐开线和螺旋线的齿轮检查仪如SP60)实现,所述齿轮检查仪包括一个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一侧的纵向拖板2,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纵向拖板2上的横向拖板3,固定设置在横向拖板3上的竖向立柱4,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竖向立柱4上的电感测头支座5,横向安装在电感测头支座5上的可伸缩的电感测头6;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另一侧的检测芯轴7,位于检测芯轴7上的下顶尖8,对应设置于下顶尖8上方的上顶尖9,上顶尖9安装在上顶尖支座10上,上顶尖支座10的一侧可竖向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底座1的一个侧架11上,所述电感测头6的尖端指向上顶尖9和下顶尖8之间的位置。测量时,将被测蜗轮滚刀12装入检测芯轴7上,固定于齿轮检查仪的上顶尖9和下顶尖8之间,调整基圆半径rb(即滚刀准圆柱半径),然后再根据式(1)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βb=90°-λb-----式(1), 式(1)中βb表示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λb表示滚刀准圆柱螺旋升角;再调整电感测头,使电感测头尖端贴于滚刀齿根处附近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并且使电感测头受力方向与滚刀螺旋线方向垂直,以电感测头尖端所贴点为测量滚刀齿廓起始点,然后走动螺旋角立柱。从图1看:测量齿廓精度时电感测头从齿背刮过刀刃,如箭头方向,做一次记录,再回到原位,横向拖板移动一个△ρ,以同样方法直到n点测量完为止,便可得到整个齿廓测量误差记录。具体地说是,使电感测头尖端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处,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即指记录一个峰值曲线),再在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ρ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n点测完为止,将所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即为滚刀齿廓误差;其中所述△ρ值为滚刀齿根到齿顶取n个测点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的间格值,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n≥10(n为经验值,n值越大则测量越准确)。

本方法可以采用现有的齿轮检查仪实施:只要能同时测量渐开线和螺旋线误差的齿轮检查仪都何进行大螺旋角滚刀的齿廓、螺旋线测量。

具体测量实例:蜗轮滚刀Mn10αn20°λ41°15′N6 T326 rb39.834 造形ZI,其测量步骤如下:

1.将蜗轮滚刀装入芯轴上,置于齿轮检查仪两顶尖之间。

2.调整基圆半径为rb=39.834。

3.调整齿轮检查仪螺旋角为:βb=90°-45°03′=44°57′。

4.将电感测头的测力方向调整到与螺旋线方向垂直。

5.使电感测头位于滚刀齿根处附近(在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 然后走动立柱,使电感测头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处,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记录一个峰值曲线)。

6.再在基圆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ρ值(△ρ值为滚刀齿根到齿顶取n个测点的基圆展开线上的间格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n点测完为止,n取值为10。

7.测量结果:将所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即为滚刀齿廓误差。

8.测量螺旋线时调与上述相同,只是从一端的完整齿测到另一端完整齿,其最大和最小峰之差为螺旋线误差。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695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2.07 CN 102269568 A *CN102269568A* (21)申请号 201110198874.9 (22)申请日 2011.07.15 G01B 7/28(2006.01) G01M 13/00(2006.01) (71)申请人 重庆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00055 重庆市巴南区道角二村 7 号 (72)发明人 周捷泉 刘胜军 潘华 戴新 沈宏 刘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0212 代理人 伍伦辰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5。

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 量方法, 采用一种现有的齿轮检查仪测量, 将被测 蜗轮滚刀装入检测芯轴上, 调整基圆半径 rb, 然 后再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 b=90 b ; 再调整电感测头, 使电感测头尖端贴于滚刀齿根 处附近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 并且使电感测 头受力方向与滚刀螺旋线方向垂直, 以电感测头 尖端所贴点为测量滚刀齿廓起始点, 然后走动螺 旋角立柱, 使电感测头尖端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 处, 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 再在基圆渐 开线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 值, 用同样的方法 测量每点峰值至到 n 点测完为止, 将所有的峰值 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

3、之差, 即为滚刀齿 廓误差。本方法具有实施方便, 成本低廉的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CN 102269575 A1/1 页 2 1.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齿轮检查仪实现, 所述 齿轮检查仪包括一个底座, 设置于底座一侧的纵向拖板, 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纵向拖板上 的横向拖板, 固定设置在横向拖板上的竖向立柱, 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竖向立柱上的电感 测头支座, 横向安装在电感测头支座上的可伸缩的电感测头 ; 还包括设置于底座另一侧的 检测芯轴, 位于。

4、检测芯轴上的下顶尖, 对应设置于下顶尖上方的上顶尖, 上顶尖安装在上顶 尖支座上, 上顶尖支座的一侧可竖向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底座的一个侧架上, 所述电感测 头的尖端指向上顶尖和下顶尖之间的位置 ; 测量时, 将被测蜗轮滚刀装入检测芯轴上, 固定 于齿轮检查仪的上顶尖和下顶尖之间, 调整基圆半径 rb, 然后再根据式 (1) 调整齿轮检查 仪的螺旋角, b=90 b- 式 (1) , 式 (1) 中 b 表示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 ; b 表示被测蜗轮滚刀准圆柱螺旋升角 ; 再调整电感测头, 使电感测头尖端贴于滚刀齿根 处附近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 并且使电感测头受力方向与滚刀螺旋线方向垂直,。

5、 以电 感测头尖端所贴点为测量滚刀齿廓起始点, 然后走动螺旋角立柱, 使电感测头尖端从齿背 刮过滚刀刃口处, 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 (即指记录一个峰值曲线) , 再在基圆渐 开线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 值,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 n 点测完为止, 将所有 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 即为滚刀齿廓误差 ; 其中所述 值为滚刀齿 根到齿顶取 n 个测点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的间格值, 所述 n 的取值范围为 n 1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69568 A CN 102269575 A1/3 页 3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

6、及一种蜗轮滚刀测量方法, 尤其是一种利用齿轮检查仪实现大螺旋角蜗 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0003 蜗轮滚刀是一种蜗轮加工用刀具, 其按照展成法加工蜗轮。要保证蜗轮加工的精 度, 就要保证蜗轮滚刀的精度, 特别是大螺旋角蜗轮滚刀 (指螺旋角大于 30 度以上的蜗轮 滚刀) , 其精度误差要求较高, 故准确地检测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误差显得尤为重要。我 国国内尚没有测量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的专用检查仪, 测量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时需要从 国外进口专用的检查仪设备, 这种国外进口的专用检测仪设备, 存在设备结构复杂, 成本高 昂的缺陷。 0004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7、的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大螺旋角蜗 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 该方法基于现有的一种齿轮检查仪实现, 具有实施方便, 成本低廉的 特点。 0006 申请人研究发现, 现代机械产品制造业中, 齿轮检查仪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 主要用来检查齿轮精度, 它可以在一个三维空间范围内, 实现空间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等 测量。 齿轮检查仪具有一维方向移动的电感测头, 可在二个相互垂直的导轨上移动, 此电感 测头以接触的方式可采集二个轴平面任意方向的位移量信号, 经记录仪处理作为确定被测 工件上各点及各项功能测量指标。 因此, 齿轮检查仪可进行的精度测量包括平面轮廓精度、 空间轮廓精度。

8、等。 另一方面, 要实现对被测工件的精确测量, 还必须按照齿轮检查仪确定的 坐标系, 对被测工件进行精确定位, 然后通过电感测头在被测工件测量点采集数据, 得到被 测工件几何元素离散的空间点位置的测量值, 然后通过显示表和记录仪显示出测得的空间 点数值和空间曲线, 最终确定被测工件的轮廓精度。 0007 故申请人考虑到可能通过齿轮检查仪实现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的检测。 0008 综上所述,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齿轮检查仪实现, 所述齿 轮检查仪包括一个底座, 设置于底座一侧的纵向拖板, 可横向滑动地设置。

9、在纵向拖板上的 横向拖板, 固定设置在横向拖板上的竖向立柱, 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竖向立柱上的电感测 头支座, 横向安装在电感测头支座上的可伸缩的电感测头 ; 还包括设置于底座另一侧的检 测芯轴, 位于检测芯轴上的下顶尖, 对应设置于下顶尖上方的上顶尖, 上顶尖安装在上顶尖 支座上, 上顶尖支座的一侧可竖向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底座的一个侧架上, 所述电感测头 的尖端指向上顶尖和下顶尖之间的位置 ; 测量时, 将被测蜗轮滚刀装入检测芯轴上 (被测蜗 说 明 书 CN 102269568 A CN 102269575 A2/3 页 4 轮滚刀优选孔式蜗轮滚刀) , 固定于齿轮检查仪的上顶尖和下顶尖之间。

10、, 调整基圆半径 rb (即滚刀准圆柱半径) , 然后再根据式 (1) 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 b=90b-式 (1) , 式 (1) 中 b 表示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 ; b 表示被测蜗轮滚刀准圆柱螺旋升 角 ; 再调整电感测头, 使电感测头尖端贴于滚刀齿根处附近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 并 且使电感测头受力方向与滚刀螺旋线方向垂直, 以电感测头尖端所贴点为测量滚刀齿廓起 始点, 然后走动螺旋角立柱, 使电感测头尖端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处, 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 峰值点记录 (即指记录一个峰值曲线) , 再在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 值, 用同 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 n 点测完为止,。

11、 将所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之 差, 即为滚刀齿廓误差 ; 其中所述 值为滚刀齿根到齿顶取 n 个测点的基圆渐开线的展 开线上的间格值, 所述 n 的取值范围为 n 10(n 为经验值, n 值越大则测量越准确) 。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 如果测量出滚刀齿廓误差越大则表明精度越低, 滚刀齿廓误差 越小则表明精度越高。同时还可以采用相同方式测量螺旋线的误差, 测量时调整与上述测 量滚刀齿廓误差相同, 只是从一端的完整齿测到另一端的完整齿, 测得最大和最小峰值之 差为螺旋线误差。这样综合滚刀齿廓误差和螺旋线误差之后再对滚刀精度进行判断, 可以 更加准确。 0010 综上所述, 本。

12、发明与现有滚刀检查仪相比实现了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的测量和 判断, 从螺旋升 =30扩展到 =90的测量范围, 使齿廓和螺旋线都能精确的测量其误 差值和原始记录单, 扩大了滚刀测量范围, 提高了大螺旋滚刀的测量精度。同时, 本方法基 于现有的齿轮检查仪即可实现, 具有实施方便, 成本低廉的特点。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以完成航空、 航天、 航海、 高炮、 石油钻井等大螺旋滚刀的测量。 0011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发明在测量时的示意图。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发明在测量时的示意图, 如图 1。

13、 所示, 本方法实施时, 基于一种现有的齿 轮检查仪 (只要能同时测量渐开线和螺旋线的齿轮检查仪如 SP60) 实现, 所述齿轮检查仪包 括一个底座 1, 设置于底座 1 一侧的纵向拖板 2, 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纵向拖板 2 上的横向 拖板 3, 固定设置在横向拖板 3 上的竖向立柱 4, 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竖向立柱 4 上的电感 测头支座 5, 横向安装在电感测头支座 5 上的可伸缩的电感测头 6 ; 还包括设置于底座 1 另 一侧的检测芯轴 7, 位于检测芯轴 7 上的下顶尖 8, 对应设置于下顶尖 8 上方的上顶尖 9, 上 顶尖9安装在上顶尖支座10上, 上顶尖支座10的一侧可竖向滑动。

14、地安装在固定于底座1的 一个侧架11上, 所述电感测头6的尖端指向上顶尖9和下顶尖8之间的位置。 测量时, 将被 测蜗轮滚刀 12 装入检测芯轴 7 上, 固定于齿轮检查仪的上顶尖 9 和下顶尖 8 之间, 调整基 圆半径 rb(即滚刀准圆柱半径) , 然后再根据式 (1) 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 b=90 b- 式 (1) , 式 (1) 中 b 表示调整齿轮检查仪的螺旋角 ; b 表示滚刀准圆柱螺旋 说 明 书 CN 102269568 A CN 102269575 A3/3 页 5 升角 ; 再调整电感测头, 使电感测头尖端贴于滚刀齿根处附近的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 并 且使电感测头受。

15、力方向与滚刀螺旋线方向垂直, 以电感测头尖端所贴点为测量滚刀齿廓起 始点, 然后走动螺旋角立柱。从图 1 看 : 测量齿廓精度时电感测头从齿背刮过刀刃, 如箭头 方向, 做一次记录,再回到原位, 横向拖板移动一个, 以同样方法直到n点测量完为止, 便可得到整个齿廓测量误差记录。 具体地说是, 使电感测头尖端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处, 作 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 (即指记录一个峰值曲线) , 再在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移动 一个 值,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 n 点测完为止, 将所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 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 即为滚刀齿廓误差 ; 其中所述 值为滚刀齿根到齿顶取 n 个测点 的。

16、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的间格值, 所述 n 的取值范围为 n 10(n 为经验值, n 值越大则 测量越准确) 。 0016 本方法可以采用现有的齿轮检查仪实施 : 只要能同时测量渐开线和螺旋线误差的 齿轮检查仪都何进行大螺旋角滚刀的齿廓、 螺旋线测量。 0017 具体测量实例 : 蜗轮滚刀 Mn10n20 41 15 N6 T326 rb39.834 造形 ZI, 其测量步骤如下 : 1. 将蜗轮滚刀装入芯轴上, 置于齿轮检查仪两顶尖之间。 0018 2. 调整基圆半径为 rb=39.834。 0019 3. 调整齿轮检查仪螺旋角为 : b=90 45 03 =44 57。 0020 4. 将。

17、电感测头的测力方向调整到与螺旋线方向垂直。 0021 5. 使电感测头位于滚刀齿根处附近 (在基圆渐开线的展开线上) , 然后走动立 柱, 使电感测头从齿背刮过滚刀刃口处, 作一次峰值点记数和峰值点记录 (记录一个峰值曲 线) 。 0022 6. 再在基圆的展开线上移动一个 值 ( 值为滚刀齿根到齿顶取 n 个测点 的基圆展开线上的间格值) ,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点峰值至到 n 点测完为止, n 取值为 10。 0023 7. 测量结果 : 将所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和最小峰值之差, 即为滚刀齿廓误 差。 0024 8. 测量螺旋线时调与上述相同, 只是从一端的完整齿测到另一端完整齿, 其最大 和最小峰之差为螺旋线误差。 说 明 书 CN 102269568 A CN 102269575 A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956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