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9647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4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12604.7

申请日:

2013.11.26

公开号:

CN103590396A

公开日:

2014.02.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5/48申请公布日:201402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48申请日:2013112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48

主分类号:

E02D5/48

申请人:

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轶琛; 蔡军; 王存正

地址: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太湖西大道21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包括预制管桩及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所述预制管桩的桩身内设有内撑孔,内撑孔内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整个预制管桩分布,在距离预制管桩的桩顶3m处,设置有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每组为四块;每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预制管桩的桩身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从桩顶3m处往下每隔2m处,设置有二~四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最后设置的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离预制管桩的底距离为1m。本发明具有显著增加桩的端承力,提高地基承载能力,能极大的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预制管桩(1)及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所述预制管桩(1)的桩身内设有若干个内撑孔,若干个内撑孔内分别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每两块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为一组,每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预制管桩(1)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在距离预制管桩(1)的桩顶3m处,设置有第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预制管桩(1)的桩顶3m处往下每隔2m处,设置有二~四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最后设置的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离预制管桩(1)的底端距离为1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撑入所述预制管桩(1)的桩身周围土体中,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露出预制管桩管壁外120m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距离预制管桩(1)的桩长10m,管壁厚110mm,管径600m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长230mm、宽120mm、厚80m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说明书

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属于建设工程行业中地基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大城市高楼林立,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不断涌现。为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或加固软弱地基,以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确保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桩基的使用已日益普及,近几年预制管桩桩基础作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一种技术措施,在建筑施工得到推广应用。
通常的预制管桩桩表面都是光滑的,当打入或者压入预制桩时,地基土中的孔隙含水会急剧增高,从而降低桩侧阻力以及桩端阻力,降低了桩的承载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一种新型桩基技术─挤扩支盘桩技术。是在原普通灌注桩基础上增加设置承力盘或整理分支而成。该技术原理是将相对软弱土层中普通的摩擦桩或者摩擦端承桩,在有限的桩身土层范围内通过设置承力盘或承力分支提高桩端承载力,充分利用桩身范围内各层土体的桩端承载力提高单桩承载力,达到提高单方混凝土承载力的目的,从而节省造价或缩短工期,但该技术只能运用于灌注桩中,使用范围较为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加内撑的预制桩沉桩后,打入土体的内撑能起到类似支盘的作用,可以显著增加桩的端承力;能够大幅度的提高预制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包括预制管桩及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所述预制管桩的桩身内设有若干个内撑孔,若干个内撑孔内分别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每一横截面由4个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为一组,每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预制管桩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距离预制管桩的桩顶3m处,设置有第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预制管桩的桩顶3m处往下每隔2m处,设置有二~四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最后设置的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离预制管桩的底端距离为1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撑入所述预制管桩的桩身周围土体中,钢筋混凝土内撑块露出预制管桩管壁外120mm。
所述距离预制管桩的桩长10m,管壁厚110mm,管径60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长230mm、宽120mm、厚8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本实用型新与现有技术相比,加内撑的预制桩沉桩后,由于打入土体的内撑能起到类似支盘的作用,提高地基承载能力,能极大的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侧视及剖面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桩体打入地基内撑撑出后侧视。
图4为图3的B-B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包括预制管桩1及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
所述预制管桩1的桩身内设有若干个内撑孔,若干个内撑孔内分别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每四块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为一组,每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预制管桩1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
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沿整个预制管桩分布。
图1所示:在距离预制管桩1的桩顶3m处,设置有第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1,每组为四块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从桩顶3m往下每隔2m处,设置有二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分别为第二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2及第三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3;从最后设置的第三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3离预制管桩1的桩底端距离1m处设置有第四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4。所述距离预制管桩1的桩长10m,管壁厚110mm,管径60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长230mm、宽120mm、厚80mm。
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撑入预制管桩1的桩身周围土体中,桩体打入地基,沉桩达到深度要求后,如图3~图4所示:利用设备将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全部撑入桩周土体中,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露出预制管桩管壁外120mm。
本实用型新是在预制管桩的制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内撑撑出后,桩身受力不均匀的导致桩身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每一处的内撑沿桩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沉桩后,利用设备将内撑全部撑入桩周围土体中。由于打入土体的内撑能起到类似支盘的作用,可以显著增加桩的端承力。经实例计算,加内撑的预制管桩和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相比,在单桩造价增加了2.5%的情况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提高了32.3%,从而能极大的节省工程造价或缩短工期。

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90396A43申请公布日20140219CN103590396A21申请号201310612604722申请日20131126E02D5/4820060171申请人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14072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太湖西大道2188号72发明人顾轶琛蔡军王存正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32104代理人殷红梅54发明名称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包括预制管桩及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所述预制管桩的桩身内设有内撑孔,内撑孔内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整个预制管桩分布,在距离预制管桩的桩顶3M处。

2、,设置有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每组为四块;每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预制管桩的桩身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从桩顶3M处往下每隔2M处,设置有二四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最后设置的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离预制管桩的底距离为1M。本发明具有显著增加桩的端承力,提高地基承载能力,能极大的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工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90396ACN103590396A1/1页21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预制管桩(1)及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所述预制管桩(1)的桩。

3、身内设有若干个内撑孔,若干个内撑孔内分别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每两块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为一组,每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预制管桩(1)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在距离预制管桩(1)的桩顶3M处,设置有第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预制管桩(1)的桩顶3M处往下每隔2M处,设置有二四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最后设置的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离预制管桩(1)的底端距离为1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撑入所述预制管桩(1)的桩身周围土体中,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露出预制管桩管壁外120MM。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距离预制管桩(1)的桩长10M,管壁厚110MM,管径60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长230MM、宽120MM、厚8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权利要求书CN103590396A1/2页3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属于建设工程行业中地基加固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大城市高楼林立,大型公共建筑、工。

5、业厂房不断涌现。为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或加固软弱地基,以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确保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桩基的使用已日益普及,近几年预制管桩桩基础作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一种技术措施,在建筑施工得到推广应用。0003通常的预制管桩桩表面都是光滑的,当打入或者压入预制桩时,地基土中的孔隙含水会急剧增高,从而降低桩侧阻力以及桩端阻力,降低了桩的承载力。0004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一种新型桩基技术挤扩支盘桩技术。是在原普通灌注桩基础上增加设置承力盘或整理分支而成。该技术原理是将相对软弱土层中普通的摩擦桩或者摩擦端承桩,在有限的桩身土层范围内通过设置承力盘或承力分支提高桩端承载力,充分利。

6、用桩身范围内各层土体的桩端承载力提高单桩承载力,达到提高单方混凝土承载力的目的,从而节省造价或缩短工期,但该技术只能运用于灌注桩中,使用范围较为局限。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加内撑的预制桩沉桩后,打入土体的内撑能起到类似支盘的作用,可以显著增加桩的端承力;能够大幅度的提高预制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0006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包括预制管桩及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所述预制管桩的桩身内设有若干个内撑孔,若干个内撑孔内分别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每一横截面由4个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为一组,每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沿预制管桩横截面呈前后。

7、左右对称分布。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距离预制管桩的桩顶3M处,设置有第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预制管桩的桩顶3M处往下每隔2M处,设置有二四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从最后设置的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离预制管桩的底端距离为1M。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撑入所述预制管桩的桩身周围土体中,钢筋混凝土内撑块露出预制管桩管壁外120MM。0009所述距离预制管桩的桩长10M,管壁厚110MM,管径600MM。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长230MM、宽120MM、厚8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为钢筋混凝土构件。0011本实用型新与现有技术相。

8、比,加内撑的预制桩沉桩后,由于打入土体的内撑能起到类似支盘的作用,提高地基承载能力,能极大的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说明书CN103590396A2/2页4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侧视及剖面图。0013图2为图1的AA剖面视图。0014图3为本发明结构桩体打入地基内撑撑出后侧视。0015图4为图3的BB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7如图1图4所示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结构包括预制管桩1及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0018所述预制管桩1的桩身内设有若干个内撑孔,若干个内撑孔内分别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每四块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为一组,每组钢筋混凝土内。

9、撑块沿预制管桩1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0019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沿整个预制管桩分布。0020图1所示在距离预制管桩1的桩顶3M处,设置有第一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1,每组为四块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从桩顶3M往下每隔2M处,设置有二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分别为第二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2及第三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3;从最后设置的第三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3离预制管桩1的桩底端距离1M处设置有第四组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4。所述距离预制管桩1的桩长10M,管壁厚110MM,管径60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长230MM、宽120MM、厚80MM。0021所述。

10、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撑入预制管桩1的桩身周围土体中,桩体打入地基,沉桩达到深度要求后,如图3图4所示利用设备将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全部撑入桩周土体中,钢筋混凝土内撑块2露出预制管桩管壁外120MM。0022本实用型新是在预制管桩的制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内撑撑出后,桩身受力不均匀的导致桩身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每一处的内撑沿桩横截面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沉桩后,利用设备将内撑全部撑入桩周围土体中。由于打入土体的内撑能起到类似支盘的作用,可以显著增加桩的端承力。经实例计算,加内撑的预制管桩和不加内撑的预制管桩相比,在单桩造价增加了25的情况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提高了323,从而能极大的节省工程造价或缩短工期。说明书CN103590396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590396A2/2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59039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