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981646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5046.4

申请日:

2008.04.25

公开号:

CN101259232A

公开日:

2008.09.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K9/48; A61K9/16; A61K9/20; A61P13/12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俊保

地址:

100107北京市朝阳区清林东路世纪龙祥嘉园9-2-6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黄芪、陈皮、丹参、党参、白术、杜仲、益母草、芡实、桑寄生、苡仁、山药、白茅根、茯苓皮、仙灵脾、五加皮、熟地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等作用,用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等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黄芪10-20份      陈皮20-30份    丹参5-10份
党参5-10份       白术15-25份    杜仲10-15份
益母草15-25份    芡实10-15份    桑寄生10-25份
苡仁10-15份      山药5-10份     白茅根15-20份
茯苓皮15-25份    仙灵脾10-25份  五加皮15-20份
熟地10-2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黄芪16份    陈皮26份    丹参8份
党参8份     白术21份    杜仲13份
益母草20份  芡实13份    桑寄生18份
苡仁13份    山药8份     白茅根18份
茯苓皮20份  仙灵脾18份  五加皮18份
熟地16份。

3、  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五加皮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陈皮、益母草、山药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丹参、党参、白术、杜仲、芡实、桑寄生、苡仁、白茅根、茯苓皮、仙灵脾、熟地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g/1.73m2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由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都是大量蛋白尿的后果,因此,认为诊断的标准应以大量蛋白尿为主。
许多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损伤,导致肾病综合征。成人的2/3和大部分儿童的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炎等。按病理诊断主要包括:微小病变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为:感染、药物(汞、有机金、青霉胺和海洛因等)、毒素及过敏、肿瘤(肺、胃、结肠、乳腺实体瘤和淋巴瘤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淀粉样变及糖尿病等。成人肾病综合征的1/3和儿童的10%可由继发性因素引起。
肾病综合征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占70%~90%,在成人中亦占20%~30%。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白。近年来,研究表明,本病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西医从50~60年代开始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70年代又采用大剂量激素进行冲击疗法,虽然使本病的病死率由过去的60%~70%下降为4%~7%,但是,随之而来的毒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属“水肿”、“虚劳”范畴。《灵枢·水胀》篇所载:“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颇类本病症候。《素问·汤液醪醴论》还提出了“去菀陈噩……开鬼门,洁净府”的治则。隋朝《诸病源候论》云:“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肌肤而令身体肿满。”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将该病分为五种类型:
1.脾虚湿困型:肢体浮肿不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倦怠乏力,腹部胀满,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缓弱或细弱。
2.脾肾阳虚型:水肿明显,可伴胸腹水,面色眺白,形寒肢冷,神疲纳少,尿少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无力。
3.湿热蕴结型:遍身水肿,口苦口腻,心烦失眠,胸腹痞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见咽喉肿痛,皮肤疮疡等化脓性感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4.肝肾阴虚型:面部及下肢浮肿,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潮红,咽干口燥,心烦少寐,盗汗目涩,手足心热,溲黄便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5.气阴两虚型:无浮肿或轻度浮肿,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神疲腰酸,少气懒言,纳差,便溏或干结。舌淡红胖嫩,苔薄黄少津,脉沉细无力。
另外,尚有瘀水交阻型,此多以兼证的形式出现。症见面色黧黑,唇舌肌肤有瘀点或色素沉着,尿少,浮肿,纳差,泛恶。脉弦,舌暗,苔腻等。
中医采用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的方药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黄芪10-20份   陈皮20-30份      丹参5-10份
党参5-10份    白术15-25份      杜仲10-15份
益母草15-25份 芡实10-15份      桑寄生10-25份
苡仁10-15份   山药5-10份       白茅根15-20份
茯苓皮15-25份 仙灵脾10-25份    五加皮15-20份
熟地10-2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黄芪16份     陈皮26份      丹参8份
党参8份      白术21份      杜仲13份
益母草20份   芡实13份      桑寄生18份
苡仁13份     山药8份       白茅根18份
茯苓皮20份   仙灵脾18份    五加皮18份
熟地1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五加皮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陈皮、益母草、山药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丹参、党参、白术、杜仲、芡实、桑寄生、苡仁、白茅根、茯苓皮、仙灵脾、熟地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等作用,用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1)五加皮18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陈皮260g、益母草200g、山药8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160g、丹参80g、党参80g、白术210g、杜仲130g、芡实130g、桑寄生180g、苡仁130g、白茅根180g、茯苓皮200g、仙灵脾180g、熟地16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干燥,粉碎成细粉,加乳糖400g,糊精1000g,混匀,以75%乙醇湿法制粒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1)五加皮18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陈皮260g、益母草200g、山药8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160g、丹参80g、党参80g、白术210g、杜仲130g、芡实130g、桑寄生180g、苡仁130g、白茅根180g、茯苓皮200g、仙灵脾180g、熟地16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700g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
(1)五加皮18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陈皮260g、益母草200g、山药8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3)黄芪160g、丹参80g、党参80g、白术210g、杜仲130g、芡实130g、桑寄生180g、苡仁130g、白茅根180g、茯苓皮200g、仙灵脾180g、熟地16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淀粉300g,微晶纤维素200g,混匀,以70%乙醇湿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黄芪、陈皮、丹参、党参、白术、杜仲、益母草、芡实、桑寄生、苡仁、山药、白茅根、茯苓皮、仙灵脾、五加皮、熟地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等作用,用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等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