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根苦参汤.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982912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61621.0

申请日:

2007.03.20

公开号:

CN101269181A

公开日:

2008.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1/02; A61P1/04; A61P9/00; A61P13/00; A61P15/00; A61P17/00; A61P17/10; A61P25/24; A61P27/02; A61P31/10; A61P29/00; A61K35/64(2006.01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刘景珍

发明人:

刘景珍

地址:

068250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乡王营子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根苦参汤,包括芦根、苦参、车前子、莶草、威灵仙、橘红、地龙、土茯苓、蝉蜕、葛根、甘草等十几味中药,芦根性凉、味甘草、燥则能润、湿则能渗,并能通上走下,内而脏腑、外而周身皮肤无处不致,通窍开闭的功能,使脏腑得到有机的通畅和调节,既能走气分,又能入血分,经与其它中药进行合理配伍后可对口腔溃疡、头目眩晕、视网膜障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湿热脚气、手足心热痒;心包积液、消渴、小便涩痛、结石、妇科带下阴痒、经水过多或前后不定期;四肢及腰膝关节肿痛、周身湿热痒疮、心烦、忧郁症、面部痤疮(粉刺)等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且可避免现有技术对病人产生伤阴耗液的付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芦根苦参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配比的药物:
芦根20克  苦参10克  车前子10克  莶草10克  威灵仙10克
橘红10克  地龙10克  土茯苓20克  蝉蜕10克  葛根10克  甘草6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芦根苦参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成的饮品,特别是涉及一种芦根苦参汤。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中医理论的发展,给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人们的许多病症都可以通过中医治疗,诸如口腔溃疡、头目眩晕、视网膜障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湿热脚气、手足心热痒;心包积液、消渴、小便涩痛、结石、妇科带下阴痒、经水过多或前后不定期,四肢及腰膝关节肿痛、周身湿热痒疮、心烦、忧郁症、面部痤疮(粉刺),以上诸症采用西医治疗,不仅疗期长,费用高,而且疗效并不理想,而采用中医治疗,就目前还没有一种切实有效的药物,经过多年临床实验,发现芦根性凉、味甘草、燥则能润、湿则能渗,并能通上走下,内而脏腑、外而周身皮肤无处不致,通窍开闭的功能,使脏腑得到有机的通畅和调节,既能走气分,又能入血分,芦根虽然早已入药,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医学界所重视(因药物种类较多),早已被忽视,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向野生资源的靠近,而以上诸症同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因,是类风湿之中的一类,“中焦湿热”,热久炼液生痰,同样能影响气机的正常调畅和血液的运行,形成血脂粘稠,湿热郁久伤于肝肾,导致肝肾阴虚,久则蕴结成结石(胆结石、肾结石、血压高、消渴)等诸症的发生,本发明人在申请号为02128443.1的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芦根苦参汤,其药物组分包括芦根、苦参、荆芥、车前子、苍术、莶草、威灵仙、橘红、地龙等,其中的苍术、荆芥二味药是治燥湿健脾,疏风清热透表,但其偏于伤阴耗液,在应用中对病人产生了一定不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芦根、苦参等数十种中草药组成的药物,可对口腔溃疡、头目眩晕、视网膜障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湿热脚气、手足心热痒;心包积液、消渴、小便涩痛、结石、妇科带下阴痒、经水过多或前后不定期;四肢及腰膝关节肿痛、周身湿热痒疮、心烦、忧郁症、面部痤疮(粉刺)等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且可避免现有技术对病人产生伤阴耗液的付作用,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按重量配比)
芦根20克  苦参10克  车前子10克  莶草10克  威灵仙10克
橘红10克  地龙10克  土茯苓20克  蝉蜕10克  葛根10克  甘草6克
该药可煎服,也可制成丸状、片状或碾成粉装入胶囊内服用。
性味归经:
1、芦根性凉、味甘、燥则能润、湿则能渗,并能通上走下,内而脏腑、外而周身皮肤无处不致,通窍开闭的功能,使脏腑得到有机的通畅和调节,既能走气分,又能入血分;
2、苦参,苦燥湿,寒胜热,沉阴主肾,补阴益精,养肝胆,安五脏,利九窍,生津止渴,明目止泪,血利肠风,黄疸洒毒,痔疮。杀虫的功效;
3、土茯苓,甘淡而平,阳明主药,健脾胃、祛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除则筋骨利、小便利,止泻泄,治筋骨拘挛、杨梅毒疮;
4、车前子,性寒味甘,清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利小便而不走气分令人有子,治湿五淋,暑湿泄利,目赤障翳,催生下胎;
5、莶草,味苦辛,性生寒熟热,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筋骨冷痛、腰膝无力,风湿疮疡;
6、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其性善走能宣,疏五脏,通十二经脉,治中风、痛风、头风顽痹,症瘕积聚,痰水宿脓,黄疸浮肿,大小肠秘,风湿痰气,一切冷痛,性极快利,积疴不全者服之有捷效。
7、橘红,味辛苦,性温,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症,宣通五脏,统治百病,皆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8、地龙,味咸性寒,能清热下行,故能利水、治温病、发热狂言、大腹黄疸、肾热脚气。
9、蝉蜕,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解痉及明目退医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声音嘶哑、麻诊透发不畅、破伤风等症状;又可应用于风火赤眼、眼黑(角膜)上生白翳等症。
10、葛根,又名粉葛、葛麻藤,为豆科植物葛藤属。葛根含有丰富的淀粉、异黄酮类物质,又有钙、硒、铁、铜、磷、钾等十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断谷不饥,解表退热,生津止渴,开胃下食,疗痔防癌″等功效,对妇女产后的多种疾病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丰胸、美容效果。
11、干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
治病机理:
芦根,性凉,味甘,通达内外,疏通经络之郁结,相伍苦参除湿热,伍土茯苓健脾祛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散则筋骨利,配稀莶草、威灵仙二药专走四肢腰膝经十二经髓道之风湿肿痛,地龙为血肉有情之品,与车前子同利水渗湿而不伤正,更有橘红宣通五脏,统治百病皆取其理气燥湿之功,蝉蜕、葛根二药,共凑湿郁之邪由内而外的消散,古曰“邪去则正安”,使机体功能得到有机的调节和康复,利用解表、清热、燥湿、理气、利水的方法为主要组成部分,用来治疗中焦湿热、下焦湿热,由湿热引起的脏腑经络筋骨等方面的疑难疾病。
芦根苦参汤的临床实验报告:
一、实证:
1、湿热之邪的发病机理,湿热之邪多数是由于夏季所致病,但以长夏为多数所发,因为长夏过于潮湿,人体正是汗多之时,乘人体正气虚时侵入人体内,久留不去所致病。
2、风热与湿邪和为一体,形成风热湿邪相兼直接影响气机的调畅,蕴结不得外泄,导致脏腑经络的正常运行,而发生本病,外有风疹块时发,脚气时作,内有烧心、胃热蒸腾于上,导致口腔溃疡,肢关节发热肿痛下,有尿赤痛,妇科带下、阴痒、心烦、头晕、视力模糊,风热湿留入三焦,影响肺、胃、肝、肾同时受邪以致本病的发生。
3、病理诊断:
脉象细数或微数,舌象质红、苔白或微黄而干,面色浮白或微红,口腔溃疡糜烂,手心热痒,脚气、手足关节胀痛,大便干或稀而不爽,小便短赤或痛,并有妇科病、带下阴痒、痔疮、经行前后不定、头昏眼花、心烦、失眼、口苦而干。
二、虚证:湿热潜伏体内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变化,体力相应的减弱,转成虚证,形成湿热蕴结,气血津液亏虚,中气下陷,湿热导致气机和血液的正常运行,形成多饮、多食、多尿、肌肉消瘦的消渴,体力逐渐下降的多种并发证出现。
1、湿热蕴结日久,形成肝肾阴虚,气血津不能正常滋生,导致内分泌系统枯涸,将成为结石(胆结石、肾结石、尿路结石)诸证的出现。
2、湿热蕴结三焦,蒸腾于内,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生化和运行,将成为口腔溃疡和糜烂、胃十二指肠溃疡、痔疮、手足心溃疡及妇女阴部生疮、瘙痒、白带,并有全身性湿癣等证。
3、湿邪重浊腻滞,连绵难愈,湿邪久留不去影响血液的运行和生化功能,不但能直接阻碍气血津的化生,还能阻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造成阴虚血燥,阴火与湿热同时相并为邪,将成为肝肾虚,肝阳上亢,血脂粘稠,血压暴长(血压高),湿热之邪导致血压高的非同一般肝肾阴虚,阳长有余,阴长不足的情志所伤,劳倦饮食等方面更为重要。
4、心主血脉,湿热之邪阻碍气血津的生化和运行,可同样影响心脏血液、津液、气机运行,导致停滞和疏泄,形成水液停积,如心包积液,腹部水肿,导致水鼓病证的发生。
病例:(所用药方均是按重量配比)
芦根20克  苦参10克  车前子10克  莶草10克  威灵仙10克
橘红10克  地龙10克  土茯苓20克  蝉蜕10克  葛根10克  甘草6克
1、李某,女,56岁,于2005年8月,住承德市小老虎沟会龙小区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妇科炎症,并有肢体关节肿痛、口腔溃疡、胃炎,下有痔疮,长达二十年之久,多方医治疗效欠佳,求为诊治,脉象沉细数,舌象质红,苔微黄而燥,体征下午至夜间发热、口干、口渴但不想喝水,心烦郁闷急燥,诊为湿热蕴结久则伤阴所致诸症的发生,用芦根苦参汤治之,三剂入腹自觉心烦、发热明显好转,二次七剂服完来诊,其症大减,三诊十剂后月余自述已经基本痊愈了,诊脉,脉静身和,血压、血糖亦趋于正常。
2、赵某,女,55岁,2006年9月20日诊,住承德市小老虎沟会龙小区人,说癣疮遍及周身,血压高、血糖高,有二十年癣,十年之多的高血压,高血糖,心烦、失眠、久治不愈,求为诊治,脉象细数,舌象质红苔微黄,并有齿龈,自觉夜间发热,口干、口苦,不想喝水,经用本方,三个疗程,六十剂药,脉静身和,血糖、血压基本正常,周身癣疮已脱去厚屑变薄,大面积见到汗腺毛孔了,正在恢复过程之中。
3、张某5岁,男孩,,双滦区滦河酒店村人,2004年7月患过敏性紫癜,四处求治,疗效欠佳,后听说,求为诊治,遍身紫斑,腰以下较重,下午体温偏高,脉象数而有力,舌象、质红、苔白而燥,诊为湿热蕴结迫血妄行,循于脉外,导致紫癜之病的发生,只用半个月的时间,本病经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一种芦根苦参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芦根苦参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芦根苦参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芦根苦参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芦根苦参汤.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根苦参汤,包括芦根、苦参、车前子、莶草、威灵仙、橘红、地龙、土茯苓、蝉蜕、葛根、甘草等十几味中药,芦根性凉、味甘草、燥则能润、湿则能渗,并能通上走下,内而脏腑、外而周身皮肤无处不致,通窍开闭的功能,使脏腑得到有机的通畅和调节,既能走气分,又能入血分,经与其它中药进行合理配伍后可对口腔溃疡、头目眩晕、视网膜障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湿热脚气、手足心热痒;心包积液、消渴、小便涩痛、结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