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9827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0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91357.X

申请日:

2013.10.18

公开号:

CN103498420A

公开日:

2014.01.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1D2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张利 杨天伟 陈康 何润 卢磊变更后:张利 杨天伟 陈康 何润 卢磊 刘俊强|||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31018|||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利; 杨天伟; 陈康; 何润; 卢磊

地址: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吴开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包括:钢箱梁水上运输,使用船只对钢箱梁进行水上运输,钢箱梁通过承载木墩以及气囊放置于船只的甲板上;定位装置设置,于岸上进行地锚设置,地锚至少包括有四个;接岸码头的建设,堆建挡土墙,并自挡土墙向岸上延伸建设滑移坡道,于滑移坡道上铺设滑轨;使用气囊对钢箱梁进行上岸承托,并通过气囊将钢箱梁转运至岸上。本发明提供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对钢箱梁的起重、移运、船舶上下等作业均采用气囊实现,气囊作业应用受场地限制少,自身具有起重功能和移动运输功能,无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能够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大量资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钢箱梁水上运输,使用船只对钢箱梁进行水上运输,钢箱梁通过承载木墩以及气囊放置于船只的甲板上;
步骤2、定位装置设置,于岸上进行地锚设置,所述地锚至少包括有四个;
步骤3、接岸码头的建设,堆建挡土墙,并自所述挡土墙向岸上延伸建设滑移坡道,于所述滑移坡道上铺设滑轨;
步骤4、使用所述气囊对钢箱梁进行上岸承托,并通过所述气囊将钢箱梁转运至岸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在岸上建设承台,在所述承台上固定两个间隔设置的牵引锚;
步骤22、在船只远离岸上的一侧下放生根锚,用于船只的固定;
步骤23、在岸上并分设于承台的两侧设置领水缆固定锚以及尾缆固定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由45号工字钢和枕木捆绑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的墙高为0.8m至1.2m,所述挡土墙的墙宽为30m至35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坡道由钢板和砂袋组成,所述钢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钢板间隔设置形成滑移坡道的两个侧壁,所述砂袋填筑于两块所述钢板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坡道的两侧喷射有混凝土并形成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层厚为13cm-17cm。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锚处固定设置有20t位的具有牵引作用的牵引葫芦。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圆柱形气囊,所述气囊长度为6m-8m,所述气囊的直径为1.0m至1.2m。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至少包括有14个。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坡道上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为20型钢板,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钢板上。

说明书

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型桥梁钢箱梁吊装施工中,常常受地形和水位限制,索塔附近几段钢箱梁由驳船运输到施工现场时,无法到达桥面吊机进行垂直起吊位置,这种情况下,钢箱梁一般通过大型浮吊将钢箱梁吊起,放置于提前搭设好的栈桥平台上,再通过卷扬机拽拉至索塔附近,再利用桥面吊机垂直起吊安装。
现有技术客观局限性或者缺点:浮吊设备有一定的吃水需求,在水位较浅或者受通航限制的情况下,浮吊无法到达正常起吊位置或者无法到达桥址位置,导致钢箱梁无法正常上岸安装,另外浮吊使用费用相当昂贵,动辄上百万,施工成本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箱梁水上运输,使用船只对钢箱梁进行水上运输,钢箱梁通过承载木墩以及气囊放置于船只的甲板上;
S2、定位装置设置,于岸上进行地锚设置,地锚至少包括有四个;
S3、接岸码头的建设,堆建挡土墙,并自挡土墙向岸上延伸建设滑移坡道,于滑移坡道上铺设滑轨;
S4、使用所述气囊对钢箱梁进行上岸承托,并通过所述气囊将钢箱梁转运至岸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
S21、在岸上建设承台,在承台上固定两个间隔设置的牵引锚;
S22、在船只远离岸上的一侧下放生根锚,用于船只的固定;
S23、在岸上并分设于承台的两侧设置领水缆固定锚以及尾缆固定锚。
优选地,地锚由45号工字钢和枕木捆绑组成。
优选地,挡土墙的墙高为0.8m至1.2m,挡土墙的墙宽为30m至35m。
优选地,滑移坡道由钢板和砂袋组成,钢板包括两块,两块钢板间隔设置形成滑移坡道的两个侧壁,砂袋填筑于两块钢板之间。
优选地,滑移坡道的两侧喷射有混凝土并形成有防护层,防护层层厚为13cm-17cm。
优选地,牵引锚处固定设置有20t位的具有牵引作用的牵引葫芦。
优选地,气囊为圆柱形气囊,气囊长度为6m-8m,气囊的直径为1.0m至1.2m。
优选地,气囊至少包括有14个。
优选地,滑移坡道上设置有钢板,钢板为20型钢板,滑轨设置于所述钢板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中,钢箱梁的起重、移运、船舶上下等作业均采用气囊实现,气囊作业应用受场地限制少,自身具有起重功能和移动运输功能,无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能够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大量资金。并且还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机动灵活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过渡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船只与承台之间采用缆绳连接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船只上岸后与滑移坡道对接的示意图;
图1至图10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钢箱梁1、承载木墩2、气囊3、地锚4、挡土墙5、滑移坡道6、滑轨7、承台8、防护层9、过渡梁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钢箱梁1水上运输,使用船只对钢箱梁1进行水上运输,钢箱梁1通过承载木墩2以及气囊3放置于船只的甲板上;S2、定位装置设置,于岸上进行地锚4设置,地锚4至少包括有四个;S3、接岸码头的建设,堆建挡土墙5,并自挡土墙5向岸上延伸建设滑移坡道6,于滑移坡道6上铺设滑轨7;S4、气囊承托上岸,使用气囊对钢箱梁1进行上岸承托,并通过气囊将钢箱梁1转运至岸上。
在上述方法中,本发明对重物(钢箱梁1)的起重、移运、船舶上下等作业均采用气囊3实现,气囊作业应用受场地限制少,自身具有起重功能和移动运输功能,无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能够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大量资金。并且还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机动灵活等特点。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气囊3选用高承载力专用气囊,在本实施例中,气囊3长8米,直径1.20米,每支气囊可安全承重60t(考虑5m中压的承载力),E型、D型钢箱梁启船使用6个气囊,可承重360t;C型钢箱梁启船使用8个气囊,可承重480t。考虑到运行工作时需有接续气囊,因此增加6个轮番使用,总共配置承重气囊14只。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的结构示意图。
钢箱梁采用PK断面,梁中心线处内轮廓高3.5m,全宽为37.6m(含风嘴)。钢箱梁1具体包括有三种类型,分别为E型、D型以及C型,其规格参数请见下表。


在对各类型的钢箱梁进行水上运输时,本发明具体采用1500t级甲板驳船,该船主尺度为:总长75米,水线长73米,型宽13.3米,型深3.5米,拖船拖带至桥轴线后可利用驳船自身卷扬机平移到位。
本发明具体作业流程为:
在工程前期,首先完成气囊运行坡面的平整、临时接岸码头的堆码、地锚4的埋设等工作。
运梁驳船到达桥址(需要建造的桥梁)后,沿横桥向方向停靠船只,采用气囊启船、滑移上岸。
具体启船上岸作业流程为:
运输船布置木墩,木墩高0.75m;钢箱梁1场内上船,通过船舶运输到预定位置,抛锚生根定位;布放气囊3托举钢箱梁1,并拆除部分木墩;对过渡梁10安放就位后,钢箱梁1坐囊并滚动气囊3启船、上岸。本发明特别地采用气囊对钢箱梁1进行启船、上岸作业,能够加大程度地降低钢箱梁1上岸作业的施工难度。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过渡梁的结构示意图。
在桥梁建设工程前期制作过渡梁10,每根过渡梁由2根间距1.0m长12m的H400型钢上面铺设1cm钢板形成,型钢与钢板接触面按间距1m,单面焊接0.3m,实施连接处理,焊脚尺寸8mm;单根过渡梁重6.1t。
请参考图3至图6,其中,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
在船只上进行木墩布置,从而对钢箱梁1在甲板上进行支撑。
运输船装载钢箱梁1,布置木墩具体要求如下:
1、高度:钢箱梁1上船装载总高度≤7.5m,驳船每次运输一片钢箱梁,木墩高0.75m,钢箱梁高度3.5m。
2、布墩面积:按照长江钢制船舶建造规范,设计抗压为:16t/m2,实际使用12t/m2。E型和D型钢箱梁自重按200t考虑,其最小布墩面积应为16.67m2;C型钢箱梁自重按320t考虑,最小布墩面积应为26.67m2
3、最少布墩个数:运输船的承载木墩以2.5m×0.25m×0.25m和1.25m×0.25m×0.25m两种规格的枕木堆码(第一层以1.25m长的枕木横船向并列堆码10根;第二层以2.5m长的枕木纵船向堆码5根;第三层形式同第一层),形成3.125m2(2.5m×1.25m)的承载范围。按总面积计算,E型和D型钢箱梁布墩6个,C型钢箱梁布墩9个。
请参考图7至图9,其中,图7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船只与承台之间采用缆绳连接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的侧视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的俯视图。
运输船只的现场定位要求具体如下:
一、地锚开挖、埋设
使用挖机在领水缆固定锚以及尾缆固定锚的预定位置,按3.5m×2.0m×3.5m(长宽深)尺寸开挖地锚坑,并在出缆方向的中心位置开挖一条宽约1.0m,30°~45°角度的斜向沟槽。用Φ45的双头钢缆,将长度3.5m的45号工字钢两根、0.3m×0.3m枕木4根捆扎牢实后,横向放入地锚坑,双头钢缆从出缆口带出地面;并在锚坑受力面,用4根45号工字钢竖向插入锚坑;完成上述步骤后,挖机开始回填锚坑,要求每回填1m时挖机进行夯实,逐次回填并高于地表面1.5m。
二、接岸码头及滑移基础
码头按高出水面2.5m,宽度为26.4m,码头前端设置1m挡土墙5,墙宽32.5m。北岸设置浆砌片石挡土墙,墙底纵向凿平、嵌入岩面0.2m。从码头到承台8修筑用于钢箱梁1滑移的滑移坡道6及基础,滑移坡道6的一端采用坡状结构设计,坡度为1:15,坡脚3.8°。码头侧需进行填筑,填筑边坡为1:1,上游侧边坡设置15cm厚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岸侧需要进行清表,清表宽度为40m,确保钢箱梁1通过。南岸设置钢砂袋挡土墙5(江侧支立双拼工14a型钢,型钢后支立钢板、填筑砂袋,砂袋内外侧各设置15cm厚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坡道按照1:10的坡度进行填筑,其余部分直接用机械 压实卵石层。南北岸坡道在钢梁上岸后需要即刻挖除以避免影响后期梁段运输;南岸尽量清理至原地面标高,北岸前端20m进行清理。
三、气囊坡道要求:
1、坡道经机械压平,左右高差不大于8cm;
2、坡道表面清洁,无铁钉等尖锐突出硬物;
3、坡道的承载力达到气囊3工作压力的两倍(0.26Mpa)。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船只上岸后与滑移坡道对接的示意图。
牵引生根、连接施工要求如下:
1、在船上将卷扬机(5t级)定位、焊接、安装妥当,运输船舶靠岸后,安装、连接好导向滑轮(5t级)。将船舶定位缆的4根Φ26钢缆分别与对应地锚4连接,收紧系好运输船横缆、领水缆、艉缆引生根固位。
2、将牵引卷扬机(5t级)、固定缆(Φ45)、滑车组(4~5的50t级)、主牵引缆钢缆(Φ45)、走丝(Φ22)、连接环(Φ55),在吊车配合下全部归位、组装,并预紧待用。牵引卷扬机采用低速卷扬,其放缆速度为9m/min~13m/min。牵引装置梁端固定在钢箱梁岸侧临时吊点上,岸侧固定在牵引锚的预定位置上。
3、在桥板运动反方向生好两根Φ26运行控制缆,采用20t葫芦进行牵引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滑移坡道6上设置有滑移用的轨道,为两条轨道,间距23.4m,轨道顶面略高出坡道面1-2cm,确保轨道平顺,在轨道上画好刻度,滑移前涂抹黄油。
钢箱梁坐墩作业
1、钢箱梁1通过到达指定位置后,对箱梁按照设计临时支点位置布置墩4个,布置的墩采用钢支座,高度0.3m,支座采用直径800mm钢管加上下顶底钢板制作。
2、钢梁到达位置后,采用4台千斤顶(布置在前后2道横隔梁位置、紧挨小坦克)顶起钢箱梁1,安放钢支座,取走小坦克。
3、箱体就地坐墩后,与四周设置的临时锚固点进行锚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由钢板和砂袋组成,钢板包括有两块,两块钢板间隔设置形成滑移坡道的两个侧壁,砂袋填筑于两块钢板之间。滑移坡道的两侧喷射有混凝土并形成有防护层9,防护层9层厚为13cm-17cm(具体为15cm)。滑移坡道6上设置有钢板,钢板为20型钢板,滑轨7设置于钢板上。在滑轨7上设置小坦克,在本发明中小坦克为60t履带式移位器。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数据及要求
滑移坡道运行坡度在小于50度时,气囊启船、上岸,力F估算:
箱体重量(Q1)按最大件320t,。
1、钢箱梁下滑力F1估算:
F1=sin50×Q1=28t
2、钢箱梁对斜面压力F2估算:
F2=cos50×Q1=319t
3、气囊相对箱体的摩擦力F3估算:
F3=F2×0.016=3.5t
4、气囊启船、上岸、调向、就位力F4估算:
F4=1.3(F1+F3)=41t
5、牵引地锚对称布置法为2个,每个地锚最大拉力为20.5t。
6、钢箱梁每个临时吊点由8套M24-10.9S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抗拉设计强度F=8×0.8×22.5=144t,F=8×5.062=40.5t≥20.5t,满足要求。
7、牵引钢缆主缆选择:按一般钢绳破断强度计算(4.5×D2,D单位为cm),直径45mm钢缆的破断力为91t,一般使用强度为45t,2根直径45mm钢缆满足安全要求。
8、走丝直径18mm钢缆的破断力为14.5t,一般使用强度为7.25t,满足安全控制的配置要求。
9、滑车组配置:按每组最大拉力41t的设计,用50t:4~5滑车组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10、卷扬机动力配置:按5t级卷扬机80%功率和滑车组摩擦阻力校核,单股安全有效拉力为4t,合计有效拉力36t,2台5t级卷扬机满足安全牵引要求。
11、岸上牵引地牛设置,按安全抗拉50t/个,2个满足安全抗拉要求。
12、过渡梁:采用12根HW40型钢,码头到运梁船轴线位置两端简支,跨度不大于9m,取值9m,按照最不利考虑,320t作为集中力作用在跨中:最大弯矩M=(3200×9)/4=7200kNm。最大弯曲应力σ=M/W=7200kN m/(12×0.00334m3)=179MPa,满足要求。抗剪强度12×21900×125=32850000N=3285t,满足要求。最大挠度f=Pl348EI=3200×103N×93m348×12×66900×10-8m4×2.05×1011N/m2=0.0295m,]]>满足要求。过渡梁支立在运输船轴线位置,船靠岸侧甲板基本不会产生受力,故钢梁启船上岸过程船不会发生侧倾。
13、运行控制缆拉力(南岸处于下坡状态,坡脚5.70)钢箱梁下滑力F1估算:F1=sin5.70×Q1=32t;钢箱梁对斜面压力F2估算:F2=cos5.70×Q1=319t;气囊相对箱体的摩擦力F3估算:F3=F2×0.016=5.1t;运行控制缆拉力F5估算:F5=1.3(F1-F3)=27t,满足要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98420A43申请公布日20140108CN103498420A21申请号201310491357X22申请日20131018E01D21/0020060171申请人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地址361021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41号72发明人张利杨天伟陈康何润卢磊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代理人吴开磊54发明名称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包括钢箱梁水上运输,使用船只对钢箱梁进行水上运输,钢箱梁通过承载木墩以及气囊放置于船只的甲板上;定位装置设置,于岸。

2、上进行地锚设置,地锚至少包括有四个;接岸码头的建设,堆建挡土墙,并自挡土墙向岸上延伸建设滑移坡道,于滑移坡道上铺设滑轨;使用气囊对钢箱梁进行上岸承托,并通过气囊将钢箱梁转运至岸上。本发明提供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对钢箱梁的起重、移运、船舶上下等作业均采用气囊实现,气囊作业应用受场地限制少,自身具有起重功能和移动运输功能,无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能够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大量资金。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98420ACN103498420A1/1页21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

3、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钢箱梁水上运输,使用船只对钢箱梁进行水上运输,钢箱梁通过承载木墩以及气囊放置于船只的甲板上;步骤2、定位装置设置,于岸上进行地锚设置,所述地锚至少包括有四个;步骤3、接岸码头的建设,堆建挡土墙,并自所述挡土墙向岸上延伸建设滑移坡道,于所述滑移坡道上铺设滑轨;步骤4、使用所述气囊对钢箱梁进行上岸承托,并通过所述气囊将钢箱梁转运至岸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步骤21、在岸上建设承台,在所述承台上固定两个间隔设置的牵引锚;步骤22、在船只远离岸上的一侧下放生根锚,用于船只的固定;步骤23、在岸上并分设于承台的两侧。

4、设置领水缆固定锚以及尾缆固定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由45号工字钢和枕木捆绑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的墙高为08M至12M,所述挡土墙的墙宽为30M至35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坡道由钢板和砂袋组成,所述钢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钢板间隔设置形成滑移坡道的两个侧壁,所述砂袋填筑于两块所述钢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坡道的两侧喷射有混凝土并形成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层厚为13CM17C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

5、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锚处固定设置有20T位的具有牵引作用的牵引葫芦。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圆柱形气囊,所述气囊长度为6M8M,所述气囊的直径为10M至12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至少包括有14个。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坡道上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为20型钢板,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钢板上。权利要求书CN103498420A1/6页3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

6、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大型桥梁钢箱梁吊装施工中,常常受地形和水位限制,索塔附近几段钢箱梁由驳船运输到施工现场时,无法到达桥面吊机进行垂直起吊位置,这种情况下,钢箱梁一般通过大型浮吊将钢箱梁吊起,放置于提前搭设好的栈桥平台上,再通过卷扬机拽拉至索塔附近,再利用桥面吊机垂直起吊安装。0003现有技术客观局限性或者缺点浮吊设备有一定的吃水需求,在水位较浅或者受通航限制的情况下,浮吊无法到达正常起吊位置或者无法到达桥址位置,导致钢箱梁无法正常上岸安装,另外浮吊使用费用相当昂贵,动辄上百万,施工成本巨大。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0005在本。

7、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6S1、钢箱梁水上运输,使用船只对钢箱梁进行水上运输,钢箱梁通过承载木墩以及气囊放置于船只的甲板上;0007S2、定位装置设置,于岸上进行地锚设置,地锚至少包括有四个;0008S3、接岸码头的建设,堆建挡土墙,并自挡土墙向岸上延伸建设滑移坡道,于滑移坡道上铺设滑轨;0009S4、使用所述气囊对钢箱梁进行上岸承托,并通过所述气囊将钢箱梁转运至岸上。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0011S21、在岸上建设承台,在承台上固定两个间隔设置的牵引锚;0012S22、在船只远离岸上的一侧下放生根锚,用于船只的固定;0013S23、。

8、在岸上并分设于承台的两侧设置领水缆固定锚以及尾缆固定锚。0014优选地,地锚由45号工字钢和枕木捆绑组成。0015优选地,挡土墙的墙高为08M至12M,挡土墙的墙宽为30M至35M。0016优选地,滑移坡道由钢板和砂袋组成,钢板包括两块,两块钢板间隔设置形成滑移坡道的两个侧壁,砂袋填筑于两块钢板之间。0017优选地,滑移坡道的两侧喷射有混凝土并形成有防护层,防护层层厚为13CM17CM。0018优选地,牵引锚处固定设置有20T位的具有牵引作用的牵引葫芦。0019优选地,气囊为圆柱形气囊,气囊长度为6M8M,气囊的直径为10M至12M。0020优选地,气囊至少包括有14个。0021优选地,滑移坡。

9、道上设置有钢板,钢板为20型钢板,滑轨设置于所述钢板上。说明书CN103498420A2/6页4002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中,钢箱梁的起重、移运、船舶上下等作业均采用气囊实现,气囊作业应用受场地限制少,自身具有起重功能和移动运输功能,无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能够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大量资金。并且还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机动灵活等特点。附图说明0023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过渡梁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示意图;0026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0027图5为本发明。

10、第二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0028图6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0029图7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船只与承台之间采用缆绳连接的示意图;0030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的侧视图;0031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的俯视图;0032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船只上岸后与滑移坡道对接的示意图;0033图1至图10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0034钢箱梁1、承载木墩2、气囊3、地锚4、挡土墙5、滑移坡道6、滑轨7、承台8、防护层9、过渡梁10。具体实施方式0035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36本发明提。

11、供了一种大型钢箱梁上岸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钢箱梁1水上运输,使用船只对钢箱梁1进行水上运输,钢箱梁1通过承载木墩2以及气囊3放置于船只的甲板上;S2、定位装置设置,于岸上进行地锚4设置,地锚4至少包括有四个;S3、接岸码头的建设,堆建挡土墙5,并自挡土墙5向岸上延伸建设滑移坡道6,于滑移坡道6上铺设滑轨7;S4、气囊承托上岸,使用气囊对钢箱梁1进行上岸承托,并通过气囊将钢箱梁1转运至岸上。0037在上述方法中,本发明对重物(钢箱梁1)的起重、移运、船舶上下等作业均采用气囊3实现,气囊作业应用受场地限制少,自身具有起重功能和移动运输功能,无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能够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大量资金。

12、。并且还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机动灵活等特点。0038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气囊3选用高承载力专用气囊,在本实施例中,气囊3长8米,直径120米,每支气囊可安全承重60T(考虑5M中压的承载力),E型、D型钢箱梁启船使用6个气囊,可承重360T;C型钢箱梁启船使用8个气囊,可承重480T。考虑到运行工作时需有接续气囊,因此增加6个轮番使用,总共配置承重气囊14只。0039说明书CN103498420A3/6页50040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的结构示意图。0041钢箱梁采用PK断面,梁中心线处内轮廓高35M,全宽为376M(含风嘴)。钢箱梁1具体包括有三种类型,分别为E型、D。

13、型以及C型,其规格参数请见下表。004200430044在对各类型的钢箱梁进行水上运输时,本发明具体采用1500T级甲板驳船,该船主尺度为总长75米,水线长73米,型宽133米,型深35米,拖船拖带至桥轴线后可利用驳船自身卷扬机平移到位。0045本发明具体作业流程为0046在工程前期,首先完成气囊运行坡面的平整、临时接岸码头的堆码、地锚4的埋设等工作。0047运梁驳船到达桥址(需要建造的桥梁)后,沿横桥向方向停靠船只,采用气囊启船、说明书CN103498420A4/6页6滑移上岸。0048具体启船上岸作业流程为0049运输船布置木墩,木墩高075M;钢箱梁1场内上船,通过船舶运输到预定位置,抛。

14、锚生根定位;布放气囊3托举钢箱梁1,并拆除部分木墩;对过渡梁10安放就位后,钢箱梁1坐囊并滚动气囊3启船、上岸。本发明特别地采用气囊对钢箱梁1进行启船、上岸作业,能够加大程度地降低钢箱梁1上岸作业的施工难度。0050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过渡梁的结构示意图。0051在桥梁建设工程前期制作过渡梁10,每根过渡梁由2根间距10M长12M的H400型钢上面铺设1CM钢板形成,型钢与钢板接触面按间距1M,单面焊接03M,实施连接处理,焊脚尺寸8MM;单根过渡梁重61T。0052请参考图3至图6,其中,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

15、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钢箱梁放置于船只上时的俯视图。0053在船只上进行木墩布置,从而对钢箱梁1在甲板上进行支撑。0054运输船装载钢箱梁1,布置木墩具体要求如下00551、高度钢箱梁1上船装载总高度75M,驳船每次运输一片钢箱梁,木墩高075M,钢箱梁高度35M。00562、布墩面积按照长江钢制船舶建造规范,设计抗压为16T/M2,实际使用12T/M2。E型和D型钢箱梁自重按200T考虑,其最小布墩面积应为1667M2;C型钢箱梁自重按320T考虑,最小布墩面积应为2667M2。00573、最少布墩个数运输船的。

16、承载木墩以25M025M025M和125M025M025M两种规格的枕木堆码(第一层以125M长的枕木横船向并列堆码10根;第二层以25M长的枕木纵船向堆码5根;第三层形式同第一层),形成3125M2(25M125M)的承载范围。按总面积计算,E型和D型钢箱梁布墩6个,C型钢箱梁布墩9个。0058请参考图7至图9,其中,图7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船只与承台之间采用缆绳连接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的侧视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的俯视图。0059运输船只的现场定位要求具体如下0060一、地锚开挖、埋设0061使用挖机在领水缆固定锚以及尾缆固定锚的预定位置,按35M20。

17、M35M(长宽深)尺寸开挖地锚坑,并在出缆方向的中心位置开挖一条宽约10M,3045角度的斜向沟槽。用45的双头钢缆,将长度35M的45号工字钢两根、03M03M枕木4根捆扎牢实后,横向放入地锚坑,双头钢缆从出缆口带出地面;并在锚坑受力面,用4根45号工字钢竖向插入锚坑;完成上述步骤后,挖机开始回填锚坑,要求每回填1M时挖机进行夯实,逐次回填并高于地表面15M。0062二、接岸码头及滑移基础0063码头按高出水面25M,宽度为264M,码头前端设置1M挡土墙5,墙宽325M。北说明书CN103498420A5/6页7岸设置浆砌片石挡土墙,墙底纵向凿平、嵌入岩面02M。从码头到承台8修筑用于钢箱。

18、梁1滑移的滑移坡道6及基础,滑移坡道6的一端采用坡状结构设计,坡度为115,坡脚38。码头侧需进行填筑,填筑边坡为11,上游侧边坡设置15CM厚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岸侧需要进行清表,清表宽度为40M,确保钢箱梁1通过。南岸设置钢砂袋挡土墙5(江侧支立双拼工14A型钢,型钢后支立钢板、填筑砂袋,砂袋内外侧各设置15CM厚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坡道按照110的坡度进行填筑,其余部分直接用机械压实卵石层。南北岸坡道在钢梁上岸后需要即刻挖除以避免影响后期梁段运输;南岸尽量清理至原地面标高,北岸前端20M进行清理。0064三、气囊坡道要求00651、坡道经机械压平,左右高差不大于8CM;00662、坡道表。

19、面清洁,无铁钉等尖锐突出硬物;00673、坡道的承载力达到气囊3工作压力的两倍(026MPA)。0068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船只上岸后与滑移坡道对接的示意图。0069牵引生根、连接施工要求如下00701、在船上将卷扬机(5T级)定位、焊接、安装妥当,运输船舶靠岸后,安装、连接好导向滑轮(5T级)。将船舶定位缆的4根26钢缆分别与对应地锚4连接,收紧系好运输船横缆、领水缆、艉缆引生根固位。00712、将牵引卷扬机(5T级)、固定缆(45)、滑车组(45的50T级)、主牵引缆钢缆(45)、走丝(22)、连接环(55),在吊车配合下全部归位、组装,并预紧待用。牵引卷扬机采用低速卷。

20、扬,其放缆速度为9M/MIN13M/MIN。牵引装置梁端固定在钢箱梁岸侧临时吊点上,岸侧固定在牵引锚的预定位置上。00723、在桥板运动反方向生好两根26运行控制缆,采用20T葫芦进行牵引控制。007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滑移坡道6上设置有滑移用的轨道,为两条轨道,间距234M,轨道顶面略高出坡道面12CM,确保轨道平顺,在轨道上画好刻度,滑移前涂抹黄油。0074钢箱梁坐墩作业00751、钢箱梁1通过到达指定位置后,对箱梁按照设计临时支点位置布置墩4个,布置的墩采用钢支座,高度03M,支座采用直径800MM钢管加上下顶底钢板制作。00762、钢梁到达位置后,采用4台千斤顶(布置在前后2道横隔梁位。

21、置、紧挨小坦克)顶起钢箱梁1,安放钢支座,取走小坦克。00773、箱体就地坐墩后,与四周设置的临时锚固点进行锚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移坡道由钢板和砂袋组成,钢板包括有两块,两块钢板间隔设置形成滑移坡道的两个侧壁,砂袋填筑于两块钢板之间。滑移坡道的两侧喷射有混凝土并形成有防护层9,防护层9层厚为13CM17CM(具体为15CM)。滑移坡道6上设置有钢板,钢板为20型钢板,滑轨7设置于钢板上。在滑轨7上设置小坦克,在本发明中小坦克为60T履带式移位器。0078本实施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数据及要求0079滑移坡道运行坡度在小于50度时,气囊启船、上岸,力F估算0080箱体重量(Q1)按最大件32。

22、0T,。00811、钢箱梁下滑力F1估算0082F1SIN50Q128T说明书CN103498420A6/6页800832、钢箱梁对斜面压力F2估算0084F2COS50Q1319T00853、气囊相对箱体的摩擦力F3估算0086F3F2001635T00874、气囊启船、上岸、调向、就位力F4估算0088F413(F1F3)41T00895、牵引地锚对称布置法为2个,每个地锚最大拉力为205T。00906、钢箱梁每个临时吊点由8套M24109S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抗拉设计强度F拉808225144T,F剪85062405T205T,满足要求。00917、牵引钢缆主缆选择按一般钢绳破断强度计算(。

23、45D2,D单位为CM),直径45MM钢缆的破断力为91T,一般使用强度为45T,2根直径45MM钢缆满足安全要求。00928、走丝直径18MM钢缆的破断力为145T,一般使用强度为725T,满足安全控制的配置要求。00939、滑车组配置按每组最大拉力41T的设计,用50T45滑车组完全满足设计要求。009410、卷扬机动力配置按5T级卷扬机80功率和滑车组摩擦阻力校核,单股安全有效拉力为4T,合计有效拉力36T,2台5T级卷扬机满足安全牵引要求。009511、岸上牵引地牛设置,按安全抗拉50T/个,2个满足安全抗拉要求。009612、过渡梁采用12根HW40型钢,码头到运梁船轴线位置两端简支。

24、,跨度不大于9M,取值9M,按照最不利考虑,320T作为集中力作用在跨中最大弯矩M(32009)/47200KNM。最大弯曲应力M/W7200KNM/(12000334M3)179MPA,满足要求。抗剪强度122190012532850000N3285T,满足要求。最大挠度满足要求。过渡梁支立在运输船轴线位置,船靠岸侧甲板基本不会产生受力,故钢梁启船上岸过程船不会发生侧倾。009713、运行控制缆拉力(南岸处于下坡状态,坡脚570)钢箱梁下滑力F1估算F1SIN570Q132T;钢箱梁对斜面压力F2估算F2COS570Q1319T;气囊相对箱体的摩擦力F3估算F3F2001651T;运行控制缆拉力F5估算F513(F1F3)27T,满足要求。0098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498420A1/5页9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498420A2/5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498420A103/5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498420A114/5页12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3498420A125/5页13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498420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