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9791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47746.X

申请日:

2013.11.06

公开号:

CN103573011A

公开日:

2014.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2/34申请日:20131106|||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2/34

主分类号:

E04H12/34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北京送变电公司

发明人:

缪谦; 夏拥军; 胡凤英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代理人:

徐国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跨越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塔根、中间节和塔头;该装置包括:顶升架、控制装置、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收放绳机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在塔头和中间节两侧的两层拉线,拉线与收放绳机构之间分别设有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顶升架、同步控制装置和收放绳机构分别与动力源连接。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采用倒装组立的方式,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安全性高;采用液压顶升中间节的组立方式,组塔施工效率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跨越架在组立及组立完成后始终与水平面垂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塔根、中间节和塔头;所述装置包括:顶升架、控制装置、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所述收放绳机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塔头和中间节两侧的两层拉线,所述拉线与收放绳机构之间分别设有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所述顶升架、同步控制装置和收放绳机构分别与动力源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架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升架设置在所述塔根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所述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绳机构包括:卷筒、拉线张力控制信号线、比例调速阀和液压马达;所述收放绳机构通过油管和所述动力源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架包括通过油管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顶升液压缸。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发动机、液压泵、油箱和集成块。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设有溢流阀、换向阀和比例调速阀。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10.
  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塔头、中间节和塔根在地面水平组装,用起重设备将组装好的跨越架竖直放置在水平底座上;
(2)上层拉线的上端设置在塔头,其下端通过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与收放绳机构相连;将收放绳机构通过油管与动力源连接;
(3)用起重设备将顶升架围绕塔根设置,将顶升液压缸通过油管与动力源连接;将拉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将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 分别与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连接;
(4)用顶升架将组装的跨越架顶起,撤出塔根,再将中间节加入到跨越架中;在顶升过程中,上层拉线从收放绳机构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中,同步控制装置将转化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中,使收放绳机构放出拉线的速度与顶升架的顶升液压缸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上层各拉线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
(5)下层拉线的上端设置在中间节,其下端通过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与收放绳机构相连;在顶升过程中,下层拉线从收放绳机构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中,同步控制装置将转化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中,使收放绳机构放出拉线的速度和顶升架的顶升液压缸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下层各拉线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
(6)当加入中间节的跨越架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将塔根加入,并与中间节相连;
(7)调整拉线内部张力,拆除拉力传感器,分别将两层拉线的下端与地锚连接并锚固,最后拆除顶升架。

说明书

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同步控制液压倒装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电网建设继往开来的重要5年,一大批重大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其中,海南联网、呼辽直流、新疆与西北联网以及特高压交、直流等一批高等级、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工程已建成投产,开启了我国大电网时代,促进了跨区电力交换能力的增强。2009年底全国跨区电力交换能力超过2500万千瓦,全年跨区交易电量达到1213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51.1%。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到2010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达到43万公里,变电容量19.6亿千伏安,分别是“十五”末的1.7倍和2.4倍,电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201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2817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2507千米。2011年1-9月,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全国跨省输出电量47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
目前电网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电网建设前景诱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网投资规模持续扩张,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初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目标。
随着新建架空输电线路的增多,新建架空输电线路跨越原有电力线路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原有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需要跨越电力线路的防护装置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防护装置有多种,如:轻型钢管跨越架、窗式跨越架等;这些跨越架组立多采用自下而上的组立方法,这种组立方法繁琐、不能保证与水平面垂直,且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跨越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塔根、中间节和塔头;所述装置包括:顶升架、控制装置、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所述收放绳机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塔头和中间节两侧的两层拉线,所述拉线与收放绳机构之间分别设有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所述顶升架、同步控制装置和收放绳机构分别与动力源连接。
其中,所述跨越架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升架设置在所述塔根处。
其中,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所述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连接。
其中,所述收放绳机构包括:卷筒、拉线张力控制信号线、比例调速阀和液压马达;所述收放绳机构通过油管和所述动力源连接。
其中,所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其中,所述顶升架包括通过油管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顶升液压缸。
其中,所述动力源包括:发动机、液压泵、油箱和集成块。
其中,所述集成块设有溢流阀、换向阀和比例调速阀。
其中,所述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本发明基于另一目的提供的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塔头、中间节和塔根在地面水平组装,用起重设备将组装好的跨越架竖直放置在水平底座上;
(2)上层拉线的上端设置在塔头,其下端通过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与收放绳机构相连;将收放绳机构通过油管与动力源连接;
(3)用起重设备将顶升架围绕跨越架的塔根设置,将顶升液压缸通过油管与动力源连接;将拉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将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连接;
(4)用顶升架将组装的跨越架顶起,撤出塔根,再将中间节加入到跨越架中;在顶升过程中,上层拉线从收放绳机构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中,同步控制装置将转化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 中,使收放绳机构放出拉线的速度与顶升架的顶升液压缸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上层各拉线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
(5)下层拉线的上端设置在中间节,其下端通过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与收放绳机构相连;在顶升过程中,下层拉线从收放绳机构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中,同步控制装置将转化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中,使收放绳机构放出拉线的速度和顶升架的顶升液压缸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下层各拉线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
(6)当加入中间节的跨越架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将塔根加入,并与中间节相连;
(7)调整拉线内部张力,拆除拉力传感器,分别将两层拉线的下端与地锚连接并锚固,最后拆除顶升架。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采用倒装组立的方式,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安全性高。
2、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采用液压顶升中间节的组立方式,组塔施工效率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采用同步控制的组立方式,可保证跨越架各拉线张力一致进而保证跨越架在组立过程及组装完成后始终与与水平面垂直。
4、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同步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收放绳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动力源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顶升架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塔根;3、顶升架;4、中间节;5、塔头;6、拉线;7、转向滑车;8、拉力传感器;9、顶升液压缸;10、同步控制装置;11、收放绳机构;12、动力源;13、卷筒;14、油管;15、拉线张力控制信号线;16、油管;17、比例调速阀;18、液压马达; 19、发动机;20、液压泵;21、溢流阀;22、换向阀;23、比例调速阀;24、油箱;25、集成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为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越架竖直设置在水平底座1上,包括:塔根2、中间节4和塔头5;顶升架3围绕塔根2设置;与顶升架3位于同一平面上设有同步控制装置10、收放绳机构11和动力源12;塔头5和中间节4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层拉线6,拉线6与收放绳机构11之间设有转向滑车7和拉力传感器8;顶升架3、同步控制装置10和收放绳机构11分别与动力源12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同步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入端子与拉力传感器8连接,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收放绳机构11和动力源12连接。
其中,如图3所示,收放绳机构11包括:卷筒13、拉线张力控制信号线15、比例调速阀17和液压马达18;收放绳机构11通过油管16和动力源12连接;比例调速阀17与同步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其中,如图5所示,顶升架3的顶升液压缸9通过油管14与动力源12连接。
其中,如图4所示,动力源12包括:发动机19、液压泵20、油箱24和集成块25;集成块25上设有溢流阀21、换向阀22和比例调速阀23;比例调速阀23与同步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将底座1置于坚实平坦地面上并调平;
2、将塔头5、中间节4和塔根2在地面水平组装好,用起重设备将组装好的跨越架吊起,放入已安装好的底座1上;
3、将上层拉线6的上端设置在塔头5处,其下端与收放绳机构11之间设有转向滑车7和拉力传感器8;
4、用起重设备将顶升架3吊起并组装,将同步控制装置10分别与收放绳机构11和动力源12连接;将拉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同步控制装置10的拉力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将同步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收放绳机构11的比例调速阀17和动力源12的比例调速阀23连接;
5、用顶升架3将组装的跨越架顶起,将塔根2撤出,再将中间节4加入到跨越架中;在 顶升过程中,上层拉线6随着跨越架的升高从收放绳机构11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8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10中,同步控制装置10将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并通过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传送到比例调速阀17和比例调速阀23中,使收放绳机构11放出拉线6的速度与顶升架3中的顶升液压缸9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上层各拉线6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
6、将下层拉线6的上端设置在中间节4处,其下端与收放绳机构11之间设有转向滑车7和拉力传感器8;在顶升过程中,下层拉线6随着跨越架的升高从收放绳机构11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8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10中,同步控制装置10将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比例调速阀17和比例调速阀23中,使收放绳机构11放出拉线6的速度和顶升架3的顶升液压缸9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下层各拉线6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
7、当加入中间节4的跨越架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将塔根2加入,并与中间节4相连;
8、调整各拉线6的内部张力,拆除拉力传感器8,分别将两层拉线6的下端与地锚连接并锚固,最后拆除顶升架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73011A43申请公布日20140212CN103573011A21申请号201310547746X22申请日20131106E04H12/3420060171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地址100031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申请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送变电公司72发明人缪谦夏拥军胡凤英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代理人徐国文54发明名称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跨越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塔根、中间节和塔头;该装置包括顶升架、控制装置。

2、、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收放绳机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在塔头和中间节两侧的两层拉线,拉线与收放绳机构之间分别设有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顶升架、同步控制装置和收放绳机构分别与动力源连接。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采用倒装组立的方式,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安全性高;采用液压顶升中间节的组立方式,组塔施工效率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跨越架在组立及组立完成后始终与水平面垂直。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73011ACN103573011A1/2页21。

3、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塔根、中间节和塔头;所述装置包括顶升架、控制装置、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所述收放绳机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塔头和中间节两侧的两层拉线,所述拉线与收放绳机构之间分别设有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所述顶升架、同步控制装置和收放绳机构分别与动力源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架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升架设置在所述塔根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所述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

4、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绳机构包括卷筒、拉线张力控制信号线、比例调速阀和液压马达;所述收放绳机构通过油管和所述动力源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架包括通过油管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顶升液压缸。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发动机、液压泵、油箱和集成块。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设有溢流阀、换向阀和比例调速阀。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建组立式。

5、跨越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10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塔头、中间节和塔根在地面水平组装,用起重设备将组装好的跨越架竖直放置在水平底座上;(2)上层拉线的上端设置在塔头,其下端通过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与收放绳机构相连;将收放绳机构通过油管与动力源连接;(3)用起重设备将顶升架围绕塔根设置,将顶升液压缸通过油管与动力源连接;将拉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将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连接;(4)用顶升架将组装的跨越架顶起,。

6、撤出塔根,再将中间节加入到跨越架中;在顶升过程中,上层拉线从收放绳机构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中,同步控制装置将转化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中,使收放绳机构放出拉线的速度与顶升架的顶升液压缸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上层各拉线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5)下层拉线的上端设置在中间节,其下端通过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与收放绳机构相连;在顶升过程中,下层拉线从收放绳机构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中,同步控制装置将转化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权利要求书CN103573011A2/2页3力源的比例调速。

7、阀中,使收放绳机构放出拉线的速度和顶升架的顶升液压缸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下层各拉线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6)当加入中间节的跨越架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将塔根加入,并与中间节相连;(7)调整拉线内部张力,拆除拉力传感器,分别将两层拉线的下端与地锚连接并锚固,最后拆除顶升架。权利要求书CN103573011A1/4页4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同步控制液压倒装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

8、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0003“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电网建设继往开来的重要5年,一大批重大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其中,海南联网、呼辽直流、新疆与西北联网以及特高压交、直流等一批高等级、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工程已建成投产,开启了我国大电网时代,促进了跨区电力交换能力的增强。2009年底全国跨区电力交换能力超过2500万千瓦,全年跨区交易电量达到1213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511。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0004到2010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达到43万公里,变电容。

9、量196亿千伏安,分别是“十五”末的17倍和24倍,电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201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2817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2507千米。2011年19月,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全国跨省输出电量47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0005目前电网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电网建设前景诱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网投资规模持续扩张,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初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目标。0006随着新建架空输电线路的增多,新建架空输电线路跨越原有电力线路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为了。

10、保证原有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需要跨越电力线路的防护装置有足够的安全距离。0007防护装置有多种,如轻型钢管跨越架、窗式跨越架等;这些跨越架组立多采用自下而上的组立方法,这种组立方法繁琐、不能保证与水平面垂直,且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发明内容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00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跨越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塔根、中间节和塔头;所述装置包括顶升架、控制装置、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所述收放绳机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塔头和中间节两侧的两层拉线,所。

11、述拉线与收放绳机构之间分别设有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所述顶升架、同步控制装置和说明书CN103573011A2/4页5收放绳机构分别与动力源连接。0011其中,所述跨越架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升架设置在所述塔根处。0012其中,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所述收放绳机构和动力源连接。0013其中,所述收放绳机构包括卷筒、拉线张力控制信号线、比例调速阀和液压马达;所述收放绳机构通过油管和所述动力源连接。0014其中,所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0015其中,所述顶升架包括通过油管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顶升液压缸。0016。

12、其中,所述动力源包括发动机、液压泵、油箱和集成块。0017其中,所述集成块设有溢流阀、换向阀和比例调速阀。0018其中,所述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与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0019本发明基于另一目的提供的一种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20(1)将塔头、中间节和塔根在地面水平组装,用起重设备将组装好的跨越架竖直放置在水平底座上;0021(2)上层拉线的上端设置在塔头,其下端通过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与收放绳机构相连;将收放绳机构通过油管与动力源连接;0022(3)用起重设备将顶升架围绕跨越架的塔根设置,将顶升液压缸通过油管与动力源连接;将拉力传感器的信。

13、号输出端与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将同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连接;0023(4)用顶升架将组装的跨越架顶起,撤出塔根,再将中间节加入到跨越架中;在顶升过程中,上层拉线从收放绳机构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中,同步控制装置将转化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中,使收放绳机构放出拉线的速度与顶升架的顶升液压缸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上层各拉线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0024(5)下层拉线的上端设置在中间节,其下端通过转向滑车和拉力传感器与收放绳机构相连;在顶升过程中,下层拉线从收放绳机构中。

14、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中,同步控制装置将转化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收放绳机构的比例调速阀和动力源的比例调速阀中,使收放绳机构放出拉线的速度和顶升架的顶升液压缸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下层各拉线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0025(6)当加入中间节的跨越架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将塔根加入,并与中间节相连;0026(7)调整拉线内部张力,拆除拉力传感器,分别将两层拉线的下端与地锚连接并锚固,最后拆除顶升架。0027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00281、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采用倒装组立的方式,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安全性高。00292、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

15、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采用液压顶升中间节的组立方式,组塔施工效率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说明书CN103573011A3/4页600303、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采用同步控制的组立方式,可保证跨越架各拉线张力一致进而保证跨越架在组立过程及组装完成后始终与与水平面垂直。00314、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3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示意图;003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同步控制装置示意图;003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收放绳机构示意图;0035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动力源示意图;0036图5是本发。

16、明提供的顶升架示意图;0037其中1、底座;2、塔根;3、顶升架;4、中间节;5、塔头;6、拉线;7、转向滑车;8、拉力传感器;9、顶升液压缸;10、同步控制装置;11、收放绳机构;12、动力源;13、卷筒;14、油管;15、拉线张力控制信号线;16、油管;17、比例调速阀;18、液压马达;19、发动机;20、液压泵;21、溢流阀;22、换向阀;23、比例调速阀;24、油箱;25、集成块。具体实施方式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39本实施例以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装置为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越架竖直设置在水平底座1上,包括塔根2、中间节4和塔头5。

17、;顶升架3围绕塔根2设置;与顶升架3位于同一平面上设有同步控制装置10、收放绳机构11和动力源12;塔头5和中间节4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层拉线6,拉线6与收放绳机构11之间设有转向滑车7和拉力传感器8;顶升架3、同步控制装置10和收放绳机构11分别与动力源12连接。0040其中,如图2所示,同步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入端子与拉力传感器8连接,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收放绳机构11和动力源12连接。0041其中,如图3所示,收放绳机构11包括卷筒13、拉线张力控制信号线15、比例调速阀17和液压马达18;收放绳机构11通过油管16和动力源12连接;比例调速阀17与同步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004。

18、2其中,如图5所示,顶升架3的顶升液压缸9通过油管14与动力源12连接。0043其中,如图4所示,动力源12包括发动机19、液压泵20、油箱24和集成块25;集成块25上设有溢流阀21、换向阀22和比例调速阀23;比例调速阀23与同步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子连接。0044本发明还提供了构建组立式跨越架的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00451、将底座1置于坚实平坦地面上并调平;00462、将塔头5、中间节4和塔根2在地面水平组装好,用起重设备将组装好的跨越架吊起,放入已安装好的底座1上;00473、将上层拉线6的上端设置在塔头5处,其下端与收放绳机构11之间设有转向滑车7和拉力传感器8;说明书CN1。

19、03573011A4/4页700484、用起重设备将顶升架3吊起并组装,将同步控制装置10分别与收放绳机构11和动力源12连接;将拉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同步控制装置10的拉力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子连接,将同步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与收放绳机构11的比例调速阀17和动力源12的比例调速阀23连接;00495、用顶升架3将组装的跨越架顶起,将塔根2撤出,再将中间节4加入到跨越架中;在顶升过程中,上层拉线6随着跨越架的升高从收放绳机构11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8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10中,同步控制装置10将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并通过信号输出端子分别传送到比例调速阀。

20、17和比例调速阀23中,使收放绳机构11放出拉线6的速度与顶升架3中的顶升液压缸9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上层各拉线6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00506、将下层拉线6的上端设置在中间节4处,其下端与收放绳机构11之间设有转向滑车7和拉力传感器8;在顶升过程中,下层拉线6随着跨越架的升高从收放绳机构11中同步放出,其张力通过拉力传感器8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同步控制装置10中,同步控制装置10将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分别传送到比例调速阀17和比例调速阀23中,使收放绳机构11放出拉线6的速度和顶升架3的顶升液压缸9上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使下层各拉线6的内部张力恒定不变;00517、当加入中间节4的跨。

21、越架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将塔根2加入,并与中间节4相连;00528、调整各拉线6的内部张力,拆除拉力传感器8,分别将两层拉线6的下端与地锚连接并锚固,最后拆除顶升架3。005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明书CN103573011A1/3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573011A2/3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573011A3/3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3573011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