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968672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2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39127.7

申请日:

2006.10.12

公开号:

CN101161262A

公开日:

2008.04.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74; A61K9/00; A61P13/12

主分类号:

A61K36/74

申请人:

江西省药物研究所

发明人:

肖小华; 曾文丽; 赵纪生; 朱令元; 徐丽瑛; 刘良玉

地址:

330029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京东路1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慢性肾衰是各种肾脏疾患的最终结果,但临床上仍没有治疗有效的西药,而透析疗法和肾脏移植价格昂贵且不适合早、中期患者。本发明药全方通补兼施,正邪兼顾,补与泄融为一体,使补而不滞邪,泄而不伤正,不仅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且能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具有疗效好、费用低的特点。本发明具体地说是以黄芪、茯苓、白花蛇舌草、六月雪、鹿衔草、川芎、巴戟天、积雪草、制大黄等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本发明还涉及到该药物的制备方法。经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药可显著降低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和肾切除致慢性肾衰大鼠肾功能Crea、BUN值,本发明药还可显著增加水负荷大鼠排尿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物:
黄芪10~50份    茯苓5~20份     白花蛇舌草10~50份
六月雪10~30份  鹿衔草10~30份  川芎5~20份
巴戟天5~20份   积雪草10~50份  制大黄5~3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黄芪20~40份    茯苓10~18份    白花蛇舌草20~40份
六月雪15~25份  鹿衔草15~25份  川芎6~15份
巴戟天10~18份  积雪草20~40份  制大黄10~2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黄芪30份    茯苓15份    白花蛇舌草30份
六月雪20份  鹿衔草20份  川芎10份
巴戟天15份  积雪草30份  制大黄2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任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是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剂型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丸剂、混悬剂、滴丸剂、微丸剂、口含片、胶丸、软胶囊、分散片、溶液剂、气雾剂、喷雾剂、巴布剂、或帖剂。

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任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黄芪、制大黄、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打成粗粉,经乙醇回流,收集提取液,备用。
(2)、取鹿衔草、巴戟天、法半夏、黄连加水煎煮,收集煎液,放冷,加乙醇,静置,收取上清液,备用。
(3)、取(2)所得上清液与(1)所得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4)、取(3)所得浸膏,按常规方法制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口服液体制剂。
(5)、取(3)所得浸膏,干燥,按常规方法制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固体制剂。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回收乙醇方法可以是常压回收,也可以是减压回收。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浓缩方法可以是常压下浓缩,也可以是减压浓缩。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干燥方法可以是:接触干燥、气流干燥、隧道式烘箱干燥、真空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

9.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取黄芪、制大黄、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打成粗粉,用总药材8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收集提取液,备用。
(2)、取鹿衔草、巴戟天、法半夏、黄连加水煎煮2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达70%,放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3)、取(2)所得上清液与(1)所得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80℃)的浸膏。
(4)、取(3)所得浸膏,加适量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干燥,制粒,整粒,分装,即得

10.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取黄芪、制大黄、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打成粗粉,用总药材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4小时,收集提取液,备用。
(2)、取鹿衔草、巴戟天、法半夏、黄连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1.20(60~65℃),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达55%,放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3)、取(2)所得上清液与(1)所得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80℃)的浸膏。
(4)、取(3)所得浸膏,加药剂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和防腐剂,用水调至所需总量,检验合格后分装,即得。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黄芪、茯苓、白花蛇舌草等中药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还涉及到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肾疾患造成的肾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并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症,是各种肾脏疾患的最终结果。目前慢性肾衰的西医治疗主要依靠透析疗法和肾脏移植,或是通过一些对慢性肾衰的治疗原则方法,如限制蛋白质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控制感染和对症处理。到目前为止,临床上仍没有用于慢性肾衰的有效西药,透析疗法和肾脏移植并不适合慢性肾衰早、中期患者,而且其费用昂贵非广大患者能够承受,因此,开发传统中药,对慢性肾衰进行中医治疗,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市场上用于慢性肾衰的中药制剂很少,只有肾衰宁、尿毒清、肾衰扶正合剂等少数几个品种,慢性肾衰的中药制剂市场空间很大,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我省著名老中医赵纪生教授集三十余年临床经验,总结了治疗慢性肾衰的系列经验方,本方是由黄芪,茯苓,白花蛇舌草等中药组成,全方通补兼施,正邪兼顾,补与泄融为一体,使补而不滞邪,泄而不伤正,不仅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且能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具有疗效好、费用低的特点。本方在临床上使用多年,深得患者的青睐。由于汤剂具有服用时需要煎煮及携带不便等缺点,为了方便广大患者服用,我们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将本方研制成中成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治疗慢性肾衰中药经验方汤剂需要煎煮和携带不方便的缺点,为广大慢性肾衰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携带方便的中成药制剂。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制备本发明药处方组成按重量份计其配比是:
黄芪   10~50份  茯苓   5~20份   白花蛇舌草  10~50份
六月雪 10~30份  鹿衔草 10~30份  川芎        5~20份
巴戟天 5~20份   积雪草 10~50份  制大黄      5~30份
制备本发明药处方配方优选重量比范围是:
黄芪   20~40份  茯苓   10~18份  白花蛇舌草 20~40份
六月雪 15~25份  鹿衔草 15~25份  川芎       6~15份
巴戟天 10~18份  积雪草 20~40份  制大黄     10~25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处方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黄芪   30份  茯苓   15份  白花蛇舌草 30份
六月雪 20份  鹿衔草 20份  川芎       10份
巴戟天 15份  积雪草 30份  制大黄     20份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黄芪、制大黄、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打成粗粉,经乙醇回流,收集提取液,备用。
(2)、取鹿衔草、巴戟天、法半夏、黄连加水煎煮,收集煎液,放冷,加乙醇,静置,收取上清液,备用。
(3)、取(2)所得上清液与(1)所得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4)、取(3)所得浸膏,按常规方法制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口服液体制剂。
(5)、取(3)所得浸膏,干燥,按常规方法制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固体制剂。
上述制备方法的工艺条件,其特征在于:
回收乙醇方法可以是常压回收,也可以是减压回收;
浓缩方法可以是常压下浓缩,也可以是减压浓缩;
干燥方法可以是:接触干燥、气流干燥、隧道式烘箱干燥、真空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
上述制备过程得浸膏后还可以制成药剂书上可接受的各种剂型,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丸剂、混悬液、滴丸剂、微丸剂、口含片、胶丸、软胶囊、分散片、溶液剂、气雾剂、巴布剂或贴剂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经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药可显著降低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和肾切除致慢性肾衰大鼠肾功能Crea、BUN值,本发明药还可显著增加水负荷大鼠排尿量,对改善肾衰大鼠的肾功能及延缓肾衰大鼠的肾衰进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本发明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Crea、BUN值的影响
方法:取6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本发明药5.45、10.9、21.8g/kg(指含生药量)组,尿毒清2.08g/kg组,除空白组每日灌胃给水外,其余组每日均灌胃腺嘌呤220mg/kg,连续12天,然后对大鼠采其尾血,测其血清Crea、BUN值;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每天上午灌胃腺嘌呤110mg/kg,下午分别灌胃试药,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给水,连续27天,分别在给药第9天、18天、27天采尾血,测其Crea、BUN值,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与模型组比较,进行t检验。
结果:本发明药低、中剂量组第9天,低、中、高剂量组第18天和中、高剂量组第27天以及尿毒清组给药后均能显著地降低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Crea值,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本发明药低、高剂量组第9天和中、高剂量组第18、27天以及尿毒清组第9天给药后均能显著地降低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BUN值,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1本发明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Crea的影响(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本发明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BUN的影响(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本发明药对肾切除致慢性肾衰大鼠的影响
方法:取Wistar大鼠52只,先行左侧肾切除,术后1周和4周均行尾静脉注射阿霉素3mg/kg,1周后眼眶采血,测血清BUN、Crea值,按BUN、Crea值,分层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本发明药21.8、10.9、5.45g/kg和尿毒清2.08g/kg及模型组,另再取同批未行手术的Wistar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均灌胃给水,给药组分别给予试药,灌胃体积为1.0ml/100g体重,给药后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采血测其血清BUN、Crea值,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并分别与模型组比较,进行t检验。
结果:本发明药低、高剂量组第14天和中、高剂量组第28天均可显著地降低肾衰大鼠给药后Crea值,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本发明药中、高剂量组第28天均可显著地降低肾衰大鼠给药后BUN值,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
表3、本发明药对慢性肾衰大鼠Crea值的影响(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4、本发明药对慢性肾衰大鼠BUN值的影响(x±s)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本发明药对大鼠利尿作用的影响
方法:取140-160gWistar♂大鼠,灌胃生理盐水2.5ml/100g,然后收集24hr内尿液,以排尿量达到灌胃量的40%以上的大鼠选入为合格大鼠,取筛选合格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分别为空白组、本发明药21.8、10.9、5.45g/kg和尿毒清2.08g/kg及呋塞米7.5mg/kg组,试验前禁食18hr,试验开始时轻压大鼠下腹,排尽余尿,分别给大鼠灌胃用生理盐水配成的药液50ml/kg,立即放入代谢笼内,对照组给大鼠等量的生理盐水,收集6hr内的尿液,尿量以ml表示,计算各组6hr内尿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并分别与空白组比较,进行t检验。
结果:本发明药21.8g/kg组、尿毒清2.08g/kg组和呋塞米7.5mg/kg组均可显著增加水负荷大鼠的排尿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见表5)。
表5、本发明药对大鼠水负荷排尿量的影响(x±s)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
黄芪30份  茯苓15份    白花蛇舌草30份    六月雪20份  鹿衔草20份
川芎10份  巴戟天15份  积雪草30份制      大黄20份
(1)、取黄芪、制大黄、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打成粗粉,用总药材8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收集提取液,备用。
(2)、取鹿衔草、巴戟天、法半夏、黄连加水煎煮2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达70%,放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3)、取(2)所得上清液与(1)所得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80℃)的浸膏。
(4)、取(3)所得浸膏,加适量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经喷雾干燥,制粒,整粒,分级,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即得本发明药颗粒剂。
实施例2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
黄芪40份  茯苓12份  白花蛇舌草25份  六月雪25份  鹿衔草15份
川芎8份  巴戟天12份  积雪草40份  制大黄15份
(1)、取黄芪、制大黄、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打成粗粉,用总药材6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收集提取液,备用。
(2)、取鹿衔草、巴戟天、法半夏、黄连加水煎煮2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达60%,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3)、取(2)所得上清液与(1)所得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80℃)的浸膏。
(4)、取(3)所得浸膏,经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干燥,经检验合格后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药胶囊剂。
实施例3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
黄芪  45份  茯苓   14份  白花蛇舌草  35份  六月雪  18份  鹿衔草  25份
川芎  12份  巴戟天 8份   积雪草      20份  制大黄  10份
(1)、取黄芪、制大黄、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打成粗粉,用总药材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4小时,收集提取液,备用。
(2)、取鹿衔草、巴戟天、法半夏、黄连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1.20(60~65℃),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达55%,放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3)、取(2)所得上清液与(1)所得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80℃)的浸膏。
(4)、取(3)所得浸膏,加药剂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和防腐剂,用净化水调至所需总量,检验合格后分装,即得本发明药口服液制剂。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慢性肾衰是各种肾脏疾患的最终结果,但临床上仍没有治疗有效的西药,而透析疗法和肾脏移植价格昂贵且不适合早、中期患者。本发明药全方通补兼施,正邪兼顾,补与泄融为一体,使补而不滞邪,泄而不伤正,不仅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且能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具有疗效好、费用低的特点。本发明具体地说是以黄芪、茯苓、白花蛇舌草、六月雪、鹿衔草、川芎、巴戟天、积雪草、制大黄等中药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