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979772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9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59930.9

申请日:

2008.03.04

公开号:

CN101240503A

公开日:

2008.08.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D06H7/22; A41H9/00

主分类号:

D06H7/22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胡旭东; 张 华; 张建义; 袁嫣红; 戴松青

地址: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怀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裙装套装在立体裁剪专用人台及激光裁剪支撑网外,专用人台的支撑杆通过支撑网孔与转动机构连接,激光器的激光束聚焦到支撑网表面,激光器下端面装有丝杆,丝杆与第一圆锥齿轮的螺孔转动配合,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一电机转轴上的第二圆锥齿轮相啮合;激光电源及其冷却系统和控制电路板分别安装在激光器箱体下端,激光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激光器的正负极相连接;冷却系统中风冷机输出端与激光器的激光头进风口相连接;水冷机的进水、出水管分别与激光器的出水、进水管相连接;控制电路分别控制第一、第二电机转动,并控制激光器工作。本发明实现立体裁剪中裙装下摆修边和裁剪的自动化,提高产品品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裙装(11)套装在立体裁剪专用人台(1)及激光裁剪支撑网(9)外,立体裁剪专用人台(1)的支撑杆(4)通过激光裁剪支撑网(9)孔与转动机构连接,激光器(3)的激光束聚焦到激光裁剪支撑网(9)表面,激光器(3)下端面装有丝杆(13),丝杆(13)与第一圆锥齿轮的螺孔转动配合,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一电机(12)转轴上的第二圆锥齿轮相啮合;激光电源及其冷却系统(8)和控制电路板(6)分别安装在激光器箱体下端,激光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激光器的正负极相连接;冷却系统中风冷机输出端与激光器的激光头进风口相连接;水冷机的进水、出水管分别与激光器的出水、进水管相连接;控制电路板分别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并控制激光器工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在第二电机(5)的转轴上装有第一圆柱齿轮,第一圆柱齿轮与装在转动机构内支撑杆(4)下端的第二圆柱齿轮相啮合。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裁剪或切割,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高档女装加工中,裙装下摆的修边和裁剪工序完全由工人按照一定的尺寸手工修剪完成。严重影响了裙装生产效率和服装品牌的提升。该工序即费时又费力,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剪裁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立体裁剪中裙装下摆修边和裁剪的自动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裙装套装在立体裁剪专用人台及激光裁剪支撑网外,立体裁剪专用人台的支撑杆通过激光裁剪支撑网孔与转动机构连接,激光器的激光束聚焦到激光裁剪支撑网表面,激光器下端面装有丝杆,丝杆与第一圆锥齿轮的螺孔转动配合,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一电机转轴上的第二圆锥齿轮相啮合;激光电源及其冷却系统和控制电路板分别安装在激光器箱体下端,激光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激光器的正负极相连接;冷却系统中风冷机输出端与激光器的激光头进风口相连接;水冷机的进水、出水管分别与激光器的出水、进水管相连接;控制电路板分别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并控制激光器工作。
所述的转动机构,在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装有第一圆柱齿轮,第一圆柱齿轮与装在转动机构内支撑杆下端的第二圆柱齿轮相啮合。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现立体裁剪中裙装下摆修边和裁剪的自动化,该系统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激光裁剪支撑网图;
图3是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4是控制电路框图;
图5是激光控制接口图;
图6是基于ARM的CPU模块图;
图7是电源模块图;
图8是A/D控制模块图;
图9是电机控制模块图;
图10是面板按钮图。
图中:1、立体裁剪专用人台,2、齿轮,3、激光器,4、支撑杆,5、电机,6、控制电路板,7、轴套及轴承,8、激光电源及冷却系统,9、激光裁剪支撑网,10、圆锥齿轮,11、裙装,12、电机,13、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裙装11套装在立体裁剪专用人台1及激光裁剪支撑网9外,立体裁剪专用人台1的支撑杆4通过激光裁剪支撑网9孔与转动机构连接,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在轴承及轴承套7中,第二电机5的转轴上装有第一圆柱齿轮,第一圆柱齿轮与装在转动机构内支撑杆4下端的第二圆柱齿轮2相啮合;激光器3的激光束聚焦到激光裁剪支撑网9表面,激光器3下端面装有丝杆13,丝杆13与第一圆锥齿轮10的螺孔转动配合,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一电机12转轴上的第二圆锥齿轮相啮合;激光电源及其冷却系统8和控制电路板6分别安装在激光器箱体下端,激光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端口分别与激光器的正负极相连接;冷却系统中风冷机输出端与激光器的激光头进风口相连接;水冷机的进水、出水管分别与激光器的出水、进水管相连接;控制电路板分别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并控制激光器工作。
如图2所示,根据裙装的尺码、面料等不同可装配不同型号的激光裁剪支撑网。
如图3所示是系统工作流程图,系统开启,进行初始化工作,包括激光电源启动,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启动等。初始化完毕,工人将裙装套装在人台上,使裙装自然悬垂。工人通过调节激光器的高度和调节激光裁剪支撑网在支撑杆4上的位置来标定下摆的裁剪尺寸,通过面板调节人台工作速度。完成后,系统读取面板开关指令,开启激光、并驱动人台转动,旋转一周后自动停止,工人卸载加工完成的裙装,套装下一件待加工裙装。
控制电路中采用美国Luminary Micro(流明诺瑞)Stellaris(群星)系列ARM处理器LM3S301。
如图3所示为控制电路框图,电源模块如图7所示,电源总输入为直流24v,24v用以驱动电机,同时通过U10(LM2575)稳压产生5v电平,再由U12(SPX1117M3-3.3)整出3.3v电平作为控制电路的电源。CPU模块是采用美国Luminary Micro(流明诺瑞)Stellaris(群星)系列ARM处理器LM3S301U1如图6所示,U2(CAT809)是复位芯片,Y1为6MHZ晶振。工人将裙装套装在人台上,使裙装自然悬垂。根据工艺要求,工人通过图10中P5和P7按钮标定裙装下摆裁剪尺寸,P5按钮有效时,电机驱动电路图9中CTL2为高、CTL1为低,CTH1、CTR1有效,H桥电路驱动第二电机12转动,第二圆锥齿轮也跟着转动,从而与之啮合的第一圆锥齿轮10水平转动从而驱动丝杆13在z轴正方向运动,而丝杆13与激光器3下端相对固定,因此激光器3在z轴正方向运动;同理,当按钮P7有效时,第二电机12经过传动可使激光器3在z轴负方向运动,从而可以根据工艺要求确定裙装下摆的裁剪尺寸。工人通过A/D模块图8中的电位计R42调节电机1的转动速率,从而调节立体裁剪专用人台的转动速率。LM3S301通过激光控制接口对激光器实施启停控制,如图5所示。工人通过图10中按钮P2启动第一电机和激光器工作。图5中信号PWM1控制光耦通断驱动半H桥电路,使第一电机在一个方向上转动,LOCK1信号与IC1组成电机1的自锁信号。LM3S301以图8中接近开关SIG1信号作为绝对零位,通过编码器信号BM_1、BM_2可以实时读取人台转动的位置信息。当人台旋转一周,LM3S301发送停止指令,第一电机停止,LOCK1信号有效;同时发出激光器停止发射指令。此时完成整个裁剪工序。工人卸载加工完成的裙装,套装下一件待加工裙装。

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器的立体裁剪系统。裙装套装在立体裁剪专用人台及激光裁剪支撑网外,专用人台的支撑杆通过支撑网孔与转动机构连接,激光器的激光束聚焦到支撑网表面,激光器下端面装有丝杆,丝杆与第一圆锥齿轮的螺孔转动配合,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一电机转轴上的第二圆锥齿轮相啮合;激光电源及其冷却系统和控制电路板分别安装在激光器箱体下端,激光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激光器的正负极相连接;冷却系统中风冷机输出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