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979110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85248.X

申请日:

2007.11.16

公开号:

CN101219191A

公开日:

2008.07.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1/14; A61K31/194(2006.01)N; A61K33/00(2006.01)N; A61K33/04(2006.01)N; A61K33/1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河北农业大学

发明人:

鹿瑞麟; 冯志肖; 张 莉; 乔铁库; 李秀文; 贾庆利; 鹿飞飞; 石河生

地址:

071001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它是由以下药物按一定比例组配而成的:马钱子(炒)、槟榔、牵牛子、大戟、六曲、山楂、麦芽、大黄、芒硝、滑石、酒石酸锑钾、碳酸氢钠。将上述8味中药(芒硝、滑石除外)晒干、去杂、粉碎后和2味西药共磨细过80-100目筛,拌匀即可。临床应用时采用沸水浸泡30-60分钟,使中药有效成份充分溶解析出,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候凉一次灌服。该药物比单用中药见效快且用量少,比单用西药的药效维持时间长且不宜复发,不易产生抗药性,并可有效缓解或消除体内代谢性酸中毒,大大降低死亡率,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养殖业中广泛应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按重量比表示为:
马钱子(炒)1-10、槟榔15-60、牵牛子10-30、大戟5-20、六曲20-60、山楂20-50、麦芽20-60、大黄20-90、芒硝50-200、滑石20-40、酒石酸锑钾3-10、碳酸氢钠10-30。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按重量比表示为:
马钱子(炒)1、槟榔15、牵牛子10、大戟5、六曲20、山楂20、麦芽20、大黄20、芒硝50、滑石20、酒石酸锑钾3、碳酸氢钠10。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按重量比表示为:
马钱子(炒)10、槟榔60、牵牛子30、大戟20、六曲60、山楂50、麦芽60、大黄90、芒硝200、滑石40、酒石酸锑钾10、碳酸氢钠30。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与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牛、羊等草食畜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有的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从饲养种类和规模看,广大农区占据着牛、羊饲养业的主导地位。其饲养方式多采取群养舍饲,人工管理方式,这样既克服了放牧饲养的许多缺点,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但也同此产生了新的技术问题,譬如场地偏小,牛、羊运动量不足,喂食的精料偏多,优质干草难以长年均衡供应,再由气候变化,饲喂不当、疾病侵袭、饲料变化、年龄老化、体质衰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舍饲圈养的牛、羊极易患瘤胃积食、前胃弛缓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俗称“不倒嚼”或“不吐沫”,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病畜往往因自体酸中毒,逐渐衰竭而亡,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目前,治疗该病的现有公开技术主要有市售的西药和中药两大类商品药,如灌服用的中兽药散剂-反刍散、胃动力散等;另一类为注射用西药如氨乙酰胆碱注射液(又名一针灵)和灌服用西药酒石酸锑钾(俗称“吐酒石”)等,二者均有一定的疗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几年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若单用且长期应用西药,其疗效有逐渐降低之趋势;如单用中药,又有起效缓慢之缺憾。此外,二者均无缓解或消除体内酸中毒之药效,病重患畜往往因体内代谢酸中毒、体液酸碱平衡被破坏,最终因衰竭而亡,整体疗效欠佳,不尽人意,确需改进、创新并提高治疗该病的技术水平。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较高、药效快速而持久且能减轻或消除自体酸中毒并发症,无任何不良反应的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中西药结合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中药马钱子、槟榔、牵牛子、大戟、六曲、山楂、麦芽、大黄、芒硝、滑石、酒石酸锑钾、碳酸氢钠共12味中西药物按一定比例组配而成的粉剂,其配方组成按重量比表示为:
马钱子(炒)1-10、槟榔15-60、牵牛子10-30、大戟5-20、六曲20-60、山楂20-50、麦芽20-60、大黄20-90、芒硝50-200、滑石20-40、酒石酸锑钾3-10、碳酸氢钠10-30。
炮制马钱子,因其大毒,需采用火制法,即在锅内放入马钱子,加砂粒用火炒,炒至马钱子鼓起,呈深棕褐色为宜,炒至焦褐色也可。把握火候应遵循宁大勿小的原则,以免引起家畜中毒,如此炮制,可放心按量使用,绝无中毒之虞。然后将制好的马钱子和其他中药、西药一块按配比量混合、粉碎,过80-100目筛,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如下:
a、用法:根据患畜种类、年龄、病情确定用量。称取本品用开水冲调,搅拌均匀,候凉灌服,每日一次,轻者1-3剂,重者3-5剂即可。
b、用量:牛:治疗量100-200g/头.日,羊:治疗量20-50g/只.日,预防量减半。
方剂解析:
本发明的药物组方是根据祖国传统的中兽医学理论和西兽医科技成果,结合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病的特性经辨证、试验、筛选分析而设计组合的。中兽医认为,该病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前胃(即瘤胃、网胃和重瓣胃三个胃的统称)兴奋性降低而收缩力减弱的疾病,属中兽医学的“脾虚不磨”、“脾虚慢草”病范畴。临床上以食欲减少、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食欲、反刍、嗳气紊乱,且常伴有自体酸中毒为特征。尤其是舍饲畜、老弱畜及重役畜发病较多。西兽医认为该病是由前胃机能紊乱,支配胃蠕动的神经末梢兴奋性降低而导致的消化不良病。该病的致病因子较多,如长期饲养不善,饲料单一、粗劣、突变,饲喂失调、饥渴之伤,或过饮冷水、过食冻料,过度劳役,年老体弱、气血亏损等等,均可影响胃之受纳腐熟功能,致使脾失健运,脾脏清阳不升、胃腑腐熟异常,湿热阻中焦导致脾胃虚弱。因此,宜确立通经活络、消肿散结、健脾开胃、行气消积、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为治则。故配方中马钱子(制)、槟榔合为君药,保证本发明醒脾健胃、消肿止痛、行气消积的有效药力,以解决该病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选泻下去积、消肿散结有大功的牵牛子、大戟为臣药,辅助君药,强化药力;调善长健运脾胃、消食化积的六曲、山楂和麦芽(俗称“三仙”)为佐药,协同助君臣一臂之力;派攻积导滞名将大黄和软坚泻热良药芒硝相须而用及善长清热利窍的滑石共为使药,配合君、臣、佐药剿杀毒邪并分别将残余毒邪从消化道、泌尿道驱出体外,以达除恶务尽之意,同时让二味西药酒石酸锑钾和碳酸氢钠加盟,意在让酒石酸锑钾(俗称吐酒石)充当快速先锋角色。该药进入胃内可迅速水解,所产生的锑(Sb)离子刺激真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反射性兴奋瘤胃神经,从而促使瘤胃蠕动、兴奋反刍,内服后大约60分钟左右即可见效,优于中药类似作用的速率;由于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常伴有自体酸中毒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临床表现为可闻到带酸臭味的嗳气,而代谢性酸中毒是导致患畜最后衰竭而亡的主要内原因。鉴于此,本发明加入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意在令其扮演后卫角色,因内服该药后其作用迅速而强烈,可中和胃酸迅速产生二氧化碳(CO2),该气体能刺激胃壁,促使胃蠕动,并能迅速增加血液中的碱储,降低血液中氢离子(H+)浓度,是防治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功不可没。纵观全方,本发明的中药之君、臣、佐、使,配方严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协调联动;更有二味西药入盟,担当本发明的前锋、后卫重任,起效快可缩短病程;缓冲血液和组织液的酸碱度,维持体液酸碱平衡而防止酸中毒,减少病畜死亡。中西药合剂,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驱邪扶正,共奏药功,故本发明比其它相关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和较低的临床死亡率。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中西药结合药物,配方组成按重量比表示为:
马钱子(炒)1、槟榔15、牵牛子10、大戟5、六曲20、山楂20、麦芽20、大黄20、芒硝50、滑石20、酒石酸锑钾3、碳酸氢钠10。将上述中药晒干(芒硝、滑石除外)、马钱子置锅内加砂用火炒至焦褐色,称重再和芒硝、滑石、酒石酸锑钾、碳酸氢钠共粉碎过80目  筛,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人利用本组方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供试地点:河北省邢台市兽医院。
供试畜群:黑白花奶牛、绵羊、山羊。
畜群数量:牛306只,羊420只。
饲养方式:均为舍饲。
发病原因: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舍圈小,运动不足;长期饲喂大量粉状饲料;或粗硬秸秆饲料;或大量酒糟等热性饲料;或饲料发霉变质、冰冻;或饥饱不均;或栏舍阴冷等原因而发病。有的继发于各种胃肠病或寄生虫病等。原发或继发本病均导致脾胃虚弱,机能下降,临床表现为前胃弛缓病症。
试验组:牛153头;羊210只,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牛153头;羊210只,均用西药酒石酸锑钾粉剂治疗。
用药方法:均采用内服法,即用沸水浸泡药物30分钟,水药比例为10∶1,候凉灌服。
试验组:每头牛用药量为100-200g,每只羊用药量30-50g,每日一剂,连用1-3日。
对照组:每头牛内服量4-6妙次,羊1-3g/次,每日一次,连用1-3日。
治疗结果列于下表
单位:头、只、%

结果表明:试验组牛、羊的治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11.76、14.77个百分点,且试验组的一次性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疗效还呈下降趋势且易复发。
实施例2:
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中西药结合药物,配方组成按重量比表示为:
马钱子(炒)10、槟榔60、牵牛子30、大戟20、六曲60、山楂50、麦芽60、大黄90、芒硝200、滑石40、酒石酸锑钾10、碳酸氢钠30。将上述中药晒干(芒硝、滑石除外)、马钱子置锅内加砂用火炒至焦褐色,称重再和芒硝、滑石、酒石酸锑钾、碳酸氢钠共粉碎过100目筛,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人利用本组方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结果如下:
供试地点:河北省清苑县畜牧局康达动物医院。
供试畜群:黑白花奶牛、小尾寒羊、波尔山羊、本地山羊。
患畜数量:牛452头,羊384只
饲养方式:均为舍饲圈养。
发病原因:基本同实施例1所述。
试验组:牛226头;羊192只,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牛226头;羊192只,均用市售中兽药反刍散治疗。
用药方法及用量同实施例1。
治疗结果列于下表
单仿:头、只、%

结果表明:试验组牛、羊的治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8.41和8.34个百分点,且试验组的药效较快,可缩短病程,减轻自体酸中毒,一次性治愈率较高,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它是由以下药物按一定比例组配而成的:马钱子(炒)、槟榔、牵牛子、大戟、六曲、山楂、麦芽、大黄、芒硝、滑石、酒石酸锑钾、碳酸氢钠。将上述8味中药(芒硝、滑石除外)晒干、去杂、粉碎后和2味西药共磨细过80-100目筛,拌匀即可。临床应用时采用沸水浸泡30-60分钟,使中药有效成份充分溶解析出,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候凉一次灌服。该药物比单用中药见效快且用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