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970876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68576.9

申请日:

2007.11.30

公开号:

CN101181484A

公开日:

2008.05.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8962(2006.01); A61P17/02(2006.01); A61K33/14(2006.01)

主分类号:

A61K36/8962

申请人:

陆军;

发明人:

陆军

地址:

434000湖北省荆州市江津中路251号石油宾馆41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德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配制而成的防治冻疮的外用药,属外用中药制品领域。它由鲜红辣椒、大蒜、食盐、菜子油、西红花和益母草制成。它是先将鲜红辣椒、大蒜切成片状,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用3倍的水熬制出水剂,然后将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放入腌制的器皿中,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的滤液倒入器皿中,最后将菜子油均匀的撒在最上面一层,放置七天后取出,过滤的滤液即为防治冻疮的外用药水剂。该外用药以纯天然的草本植物为原料,诸药协同作用,使冻疮患处温阳散寒,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使冻疮迅速好转治愈,且治愈后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既能治疗,又能预防冻疮,疗效显著,适应于各种非溃烂型及溃烂型冻疮的治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 原料制成: 鲜红辣椒 77%     大蒜   15%    食盐   1% 菜子油   1%      西红花 3%     益母草 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外用药采用下列方法制得:先将鲜红辣椒、大蒜洗净,将表面水分 晾干切成片状备用;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用3倍的水武火熬制1小时后, 再用文火熬制2小时,冷却后过滤备用;再将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放入 腌制的器皿中,放入时按先放一层鲜红辣椒片,再放一层大蒜片,再将 食盐均匀的撒在大蒜片上的顺序进行;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放置完后, 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的滤液倒入器皿中,最后将菜子油均匀的撒在最上面 一层;然后将器皿盖盖好密封,放置七天取出,过滤后的滤液即为防治 冻疮的外用药水剂。

说明书


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配制而成的防治冻疮的外用药,属外用中药制品领域。

    背景技术:

    冻疮是人体局部区域性的冷损伤,一般在人体的手、脚、耳等部位较易发生。开始使皮肤发白,进而在受冻处出现暗紫红色的水肿性红斑,时间一长,肿块组织坏死,受细菌感染后出现溃烂,少数严重患者还伴有患处溃烂流水等现象。目前的治疗药物有中药、西药,以西药类居多。中药常采用疮灼膏、樟脑膏等治疗,西药常采用硝苯皮吡啶等治疗。但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主要都是使冻疮部位消肿、止痛、止痒,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复发率较高,一但来年遇到合适的气候环境又会复发,不能彻底治愈。冻疮虽算不上什么病,但有了冻疮后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会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治疗,又能预防冻疮,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治愈后不复发,且取材容易,制取简单的防治冻疮的外用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防治冻疮的外用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鲜红辣椒  77%   大蒜   15%   菜子油 1%

    西红花    3%    益母草 3%    食盐   1%。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冻疮的外用药采用下列方法制得:先将鲜红辣椒、大蒜洗净,将表面水分晾干切成片状备用;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用3倍的水武火熬制1小时,再用文火熬制2小时,冷却后过滤备用;再将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放入腌制的器皿中,放入时按先放一层鲜红辣椒片,再放一层大蒜片,再将食盐均匀的撒在大蒜片上的顺序进行;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放置完后,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的滤液倒入器皿中,最后将菜子油均匀的撒在最上面一层;然后将器皿盖盖好密封,放置七天取出,过滤后的滤液即为防治冻疮的外用药,装入30ml的瓶内即为防治冻疮的外用药的成品。

    本发明的剂型与规格:剂型为水剂,瓶装,每瓶30ml。

    本发明的用法与用量:外擦,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以将冻疮部位擦到为限,10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使用注意事项:涂擦时须将患处洗净擦干;患处涂擦本药剂后避免与水接触。

    本发明是按照中医学的治病机理,以纯天然的草本植物为原料,依据鲜红辣椒具有治疗冻疮、疥癣,刺激皮肤血液循环,足进药液渗透;菜子油具有治疗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

    润滑皮肤的药理;利用西红花、益母草、大蒜具有足进血液循环,清热解毒,止痛消肿的功效;诸药协同作用,使冻疮患处温阳散寒,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使冻疮迅速好转,溃疡愈合,改善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及皮肤活力和弹性,增强皮肤抗菌、抗病毒的能力,使冻疮从根本上治愈且不复发。

    本发明上述的原料组分中,每组分原料的药性特点及功效、药理如下:

    (1)、西红花:

    药性特点:西红花甘平,功效与红花相似。兼凉血解毒之功,尤宜于斑疹大热,色不红及温热入血分之症。

    功效、药理:活血调经,散瘀开结,凉血解毒。

    (2)、益母草:

    药性特点:益母草辛散苦泄,走心肝血分,有活血祛瘀、通经脉之功,为妇科、伤科常用之品。因益母草味苦降泄、走膀胱,利尿消肿。可治水肿、小便不利。其苦寒清泄,清热解毒消痈,可治疮痈肿毒、皮肤痒诊等。

    功效、药理: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3)、鲜红辣椒:

    药性特点:温中,散寒,开胃,消食。

    功效、药理:治寒滞腹痛,呕吐,泄痢,冻疮,疥癣等。

    (4)、大蒜:

    药性特点:大蒜味辛性温,既能温中散寒,又能解毒杀虫,内服、外用皆可。外用善治痈疽肿毒,癣疮瘙痒等。

    功效、药理:温中行滞,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5)、菜子油:

    药性特点:治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

    功效、药理:润燥通便,解毒,生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防治冻疮的外用药以纯天然的草本植物为原料,诸药协同作用,使冻疮患处温阳散寒,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使冻疮迅速好转,溃疡愈合,改善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及皮肤活力和弹性,增强皮肤抗菌、抗病毒的能力,使冻疮从根本上治愈且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既能治疗,又能预防冻疮,疗效显著,使用方便,适应于各种非溃烂型及溃烂型冻疮的治疗,且取材容易,制取简单。

    为了表明本发明治疗冻疮的治疗效果,本发明通过对200例冻疮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治疗,其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中,非溃烂型冻疮及溃烂型冻疮各100名,男性患者占20%,女性患者占80%,病程最短的一年,病程最长的十五年;年龄最大50岁,年龄最小10岁。

    2、治疗方法:

    上述200例冻疮患者均使用防治冻疮的外用药外擦,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以将冻疮部位擦到为限,10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评定标准

    (1)疗效检验标准:

    治愈:溃烂型冻疮溃烂创面愈合,红肿消散,皮肤创面平整,痛痒完全消失。非溃烂型冻疮红肿消散,痛痒完全消失。

    有效:溃烂型冻疮溃烂创面愈合,红肿大部分消散,痛痒消失。非溃烂型冻疮红肿消散,痛痒消失。

    无效:溃烂型冻疮溃烂创面没有愈合,红肿、痛痒没有消失。非溃烂型冻疮红肿、痛痒没有消失。

    (3)临床治疗结果:

    本发明治疗溃烂型冻疮患者100例结果统计表

      治疗效果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人数  70人  20人  10人  百分率(%)  70%  20%  10%  90%

    本发明治疗非溃烂型冻疮患者100例结果统计表

      治疗效果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人数  80人  15人  5人  百分率(%)  80%  15%  5%  95%

    本发明与“疮灼膏”治疗溃烂型冻疮患者100对比结果

      治疗效果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本发明药物  70人  20人  10人  90%  疮灼膏  60人  15人  25人  75%

    本发明与“疮灼膏”治疗非溃烂型冻疮患者100对比结果

      治疗效果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本发明药物  80人  15人  5人  95%  疮灼膏  70人  15人  15人  8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制取本发明防治冻疮的外用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按下述的配方及重量称取各原料(以100kg原料为例)

    鲜红辣椒  77kg    大蒜   15kg     食盐    1kg

    菜子油    1kg     西红花 3kg      益母草  3kg。

    制取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将鲜红辣椒77kg、大蒜15kg用清水洗净,将表面水分晾干后切成片状备用。

    第二步:将西红花3kg和益母草3kg与18kg的水用武火熬制1小时后,再用文火熬制2小时,待冷却后过滤备用。

    第三步:将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放入腌制的器皿中,放入时先放一层鲜红辣椒片,再放一层大蒜片,再将食盐均匀的撒在大蒜片上,以此类推。

    第四步:待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放置完后,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的滤液倒入器皿中,再将菜子油均匀的撒在最上面一层;然后将器皿盖盖好密封,放置七天。

    第五步:将器皿中的药物和药液取出后用200目的滤筛过滤,过滤后的滤液即为防治冻疮的外用药,再装入30ml剂量的瓶内即为防治冻疮的外用药的成品。

    典型病例:

    病例1:刘XX,女,20岁,双手及双脚因受冻,手背部和脚后跟大面积溃烂,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患病已3年,且每年复发,2003年开始使用本发明防治冻疮的外用药,使用1个疗程后,溃烂创面愈合,继续使用1个疗程后,红肿消散,皮肤创面平整,痛痒完全消失,回访3年未复发。

    病例2:章XX,女,40岁,双手因长期在冷水中劳作受冻,手背部大面积溃烂,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患病已8年,且每年复发,2004年开始使用本发明防治冻疮的外用药,使用1个疗程后,溃烂创面愈合,继续使用2个疗程后,红肿消散,皮肤创面平整,痛痒完全消失,回访2年未复发。

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冻疮的外用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配制而成的防治冻疮的外用药,属外用中药制品领域。它由鲜红辣椒、大蒜、食盐、菜子油、西红花和益母草制成。它是先将鲜红辣椒、大蒜切成片状,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用3倍的水熬制出水剂,然后将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放入腌制的器皿中,将西红花和益母草的滤液倒入器皿中,最后将菜子油均匀的撒在最上面一层,放置七天后取出,过滤的滤液即为防治冻疮的外用药水剂。该外用药以纯天然的草本植物为原料,诸药协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