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10000705.3
2007.01.10
CN101218904A
2008.07.16
授权
有权
登录超时
A01K91/06; A01K95/00; A01K83/00; A01K97/00; A01K97/12; G05B19/04; G05B19/048
A01K91/06
曾建都
台湾省台北县中和市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逯长明
一种智能型钓具,包含:钓线;铅锤模块,设置于钓线上,包含:摄像模块,用以撷取水中影像;及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依据水中影像判断钓物,并决定是否产生控制信号;及钓钩模块,设置于钓线上,依据控制信号而切换为钓鱼状态,通过水中影像的确认而可直接在水面下判断是否将钓物钓起,亦可将水中影像传输至岸上显示,并由岸上钓者决定是否将钓物钓起。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钓线;一铅锤模块,设置于该钓线上,包含:一摄像模块,用以撷取一水中影像;及一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依据该水中影像判断钓物,并决定是否产生一控制信号;及一钓钩模块,设置于该钓线上,依据该控制信号而切换为钓鱼状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该铅锤模块更包含一照明模块或一音波产生模块。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系统模块包含一设定装置,该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依据该设定装置的预先设定值选择是否停止其功能,而让该钓钩模块维持传统钓鱼状态。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该钓钩模块包含:一钓钩保护盒;一钓钩,配置于该钓钩保护盒内;及一控制装置,依据该控制信号将该钓钩放出该钓钩保护盒外,用以切换为钓鱼状态。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信号可使该钓钩拉回至该钓钩保护盒内而切换为停止钓鱼状态。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重量平衡模块,设置于该钓线上。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固定架,用以连接该钓线。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电源装置,位于该固定架上,并以一电源线或该钓线传输电力至该铅锤模块与该钓钩模块。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输入装置,位于该固定架上,用以供钓者输入一指令,而该输入装置包含一第一收发模块,该铅锤模块包含一第三收发模块,该第一收发模块将该指令传送至该第三收发模块,该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依据该指令开始判断钓物或停止判断钓物,并依据该指令产生该控制信号,使该钓钩模块切换为钓鱼状态。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显示屏,位于该固定架上,该显示屏包含一第二收发模块,该铅锤模块包含一第三收发模块,该第三收发模块将该水中影像传送至该第二收发模块,以通过该显示屏显示该水中影像。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该铅锤模块更包含一水下环境监测模块,并经由该显示屏进行显示监测结果。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岸上处理装置,与该固定架相连接。13.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内存,用以储存该水中影像。14.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钓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警示模块,该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于该钓钩模块钓取钓物时发送一警告讯号至该警示模块而通知钓者。
说明书智能型钓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钓具,特别是一种智能型钓具。 背景技术 浮标乃钓鱼时不可或缺的用具,钓者主要是利用游鱼在索饵时拉动鱼饵而产生位移,同时牵动钓线而使浮标上下动作,得以作为游鱼索饵的识别。 然而在钓鱼时,不仅游鱼索饵会带动浮标上下动作,尚有许多因素会造成浮标上下动作,如:蜻蜒、蚊蝇等小昆虫靠近、水面上的风,甚至水面下的暗流、水波等亦会产生干扰而使浮标动作,严重干扰钓者辨别浮标动作的准确性,再者,即使是游鱼索饵而带动浮标上下动作,也未必是鱼已经上钩,有可能是游鱼啄食鱼饵而已。此外,钓者将鱼钓起后,常会因鱼过小或种类不符钓者需求而将已上钩的鱼放回,必须重新换上新饵才能继续钓鱼,对钓者而言相当不方便。而有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渔类生态环境,亦会限制幼鱼不可钓取,钓上后必须将其放回,亦有上述相同的不便处。 因此,如何改善钓具的结构,使钓者可观看游鱼索饵的情形,以让钓者确认鱼是否上钩,解决浮标作动准确性低的问题,进而确认鱼的种类与大小是否符合钓者的需求,并让钓者决定是否钓起索饵的鱼,是为本案的发明人以及从事此相关行业的技术领域者亟欲改善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型钓具,包含:钓线;铅锤模块,设置于钓线上,包含:摄像模块,用以撷取水中影像;及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依据水中影像判断钓物,并决定是否产生控制信号;及钓钩模块,设置于钓线上,依据控制信号而切换为钓鱼状态,并将附有鱼饵的钓钩放出。 本发明的微处理器系统模块通过水中影像判断钓物,并可直接在水面下判断是否将钓物钓起,或将水中影像传至岸上,再由钓者决定是否将钓物钓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方块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固定架 11..........电源装置 12..........输入装置 121.........第一收发模块 13..........显示屏 131.........第二收发模块 20..........钓线 30..........铅锤模块 31..........摄像模块 32..........微处理器系统模块 321.........设定装置 33..........第三收发模块 34..........照明模块 35..........音波产生模块 36..........水下环境监测模块 37..........内存 38..........警示模块 40..........钓钩模块 41..........钓钩保护盒 42..........钓钩 43..........控制装置 50..........浮标 60..........重量平衡模块 80..........岸上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智能型钓具包含:钓线20、铅锤模块30、钓钩模块40。 钓线20为由尼龙材质所制成,亦可由碳纤材质所制成,且钓线20捆绑于固定架10上,其中,固定架10为固定于岸上,亦可固定于船上。再者,固定架10可为一钓竿。 铅锤模块30,设置于钓线20上,包含摄像模块31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而摄像模块31用以撷取水中影像,并通过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依据水中影像判断钓物,并决定是否产生控制信号。其中,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可依据水中影像判断钓物的种类或大小,亦可依据水中影像同时判断钓物的种类与大小。此外,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设置有设定装置321,而设定装置321可供钓者设定摄像模块31是否撷取水中影像,以及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是否进行判断钓物,并可依据设定装置321的预先设定值而让钓钩模块40维持传统钓鱼状态。 上述说明的摄像模块31可为电荷耦合组件摄影镜头或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摄影镜头,而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可为系统单芯片。 钓钩模块40,设置于钓线20上,并可依据控制信号而切换为钓鱼状态或停止钓鱼状态。钓钩模块40包含:钓钩保护盒41、钓钩42、控制装置43。其中,钓钩42是配置于钓钩保护盒41内,并通过控制装置43依据控制信号而将钓钩42放出钓钩保护盒41外,得以切换为钓鱼状态。再者,控制装置43亦可依据控制信号而将钓钩42拉回钓钩保护盒41内,得以切换为停止钓鱼状态。 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结构,固定架10上更可设置电源装置11,通过钓线20或另行设置的电源线传输电力而提供铅锤模块30与钓钩模块40所需的电力。 当钓者于钓鱼时,摄像模块31会持续撷取水中影像,并将水中影像传送至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而当钓物靠近时,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依据水中影像判断钓物的种类或大小,以决定是否产生控制信号,使钓钩模块40切换为钓鱼状态或停止钓鱼状态,由此可直接在水面下判断是否将钓物钓起。若钓物的种类或大小不符钓者的需求时,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并不会产生控制信号给钓钩模块40,但若钓钩42已在钓钩保护盒41外,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会产生控制信号给钓钩模块40,以将钓钩42拉回钓钩保护盒41内,避免不符钓者需求的钓物上钩,解决习用钓具在钓物上钩后,因不符合钓者需求而将钓物再次放回的问题,有效提升钓者在钓鱼时的便利性。若钓物的种类或大小符合钓者的需求时,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会产生控制信号给钓钩模块40,并将钓钩42放出钓钩保护盒41外而待钓物上钩。 再者,钓者亦可透过设定装置321,使摄像模块31停止撷取水中影像,并使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停止判断钓物,以让钓钩模块40维持一般传统钓鱼状态而待钓物上钩。 上述说明的结构中,更可包含输入装置12,位于固定架10上而供钓者输入指令进行操作,并供使用者输入所欲钓取的钓物的种类与大小。而钓者可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2设定或调整设定装置321的预先设定值,使摄像模块31停止撷取水中影像,并使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依据指令停止判断钓物。此外,钓者通过输入装置12输入指令,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依据指令产生控制信号,使钓钩模块40切换为钓鱼状态或停止钓鱼状态。 输入装置12包含第一收发模块121,铅锤模块30包含第三收发模块33,当钓者通过输入装置12输入指令时,第一收发模块121将指令传送至第三收发模块33而控制摄像模块31与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 其中,上述说明的输入装置12可为键盘或触控式屏幕。再者,第一收发模块121可经由钓线20与第三收发模块33相连接以进行传输,亦可经由传输线进行传输,或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且无线传输所采用的无线通信协议为选自Bluetooth、WiMax、802.12、802.12a、802.12b、802.12g、802.12n、802.12i、802.1x及其它无线网络技术所使用的通信协议者。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更包含显示屏13,位于固定架10上,且显示屏13包含第二收发模块131,而第二收发模块131可接收第三收发模块33所传送的水中影像,并将水中影像传送至显示屏13显示。其中,第二收发模块131可经由钓线20与第三收发模块33相连接以进行传输,亦可经由传输线进行传输,或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且无线传输所采用的无线通信协议为选自Bluetooth、WiMax、802.12、802.12a、802.12b、802.12g、802.12n、802.12i、802.1x及其它无线网络技术所使用的通信协议者。 通过显示屏13显示水中影像,不仅让钓者可随时观看钓物索饵的情形,亦可观看水中各种生物活动的情形,得以提高钓者钓鱼时的乐趣。再者,钓者亦可透过显示屏13判断钓物的种类或大小,并操作输入装置12使钓钩模块40切换为钓鱼状态或停止钓鱼状态。 上述说明的第一收发模块121与第二收发模块131为可视实际设计需要而分开,亦可以同一收发模块而供输入装置12与显示屏13共享而进行传输。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更包含内存37,设置于铅锤模块30或显示屏13,用以储存摄像模块31所撷取的水中影像,使水中影像储存于内存37,同时经由显示屏13随时播放水中影像,不仅让钓者随时随地观看钓物索饵的情形,亦可观看水中各种生物活动的情形,得以提高钓者钓鱼时的乐趣。此外,固定架10亦可连接一岸上处理装置80,如:个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机等,通过岸上处理装置80设定或调整设定装置321的预先设定值,使摄像模块31停止撷取水中影像,并使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依据指令停止判断钓物。此外,钓者通过岸上处理装置80输入指令,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依据指令产生控制信号,使钓钩模块40切换为钓鱼状态或停止钓鱼状态,再者,岸上处理装置80除可当输入装置12外,亦可显示水中影像,得以取代输入装置12或显示屏13而降低智能型钓具的制造成本,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在此一实施例中,更可于钓线20上设置浮标50与重量平衡模块60,通过重量平衡模块60增加重量,并可提升铅锤模块30的稳定度,使摄像模块31撷取水中影像时不会随意摇晃。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铅锤模块30更包含照明模块34,不仅可提供摄像模块31撷取水中影像时所需的光源,亦可产生至少一闪光,用以吸引钓物靠近或喝阻钓物靠近。再者,铅锤模块30亦可设置音波产生模块35,用以产生至少一音波,用以吸引钓物靠近或喝阻钓物靠近。由此提升符合钓者需求的钓物的上钩机会,增加钓者钓中的渔获量。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为提升钓者于钓鱼时的便利性,并让钓者更能掌握钓鱼时的环境因素,铅锤模块30更包含水下环境监测模块36,用以测量温度、水深、水浊度、水流速度等,并经由第三收发模块33与第二收发模块131传送至显示屏13显示,使钓者随时掌握钓鱼环境。 此外,本发明更包含警示模块38,当钓物咬动钓钩42的饵时,或钓物已上钩时,微处理器系统模块32于发送的警告讯号至警示模块38,使警示模块38发生声响或闪光等信号通知钓者,提升钓者的便利性。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智能型钓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型钓具.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智能型钓具,包含:钓线;铅锤模块,设置于钓线上,包含:摄像模块,用以撷取水中影像;及微处理器系统模块,依据水中影像判断钓物,并决定是否产生控制信号;及钓钩模块,设置于钓线上,依据控制信号而切换为钓鱼状态,通过水中影像的确认而可直接在水面下判断是否将钓物钓起,亦可将水中影像传输至岸上显示,并由岸上钓者决定是否将钓物钓起。。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