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活动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987233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4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00950.4

申请日:

2007.01.15

公开号:

CN101224334A

公开日:

2008.07.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3B23/035; A63B22/04

主分类号:

A63B23/035

申请人:

名跃国际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珅澺

地址:

台湾省台中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耿小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手足活动装置,其主要是藉由左、右踏板的交互往复运动,且经左、右支臂带动其同侧边的左、右摆臂的往复摆动,而同时提供使用者手部及足部的复合式运动。另外,由于阻力机构及踏板与摆臂的传动机构皆设置于基座的前半端,并且基座的后半端仅设置一座椅,故,整体的空间利用性较佳,并且当欲进行阻力机构及传动机构的维修时,无须拆掉座椅,就可直接进行维修,维修上较为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手足活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一基座,其具有一右支架及一左支架,右支架是间隔对应于左支架;
一转轴,其设于右支架及左支架,一右被动轮、一中主动轮及一左被动轮依序经设置转轴而同轴枢设于右支架及左支架的两者内侧间;
一右主动轴,其设于右支架,而一右主动轮系经设置右主动轴而枢设于右支架内侧,另有一右皮带啮合绕设于右主动轮及右被动轮;
一左主动轴,其设于左支架,而一左主动轮是经设置左主动轴而枢设于左支架内侧,另有一左皮带啮合绕设于左主动轮及左被动轮;
一阻力机构,其设于基座,阻力机构枢设有一中被动轮,另有一中皮带啮合绕设于中主动轮及中被动轮;
一右支臂,其中段是经设置右主动轴而枢设于右支架外侧,右支臂的一端设有一右踏板,右支臂的另一端则枢设一右摆臂,而右摆臂是受右踏板所带动;
一左支臂,其中段是经设置左主动轴而枢设于左支架外侧,左支臂的一端设有一左踏板,左支臂的另一端则枢设一左摆臂,而左摆臂系受左踏板所带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活动装置,其中,上述的右踏板枢设于一右侧杆的一端,而右侧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基座之一侧,右支臂的另一端枢设于一右后杆的一端,右后杆的另一端枢设有右摆臂,而右摆臂底端则枢设于基座的一侧,右支臂的另一端枢设于一右前杆的一端,右前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一右曲柄,右曲柄设于一中支架,中支架则设于基座;
上述左踏板枢设于一左侧杆的一端,而左侧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基座之另一侧,左支臂的另一端枢设于一左后杆的一端,左后杆的另一端枢设有该左摆臂,而左摆臂底端则枢设于基座之另一侧,左支臂的另一端枢设于一左前杆的一端,左前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一左曲柄,左曲柄与右曲柄是交互对应设置于中支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活动装置,其中,上述阻力机构是设置于基座的一支架,该阻力机构包括一皮带轮,以及被皮带轮所带动的一重量轮,皮带轮与中被动轮是同轴枢设于支架,中皮带经一惰轮的压持,而啮合绕设于中主动轮及中被动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活动装置,其中,上述手足活动装置包括有一可调整位置的座椅,该座椅设置于基座。

说明书

说明书手足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手足活动装置,尤指一种可达到手部及足部双重运动效果的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足复合式运动健身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可架设于地面上的架体,在架体的前段设有一供使用者双脚健身的踩踏机构,此踩踏机构具有供使用者双脚踩踏的左、右踏板,并在中段处设有一同样位于相同轴杆上的左、右摆动机构,左、右摆动机构具有可供使用者的双臂前后摆动的左、右摆臂,使用者一面双脚踩踏,一面左右摆动双臂,而达到手部及足部双重运动效果。
然而,通常用的手足复合式运动健身器的摆臂的传动机构只能产生单向阻力效果,也就是在来回往复运动过程中仅有单一方向可以带动运动健身器内所设的阻力装置,所以通常用的手足复合式运动健身器所产生的运动功效很有限。
如美国专利公告第6,042,518号(专利名称为Recumbent total bodyexerciser),其健身器的运作方式主要是利用设置于前端骨架的左踏板去带动右臂控制杆摆动,以及右踏板去带动左臂控制杆摆动,而形成一种手臂与脚部的相对运动,且前端骨架所形成的动作经由连杆及凸轮,而传递到位于后端骨架的单向离合器所连接的皮带轮与阻力机构,另外,有一座椅设置在后端骨架上。
然而,上述运动器材仍有其缺失存在,由于前端骨架的空间已被设置脚部踩踏机构及手部摆动机构所占有,以致于阻力机构必须设置于后端骨架,也相对地造成整体运动器的空间利用性较差。另外,当欲维修其传动机构及阻力机构时,必须先拆掉后端骨架上的座椅,方能进行维修,产生维修上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手足活动装置,其由左、右踏板的交互往复运动,且经左、右支臂带动其同侧边的左、右摆臂的往复摆动,而同时提供使用者手部及足部的复合式运动,并且增强手部及足部协调往复运动时所需的阻力,以达到更佳的运动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由于阻力机构及踏板与摆臂的传动机构皆设置于基座的前半端,并且基座的后半端仅设置一座椅,故,整体的空间利用性较佳,并且当欲进行阻力机构及传动机构的维修时,无须拆掉座椅,就可直接进行维修,维修上较为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包括:
一基座,其具有一右支架及一左支架,该右支架间隔对应于该左支架;
一转轴,其设于右支架及左支架,一右被动轮、一中主动轮及一左被动轮依序经设置转轴而同轴枢设于右支架及左支架的两者内侧间;
一右主动轴,其设于右支架,而一右主动轮经设置右主动轴而枢设于右支架内侧,另有一右皮带啮合绕设于右主动轮及右被动轮;
一左主动轴,其系设于该左支架,而一左主动轮系经设置该左主动轴而枢设于该左支架内侧,另有一左皮带啮合绕设于该左主动轮及该左被动轮;
一阻力机构,其系设于该基座,该阻力机构枢设有一中被动轮,另有一中皮带啮合绕设于中主动轮及中被动轮;
一右支臂,其中段经设置右主动轴而枢设在右支架外侧,该右支臂的一端设有一右踏板,该右支臂的另一端则枢设一右摆臂,而该右摆臂受右踏板所带动;
一左支臂,其中段经设置左主动轴而枢设在左支架外侧,该左支臂的一端设有一左踏板,该左支臂的另一端则枢设一左摆臂,而该左摆臂是受左踏板所带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其一,其是藉由左、右踏板的交互往复运动,且经左、右支臂去带动左、右摆臂的往复摆动,而同时提供使用者足部及手部的复合式运动,并且增强足部及手部协调往复运动时所需的阻力,以达到更佳的运动效果。
其二,由于阻力机构及踏板与摆臂的传动机构皆设置于基座的前半端,并且基座的后半端仅设置一座椅,故,整体的空间利用性较佳,并且当欲进行阻力机构及传动机构的维修时,无须拆掉座椅,就可直接进行维修,维修上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侧视局部放大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图中所示的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手足活动装置,其包括:
一基座1,其中段具有一右支架11及一左支架12,该右支架11是间隔对应于该左支架12。
一转轴2,其设于右支架11及该左支架12,一右被动轮21、一中主动轮23及一左被动轮22依序经设置该转轴2而同轴枢设于右支架11及左支架12之两者内侧间。在本实施例中,另有二单向轴承(图中未示)以彼此相反转动方向而间隔装设于转轴2,右被动轮21及左被动轮22分别装置在二单向轴承的其中一个上,造成右被动轮21往一个方向转动时,左被动轮22则往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中主动轮23则始终固定一个方向转动。
一右主动轴3,其设于右支架11,而一右主动轮31是经设置右主动轴3而枢设于右支架11内侧,另有一右皮带32啮合绕设于右主动轮31及右被动轮21,使得右主动轮31可带动右被动轮21。
一左主动轴4,其设于左支架12,而一左主动轮41是经设置左主动轴4而枢设于左支架12内侧,另有一左皮带42啮合绕设于左主动轮41及左被动轮22,使得左主动轮41可带动左被动轮22。
一阻力机构5,其设于基座1的一支架13上,该阻力机构5包括一中被动轮53、一皮带轮51,以及被该皮带轮所带动的一重量轮52,皮带轮51与中被动轮53是同轴枢设于支架13,另有一中皮带54经一惰轮55的压持,而啮合绕设于中主动轮23及中被动轮53,使得中主动轮23带动中被动轮53。
一右支臂33,其中段是经设置右主动轴3(即以右主动轴为转动中心)而枢设于该右支架11外侧,该右支臂33的一端设有一右踏板34,该右踏板34枢设于一右侧杆35的一端,而该右侧杆35的另一端则枢设于该基座1的一侧。右支臂33的另一端枢设于一右后杆36的一端,该右后杆36的另一端枢设有一右摆臂37,而右摆臂37底端则枢设于基座1的一侧,右支臂33的另一端枢设于一右前杆38的一端,右前杆38的另一端则枢设于一右曲柄39,右曲柄39设于一中支架14,中支架14设于基座1前段。另外,右摆臂37是受右踏板34所带动。
一左支臂43,其中段是经设置左主动轴4(即以左主动轴为转动中心)而枢设于左支架12外侧,左支臂43的一端设有一左踏板44,左踏板44枢设于一左侧杆45的一端,而左侧杆45的另一端则枢设于基座1的另一侧,左支臂43的另一端枢设于一左后杆46的一端,左后杆46的另一端枢设有一左摆臂47,而左摆臂47底端则枢设于基座1的另一侧,左支臂43的另一端枢设于一左前杆48的一端,左前杆48的另一端则枢设于一左曲柄49,左曲柄49与右曲柄39是交互对应设置于中支架14,也就是如同自行车的双曲柄的动作方式。另外,该左摆臂47是受左踏板44所带动。
一可调整位置的座椅6,该座椅6是设置于基座1后段。
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使用时,参阅图2至图5,当向前踏下右踏板34时,右踏板34会带动右支臂33顶端向前摆动,并同时使右主动轮31向前转动,且使右被动轮21向前转动,由于中主动轮23与右被动轮21同轴心,中主动轮23也同时向前转动并带动中被动轮53转动,中被动轮53一被转动也同时带动皮带轮51及重量轮52转动,又因重量轮52的重量所致,而对使用者产生运动阻力。另外,由于装设于右被动轮21内的单向轴承的转动方向恰与装设于左被动轮22内的单向轴承相反,因此,左被动轮22会被转轴2驱动并向后转动,且带动左主动轮41也向后转动,左主动轮41一向后转动也同时使左支臂43顶端向后摆动,并使左踏板44自然朝向使用者方向向后移动。
另一面,右踏板34被向前踏下并带动右支臂33顶端向前摆动时,右支臂33底端则牵动右后杆36及右前杆38向后移动,连带使右摆臂37朝向使用者方向并向后摆动,而右前杆38亦带动右曲柄39向后转动,由于右曲柄39与左曲柄49是交互对应设置于中支架14,此时,左曲柄49向前转动并牵引左前杆48及左后杆46向前移动,连带使左摆臂47背向使用者方向并向前摆动,也带动左支臂43底端向前摆动,而左支臂43顶端则向后摆动,同样地使左踏板44自然朝向使用者方向并向后移动,而完成整个动作。
当然,使用者向前踏下左踏板44时,右踏板34亦会朝向使用者方向向后移动,而右摆臂37是远离使用者方向向前摆动,且左摆臂47朝向使用者方向向后移动。藉此,使用者不断地往复循环踩踏及摆动双臂,而达到手部及足部的双重运动效果。

手足活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手足活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手足活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活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活动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手足活动装置,其主要是藉由左、右踏板的交互往复运动,且经左、右支臂带动其同侧边的左、右摆臂的往复摆动,而同时提供使用者手部及足部的复合式运动。另外,由于阻力机构及踏板与摆臂的传动机构皆设置于基座的前半端,并且基座的后半端仅设置一座椅,故,整体的空间利用性较佳,并且当欲进行阻力机构及传动机构的维修时,无须拆掉座椅,就可直接进行维修,维修上较为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