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10300475.2
2007.12.28
CN101209076A
2008.07.02
撤回
无权
登录超时
A23F3/16; A23L2/04; A23L2/52; A23L2/60
A23F3/16
可口可乐公司
耿立波; 周 雨
美国佐治亚州
2006.12.30 CN 200610156175.7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程 泳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在茶或草本植物提取中的应用。在茶或草本植物的提取过程前或提取过程中加入糖类,可以有效改善由此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制成的茶或饮料的风味并提高其香气的方法,同时也能提高所述茶或草本植物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率。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改善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风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的过程之前或过程之中将糖加入提取用水,所述提取过程是指待提取的原料与提取用水接触之时到接触终了的时间段,其中所述待提取的原料选自:茶和草本植物。2. 一种增加草本植物提取物香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草本植物提取的过程之前或过程之中将糖加入提取用水,所述提取过程是指待提取的原料与提取用水接触之时到接触终了的时间段,其中所述待提取的原料选自草本植物。3. 一种降低茶提取物苦涩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茶提取的过程之前或过程之中将糖加入提取用水,所述提取过程是指待提取的原料与提取用水接触之时到接触终了的时间段,其中所述待提取的原料选自茶。4. 一种提高茶或草本植物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的过程前或过程中将糖加入提取用水,所述提取过程是指待提取的原料与提取用水接触之时到接触终了的时间段,其中所述待提取的原料选自:茶和草本植物。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是单糖,双糖,多糖或其混合物。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与所述待提取的原料之比在1比1至1比200之间。7.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与所述待提取的原料之比在1比1至1比5之间。8.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与所述待提取的原料之比在1比2至1比4之间。9.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提取的原料与所述提取用水之比在1比5至1比100之间。10.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提取的原料与所述提取用水之比在1比10至1比50之间。11.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是在批次式提取,半连续式提取或连续式提取过程开始之前加入,所述提取过程之前指在提取的原料与提取用水接触之前,包括:-将所述糖加入所述提取用水;-溶解所述糖;-加入已可用于提取的所述茶或草本植物;-开始所述提取过程。12.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是连续式提取过程开始之前加入,所述连续式提取过程包括循环提取和逆流提取,包括:-将所述糖加入所述提取用水;-溶解所述糖;-加入已可用于提取的所述茶或草本植物;-开始所述提取过程。13.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是在连续式提取过程中加入,所述提取过程中为待提取的原料与提取用水接触之时到接触终了的时间段,所述连续式提取过程包括循环提取和逆流提取,包括:-将所述糖和已可用于提取的所述原料加入所述提取用水;-开始所述提取过程。14.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或草本植物是枝干,叶子,种子,根,果实或其混合物。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过程发生在基于茶提取物的饮料生产过程中,其中所述基于茶提取物的饮料的生产过程包括提取,冷却,过滤,调配,杀菌,充填。1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过程发生在基于草本植物提取物的饮料生产过程中,其中所述基于草本植物提取物的饮料的生产过程包括提取,冷却,过滤,调配,杀菌,充填。
说明书糖在茶或草本植物提取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在茶或草本植物提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通常以水溶剂提取茶或草本植物原料的方法,其工序为原料预处理,提取,冷却,过滤,调配,杀菌,充填等,因其操作简单且成本廉价,所以为制作茶或饮料的企业广为采用。但是以水溶剂提取茶或草本植物原料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即生产产品品质较差,香气低,滋味单薄,而且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率也相对较低。 日本平8-116937公开了一种提取方法,即将杜仲茶叶经焙火,揉捻后再行提取,从而改善风味,提高香气,但是该发明中的揉捻技术,即焙火、干燥以及茶叶的状态等均会影响揉捻品质;日本平8-131133公开了用酒精溶液提取舞茸的子实体的方法,即将舞茸草本原料经酒精浸泡一定时间后,加热提取;但是该发明中提取完成后,提取液与溶剂很难分离,而且酒精燃点较低,安全性也较差。日本平10-225264公开了采用在提取液中添加蔗糖酯再行提取食品和医药成分的方法;但是该发明中提取后蔗糖酯将残留在提取液中,且生产中不易操作。日本特许公开2002-306111公开了果实原料磨碎处理后与砂糖混合,加入定量水抽出果实有效成分但是该发明中要求砂糖与果实原料重量比不小于50%,且料(果实原料和砂糖)与水比大于1∶5;且在提取前须进行冷藏贮存,因此,其用途十分有限,仅适用于利用高糖浓度产生的渗透压进行果实原料的有效成分的提取,而且具有生产周期长,无法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改善由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制成的茶或饮料的风味并提高其香气的方法,同时提高茶或草本植物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率,以满足人们追求天然、健康、好喝的茶或草本饮料的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茶或草本提取物香气和改善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风味的方法,包括在基于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的饮料生产的提取过程前或提取过程中将糖加入提取用水,其中所述“提取过程”是指待提取的原料(茶或草本植物)与提取用水接触之时到接触终了的时间段,其中所述基于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的饮料生产过程包括提取,冷却,过滤,调配,杀菌,充填。 本发明中所述提取用水是指选自反渗透水和去离子水的处理水。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茶或草本植物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率的方法,包括在基于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的饮料生产的提取过程前或提取过程中将糖加入提取用水,其中所述“提取过程”是指待提取的原料(茶或草本植物)与提取用水接触之时到接触终了的时间段,其中所述基于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的饮料生产过程包括提取,冷却,过滤,调配,杀菌,充填。 本发明所述的糖是单糖,双糖,多糖或它们的混合物。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糖选自砂糖,果糖和麦芽糖糊精。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糖与所述用来提取的茶或草本植物原料之比在1比1至1比50之间。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本发明所述用来提取的茶或草本植物原料与所述提取用水之比在1比5至1比200之间,例如在1比10至1比100之间。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用来提取的茶或草本植物原料与所述提取用水之比在1比10至1比50之间。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用来提取的茶或草本植物原料与所述提取用水之比在1比10至1比100之间。 本发明所述糖是在所述茶或草本植物的批次式提取,半连续式提取或连续式提取过程开始之前加入,所述提取过程开始之前指在提取的原料(茶或草本)与提取用水接触之前,包括: -将所述糖加入所述提取用水; -溶解所述糖; -加入已可用于提取的所述茶或草本植物; -开始所述提取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糖是在所述茶或草本植物的连续式提取过程开始之前加入,所述连续式提取过程包括循环提取和逆流提取,包括: -将所述糖加入所述提取用水; -溶解所述糖; -加入已可用于提取的所述茶或草本植物; -开始所述提取过程。 本发明所述糖也可在所述茶或草本植物的连续式提取过程中加入,所述提取过程中为在提取的原料(茶或草本)与提取用水接触之时到接触终了,所述连续式提取过程包括循环提取和逆流提取,包括: -将所述糖和已可用于提取的所述茶或草本植物加入所述提取用水; -开始所述提取过程。 本发明所述茶或草本植物是枝干,叶子,种子,根,果实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提高了由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制成的茶或饮料的香气,并改善了其风味,同时也提高了茶或草本植物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草本饮料的制备: 1.1称取红枣30克,桂圆20克,用清水漂洗,沥干待用: 1.2将950克提取用水加热至90℃; 1.3取配方中总重40克白糖中的25克白糖加入热水中溶解; 1.4将红枣和桂圆加入热水中提取60分钟; 1.5提取液经过冷却,离心处理后,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 1.6按照配方在提取液中加入剩余的白糖(15克),补足水至1000ml; 1.7将1.6中饮料进行杀菌后灌瓶,即得到最终产品(Brix 4.0); 1.8最终产品经测试,和未采用该方法制得的产品相比,在香气和口感方面均有提高 1.9步骤1.5中所得提取液经过固形物含量计算,和未采用该方法制得的提取液相比,提高了9%。 实施例二 菊花-绿茶饮料的制备: 2.1将1000克提取用水加热至80℃; 2.2取配方中总重120克白糖中的5克白糖加入热水中溶解; 2.3将绿茶15克和菊花5克加入热水中提取15分钟; 2.4提取液经过冷却,离心处理后,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 2.5按照配方在提取液中加入剩余的白糖(115克),补足水至3000ml(Brix 4.0); 2.6将上述饮料进行杀菌后灌瓶,即得到最终产品; 2.7最终产品经测试,和未采用该方法制得的产品相比,在香气和口感方面均有提高,而苦涩感有明显降低。 实施例三 红枣-茶的制备 3.1将1000克提取用水加热至95℃; 3.2取配方中总重80克白糖中的15克砂糖加入热水中溶解; 3.3将红茶15克和红枣4克加入逆流提取设备,和溶有糖的热水进行逆流提取30分钟; 3.4提取液经过冷却,离心处理后,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 3.5按照配方在提取液中加入剩余的白糖(65克),补足水至2000ml(Brix 4.0); 3.6将上述饮料进行杀菌后灌瓶,即得到最终产品; 3.7最终产品经测试,和未采用该方法制得的产品相比,红枣的香气和整体口感均有提高,而茶的苦涩感有明显降低。 3.8步骤3.4中所得提取液经过固形物含量计算,和未采用该方法制得的提取液相比,提高了2.6%。 实施例四提取过程开始之前加入糖类对草本饮料之固形物提取率以及感官评价的效果比较 1、草本饮料的固形物提取率比较 a.对照性配方1:在95℃1900g处理水中加入100g原料(红枣60克,桂圆40克)进行60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对照性提取液1,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向所述对照性提取液1中加入160克砂糖定容至2000ml(Brix 8.0),得到最终产品对照性配方1,测定其感官评分。 b.配方1:在95℃1900g处理水中加入30g砂糖溶解,再加入100g原料(红枣60克,桂圆40克)进行60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1,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向所述提取液1中加入130克砂糖定容至2000ml(Brix 8.0),得到最终产品配方1,测定其感官评分。 c.配方2:在95℃1900g处理水中加入50g砂糖溶解,再加入100g原料(红枣60克,桂圆40克)进行60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2,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向所述提取液2中加入110克砂糖定容至2000ml(Brix 8.0),得到最终产品配方2,测定其感官评分。 d.配方3:在95℃1900g处理水中加入30g果糖溶解,再加入100g原料(红枣60克,桂圆40克)进行60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3,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向所述提取液3中加入130克砂糖定容至2000ml(Brix 8.0),得到最终产品配方3,测定其感官评分。 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草本饮料提取液的固形物提取率比较 单位 提取液1 提取液2 提取液3 对照性提取液1 原料(红枣60 克,桂圆40克) g 100 100 100 100 糖类 g 30(砂糖) 50(砂糖) 30(果糖) 0 水 g 1900 1900 1900 1900 提取液的重量 g 1494.5 1530 1530 1492 提取液的浓度 Bx 2.896 4.015 2.858 0.925 得率 % 15.05 14.00 14.96 13.80注:得率为实际提取物的干重(不含糖)占原料干重百分比。 2、草本饮料的感官评分比较 对于由上述提取液1、提取液2、提取液3以及对照性提取液1调配成最终产品后的配方1、配方2、配方3以及对照性配方1,分别针对其香气、滋味强度、口感和甜度进行5标尺评价法的感官品评。所述5标尺法是感官品评常用的数字化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对相关特征的水平用从低到高的一系列数字来表示,其中得分1表示最差,得分2,表示较差,得分3表示一般,得分4表示较好,得分5表示最好(参见,《食品感官检验》,化学工业出版社,马永强,韩春然,刘静波编,2005年8月,第一版)。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草本饮料的感官评分比较结果 配方1 配方2 配方3 对照性配方1 香气强度 3.78 2.61 2.89 2.61 滋味强度 3.00 2.89 2.78 2.67 口感强度 2.22 1.89 1.72 1.50 甜度 2.72 2.83 2.22 2.22结果表明: (1)、在原料进行水提取时加入糖类(例如:砂糖、果糖)对有效成分溶出有促进作用,可有效增强香气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溶出。提高产品口感和香气;改善产品品质; (2)、添加糖类有助于可溶固形物溶出,但并非随添加量增加而成正比。 实施例五提取过程开始之前加入糖类对菊花-绿茶饮料之固形物提取率以及感官评价的效果比较 当所用糖类为蔗糖时,测定结果如下: 1、菊花-绿茶饮料的固形物提取率比较 对照性配方2:在80℃1000g处理水中加入20g原料(菊花5克,绿茶15克)进行15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对照性提取液2,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向所述对照性提取液2中加入120克砂糖定容至3000ml(Brix 4.0),得到最终产品对照性配方2,测定其感官评分。 配方4:在80℃1000g处理水中加入5g砂糖溶解,再加入20g原料(菊花5克,绿茶15克)进行15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4,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向所述提取液4中加入115克砂糖定容至3000ml(Brix 4.0),得到最终产品配方4,测定其感官评分。 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表3、采用蔗糖对菊花绿茶饮料提取液的固形物提取率比较 单位 提取液4 对照性提取液2 原料(菊花5克,绿茶15克) g 20 20 糖类 g 5(砂糖) 0 水 g 1000 1000 提取液的重量 g 894.5 878.5 提取液的浓度 Bx 1.254 0.753 得率 % 33.60 33.07注:得率为实际提取物的干重(不含糖)占原料干重百分比。 2、菊花绿茶饮料的感官评分比较 对于由上述提取液4以及对照性提取液2调配成最终产品后的配方4以及对照性配方2,分别针对其香气、滋味强度、苦涩感进行5标尺评价法的感官品评。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表4、菊花绿茶饮料的感官评分比较结果 配方4 对照性配方2 香气 2.9 3.2 滋味强度 3.6 2.7 苦涩感 2.6 2.7所述糖类为麦芽糖糊精时,测定结果如下: 3、菊花绿茶饮料的固形物提取率比较 对照性配方3:在80℃1000g处理水中加入20g原料(菊花5克,绿茶15克)进行15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对照性提取液3,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将所述对照性提取液3定容至2000ml(Brix 0.5),得到最终产品对照性配方3,测定其感官评分。 配方5:在80℃1000g处理水中加入0.8g麦芽糖糊精溶解,再加入20g原料(菊花5克,绿茶15克)进行15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5,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将所述提取液5定容至2000ml(Brix0.5),得到最终产品配方5,测定其感官评分。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 表5、采用麦芽糖糊精对菊花绿茶提取液的固形物提取率比较 单位 提取液5 对照性提取液3 原料 (菊花5克,绿茶15克) g 20 20 糖类 g 0.8(麦芽糖糊精) 0 水 g 1000 1000 提取液的重量 g 882.5 878.5 提取液的浓度 Bx 0.823 0.753 得率 % 30.10 30.07注:得率为实际提取物的干重(不含糖)占原料干重百分比。 4、菊花绿茶饮料的感官评分比较 对于由上述提取液5以及对照性提取液3调配成最终产品后的配方5以及对照性配方3,分别针对其香气、整体滋味和苦涩感进行5标尺评价法的感官品评。比较结果如表6所示。 表6、菊花绿茶饮料的感官评分比较结果 配方5 对照性配方3 香气 3.5 3.2 整体滋味 3.6 3.1 苦涩感 3.0 3.4结果表明: (1)、在原料进行水提取时加入糖类(蔗糖、麦芽糖糊精)对有效成分溶出有促进作用,可有效增强香气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溶出; (2)、通过添加糖类进行提取还可有效降低产品苦涩感;改善产品品质; (3)、添加糖类有助于可溶固形物溶出,但并非随添加量增加而成正比。 实施例六提取过程中加入糖类对红枣茶饮料提取液之固形物提取率以及感官评价的效果 1、红枣-茶饮料的固形物提取率比较 对照性配方4:在95℃1000g处理水中加入19g原料(红茶15克,红枣4克)逆向加入逆流提取设备中进行30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对照性提取液4,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向所述对照性提取液4中加入80克砂糖定容至2000ml(Brix 4.0),得到最终产品对照性配方4,测定其感官评分。 配方6:在95℃1000g处理水中加入15g砂糖溶解得到溶液A,再将溶液A和19g原料(红茶15克,红枣4克)逆向加入逆流提取设备中进行30min提取。所得提取液经过冷却至15℃以下,离心处理5000rpm×15min得到较澄清的提取液6,测定其固形物提取率。然后向所述提取液6中加入65克砂糖定容至2000ml(Brix 4.0),得到最终产品配方6,测定其感官评分。比较结果如表7所示。 表7、红枣-茶提取液的固形物提取率比较 单 位 提取液6 对照性提取液4 原料 (红茶15克,红枣4克) g 12 12 糖类 g 15(砂糖) 0 水 g 1000 1000 提取液的重量 g 828 804 提取液的浓度 Bx 1.534 0.401 得率 % 27.58 26.87注:得率为实际提取物的干重(不含糖)占原料干重百分比。 2、红枣-茶的感官评分比较 对于由上述提取液6以及对照性提取液4调配成最终产品后的配方6以及对照性配方4,分别针对其香气、滋味强度、和苦涩感进行5标尺评价法的感官品评。比较结果如表8所示。 表8、红枣茶的感官评分比较结果 配方6 对照性配方4 香气 3.2 3.3 整体滋味 3.5 3.6 苦涩感 2.4 3.1结果表明: (1)、在原料进行水提取时加入糖类对有效成分溶出有促进作用。(2)、通过添加糖类进行提取还可有效降低产品苦涩感;改善产品品质。(3)、添加糖类有助于可溶固形物溶出,但并非随添加量增加而成正比。 本文中所有说明和例子都只是范例,仅供参考。本文通过实施例对该项发明做了详尽说明。只要不违背本项发明的主要设计理念,所有范式都可以做工艺上的改良。
《糖在茶或草本植物提取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在茶或草本植物提取中的应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在茶或草本植物提取中的应用。在茶或草本植物的提取过程前或提取过程中加入糖类,可以有效改善由此茶或草本植物提取物制成的茶或饮料的风味并提高其香气的方法,同时也能提高所述茶或草本植物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