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肠宁合剂.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983715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4956.1

申请日:

2008.04.03

公开号:

CN101259228A

公开日:

2008.09.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1/04; A61K35/3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刘爱玲

发明人:

刘爱玲; 姜云霞; 马玉芹

地址:

264400山东省文登市米山东路西3号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方肠宁合剂。采用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为原料制备而成,将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洗净后,用水浸泡,然后煎熬,去渣得滤液,灭菌,经提炼后制得合剂,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黄芪12-22%、白术8-10%、黄连4-6%、败酱草12-16%、薏苡仁12-23%、桔梗10-14%、茜草10-12%、穿山甲8-10%、当归4-6%,各原料组分百分比之和等于百分之百。本发明原料成本低,依从性好,无毒副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方肠宁合剂,采用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为原料制备而成,将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洗净后,用水浸泡,然后煎熬,去渣得滤液,灭菌,经提炼后制得合剂,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黄芪12-22%、白术8-10%、黄连4-6%、败酱草12-16%、薏苡仁12-23%、桔梗10-14%、茜草10-12%、穿山甲8-10%、当归4-6%,各原料组分百分比之和等于百分之百。

说明书

说明书复方肠宁合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复方肠宁合剂。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明了的结肠炎性疾病,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精神、神经因素及饮食等有关,常呈慢性过程,病程长达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及缓解期的交替。严重者可以有消化道大出血、肠穿孔、癌变等并发症。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氨基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上述类药物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皮疹及长期应用激素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二重感染、精神改变、电解质紊乱等诸多不良反应,药物副作用大,病情容易复发,严重地影响了它们的使用。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有其独特性和优越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方肠宁合剂,采用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为原料制备而成,将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洗净后,用水浸泡,然后煎熬,去渣得滤液,灭菌,经提炼后制得合剂,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黄芪12-22%、白术8-10%、黄连4-6%、败酱草12-16%、薏苡仁12-23%、桔梗10-14%、茜草10-12%、穿山甲8-10%、当归4-6%,各原料组分百分比之和等于百分之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料成本低,依从性好,无毒副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为黄芪16、白术8、黄连6、败酱草16、薏苡仁20、桔梗11、茜草10、穿山甲9、当归4。取上述九种原料总重量54千克,精选洗净后,先将药物用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熬。头煎加水12000m1,以没过药面一寸为宜,先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30分钟取汁4500ml;二煎加水8000ml,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20分钟取汁4500ml。两煎混合,经常规去渣过滤、高压、灭菌工艺后,所得滤液共9000ml,分袋真空包装,每袋150ml。避光、常温保存。
本发明的治疗原则: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肠癖”“大肠泄”等病范畴。其病理变化主要在脾胃及大小肠,内因脾虚失运,湿浊内生,外因湿热邪毒,损伤脾胃,而肠道气滞血瘀则贯穿病程的始终。故治疗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生肌为法则。本发明组分中:黄芪为主药,具有健脾补气,托毒生肌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具有调整免疫功能及促进溃疡面愈合作用,配白术健脾和中,燥湿止泻;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据《本经》记载:黄连“主肠癖腹痛下痢”;《别录》称:“主久下泄癖脓血”。现代药理研究黄连具有抗微生物及抗原虫的作用,其抗菌谱广,对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还能增强白细胞及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能使因感染而产生的代谢障碍有所恢复。败酱草归大肠经,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治肠痈之要药;重用薏苡仁健脾祛湿止泻、兼清热排脓消痈,配合桔梗加强排脓消痈之功,同时桔梗又有宣肺气,能复肺肃降之功,助大肠传导之机。茜草苦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故有止血而不留瘀特点;配以穿山甲活血化瘀,消肿排脓,能使痈肿未成脓者消退,已成脓者速溃。二者具有止血化瘀、抗炎愈伤作用,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生成,从而加速血管生长,加速上皮组织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佐以当归,本品补血、活血,善止血虚、血瘀之痛,且有散寒功能,能起到消肿止痛、排脓生肌之功。诸药合用,脾得健运,湿得以化,热毒得清,血运畅行,瘀去痈消。本发明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慢性炎症吸收、修复粘膜溃疡并具有止痛作用。临床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疗效。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  例  黄芪  白术  黄连  败酱  草  薏苡  仁  桔梗  茜草  穿山  甲  当归  实施  例1  15  10  4  12  23  10  12  8  6  实施  例2  12  9  5  13  23  14  10  10  4  实施  例3  22  8  6  15  12  12  11  9  5  实施  例4  19  9  5  14  18  11  11  8  5
下面结合我院,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1、病例选择:本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2个月。
2、诊断标准:参照陈灏珠编写《实用内科学》200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①慢性腹泻,血、脓和黏液便,腹痛,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轻度贫血,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体力下降,营养不良);②大便培养3次以上无发现病原体;③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粘膜呈细颗粒状,并有弥漫性充血、水肿、脆易出血,糜烂及多数形状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覆盖有黄色或血性渗出物。对于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肠梗阻、肠穿孔、肠癌变情况者不列为观察对象。
3、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相关标准制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次数、性状正常,结肠镜检查结肠黏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次数、性状正常,结肠镜检查结肠黏膜仍有轻度异常。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在治疗期间复发甚至加重。
4、治疗方法:每次服用复方肠宁合剂150mL,每日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服用十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本发明三个疗程。
5、治疗结果:本发明治疗60例,服药三个疗程,治愈14例,有效42例,无效4例,治愈率23%,有效率70%,无效率7%,总有效率93%。

复方肠宁合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方肠宁合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方肠宁合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方肠宁合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方肠宁合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方肠宁合剂。采用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为原料制备而成,将黄芪、白术、黄连、败酱草、薏苡仁、桔梗、茜草、穿山甲、当归洗净后,用水浸泡,然后煎熬,去渣得滤液,灭菌,经提炼后制得合剂,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黄芪12-22、白术8-10、黄连4-6、败酱草12-16、薏苡仁12-23、桔梗10-14、茜草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