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979904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71281.7

申请日:

2007.11.29

公开号:

CN101254192A

公开日:

2008.09.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1/53; A61P17/02

主分类号:

A61K31/53

申请人: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发明人:

沈霞琴; 章之川; 吴 巍; 沈 靖; 王秋韵; 张 青; 罗朝晖; 陈娴洁; 张 空; 葛海萍

地址:

200031上海市淮海中路9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俞宗耀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药物中的应用,采用纯三氯异氰尿酸或含有三氯异氰尿酸的成分的消毒片,以0.9%生理盐水为溶媒,浓度为0.01g/ml,配制后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外用,可在4℃冰箱保存一周。三氯异氰尿酸的用量按重量计为0.35g/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三氯异氰尿酸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采用三氯异氰尿酸制备治疗褥疮药,安全无毒、药理作用强;原料丰富、价廉易得,制备方法简便,疗效明显,大大减少了褥疮发生的机率及大大的提高了褥疮的治愈率,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药物中的应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配制时以0.9%生理盐水为溶媒、溶解纯三氯异氰尿酸或含有三氯异氰尿酸成分的消毒片,使三氯异氰尿酸浓度为0.01g/ml,配制后的溶液外用,可在4℃冰箱保存一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三氯异氰尿酸的用量按重量计0.35g/天。

说明书

说明书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氯异氰尿酸的新用途,尤其涉及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褥疮(又名压迫性溃疡)是由于营养血供与机体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的末期结果。皮肤褥疮的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
褥疮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外源性、原发性、内源性及继发性等类型。外源性因素产生于软组织之上的机械应力,包括压迫、剪切力及磨擦力;内源因素决定于软组织衰竭的敏感性,包括营养不良、贫血、失禁及感染等。在这些病理因素中,多数支持褥疮的主要因素是长期压迫不活动。
褥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一系列的活动。色斑体现出血管状态变化的严重性,色越重,皮肤的变化更剧烈,可由黑红色变化为青紫色。色斑部位组织中的进一步恶化反应是压缩性皮炎。表皮破裂,以及表皮下出现水疱、结痂、鳞屑。如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导致真正的褥疮形成。因此,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三氯异氰尿酸,简称TCCA,分子式:C3O3N3CL3,分子量:232.44;溶解度(25℃):1.2克/100克水;又称强氯精。其产品为白色粉末,或粒状、片状、棒状等剂型,具有次氯酸的刺激性臭味,在受热或与少量水接触时,会发生分解。三氯异氰尿酸是强氧化剂,与易燃有机物、酸、碱、含氨化合物接触会发生强烈反应。三氯异氰尿酸是高效、广谱的有机氯消毒剂、漂白剂,有效氯含量≥90%,可杀灭各种细菌、藻类、真菌和病毒。由于其水解最终产物是氨、水和二氧化碳,无不溶解物,被认为是理想的卫生消毒剂。主要用于民用卫生消毒,游泳池水消毒处理,畜牧、水产养殖业防病、治病,工业和空调循环冷却水杀菌、除藻,水果、蔬菜保鲜处理,废水处理,种子处理,织物漂白,羊毛防缩处理,有机合成工业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氯异氰尿酸的新用途,即用于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用三氯异氰尿酸原药的药理试验结果来说明本发明的安全性和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方法来说明三氯异氰尿酸的新用途。
三氯异氰尿酸原药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小鼠的蓄积毒性结果显示,SD大鼠10只按2150mg/kg剂量一次性涂皮染毒。选用家兔进行急性眼刺激和皮肤刺激。另选昆明种小白鼠50只,采用剂量固定的20天蓄积法经口灌胃染毒,观察动物的死亡数。结果三氯异氰尿酸原药急性经口毒性中毒表现为少动、伏卧、呼吸困难等症状,雌性大鼠LD50为1100mg/kg,雄性大鼠LD50为794mg/kg,急性经皮毒性LD50大于2150mg/kg。眼刺激积分指数(I.A.O.L)为96,急性皮肤刺激强度分值为5.8。蓄积毒性试验小鼠低剂量组无死亡,中高剂量组死亡数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三氯异氰尿酸原药急性经口、经皮属于低毒级,重度眼刺激及中等皮肤刺激,于小鼠体内有中等蓄积作用。本发明治疗褥疮药物的用量为0.35g/60kg(或0.35g/天),则中毒剂量为使用剂量的370倍,证明使用本品治疗是安全的。
本发明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以0.9%生理盐水为溶媒,溶解纯三氯异氰尿酸或含有三氯异氰尿酸成分的消毒片(上海人福消毒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使含三氯异氰尿酸浓度为0.01g/ml,溶液配制后在4℃冰箱可保存一周,外用。在治疗褥疮时的用量按重量计0.35g/天。
褥疮除需要进行全身综合治疗及局部受压组织的保护治疗如采取定时翻身、补充营养、防止机体分解大于合成,使用保护用具等方法外,经常用浓度为0.01g/ml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浸湿纱布敷于患处,每天换药一次,或再用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浸湿纱条引流换药,一周后创面清洁,预期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三氯异氰尿酸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采用三氯异氰尿酸制备治疗褥疮药,安全无毒、药理作用强;原料丰富、价廉易得,制备方法简便,疗效明显,大大减少了褥疮发生的机率及大大的提高了褥疮的治愈率,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王某 男性 78岁 患者是足部IV褥疮(表皮干性坏死),面积约3×3cm。先用清创膏和溃疡贴隔天换药,二周后无效,周围组织红肿,有热炎性表现。再由外科清创二次,仍无效,深度达2cm。然而用0.9%生理盐水配制的浓度为0.01g/ml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浸湿纱布敷于患处,每天换药一次,一周后创面清洁,有散在新鲜肉芽可见。一月后创面明显缩小,面积约为1.5×1.2cm,深度1cm,肉芽生长明显。二月完全痊愈。
实施例2
肖某 女性 54 岁 患者左足背被犬咬伤,感染。二个创面,面积分别为1.5×0.5cm和2×0.5cm,深0.5cm。创面有波动感,经外科对较小的创面(面积1.5×0.5cm)放出浓液10ml,另一创面结黑色痂,整个足背红肿发热。经一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无效。改用0.9%生理盐水配制的浓度为0.01g/ml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浸湿纱布敷于患处,第二天结黑色痂的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放出浓液3ml,二个创面贯通,再用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浸湿纱条引流换药,一周后二个创面清洁,有新鲜肉芽生长明显,二周后痊愈。

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三氯异氰尿酸在制备治疗褥疮药物中的应用,采用纯三氯异氰尿酸或含有三氯异氰尿酸的成分的消毒片,以0.9生理盐水为溶媒,浓度为0.01g/ml,配制后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外用,可在4冰箱保存一周。三氯异氰尿酸的用量按重量计为0.35g/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三氯异氰尿酸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采用三氯异氰尿酸制备治疗褥疮药,安全无毒、药理作用强;原料丰富、价廉易得,制备方法简便,疗效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