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树体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973085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4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78130.4

申请日:

2007.11.27

公开号:

CN101156540A

公开日:

2008.04.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01G17/00;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7/00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发明人:

贾克功; 赵金亭

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长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密度栽植的桃树树形,本发明桃树树形为“Y”形,由主干和2个大型枝组构成,其中主干上部直接分生2个大型结果枝组,呈一字形反向排列,分别伸向两侧行间,延伸方向与行向垂直,并与垂直方向夹角为45~55度;大型结果枝组轴上着生结果枝和小型结果枝组。本发明桃树树形适于高密度栽培,树体结构简单、修剪简单、成形快,成本低;本发明方法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可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使桃园实现特早期丰产和优质、高产和稳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适用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形为“Y”形,由主干和2个大型结果枝组构成。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树树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形为主干高度50~60cm,树高1.5~1.7m,行内冠幅0.6~1.2m,与行向垂直方向冠幅1.5~2.5m;主干上部直接分生2个大型结果枝组,呈一字形反向排列,分别伸向两侧行间,延伸方向与行向垂直,并与垂直方向夹角为45~55度;大型结果枝组轴上着生结果枝和小型结果枝组。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桃树树形的树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木栽后定干,高度为60~70cm;
(2)萌芽后,将苗干上部20cm以下的萌芽抹掉;
(3)当苗干上部的长梢长度达40~50cm时,在与行向垂直的方向上选择反向生长的壮梢各一个任其自然生长,其他新梢留15~20cm摘心或剪梢1~2次;
(4)当步骤(3)中所述的壮梢上的副梢长度为15~20cm时,壮梢留10~15cm摘心;对生长势强的二次副梢仍留10~15cm摘心或剪梢;7月10日以后停止摘心作业;
(5)7月25~30日每株土施15%多效唑0.7~1g、硫酸钾100g,然后浇一遍透水;此后停止浇水;
(6)8月1~10日将步骤(3)中所述的2个壮梢进行拉枝,使大型结果枝组呈一字形反向排列,并与行向垂直,与垂直方向夹角为45~55度;
(7)第一年冬季修剪时,保留未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大型枝组的枝头;对超出设计范围的,在设计范围内有分枝处剪截;其余二次枝或三次枝,长度大于50cm和间距小于15cm的疏除,余下的结果枝留10~20cm短截,修剪后相邻2个结果枝剪口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8~20cm;
(8)第二年疏果、定果时,树上所有枝条全部留果,外围壮枝比树上其他部位的同类枝条多留1~2个果;
(9)第二年开始,每年进行2~3次夏季修剪和一次冬季修剪,其中一次夏季修剪在果实采收前5~10天内进行;所述的夏季修剪是疏除大型枝组背上和两侧的强旺梢、树冠内的过密梢和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新梢,修剪后的留梢密度以树冠下的地面上有适量光斑为适;所述的冬季修剪是疏除或缩剪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外围枝条,以及疏除偏强、过弱和过密的枝条;其余长度为20~50cm的枝条留10~20cm短截;夏季修剪后,相邻2个果枝剪口间的距离保持在18~20cm,相邻2行树冠的间距为40~50cm;冬季修剪后相邻2行树冠的间距为70~80cm;
(10)第二年以后,每年疏果、定果时所有枝条全部留果,外围壮枝比树上其他部位的同类枝条多留1~2个果,可获得并保持本发明桃树树形。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树体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其树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桃树高密度栽培的树形及整形修剪技术主要有以色列桃树专家Erez.A发明的机械化草地桃园树形与修剪方法和集约化草地桃园树形及修剪方法。
机械化草地桃园树及修剪方法:苗木定植后于地面以上5~10cm处剪除苗干,抽梢后每株留一个直立旺梢任其自然生长,形成树冠;第二年开始,每年果实采收后,从地面以上10cm左右处将整个树冠去掉,再从残留树桩上发出的新梢中选择一个任其生长,形成新的树冠,用作下一年结果。
集约化草地桃园树形及修剪方法:定植后在地面以上10cm左右处剪除苗干,萌芽后每株留2个新梢,任其自然生长,形成由2个特大型直立枝组构成的树冠。冬季修剪时,保留一个枝组不剪,用作第二年结果,另一个枝组在基部10cm左右处剪截,春节萌芽后仍留一个新梢,任其生长,培养第三年结果的枝组。第二年冬季修剪时,留约10cm剪掉当年结过果的大型枝组,春节萌芽后仍留一个新梢,任其生长,培养第四年结果的枝组。如此循环往复,每年更新半个树冠,另半个树冠开花结果。
机械化草地桃园树形及修剪方法存在以下致命缺陷:①必须研发与该技术配套的桃树收割及果园作业机械;②密度过大(700~1200株/667m2),导致建园成本过高,难以进行果园管理作业,如花果管理,有害生物控制等;③对气候适应性差,只适于冬季短且无严寒的亚热带地区;④对品种的适应性差,只适于极早熟和早熟品种;⑤对苗木适应性差,不能使用普通嫁接苗,而必须使用栽培品种的扦插苗;⑥显著降低了树体的生产潜力;⑦容易造成死树,难以实现连年丰产稳产;⑧果实质量显著低于传统桃园。
与机械化草地桃园树形及修剪方法相比,集约化草地桃园树形及修剪方法解决了苗木适应性、品种适应性、死树和果园作业机械研发等问题,改善了气候适应性和果园作业便力度,但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牺牲了50%以上的树体生产潜力和生产效益;二是为培养下一年结果的半个树冠,需要对结果的半个树冠进行大量频繁的夏季修剪;三是仍然采用二次枝结果,导致结果枝和花芽的抗寒性差,在冬季温度偏低的地区或年份容易出现树体及花芽冻害。
由于上述诸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草地桃园始终未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结果晚、生产周期长导致果树生产见效慢,品种更新困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传统稀植栽培整形修剪技术复杂、9~10年丰产,一般密植6~7年丰产,高度密植园4~5年丰产;超高密度栽培(草地桃园)可实现建园第二年丰产。但密植桃园的树体控制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草地桃园技术又存在上述诸多严重缺陷,因此发明一种新的树形、整形修剪与树体控制方法就成了桃树超高密度优质丰产稳产栽培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高密度栽植的桃树树形及其树体控制方法,从而达到建园第二年优质、丰产,二年后优质、高产和稳产的栽培目标。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超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该树形为“Y”形,由主干和2个大型结果枝组构成。
上述桃树树形,主干高度50~60cm,树高1.5~1.7m,行内冠幅0.6~1.2m,与行向垂直方向冠幅1.5~2.5m;主干上部直接分生2个大型结果枝组,呈一字形反向排列,分别伸向两侧行间,延伸方向与行向垂直,并与垂直方向夹角为45~55度;大型结果枝组轴上着生结果枝和小型结果枝组。
上述桃树树形的树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木栽后定干,高度为60~70cm;
(2)萌芽后,将苗干上部20cm以下的萌芽抹掉;
(3)当苗干上部的长梢长度达40~50cm时,在与行向垂直的方向上选择反向生长的壮梢各一个任其自然生长,作为特大型枝组培养,其他新梢留15~20cm摘心或剪梢1~2次;
(4)当步骤(3)中所述的壮梢上的副梢长度为15~20cm时,壮梢留10~15cm摘心;对生长势强的二次副梢仍留10~15cm摘心或剪梢;7月10日以后停止摘心作业;
(5)7月25~30日每株土施15%多效唑0.7~1g、硫酸钾100g,然后浇一遍透水;此后停止浇水;
(6)8月1~10日将步骤(3)中所述的2个壮梢进行拉枝,使大型结果枝组呈一字形反向排列,并与行向垂直,与垂直方向夹角为45~55度;
(7)第一年冬季修剪时,保留未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大型枝组的枝头;对超出设计范围的,在设计范围内有分枝处剪截;其余二次枝或三次枝,长度大于50cm和间距小于15cm的疏除,余下的结果枝留10~20cm短截,修剪后相邻2个结果枝剪口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8~20cm;
(8)第二年疏果、定果时,树上所有枝条全部留果,外围壮枝比树上其他部位的同类枝条多留1~2个果;
(9)第二年开始,每年进行2~3次夏季修剪和一次冬季修剪,其中一次夏季修剪在果实采收前5~10天内进行;所述的夏季修剪是疏除大型枝组背上和两侧的强旺梢、树冠内的过密梢和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新梢,修剪后的留梢密度以树冠下的地面上有适量光斑为适;所述的冬季修剪是疏除或缩剪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外围枝条,以及疏除偏强、过弱和过密的枝条;其余长度为20~50cm的枝条留10~20cm短截;夏季修剪后,相邻2个果枝剪口间的距离保持在18~20cm,相邻2行树冠的间距为40~50cm;冬季修剪后相邻2行树冠的间距为70~80cm;
(10)第二年以后,每年疏果、定果时所有枝条全部留果,外围壮枝比树上其他部位的同类枝条多留1~2个果,可获得并保持本发明桃树树形。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在与行向垂直的方向上选择反向生长的壮梢各一个任其自然生长,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型结果枝组。
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壮梢上的副梢留10~15cm摘心,其目的是为了促发二次副梢。
上述步骤(5)中所述的每株土施15%多效唑0.7~1g、硫酸钾100g,施后浇一遍透水;此后停止灌水,保持适度干旱,是为了促进花芽分化,使大型枝组上的副梢和摘心后抽生的二次副梢转化成结果枝。
上述步骤(9)中所述的夏季修剪在春季落花后20天至秋季新稍停长前20天内进行,每月一次,共2~3次,其中一次安排在果实采收前5~10天内进行。
上述主干、苗干、结果枝组、结果枝、新梢、副梢、二次副梢、二次枝、摘心、疏除、短截、回缩、拉枝等概念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知识。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①采用主干上直接着生2个大型结果枝组的无主枝Y字形树形;②第一个生长季对作为大型结果枝组培养的新梢上的壮副梢进行摘心,促发分枝,分散其生长势的方法使树体上的枝条全部转化为中、短枝和长势偏弱的长枝,消除其修剪反应敏感性;③7月下旬施用生长延缓剂、磷钾肥、拉枝开张枝组角度、秋季不灌水等控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④枝组不留带头枝和预备枝,冬剪后留下来的枝条全部留果等方式进一步削弱枝梢生长势和修剪反应敏感性;⑤然后再通过对超出设计范围的枝梢进行疏除或回缩等修剪方法来实现对树体大小的控制。
本发明采用主干上直接分生大型结果枝组的无主、侧枝树形,冠幅小,枝条细,植株所占空间小,修剪反应不敏感,树体大小容易控制。而传统树形均有大型主枝,有的还有大侧枝和副侧枝,冠幅大,强壮枝多,植株占用空间大,修剪反应敏感,树体大小无法控制。
本发明以夏季修剪为主,修剪量小,并使树上每个可能发育成对修剪反应敏感的强壮枝的新梢和副梢转化成多个对修剪反应不敏感的中短枝和长势偏弱的长枝,枝量、产量增加快,冬剪反应不敏感;冬季修剪只疏除树冠内长度超过50cm的长枝和过密枝,并将超出设计范围的枝条疏除或回缩至设计范围之内,其余枝条全部留15~20cm短截。而传统整形只在冬季修剪时进行,树上强壮枝多,修剪量大,修剪手法以中短截为主,对主、侧枝延长枝、枝组带头枝进行中短截,并将主、侧枝延长枝上的二次枝全部疏除或只留2~3条,并同样进行中短截,这种方法修剪反应极为敏感,可显著增强生长势,促进树冠扩大,导致树体大小无法控制,且不利于花芽分化和早期丰产。而本发明以夏季修剪为主,树上没有对修剪反应敏感的强壮枝,结果枝组回缩、疏枝和结果枝短截修剪反应均不敏感,栽植当年冬季只疏除2个大型结果枝组主轴上偏长和过密的的二次枝和三次枝,其余的全部留作第二年结果,既有利于缓和树势和树体控制,又有利于特早期丰产。
本发明适于株行距为0.5~1×2~3m的露地超高密度桃园及设施促早和延迟栽培桃树。
与草地桃园相比,本发明(1)栽植密度(222~666株/667m2)只有草地桃园(900~1400株/667m2)的1/4~1/2,建园成本降至普通果农能够接受的程度;(2)树高只有1.5~1.7m(草地桃园树高1.7~2.2m),加之密度只有草地桃园的1/4~1/2,果园作业极为便利;(3)对品种、苗木和气候适应性良好,极早熟至极晚熟的品种、嫁接苗、自根苗均可采用,适用于所有露地桃树栽培区和设施栽培;(4)充分发挥了桃树的生产潜力,单位面积产量高,果实品质显著高于草地桃园、传统稀植桃园和一般密植桃园;(5)无大量死树和桃园早衰问题;(6)无需开发新的收割机械和植保器械。
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适用于株行距为0.5~1.0×2~3m的超高密度桃园,建园成本一般农民均可接受;(2)本发明树形为Y形,无主、侧枝,主干上直接分生2个大型结果枝组,树体结构和整形修剪技术简单,成形快(苗木萌芽后3~4个月),投产早,成苗或速成苗建园,第二年亩产均可达1500kg;(3)本发明树形树冠小,高度适宜,果园管理极为方便;(4)与传统的桃树整形主要在冬季进行相比,本发明方法以夏季整形修剪为主,修剪量小,树上无强壮枝,对修剪反应不敏感,幼树生长快,枝量增加快,小枝多,丰产期特早,树体大小容易控制;(5)整形期间,本发明对作为大型枝组培养的旺梢中后部抽生的强壮副梢和二次副梢进行摘心,即可促其分枝,增加枝量,分散其生长势,消除其修剪反应敏感性,又有利于新梢及早停长,促进花芽分化。冬季修剪时只疏除长度大于50cm的偏强枝、过密枝和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枝条,其余枝条全部用作第二年结果。而传统整形主要在冬季进行,树上强旺枝多,每年对主、侧枝延长枝进行中短截,并疏除绝大部分二次枝,修剪反应极为敏感,越修剪生长越旺盛;(6)本发明方法对品种、苗木和气候适应性良好,极早熟至极晚熟的品种、嫁接苗、自根苗均可采用,适用于所有露地桃树栽培区和设施栽培,并且无死树、早衰、抗寒性下降等问题。而机械化草地桃园通过果实采收后自地面附近去掉整个树冠,再从树桩上抽生的大量新梢中选一个培养新的树冠的方式来实现树体控制和连年结果,因而只能用桃品种的自根苗和极早熟品种,并且只适用于生长季足够长的亚热带地区,否则很难形成足够大的新树冠和足够数量的花芽。(7)年年整树结果,充分发挥了桃树的生产潜力,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果实品质显著高于草地桃园、传统稀植桃园和一般密植桃园;此外,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树冠整体更新极易造成大量死树、桃园早衰和寿命缩短,使桃树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潜力大打折扣。集约化草地桃园每年只有半个树冠结果,使桃树的生产潜力降低约50%;(8)本发明方法除建园第二年以二次枝结果为主以外,其它年份均用一次枝结果,树体及花芽的抗寒性良好,而草地桃园年年全部用二次枝结果,树体及花芽的抗寒性较差;(9)本发明方法在果实采收前进行一次夏剪,不仅起到一般夏季修剪的作用,而且可显著改善果实的着色状况,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10)本发明方法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可始终将树体大小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并可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使桃园实现特早期丰产和优质、高产和稳产。
附图说明
图1定植定干前、后示意图
1为机械化草地桃园,1A-定干前1B-定干后
2为集约化草地桃园,2A-定干前2B-定干后
3为本发明,3A-定干前3B-定干后
图2定植当年秋季树形及树体结构示意图
1为机械化草地桃园-春季留一稍,夏季不修剪
2为集约化草地桃园-春季留二稍,夏季不修剪
3为本发明-夏季留二稍,并进行副稍摘心、拉枝
图3定植当年冬季树形及树体结构示意图
1为机械化草地桃园-不修剪
2为集约化草地桃园-剪掉半个树冠
3本发明-修剪果枝
图4第二年夏季结果示意图
1为机械化草地桃园-整树结果
2为集约化草地桃园-半树结果
3本发明-整树结果
图5第二年夏季果实采收后树体更新示意图
1为机械化草地桃园-截掉整个树冠
2为集约化草地桃园-不进行树冠更新
3本发明-不进行树冠更新
图6第二年冬季修剪前树形及树体结构示意图
图7第二年冬季修剪后树形及树体结构示意图
1为机械化草地桃园-不修剪
2为集约化草地桃园-剪掉结果过的半个树冠
3本发明-枝组及果枝更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是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1998年3月在河北省临漳县狄丘乡北孔村沙土地上定植早露蟠桃、京春、双丰、京红、北农早艳、庆丰、香山水蜜、大久保、京玉、京艳、燕红等11个桃树品种速成嫁接苗400亩。南北行,株行距0.8×2.5m,333株/667m2。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苗木栽后定干,高度60cm;
(2)萌芽后将苗干上部20cm以下的萌芽抹掉;
(3)当苗干上部的新梢长度达40~50cm时,选择东西向生长的壮梢各一个任其自然生长,培养大型结果枝组;其它新梢留20cm摘心(或剪梢)2次;
(4)当作为大型结果枝组培养的壮梢上的副梢长度达15~20cm时,留15cm摘心,促发二次副梢;对生长势强的二次副梢仍留15cm摘心或剪梢,7月10日以后停止摘心作业;
(5)7月25~30日每株土施15%多效唑粉剂0.7g、硫酸钾100g,施后浇一遍透水;此后停止灌水,保持适度干旱,以促进花芽分化,使大型枝组上的副梢和摘心后抽生的二次副梢转化成结果枝;
(6)8月上旬进行拉枝,使2个大型结果枝组呈东西向,并与垂直方向夹角为50度;
(7)冬季修剪时,东西冠幅未超过1.8m的大型枝组的枝头不剪,超过1.8m的剪至1.6m(剪口下部留果枝,果枝留20cm短截)。其余二次枝或三次枝,长度大于50cm和间距小于15cm的疏除,余下的短果枝(长度小于15cm)留10cm短截,中果枝(长度15~30cm)留1 5cm短截,长果枝(长度30~60cm)留20cm短截,剪后相邻2个结果枝剪口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8~20cm;
(8)第二年疏果定果时,树上所有枝条全部留果,外围壮枝比树冠内其他部位同类枝条多留1~2个果;
(9)第二年开始,每年进行3次夏季修剪和一次冬季修剪,其中一次夏季修剪在果实采收前5~10d内进行。夏季修剪主要疏除大型枝组背上和两侧的强旺梢、树冠内的过密梢和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新梢,修剪后相邻2行树冠的间距保持在50cm,株间新稍轻度交叉,留梢密度以树冠下的地面上有适量光斑为适。冬季修剪时首先疏除或缩剪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外围枝条,其次是疏除偏强、过弱和过密的枝条,留下长度20~50cm范围内的枝条(果枝);对留下来的枝条进行短截修剪,剪留长度:中果枝15cm,长果枝20cm;剪后相邻2个果枝剪口间的距离保持在18~20cm,冬剪后相邻2行树冠之间的距离保持在80cm;
(10)第二年以后,每年疏果定果时仍按所有枝条全部留果、外围壮枝多留1~2个的标准进行。
结果:上述桃树的树形为主干高度50~55cm,树高1.6~1.7m,株间冠幅1.0m,行间冠幅2.0m,主干上部直接分生2个大型结果枝组,早一字形反向排列,分别伸向两侧行间,延伸方向与行向垂直;大型结果枝组轴上着生结果枝和小型结果枝组。
1999年平均亩产1520kg,2000年开始,极早熟品种早露蟠桃、京春、双丰年亩产1500~2000kg,早熟品种京红、北农早艳、庆丰年亩产2000~2500kg,中晚熟品种香山水蜜、大久保、京玉、京艳、燕红年亩产3000~3500kg,一级果率90%以上。至今已8年。
实施例2
1999年3月在河南省尉氏县庄头乡王庄村沙壤土地上定植早露蟠桃、京红、北农早艳、庆丰、京玉、京艳6个桃树品种嫁接苗300亩,南北行,株行距0.8×3m,277株/667m2;包括如下步骤:
(1)苗木栽后定干,高度70cm;
(2)萌芽后将苗干上部20cm以下的萌芽抹掉;
(3)当苗干上部的新梢长度达40~50cm时,选择东西向生长的壮梢各一个任其自然生长,培养大型结果枝组;其他新梢留20cm摘心(或剪梢)2次;
(4)当作为大型结果枝组培养的壮梢上的副梢长度达15~20cm时,留15cm摘心,促发二次副梢;对生长势强的二次副梢仍留15cm摘心或剪梢,7月10日以后停止摘心作业;
(5)7月25~30日每株土施15%多效唑粉剂1g、硫酸钾100g,施后浇一遍透水;此后停止灌水,保持适度干旱,以促进花芽分化,使大型枝组上的副梢和摘心后抽生的二次副梢转化成结果枝;
(6)8月上旬进行拉枝,使2个大型结果枝组呈东西向,并与垂直方向夹角为50度;
(7)冬季修剪时,东西冠幅未超过2.2m的大型枝组的枝头不剪,超过2.2m的剪至2.0m(剪口下部留果枝,果枝留20cm短截)。其余二次枝或三次枝,长度大于50cm和间距小于15cm的疏除,余下的短果枝(长度小于15cm)留10cm短截,中果枝(长度15~30cm)留15cm短截,长果枝(长度30~60cm)留20cm短截,剪后相邻2个结果枝剪口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8~20cm;
(8)第二年疏果定果时,树上所有枝条全部留果,外围壮枝比树冠内其它部位同类枝条多留1~2个果;
(9)第二年开始,每年进行3次夏季修剪和一次冬季修剪,其中一次夏季修剪在果实采收前5~10天内进行。夏季修剪主要疏除大型枝组背上和两侧的强旺梢、树冠内的过密梢和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新梢,修剪后相邻2行树冠的间距保持在50cm,株间新稍轻度交叉,留梢密度以树冠下的地面上有适量光斑为适。冬季修剪时首先疏除或缩剪超出设计树冠大小范围的外围枝条,其次是疏除偏强、过弱和过密的枝条,留下长度20~50cm范围内的枝条(果枝);对留下来的枝条进行短截修剪,剪留长度:中果枝15cm,长果枝20cm;剪后相邻2个果枝剪口间的距离保持在18~20cm;相邻2行树冠之间的距离保持在80cm;
(10)第二年以后,每年疏果定果时仍按所有枝条全部留果、外围壮枝多留1~2个的标准进行。
结果所得上述桃树的树形为主干高度60~65cm,树高1.6~1.7m,株间冠幅1.0m,行间冠幅2.0m,主干上部直接分生2个大型结果枝组,呈一字形反向排列,分别伸向两侧行间,延伸方向与行向垂直;大型结果枝组轴上着生结果枝和小型结果枝组。
结果:2000年极早熟品种早露蟠桃亩产1650kg、早熟品种京红、北农早艳、庆丰平均亩产2100kg;中熟品种京玉、京艳平均亩产2520kg。2001年开始,年亩产早露蟠桃控制在2000kg;京红、北农早艳、庆丰2500kg,京玉、京艳3000~3500kg,一级果率90%以上。

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树体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树体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树体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树体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树体控制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密度栽植的桃树树形,本发明桃树树形为“Y”形,由主干和2个大型枝组构成,其中主干上部直接分生2个大型结果枝组,呈一字形反向排列,分别伸向两侧行间,延伸方向与行向垂直,并与垂直方向夹角为4555度;大型结果枝组轴上着生结果枝和小型结果枝组。本发明桃树树形适于高密度栽培,树体结构简单、修剪简单、成形快,成本低;本发明方法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可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使桃园实现特早期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