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966237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0461.9

申请日:

2011.09.05

公开号:

CN102284319A

公开日:

2011.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B02C15/00

主分类号:

B02C15/00

申请人:

郑州大学

发明人:

马胜钢; 冯静; 李良国; 李大磊; 牛艳莉; 崔华丽; 陈韬; 张建立; 马泳涛; 范松柏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尤其是涉及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大中型立式盘辊破磨机等矿山设备在检修、更换内部易磨损件时需要拆卸壳体,因壳体体积、重量大、难拆卸,维修效率低。虽然现有技术方案能实现部分或整体壳体开闭,但其外部体积大,且不能满足破磨设备结构紧凑和大刚度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两个开闭液压缸伸缩的动力通过对应半圆柱壳体外侧翼板,驱动两个半圆柱壳体分别绕着固结在支座上的圆柱轴旋转,实现壳体的开闭。采用锁紧液压缸驱动双层“T”型连接板上的锁柱和壳体上锁孔铰接实现壳体锁紧,保证良好的刚性,工作安全可靠。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实现壳体自动快速开闭,结构紧凑、整体刚度大的要求,提高维护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同轴左、右合页孔14、16和固结在下支座8定位孔中的左、右圆柱轴23、22配合铰接,左、右圆柱轴23、22的顶端定位连接有连接板15,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外侧底部中间分别固结有左、右翼板9、17,其外侧的圆孔通过销轴分别和左、右开闭液压缸11、19的活塞杆的头部孔铰接,开闭液压缸缸体的端部孔与固结在下支座8外侧的左、右耳状支座13、21上的耳环孔通过销轴铰接,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底部的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有左上锁孔12、右上锁孔20和左下锁孔3、右下锁孔7分别与由固结在下支座8上的锁紧液压缸4驱动的双“T”型连接板5的上、下层下表面的各两个锁柱6配合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控制左、右开闭液压缸11、19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通过左、右翼板9、17带动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绕着左、右圆柱轴23、22旋转,实现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的打开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其特征在于:锁紧液压缸4驱动双层“T”型连接板5上、下层下表面各两个锁柱6上移或下移,使锁柱6插入或脱开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上对应左上锁孔12、右上锁孔20及左下锁孔3、右下锁孔7,实现壳体上、下部分的锁紧或非锁紧。

说明书

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尤其是涉及大中型立式盘辊破碎机、磨粉机等矿山破磨设备壳体的自动开闭。

背景技术

现有对矿石等物料进行破磨的大中型设备的内置易磨损零部件如耐磨衬板等部件经常需要更换和维修。一般的维修工艺是把壳体拆开,整体移出,使需要更换和维修的机件暴露在外,更换和检修完成后再将壳体重新装配。由于此类设备的壳体多为整体式,重量达数吨,拆装十分困难,导致设备单次维护成本高、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能够单独把磨头移出机体的莱歇磨,能够单独开启上盖的冲击式破碎机等实现部分壳体开闭的机型,有同时使用伸缩缸和锁紧缸分别控制壳体打开和锁紧的破磨机壳体,但这些机型的结构和原理不能满足现代大中型立式盘辊破磨机壳体结构紧凑、壳体工作刚度大、应用范围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两分开闭壳体机构,能实现大中型立式盘辊破磨设备壳体的自动快速打开、关闭及锁紧,便于检修或更换设备内部易磨损零部件,直接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劳动强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壳为两分开半圆柱壳体,每个半圆柱壳体一端顶部和底部有同轴合页孔,与固结在下支座上的圆柱轴配合铰接,两圆柱轴的顶端定位连接有连接板,每个半圆柱壳体外侧中间分别固结有一个翼板,翼板外侧的端孔通过销轴和一个开闭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头部孔铰接,每个开闭液压缸缸体的端部孔与固结在下支座外侧的耳状支座上的耳环孔通过销轴铰接,每个半圆柱壳体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有同轴锁孔,当两个半圆柱壳体闭合时,由固结在下支座上的锁紧液压缸驱动的双层“T”型连接板上每层下表面的两个锁柱分别与两个半圆柱壳体顶部两个锁孔和底部的两个锁孔铰接。

当锁紧液压缸驱动双层“T”型连接板上移,每层“T”型连接板下表面的两个锁柱脱开壳体上顶部和底部的锁孔后,一个或两个开闭液压缸的活塞杆外伸或收缩,液压缸产生的推力通过对应翼板作用于一个或两个半圆柱壳体,使一个或两个半圆柱壳体绕其圆柱轴旋转,实现对应半圆柱壳体打开或闭合。一个或两个半圆柱壳体打开后,壳体内部件暴露在外,即可进行内部易磨损零部件的维修或更换。当两半圆柱壳体闭合后,锁紧液压缸驱动双层“T”型连接板下移,每层“T”型连接板下表面的锁柱插入壳体顶部和底部的锁孔中,实现壳体的上、下部锁紧,此时,立式盘辊破磨机可进行正常破磨工作。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本发明使用两个开闭液压缸分别带动两半圆柱壳体实现外壳的自动开闭,采用锁紧液压缸驱动的双层“T”型连接板下表面的锁柱与壳体顶部和底部的锁孔的配合简单地实现了两半开合壳体的闭锁,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壳体工作刚度大,应用范围广,降低维护费用,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自动开闭壳体的二维视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开闭壳体的闭合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转动锥,3、左下锁孔,4、锁紧液压缸,5、双层“T”型连接板,6、锁柱,7、右下锁孔,8、下支座,9、左翼板,10、左半圆柱壳体,11、左开闭液压缸,12、左上锁孔,13、左耳状支座,14、左合页孔,15、连接板,16、右合页孔,17、右翼板,18、右半圆柱壳体,19、右开闭液压缸,20、右上锁孔,21、右耳状支座,22、右圆柱轴,23、左圆柱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新型两分开闭的外壳为两分开半圆柱壳体,左半圆柱壳体10和右半圆柱壳体18,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的一端顶部和底部有同轴左、右合页孔14、16,分别和固结在下支座8定位孔中的左、右圆柱轴23、22配合铰接,左、右圆柱轴23、22的顶端定位连接有连接板15,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外侧底部中间分别固结有左、右翼板9、17,左、右翼板9、17的外侧的圆孔通过销轴分别和左、右开闭液压缸11、19的活塞杆的头部孔铰接,左、右开闭液压缸11、19的缸体端部孔与固结在下支座8外侧的左、右耳状支座13、21上耳环孔用销轴铰接,当左、右开闭液压缸11、19的活塞杆伸缩时,通过左、右翼板9、17驱动对应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围绕左、右圆柱轴23、22旋转打开或闭合,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的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有左上锁孔12、右上锁孔20和左下锁孔3、右下锁孔7,分别与固结在下支座8上由锁紧液压缸4驱动的双层“T”型连接板5上、下层下表面的两个锁柱6配合铰接,实现外壳封闭后壳体上、下部锁紧。

在设备正常工作时,如图2中的上图所示左、右开闭液压缸11、19的活塞杆未伸出,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处于闭合状态,锁紧液压缸4驱动双层“T”型连接板5上、下层下表面的锁住6下移插入壳体上的左上锁孔12、右上锁孔20和左下锁孔3、右下锁孔7中,实现壳体的上、下部锁紧,此时,破磨物料可由进料口1进入,实施破磨。

当立式盘辊破磨机的转动锥2或其他易损零部件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停止进料口1的进料,如图2,启动锁紧液压缸4驱动双层“T”型连接板5上、下层下表面的锁住6上移脱开壳体上的左上锁孔12、右上锁孔20和左下锁孔3、右下锁孔7后,启动左、右开闭液压缸11、19的活塞杆伸出,通过左、右翼板9、17带动左、右半圆柱壳体10、18绕着左、右圆柱轴23、22旋转打开,立式盘辊破磨机内部的转动锥2等易磨损零部件充分外露,即可进行检修或更换。

    如仅启动左开闭液压缸11或左开闭液压缸19,使其推动左翼板9或右翼板17,带动相应左半圆柱壳体10或有半圆柱壳体18绕左圆柱轴23或右圆柱轴22旋转打开,即可实现部分壳体的开闭。 

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843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2.21 CN 102284319 A *CN102284319A* (21)申请号 201110260461.9 (22)申请日 2011.09.05 B02C 15/00(2006.01) (71)申请人 郑州大学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 100 号 (72)发明人 马胜钢 冯静 李良国 李大磊 牛艳莉 崔华丽 陈韬 张建立 马泳涛 范松柏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 尤其是涉及新型两分 开闭的壳体。大中型立式盘辊破磨机等矿山设备 在。

2、检修、 更换内部易磨损件时需要拆卸壳体, 因壳 体体积、 重量大、 难拆卸, 维修效率低。 虽然现有技 术方案能实现部分或整体壳体开闭, 但其外部体 积大, 且不能满足破磨设备结构紧凑和大刚度的 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 两个 开闭液压缸伸缩的动力通过对应半圆柱壳体外侧 翼板, 驱动两个半圆柱壳体分别绕着固结在支座 上的圆柱轴旋转, 实现壳体的开闭。 采用锁紧液压 缸驱动双层 “T” 型连接板上的锁柱和壳体上锁孔 铰接实现壳体锁紧, 保证良好的刚性, 工作安全可 靠。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实现壳体自动快速开 闭, 结构紧凑、 整体刚度大的要求, 提高维护效率。 (51)Int.。

3、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CN 102284327 A1/1 页 2 1. 一种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 其特征在于 : 外壳包括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左、 右半 圆柱壳体 10、 18 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同轴左、 右合页孔 14、 16 和固结在下支座 8 定位孔中的 左、 右圆柱轴 23、 22 配合铰接, 左、 右圆柱轴 23、 22 的顶端定位连接有连接板 15, 左、 右半圆 柱壳体 10、 18 外侧底部中间分别固结有左、 右翼板 9、 17, 其外侧的圆孔通过销轴分别和左、 右开闭。

4、液压缸 11、 19 的活塞杆的头部孔铰接, 开闭液压缸缸体的端部孔与固结在下支座 8 外侧的左、 右耳状支座 13、 21 上的耳环孔通过销轴铰接, 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底部的另 一端的顶部和底部有左上锁孔 12、 右上锁孔 20 和左下锁孔 3、 右下锁孔 7 分别与由固结在 下支座 8 上的锁紧液压缸 4 驱动的双 “T” 型连接板 5 的上、 下层下表面的各两个锁柱 6 配 合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 其特征在于 : 控制左、 右开闭液压缸 11、 19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 通过左、 右翼板9、 17带动左、 右半圆柱壳体10、 18绕。

5、着左、 右 圆柱轴 23、 22 旋转, 实现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的打开或关闭。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 其特征在于 : 锁紧液压缸 4 驱动双层 “T” 型连接板 5 上、 下层下表面各两个锁柱 6 上移或下移, 使锁柱 6 插入或脱开左、 右半圆柱 壳体10、 18上对应左上锁孔12、 右上锁孔20及左下锁孔3、 右下锁孔7, 实现壳体上、 下部分 的锁紧或非锁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84319 A CN 102284327 A1/2 页 3 一种新型两分开的壳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两分开闭的壳体, 尤其是涉及大。

6、中型立式盘辊破碎机、 磨粉 机等矿山破磨设备壳体的自动开闭。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对矿石等物料进行破磨的大中型设备的内置易磨损零部件如耐磨衬板等部 件经常需要更换和维修。 一般的维修工艺是把壳体拆开, 整体移出, 使需要更换和维修的机 件暴露在外, 更换和检修完成后再将壳体重新装配。 由于此类设备的壳体多为整体式, 重量 达数吨, 拆装十分困难, 导致设备单次维护成本高、 效率低, 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0003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能够单独把磨头移出机体的莱歇磨, 能够单独开启上盖的冲击 式破碎机等实现部分壳体开闭的机型, 有同时使用伸缩缸和锁紧缸分别控制壳体打开和锁 紧的破磨机壳体, 但这些。

7、机型的结构和原理不能满足现代大中型立式盘辊破磨机壳体结构 紧凑、 壳体工作刚度大、 应用范围宽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两分开闭壳体机构, 能实现大中型立式盘辊破磨 设备壳体的自动快速打开、 关闭及锁紧, 便于检修或更换设备内部易磨损零部件, 直接提高 维护效率, 降低维护劳动强度。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外壳为两分开半圆柱壳体, 每个半圆柱壳体一端顶部 和底部有同轴合页孔, 与固结在下支座上的圆柱轴配合铰接, 两圆柱轴的顶端定位连接有 连接板, 每个半圆柱壳体外侧中间分别固结有一个翼板, 翼板外侧的端孔通过销轴和一个 开闭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头部孔。

8、铰接, 每个开闭液压缸缸体的端部孔与固结在下支座外侧的 耳状支座上的耳环孔通过销轴铰接, 每个半圆柱壳体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有同轴锁孔, 当 两个半圆柱壳体闭合时, 由固结在下支座上的锁紧液压缸驱动的双层 “T” 型连接板上每层 下表面的两个锁柱分别与两个半圆柱壳体顶部两个锁孔和底部的两个锁孔铰接。 0006 当锁紧液压缸驱动双层 “T” 型连接板上移, 每层 “T” 型连接板下表面的两个锁柱 脱开壳体上顶部和底部的锁孔后, 一个或两个开闭液压缸的活塞杆外伸或收缩, 液压缸产 生的推力通过对应翼板作用于一个或两个半圆柱壳体, 使一个或两个半圆柱壳体绕其圆柱 轴旋转, 实现对应半圆柱壳体打开或闭合。

9、。 一个或两个半圆柱壳体打开后, 壳体内部件暴露 在外, 即可进行内部易磨损零部件的维修或更换。 当两半圆柱壳体闭合后, 锁紧液压缸驱动 双层 “T” 型连接板下移, 每层 “T” 型连接板下表面的锁柱插入壳体顶部和底部的锁孔中, 实 现壳体的上、 下部锁紧, 此时, 立式盘辊破磨机可进行正常破磨工作。 0007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 本发明使用两个开闭液压缸分别带动两半圆柱壳体实现外壳的自动开闭, 采用锁紧液 压缸驱动的双层 “T” 型连接板下表面的锁柱与壳体顶部和底部的锁孔的配合简单地实现了 两半开合壳体的闭锁, 和现有技术相比, 结构紧凑, 壳体工作刚度大, 应用范围广, 降低维。

10、护 说 明 书 CN 102284319 A CN 102284327 A2/2 页 4 费用, 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新型自动开闭壳体的二维视图 图 2 是本发明自动开闭壳体的闭合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中 : 1、 进料口, 2、 转动锥, 3、 左下锁孔, 4、 锁紧液压缸, 5、 双层 “T” 型连接板, 6、 锁柱, 7、 右下锁孔, 8、 下支座, 9、 左翼板, 10、 左半圆柱壳体, 11、 左开闭液压缸, 12、 左上锁孔, 13、 左耳状支座, 14、 左合页孔, 15、 连接板, 16、 右合页孔, 17、 右翼板, 18、 。

11、右半圆柱壳体, 19、 右 开闭液压缸, 20、 右上锁孔, 21、 右耳状支座, 22、 右圆柱轴, 23、 左圆柱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如图 1、 2 所示, 本发明涉及的新型两分开闭的外壳为两分开半圆柱壳体, 左半圆 柱壳体 10 和右半圆柱壳体 18, 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的一端顶部和底部有同轴左、 右合 页孔 14、 16, 分别和固结在下支座 8 定位孔中的左、 右圆柱轴 23、 22 配合铰接, 左、 右圆柱轴 23、 22 的顶端定位连接有连接板 15, 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外侧底部中间分别固结有左、 右翼板9、 17, 左、 右翼板9、 1。

12、7的外侧的圆孔通过销轴分别和左、 右开闭液压缸11、 19的活塞 杆的头部孔铰接, 左、 右开闭液压缸 11、 19 的缸体端部孔与固结在下支座 8 外侧的左、 右耳 状支座13、 21上耳环孔用销轴铰接, 当左、 右开闭液压缸11、 19的活塞杆伸缩时, 通过左、 右 翼板 9、 17 驱动对应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围绕左、 右圆柱轴 23、 22 旋转打开或闭合, 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的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有左上锁孔 12、 右上锁孔 20 和左下锁孔 3、 右下锁孔 7, 分别与固结在下支座 8 上由锁紧液压缸 4 驱动的双层 “T” 型连接板 5 上、 下 。

13、层下表面的两个锁柱 6 配合铰接, 实现外壳封闭后壳体上、 下部锁紧。 0010 在设备正常工作时, 如图 2 中的上图所示左、 右开闭液压缸 11、 19 的活塞杆未伸 出, 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处于闭合状态, 锁紧液压缸 4 驱动双层 “T” 型连接板 5 上、 下层 下表面的锁住 6 下移插入壳体上的左上锁孔 12、 右上锁孔 20 和左下锁孔 3、 右下锁孔 7 中, 实现壳体的上、 下部锁紧, 此时, 破磨物料可由进料口 1 进入, 实施破磨。 0011 当立式盘辊破磨机的转动锥 2 或其他易损零部件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 停止进料 口 1 的进料, 如图 2, 启动锁紧。

14、液压缸 4 驱动双层 “T” 型连接板 5 上、 下层下表面的锁住 6 上 移脱开壳体上的左上锁孔 12、 右上锁孔 20 和左下锁孔 3、 右下锁孔 7 后, 启动左、 右开闭液 压缸 11、 19 的活塞杆伸出, 通过左、 右翼板 9、 17 带动左、 右半圆柱壳体 10、 18 绕着左、 右圆 柱轴23、 22旋转打开, 立式盘辊破磨机内部的转动锥2等易磨损零部件充分外露, 即可进行 检修或更换。 0012 如仅启动左开闭液压缸 11 或左开闭液压缸 19, 使其推动左翼板 9 或右翼板 17, 带动相应左半圆柱壳体 10 或有半圆柱壳体 18 绕左圆柱轴 23 或右圆柱轴 22 旋转打开, 即可实现部分壳体的开闭。 说 明 书 CN 102284319 A CN 102284327 A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4319 A CN 102284327 A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431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破碎、磨粉或粉碎;谷物碾磨的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