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964277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10047.6

申请日:

2010.01.14

公开号:

CN102387891A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B23Q1/32; B23Q1/54; B23Q3/06; B23Q17/22

主分类号:

B23Q1/32

申请人:

蒂森克虏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彼得·科妮利厄斯; 马蒂亚斯·艾斯纳; 托马斯·哈恩; 斯特凡·凯撒; 赫尔穆特·凯斯博; 亚瑟·克林克; 迈克尔·克洛泽; 克里斯托弗·欧莱内克; 迈克尔·舒尔茨

地址:

德国海尔布隆

优先权:

2009.03.06 DE 102009012155.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宋合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其中被安装为能够旋转的加工工具(2a)保持在加工单元(2)中,所述加工工具(2a)能够以其旋转轴线(X)相对于被加工的工件表面对准,从而使所述旋转轴线(X)与在所述工件表面的加工点处的几何法线(N)重合。所述加工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装置(4)可自由移动地支承在加工装置上的压板(6),以及用于探测压板(6)的位置偏差的测量装置(8)。根据本发明,所述轴承装置(4)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球表面区域的轴承体(40b)以及以型面锁合的方式将轴承体(40b)包围在球表面区域的轴承容纳部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其中被安装为能够旋转的加工工具(2a)保持在加
工单元(2)中,所述加工工具(2a)能够以其旋转轴线(X)相对于被加工的工件表面对
准,从而所述旋转轴线(X)与在所述工件表面的加工点处的几何法线(N)重合,
所述加工装置包括:
-压板(6),所述压板(6)通过轴承装置(4)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加工装置上,
其中所述轴承装置(4)以及所述压板(6)均具有用于加工工具(2a)的通孔(4a;6a),
以及
-测量装置(8),所述测量装置(8)用于通过在加工点的区域中所述压板(6)在所述
工件的表面对准探测在加工点处所述旋转轴线(X)与所述表面法线(N)之间的偏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装置(4)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球表面区域的轴承体(40b)和以型面锁合的
方式将所述轴承体(40b)包围在所述球表面区域的轴承容纳部分(40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单元(2)被设计为具有
用于容纳所述加工工具(2a)的钻孔主轴的钻孔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单元(2)具有进给装置(10),所述加工单元能够通过所述进给装置沿旋
转轴线(X)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6)和所述轴承装置(4)被设计成压紧单元(12)的元件,
-所述压紧单元(12)能够通过驱动装置(14)相对于加工单元(2)在旋转轴线(X)
的方向上且独立于加工单元(2)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单元(2)具有容纳所述轴承装置(4)的支撑框架(16),所述支撑框架能
够通过驱动装置(14)相对于基板(18)及相对于所述加工单元(2)在轴向上沿旋转轴线
(X)移动,
-所述轴承容纳部分(40a)具有用于所述加工工具(2a)的轴向相对的通道孔,所述
轴承体(40b)在旋转轴线(X)的方向上具有与所述轴承容纳部分(40a)的通道孔对准的
通孔并且在所述通孔的远离基板(18)的一侧支撑具有与所述通孔同轴的压板孔(6a)的
压板(6)。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单元(12)或所述压
紧单元(12)的一部分能够从工作位置移动到工具更换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压紧单
元大体上同轴地包围所述加工工具(2),在所述工具更换位置所述加工工具(2)被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6)被安装为能够
通过导轨(20)横交于所述加工工具(2)的旋转轴线(X)移动或能够通过接头连接装置
横交于所述加工工具(2)的旋转轴线(X)枢转。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在其远
离所述轴承装置(4)的一侧在所述通孔(4a)的区域中具有压力元件(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22)在其面向被加
工工件的一侧具有结构化的表面以便所述压力元件(22)仅在预设的突起区域与被加工的
工件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22)
由各个扇形部分构成。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8)包
括多个路程测量传感器,所述路程测量传感器探测由压板(6)的压紧引起的压板(6)的
各个点的移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8)设
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6)和所述压板(6)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6)
容纳所述测量装置(8)。
14.一种具有在空间上可移动的支撑臂的工业机器人,所述支撑臂支撑根据前述权利要
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2)。

说明书

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特别是在加工期间固定在支撑装置例如夹紧框架或类
似装置中的工件)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有利地被设计成可设置在机器人臂上的至少
部分自动化的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能够以其钻孔工具(自动地)正交地对准被加工的
工件表面上的表面点,用以例如能够生产出孔、钻孔和/或凹部,其钻孔轴线与表面法线在
所述加工表面上的钻孔中心点处重合(钻出正交的孔)。为此,所述加工装置在头部具有通
过轴承装置可自由移动地安装且与测量装置相连的压板,其中,探测由压板倾翻引起压板
的位置偏差(压板能够在所有点围绕所述加工工具的旋转轴线倾翻或枢转360度的角度)-
特别是从中心位置出发,在所述中心位置所述压板内的通孔的、作为所述压板的表面法线
延伸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加工工具的旋转轴线重合能够被探测到。

背景技术

此类设备已经由专利文献US5,848,859中公开。在该专利文献中描述了一种钻孔工具,
其同样具有安装在钻孔机壳体中的钻孔机,在钻孔机的顶端设计有可自由移动的压紧支脚,
其在支承侧具有在横截面上看位圆弧段形状的(球形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与钻孔机壳
体中的与此对应的(球形的)表面配合。这里,压紧支脚通过各个保持弹簧相对于钻孔机
壳体逆着所述钻孔机壳体中的球形支承面被保持偏压在规定的起始位置。所述压紧支脚的
倾翻通过多个在横向设置的线性路程测量传感器进行探测,从而在所述压紧支脚倾翻时用
于支撑钻孔装置的机器人臂的控制装置促使机器人臂被控制为所述钻孔工具相对于需钻孔
的表面正交地对准。在该钻孔装置中,在钻孔过程期间产生的钻屑在压紧支脚的、紧邻其
钻孔处的前部区域中被吸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此类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避免了前述的缺点。特别是要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确保加工装置的更精确的或者更可靠的定位/对准。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总体特征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根据本发明,提出将轴承装置(通过该轴承装置压板被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加工装置上)设计
成球形接头或球节轴承。有利的是,将球节轴承设计为被封装,以便钻屑或类似物无法进入配合的轴
承元件之间的支承点的区域中。此外,通过球节轴承(所述球节轴承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球表面区域
的轴承体以及以型面锁合的方式将轴承体包围在球表面区域的轴承容纳部分)确保不受力地保持压
板,其中,没有蓄积的力施加在压板上,以在非加载的状态下将压板对准到或者保持在预设的位置(例
如中心位置)。以型面锁合的方式包围轴承体的轴承容纳部分还确保了,即使在压板上出现拉力或压
力时也无法将轴承体从轴承容纳部分中抽出。这种轴承装置的类型有效地避免了力不希望地作用到
所述压板上的测量传感器上。所述轴承装置例如可以通过必要时略微修改的Hirschmann公司的铰接
轴承类型号SC…、SSCP…或类似型号(目录GD 1905“高性能的铰接体和铰接轴承”,第19、20
页)构成。球支承的压板(在压紧到被加工的工件上时对应于工件表面相对于工件对准)的对准特别
是通过至少三次、优选四次距离测量来探测。此外所述距离测量可以基于接触借助于机械测量传感
器或者无接触地、特别是通过光学的方法完成。在压板的无接触的位置测量的情况下,可以将三个或
四个传感器特别是在圆周上围绕压板的工具通孔均匀分布地设置。可替换的是,但位置探测也可以通
过仅一个传感器实现,通过该传感器先后测出不同的三个或四个测量点。为此所述传感器特别是可
自由移动地安装。所述测量装置或者测量传感器系统以如下方式集成在加工装置中,即在加工点贴
靠在工件表面上的压板的正交对准的情况与所有测量值的三次距离测量的情况下一样,以及在四次距
离测量的情况下至少由每两个相对的测量传感器的测量值是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被设计成具有用于容纳钻孔
工具的钻孔主轴的钻孔单元。为了在所有时间即使在工作(或者切削加工)期间也能够确保压板在位
置方面准确地布置,所述加工装置在远离压板的区域中-在所述加工工具的进给方向上看在球形接头
的上游-具有横向设置的用于抽吸屑末和/或润滑剂或冷却剂的抽吸设备。通过所述抽吸设备的设置,
压板的支承不会受到额外力的影响。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考虑设置具有用于切削加工的旋转加工工
具的加工单元。这样,本发明包括例如铣磨工具或锥形扩孔工具等。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改进中,
所述加工单元设有进给装置,从而旋转加工工具可以沿其旋转轴线轴向地移动。有利的是,除了所
述压板,所述轴承装置也是所述压紧单元的元件,其中,所述压紧单元能够通过另一个驱动装置(下
文中也称作压紧驱动装置)同样沿加工工具的旋转轴线移动。此外,所述压紧驱动装置设计成,压
紧单元的移动性独立于所述进给装置的移动性。所述压紧单元有利地包括将加工单元特别是同轴地
包围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可通过所述压紧驱动装置相对于位置固定的基板在轴向上沿旋转轴
线移动。所述压板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轴承装置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并且在远离基板一测
的端面上连接到支承在轴承容纳部分(或者空心球体形的轴瓦)中的轴承体(或者球形接头的球冠)
以便在所有方向上可自由旋转地移动。此外所述轴承体和轴承容纳部分均在所述加工工具的旋转轴
线的方向上具有用于所述加工单元、所述加工工具或所述加工工具的一部分通道的通孔而且所述压
板具有与所述轴承体的通孔对应的通孔。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特别是具有球支承的压板的压紧单元,解决了传统加工装置的各种
各样的问题。通过设计成球形接头的轴承装置,所述压紧单元的压板在将其压紧到三维的、弯曲工
件表面上时自动地与弯曲面相切地对准。通过压板(振荡板)的倾翻的测量,可以校正压紧单元和钻
孔单元的机器人辅助的定位,从而将所述加工工具的旋转轴线最终地以所需的角度(优选正交地)
与元件表面对齐。不受角度的影响,其中通过所述加工工具产生的钻孔以该角度置入工件中(至少
在一定的界限中),振荡板切向地在加工点出靠在元件/工件上,其中,设置在压板的通孔的区域中的
压力元件相应地密封加工点(钻孔)。通过压紧单元的独立驱动,可以补偿在机器人定位时的公差(元
件支承装置和元件几何尺寸的公差),其中通过所述机器人定位将所述加工装置相对于被加工的工件
定位。借助于可选的力测量(为此压紧单元有利地具有相应的与(机器人)控制装置耦合的力测量机
构或者与相应的力测量机构耦合),需钻孔的元件可以以规定的压力朝支座挤压且因此固定在此。通
过额外的可选的传感器(例如光栅)可以探测工具尖部,从而可以通过光栅和压力元件之间或光栅与
压板端面之间的边缘距离(平行于加工工具的旋转轴线),置入具有准确限定的深度的钻孔和/或沉降。
为了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更换工具,可以将压紧单元的一部分设计成可移动的或可枢转的。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按照下面的方式工作。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将加工装置通过
工业机器人的机器人臂定位到通过存储的加工数据预设的所需加工位置中。此外,所需加工位置-从
工业机器人的预设的已知的起始点出发且因此从加工装置的已知的起始点出发-通过相应的用于相对
于被加工的且在工件保持装置中限定地定位的工件三维地定位加工装置的数据组来确定。如果所述
加工装置通过机器人定位到距离工件或者被加工的工件位置具有预设距离(z位置)的预设的x/y位
置中,则压紧单元通过其单独的驱动装置在进给方向上移动,直到压紧单元的压板以预设的力靠在被
加工的工件上。此外,所述压板由于其球节轴承在工件上对准并且进行压板的对准是否与所需的、
预设的对准(特别是在加工位置的区域中与工件表面正交)是否对于的检测。如果压板的对准位于可
预设的公差范围以内,开始工件的加工(例如激活钻孔机并起动进给装置)。如果压板的对准位于可
预设的或预设的公差范围以外,所述压紧单元以背向进给方向移动预设的距离并且根据测得的位置
数据(所需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偏差)相应地重新对准到不再与工件接触的位置中。随后将压紧单元重
新驱动到工件上直至到达规定的贴靠压力并且重新探测和检测压板的位置。这个过程经常重复,直到
压板的实际位置到达预设的公差范围内。

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特点和有益的改进在下面的附图说明中阐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被设计成钻孔单元或者钻孔锥形扩孔单元的加工单元的加工装置
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加工装置以其球支承的压板贴靠在相对于所述加工
工具倾斜设置的加工面上,和

图3示出了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所述轴承装置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其中,采用钻孔机形式的加工单元2。
此外,钻孔机2通过进给装置10沿加工工具2a的旋转轴线X(或者进给轴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
安装。这里,加工单元2可以通过进给装置10相对于位置固定地设置的基板18(基板是加工装置2
的位置固定的元件)以线性往复移动的方式移动。此外,位置固定的基板18可以实施为单独的(垂
直于进给轴线定位的)板,该板可固定在机器人臂一类的连接平面上。与加工单元2同轴地设置压紧
单元12,压紧单元12在其面向被加工的工件的一侧支撑通过轴承装置4(球形接头)安装的压板6,
并且在其远离被加工的工件的一侧与另一个驱动装置14配合,以便压紧单元12能够通过驱动装置
14相对于加工单元2或相对于其在旋转轴线X的方向上并且独立于加工单元2或者进给装置10轴向
移动。此外,在球支承的压板6和压紧单元12之间设有测量装置8的多个测量传感器,用以探测压
板6在压到被加工的工件表面上时的相应倾翻(或者倾翻的程度和方向)。此外,测量传感器不是机
械地与压板6连接,而是通过预设的小的弹簧力靠到压板6的背面。此外,以如下方式测量弹簧力(与
压板的质量成比例),虽然测量传感器靠在压板6上,但无法移动它(因此压板6无法通过弹簧加载
的测量传感器移动或甚至无法对准到预设的位置)。为了实现压板6的尽可能无干扰的以及准确的对
准和位置探测,压板基本上不受力地安装,其安装方式为:(除了弹簧加载的测量传感器以极小的力
作用之外)没有蓄积的力施加在压板6上,以便将压板在不加载的状态下对准到预设的位置、例如中
心位置或在该位置上保持住。为了安装压板6,压紧单元12具有基本上空心圆柱形的支撑框架16,
支撑框架16在其远离工件的一侧(或者面向基板18的一侧)具有帽檐状的凸起,从而从横截面看形
成双L形状,其中L形的较长肢相互平行地面对面并且L形的较短肢以相互相反的方向指向外)。测
量传感器8被支撑框架16容纳或至少在某些区域集成在其中。由此一方面实现了特别紧凑的构造方
式且另一方面防止了测量传感器8受到机械上或其它方面的影响。作为其它的用于测量传感器8的保
护措施,设置(未示出的)压板6的防旋转装置。所述防旋转装置主要由球构成,所述球在压板6
的侧面的凹槽中运行并与较小直径的销钉相连且通过该销钉或通过另一个相对于压板6位置固定的
元件支撑在支撑框架16上。

此外,在压紧单元12的支撑框架16的空心圆柱体形区域上彼此相对地设置两个对应的光栅元件
S1、S2,借助于所述光栅元件探测加工工具2a的位置。所述位置例如通过探测加工工具2a的尖部
确定并且这特别用于确定在被加工的工件中的实施的钻孔深度或者锥形扩孔深度。所述位置至少在
起动开始时每次更换工具之后被确定一次。为此加工单元2连同由此支撑的加工工具2a从图1中所
示的闲置位置出发向回移动,直到加工工具2a的尖部(例如螺纹钻头的十字刀)离开光栅元件S1、
S2的区域(光栅不再被阻断)且随后缓慢地向前移动,直到通过加工工具2a的尖部刚好又将光栅元
件S1、S2的光栅阻断。由于光栅元件S1、S2到球支承的压板6的端面的规定位置(光栅到压板6
的端面或到压紧单元22的端面的已知的距离,下文中也称作自由行程),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确定相应
的钻孔深度或者锥形扩孔深度(钻孔深度或者加工深度=总进给路程-自由行程;或用于所需的加工深
度的进给路程=自由行程+所需的加工深度)。

为了能够在被加工工件表面的点精确地确定加工工具2a(通过其旋转轴线X规定)相对于表面
法线N的位置确定或相对位置,将压板6设计成,压板6的规定安置尽可能靠近被加工的表面位置。
为此将压板6的通孔6a适应于需穿过通孔6a的加工工具2a来进行尺寸设计(例如压板6或压紧单
元22的通孔的直径仅略大于加工工具的直径)。有利的是,压板6在其面向被加工的工件的一侧在通
孔6a的区域中具有压力元件22。压力元件22优选可更换地连接凹压板6上并且例如由如特氟龙、
金属、塑料或陶瓷材料构成。对于压力元件22的材料的选择根据被加工的工件的材料和/或根据其表
面光洁度进行。压力元件22可以在其面向工件的表面上相应地具有一定结构,从而与被加工的工件
的接触仅在预设的突起的范围中实现。此外,压力元件22也可以由各个分段构成、特别是由圆环的
分段构成。

为了确保能够尽可能方便地更换加工工具2a(例如将钻头更换成锥形扩孔钻头或具有另一种直
径的钻头),相应地设计压紧单元12。为此可以例如使支撑框架16相对于其驱动装置14或连同其驱
动装置14横交于加工工具2a的旋转轴线X通过导轨20移动。可替换的是,这里也可以考虑支撑框
架16通过未示出的铰链或相应的铰接件横交于加工工具2a的旋转轴线X可枢转地支承。

在图2中示出了加工单元2处于与图1不同的工作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这里,加工单
元2以具有相应的作为加工工具2a的钻头的钻孔机形式被驱动到被加工工件的表面。由于在所示的
实施例中被加工工件的表面相对于加工单元2倾斜延伸地定位,压板6相应地枢转。测量装置8的测
量传感器(线性路程测量传感器)探测压板6从中心位置出发的枢转的程度和方向(哪些测量传感器
相对于中心位置以哪个值伸长以及哪些测量传感器缩短?),在所述中心位置中作为压板6的表面法
线N延伸的、通孔6a的中心轴线与加工工具2a的旋转轴线X重合,且将相应的测量值进一步传送
到相应的评价单元和支撑加工装置2的工业机器人(未示出)的控制装置。通过评价单元可以确定钻
孔工具2a相对于加工面对准的角度。针对产生与该角度偏差的钻孔(例如正交的钻孔),工业机器人
可以相应地对准加工装置2和加工工具2a或加工单元2。此外,压紧单元12或其支撑框架16配有
特别是横交于进给轴线设置的抽吸通道24,从而在将工件加工时去除的工件部分(例如钻屑等)和/
或剩余的冷却剂或润滑剂从压板6的压紧区域去除。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一方面针对材料
部分的抽吸以及针对剩余冷却剂或润滑剂的抽吸设置不同的抽吸通道。

图3中示出了球形接头4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球形接头4的球冠40b的通孔4a
以台阶孔的形式实施。第一轴向钻孔部分B1具有较大直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二钻孔部分B2通过
孔台阶BS与第一轴向钻孔部分B1相连。未示出的压板6的端面在较小直径的一侧设置在通孔4a的
区域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钻孔部分B1为锥形段形式。通过具有较大直径的钻孔部分B1以
简单的方式形成用于在此期间容纳钻屑的腔室,钻屑连续地通过抽吸装置抽出。

附图标记列表

2 加工单元(钻孔机)

2a 加工工具(钻头)

X 旋转轴线

4 轴承装置(球节轴承)

4a 轴承装置的通孔/球冠中的通孔

40a (球节的)轴承容纳部分/轴瓦

40b (球节的)轴承体/球冠

6 压板(压紧板)

6a 压板的通孔

8 测量装置(路程测量装置)

10 (进给/驱动加工单元的)第一驱动装置

12 压紧单元

14 (进给/驱动加工单元的)第二驱动装置

16 支撑框架

18 基板

20 导轨(支撑框架)

22 压力元件(压板)

24 抽吸通道

S1,S2 光栅元件

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78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7891 A *CN102387891A* (21)申请号 201080010047.6 (22)申请日 2010.01.14 102009012155.2 2009.03.06 DE B23Q 1/32(2006.01) B23Q 1/54(2006.01) B23Q 3/06(2006.01) B23Q 17/22(2006.01) (71)申请人 蒂森克虏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海尔布隆 (72)发明人 彼得科妮利厄斯 马蒂亚斯艾斯纳 托马斯哈恩 斯特凡凯撒 赫尔穆特凯斯博 。

2、亚瑟克林克 迈克尔克洛泽 克里斯托弗欧莱内克 迈克尔舒尔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01 代理人 宋合成 (54) 发明名称 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 其中被安装为能够旋转的加工工具 (2a) 保持在 加工单元 (2) 中, 所述加工工具 (2a) 能够以其旋 转轴线 (X) 相对于被加工的工件表面对准, 从而 使所述旋转轴线 (X) 与在所述工件表面的加工点 处的几何法线 (N) 重合。所述加工装置包括通过 轴承装置 (4) 可自由移动地支承在加工装置上的 压板(6), 以及用于探测压。

3、板(6)的位置偏差的测 量装置 (8)。根据本发明, 所述轴承装置 (4) 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球表面区域的轴承体 (40b) 以及以 型面锁合的方式将轴承体 (40b) 包围在球表面区 域的轴承容纳部分 (40a)。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08.31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0/000144 2010.01.14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0/099844 DE 2010.09.10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4、 CN 102387904 A1/2 页 2 1. 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 其中被安装为能够旋转的加工工具 (2a) 保持在加 工单元 (2) 中, 所述加工工具 (2a) 能够以其旋转轴线 (X) 相对于被加工的工件表面对准, 从而所述旋转轴线 (X) 与在所述工件表面的加工点处的几何法线 (N) 重合, 所述加工装置包括 : - 压板 (6), 所述压板 (6) 通过轴承装置 (4) 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加工装置上, 其 中所述轴承装置 (4) 以及所述压板 (6) 均具有用于加工工具 (2a) 的通孔 (4a ; 6a), 以及 - 测量装置 (8), 所述测量装置 (8) 用于。

5、通过在加工点的区域中所述压板 (6) 在所述工 件的表面对准探测在加工点处所述旋转轴线 (X) 与所述表面法线 (N) 之间的偏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轴承装置 (4) 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球表面区域的轴承体 (40b) 和以型面锁合的方 式将所述轴承体 (40b) 包围在所述球表面区域的轴承容纳部分 (40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单元(2)被设计为具有用于 容纳所述加工工具 (2a) 的钻孔主轴的钻孔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工单元 (2) 具有进给装置 (10), 所述加工单元能够通过所述进给。

6、装置沿旋转 轴线 (X) 轴向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板 (6) 和所述轴承装置 (4) 被设计成压紧单元 (12) 的元件, - 所述压紧单元 (12) 能够通过驱动装置 (14) 相对于加工单元 (2) 在旋转轴线 (X) 的 方向上且独立于加工单元 (2) 轴向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紧单元 (2) 具有容纳所述轴承装置 (4) 的支撑框架 (16), 所述支撑框架能够 通过驱动装置 (14) 相对于基板 (18) 及相对于所述加工单元 (2) 在轴向上沿旋转轴线 (X) 移动, - 所述。

7、轴承容纳部分 (40a) 具有用于所述加工工具 (2a) 的轴向相对的通道孔, 所述轴 承体 (40b) 在旋转轴线 (X) 的方向上具有与所述轴承容纳部分 (40a) 的通道孔对准的通孔 并且在所述通孔的远离基板 (18) 的一侧支撑具有与所述通孔同轴的压板孔 (6a) 的压板 (6)。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单元 (12) 或所述压紧 单元 (12) 的一部分能够从工作位置移动到工具更换位置, 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压紧单元 大体上同轴地包围所述加工工具 (2), 在所述工具更换位置所述加工工具 (2) 被释放。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

8、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架 (16) 被安装为能够通 过导轨 (20) 横交于所述加工工具 (2) 的旋转轴线 (X) 移动或能够通过接头连接装置横交 于所述加工工具 (2) 的旋转轴线 (X) 枢转。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 (6) 在其远离 所述轴承装置 (4) 的一侧在所述通孔 (4a) 的区域中具有压力元件 (22)。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元件 (22) 在其面向被加工 工件的一侧具有结构化的表面以便所述压力元件 (22) 仅在预设的突起区域与被加工的工 件接触。 权 利 要 求 书。

9、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2/2 页 3 10. 根据权利要求 9-12 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元件 (22) 由 各个扇形部分构成。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装置 (8) 包括 多个路程测量传感器, 所述路程测量传感器探测由压板 (6) 的压紧引起的压板 (6) 的各个 点的移动。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装置 (8) 设置 在所述支撑框架 (16) 和所述压板 (6) 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 5-12 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 其。

10、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架 (16) 容 纳所述测量装置 (8)。 14. 一种具有在空间上可移动的支撑臂的工业机器人, 所述支撑臂支撑根据前述权利 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 (2)。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1/6 页 4 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 ( 特别是在加工期间固定在支撑装置例如夹紧框 架或类似装置中的工件 ) 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有利地被设计成可设置在机器人臂上 的至少部分自动化的钻孔装置, 所述钻孔装置能够以其钻孔工具 ( 自动地 ) 正交地对准被 加工的工件表面上的表面点, 。

11、用以例如能够生产出孔、 钻孔和 / 或凹部, 其钻孔轴线与表面 法线在所述加工表面上的钻孔中心点处重合(钻出正交的孔)。 为此, 所述加工装置在头部 具有通过轴承装置可自由移动地安装且与测量装置相连的压板, 其中, 探测由压板倾翻引 起压板的位置偏差(压板能够在所有点围绕所述加工工具的旋转轴线倾翻或枢转360度的 角度 )- 特别是从中心位置出发, 在所述中心位置所述压板内的通孔的、 作为所述压板的表 面法线延伸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加工工具的旋转轴线重合能够被探测到。 背景技术 0002 此类设备已经由专利文献 US5,848,859 中公开。在该专利文献中描述了一种钻孔 工具, 其同样具有安装在。

12、钻孔机壳体中的钻孔机, 在钻孔机的顶端设计有可自由移动的压 紧支脚, 其在支承侧具有在横截面上看位圆弧段形状的(球形的)支承面, 所述支承面与钻 孔机壳体中的与此对应的 ( 球形的 ) 表面配合。这里, 压紧支脚通过各个保持弹簧相对于 钻孔机壳体逆着所述钻孔机壳体中的球形支承面被保持偏压在规定的起始位置。 所述压紧 支脚的倾翻通过多个在横向设置的线性路程测量传感器进行探测, 从而在所述压紧支脚倾 翻时用于支撑钻孔装置的机器人臂的控制装置促使机器人臂被控制为所述钻孔工具相对 于需钻孔的表面正交地对准。 在该钻孔装置中, 在钻孔过程期间产生的钻屑在压紧支脚的、 紧邻其钻孔处的前部区域中被吸走。 发。

13、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此类的加工装置, 所述加工装置避免了前述的缺点。 特别是要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确保加工装置的更精确的或者更可靠的定位 / 对准。 0004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 1 的总体特征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改进在从属权 利要求中描述。根据本发明, 提出将轴承装置 ( 通过该轴承装置压板被可自由移动地安装 在所述加工装置上 ) 设计成球形接头或球节轴承。有利的是, 将球节轴承设计为被封装, 以便钻屑或类似物无法进入配合的轴承元件之间的支承点的区域中。此外, 通过球节轴承 ( 所述球节轴承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球表面区域的轴承体以及以型面锁合的方式将轴承体包 围。

14、在球表面区域的轴承容纳部分 ) 确保不受力地保持压板, 其中, 没有蓄积的力施加在压 板上, 以在非加载的状态下将压板对准到或者保持在预设的位置(例如中心位置)。 以型面 锁合的方式包围轴承体的轴承容纳部分还确保了, 即使在压板上出现拉力或压力时也无法 将轴承体从轴承容纳部分中抽出。 这种轴承装置的类型有效地避免了力不希望地作用到所 述压板上的测量传感器上。所述轴承装置例如可以通过必要时略微修改的 Hirschmann 公 司的铰接轴承类型号 SC、 SSCP或类似型号 ( 目录 GD 1905“高性能的铰接体和铰接轴 说 明 书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2/。

15、6 页 5 承” , 第 19、 20 页 ) 构成。球支承的压板 ( 在压紧到被加工的工件上时对应于工件表面相对 于工件对准 ) 的对准特别是通过至少三次、 优选四次距离测量来探测。此外所述距离测量 可以基于接触借助于机械测量传感器或者无接触地、 特别是通过光学的方法完成。在压板 的无接触的位置测量的情况下, 可以将三个或四个传感器特别是在圆周上围绕压板的工具 通孔均匀分布地设置。 可替换的是, 但位置探测也可以通过仅一个传感器实现, 通过该传感 器先后测出不同的三个或四个测量点。为此所述传感器特别是可自由移动地安装。所述测 量装置或者测量传感器系统以如下方式集成在加工装置中, 即在加工点贴。

16、靠在工件表面上 的压板的正交对准的情况与所有测量值的三次距离测量的情况下一样, 以及在四次距离测 量的情况下至少由每两个相对的测量传感器的测量值是相同的。 0005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被设计成具有 用于容纳钻孔工具的钻孔主轴的钻孔单元。为了在所有时间即使在工作 ( 或者切削加工 ) 期间也能够确保压板在位置方面准确地布置, 所述加工装置在远离压板的区域中 - 在所述 加工工具的进给方向上看在球形接头的上游-具有横向设置的用于抽吸屑末和/或润滑剂 或冷却剂的抽吸设备。通过所述抽吸设备的设置, 压板的支承不会受到额外力的影响。 0006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

17、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也可以考虑设置具有用于切削加 工的旋转加工工具的加工单元。这样, 本发明包括例如铣磨工具或锥形扩孔工具等。在本 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改进中, 所述加工单元设有进给装置, 从而旋转加工工具可以沿其旋 转轴线轴向地移动。有利的是, 除了所述压板, 所述轴承装置也是所述压紧单元的元件, 其 中, 所述压紧单元能够通过另一个驱动装置 ( 下文中也称作压紧驱动装置 ) 同样沿加工工 具的旋转轴线移动。 此外, 所述压紧驱动装置设计成, 压紧单元的移动性独立于所述进给装 置的移动性。所述压紧单元有利地包括将加工单元特别是同轴地包围的支撑框架, 所述支 撑框架可通过所述压紧驱动装置相。

18、对于位置固定的基板在轴向上沿旋转轴线移动。 所述压 板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轴承装置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并且在远离基板一测的端 面上连接到支承在轴承容纳部分 ( 或者空心球体形的轴瓦 ) 中的轴承体 ( 或者球形接头的 球冠 ) 以便在所有方向上可自由旋转地移动。此外所述轴承体和轴承容纳部分均在所述加 工工具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具有用于所述加工单元、 所述加工工具或所述加工工具的一部 分通道的通孔而且所述压板具有与所述轴承体的通孔对应的通孔。 0007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 特别是具有球支承的压板的压紧单元, 解决了传统 加工装置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设计成球形接头的轴承装置, 所述压紧。

19、单元的压板在将 其压紧到三维的、 弯曲工件表面上时自动地与弯曲面相切地对准。通过压板 ( 振荡板 ) 的 倾翻的测量, 可以校正压紧单元和钻孔单元的机器人辅助的定位, 从而将所述加工工具的 旋转轴线最终地以所需的角度 ( 优选正交地 ) 与元件表面对齐。不受角度的影响, 其中通 过所述加工工具产生的钻孔以该角度置入工件中 ( 至少在一定的界限中 ), 振荡板切向地 在加工点出靠在元件 / 工件上, 其中, 设置在压板的通孔的区域中的压力元件相应地密封 加工点(钻孔)。 通过压紧单元的独立驱动, 可以补偿在机器人定位时的公差(元件支承装 置和元件几何尺寸的公差 ), 其中通过所述机器人定位将所述。

20、加工装置相对于被加工的工 件定位。借助于可选的力测量 ( 为此压紧单元有利地具有相应的与 ( 机器人 ) 控制装置耦 合的力测量机构或者与相应的力测量机构耦合 ), 需钻孔的元件可以以规定的压力朝支座 挤压且因此固定在此。通过额外的可选的传感器 ( 例如光栅 ) 可以探测工具尖部, 从而可 说 明 书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3/6 页 6 以通过光栅和压力元件之间或光栅与压板端面之间的边缘距离 ( 平行于加工工具的旋转 轴线 ), 置入具有准确限定的深度的钻孔和 / 或沉降。为了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更换工具, 可 以将压紧单元的一部分设计成可移动的或可枢转的。 。

21、0008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按照下面的方式工作。 在第一方法步骤中 将加工装置通过工业机器人的机器人臂定位到通过存储的加工数据预设的所需加工位置 中。此外, 所需加工位置 - 从工业机器人的预设的已知的起始点出发且因此从加工装置的 已知的起始点出发 - 通过相应的用于相对于被加工的且在工件保持装置中限定地定位的 工件三维地定位加工装置的数据组来确定。 如果所述加工装置通过机器人定位到距离工件 或者被加工的工件位置具有预设距离 (z 位置 ) 的预设的 x/y 位置中, 则压紧单元通过其单 独的驱动装置在进给方向上移动, 直到压紧单元的压板以预设的力靠在被加工的工件上。 此外, 。

22、所述压板由于其球节轴承在工件上对准并且进行压板的对准是否与所需的、 预设的 对准 ( 特别是在加工位置的区域中与工件表面正交 ) 是否对于的检测。如果压板的对准位 于可预设的公差范围以内, 开始工件的加工(例如激活钻孔机并起动进给装置)。 如果压板 的对准位于可预设的或预设的公差范围以外, 所述压紧单元以背向进给方向移动预设的距 离并且根据测得的位置数据(所需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偏差)相应地重新对准到不再与工件 接触的位置中。 随后将压紧单元重新驱动到工件上直至到达规定的贴靠压力并且重新探测 和检测压板的位置。这个过程经常重复, 直到压板的实际位置到达预设的公差范围内。 0009 本发明的其它的优。

23、点、 特点和有益的改进在下面的附图说明中阐述。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 0011 图 1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被设计成钻孔单元或者钻孔锥形扩孔单元的加工 单元的加工装置的示意图 ; 0012 图 2 示出了图 1 所示的加工装置, 其中所述加工装置以其球支承的压板贴靠在相 对于所述加工工具倾斜设置的加工面上, 和 0013 图 3 示出了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所述轴承装置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在图 1 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 其中, 采用钻孔机形式 的加工单元 2。此外, 钻孔机 2 通过进给装置 10 沿加工工具 2。

24、a 的旋转轴线 X( 或者进给轴 线 ) 轴向可移动地设置 / 安装。这里, 加工单元 2 可以通过进给装置 10 相对于位置固定地 设置的基板18(基板是加工装置2的位置固定的元件)以线性往复移动的方式移动。 此外, 位置固定的基板 18 可以实施为单独的 ( 垂直于进给轴线定位的 ) 板, 该板可固定在机器人 臂一类的连接平面上。与加工单元 2 同轴地设置压紧单元 12, 压紧单元 12 在其面向被加 工的工件的一侧支撑通过轴承装置 4( 球形接头 ) 安装的压板 6, 并且在其远离被加工的工 件的一侧与另一个驱动装置 14 配合, 以便压紧单元 12 能够通过驱动装置 14 相对于加工单。

25、 元 2 或相对于其在旋转轴线 X 的方向上并且独立于加工单元 2 或者进给装置 10 轴向移动。 此外, 在球支承的压板 6 和压紧单元 12 之间设有测量装置 8 的多个测量传感器, 用以探测 压板 6 在压到被加工的工件表面上时的相应倾翻 ( 或者倾翻的程度和方向 )。此外, 测量 说 明 书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4/6 页 7 传感器不是机械地与压板 6 连接, 而是通过预设的小的弹簧力靠到压板 6 的背面。此外, 以 如下方式测量弹簧力 ( 与压板的质量成比例 ), 虽然测量传感器靠在压板 6 上, 但无法移动 它 ( 因此压板 6 无法通过弹簧。

26、加载的测量传感器移动或甚至无法对准到预设的位置 )。为 了实现压板 6 的尽可能无干扰的以及准确的对准和位置探测, 压板基本上不受力地安装, 其安装方式为 : ( 除了弹簧加载的测量传感器以极小的力作用之外 ) 没有蓄积的力施加在 压板 6 上, 以便将压板在不加载的状态下对准到预设的位置、 例如中心位置或在该位置上 保持住。为了安装压板 6, 压紧单元 12 具有基本上空心圆柱形的支撑框架 16, 支撑框架 16 在其远离工件的一侧 ( 或者面向基板 18 的一侧 ) 具有帽檐状的凸起, 从而从横截面看形成 双 L 形状, 其中 L 形的较长肢相互平行地面对面并且 L 形的较短肢以相互相反的。

27、方向指向 外 )。测量传感器 8 被支撑框架 16 容纳或至少在某些区域集成在其中。由此一方面实现了 特别紧凑的构造方式且另一方面防止了测量传感器 8 受到机械上或其它方面的影响。作为 其它的用于测量传感器 8 的保护措施, 设置 ( 未示出的 ) 压板 6 的防旋转装置。所述防旋 转装置主要由球构成, 所述球在压板 6 的侧面的凹槽中运行并与较小直径的销钉相连且通 过该销钉或通过另一个相对于压板 6 位置固定的元件支撑在支撑框架 16 上。 0015 此外, 在压紧单元 12 的支撑框架 16 的空心圆柱体形区域上彼此相对地设置两个 对应的光栅元件 S1、 S2, 借助于所述光栅元件探测加工。

28、工具 2a 的位置。所述位置例如通过 探测加工工具 2a 的尖部确定并且这特别用于确定在被加工的工件中的实施的钻孔深度或 者锥形扩孔深度。所述位置至少在起动开始时每次更换工具之后被确定一次。为此加工单 元2连同由此支撑的加工工具2a从图1中所示的闲置位置出发向回移动, 直到加工工具2a 的尖部 ( 例如螺纹钻头的十字刀 ) 离开光栅元件 S1、 S2 的区域 ( 光栅不再被阻断 ) 且随后 缓慢地向前移动, 直到通过加工工具 2a 的尖部刚好又将光栅元件 S1、 S2 的光栅阻断。由于 光栅元件 S1、 S2 到球支承的压板 6 的端面的规定位置 ( 光栅到压板 6 的端面或到压紧单 元 22。

29、 的端面的已知的距离, 下文中也称作自由行程 ), 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确定相应的钻孔 深度或者锥形扩孔深度 ( 钻孔深度或者加工深度总进给路程 - 自由行程 ; 或用于所需的 加工深度的进给路程自由行程 + 所需的加工深度 )。 0016 为了能够在被加工工件表面的点精确地确定加工工具 2a( 通过其旋转轴线 X 规 定 ) 相对于表面法线 N 的位置确定或相对位置, 将压板 6 设计成, 压板 6 的规定安置尽可能 靠近被加工的表面位置。为此将压板 6 的通孔 6a 适应于需穿过通孔 6a 的加工工具 2a 来 进行尺寸设计 ( 例如压板 6 或压紧单元 22 的通孔的直径仅略大于加工工具的直。

30、径 )。有利 的是, 压板6在其面向被加工的工件的一侧在通孔6a的区域中具有压力元件22。 压力元件 22优选可更换地连接凹压板6上并且例如由如特氟龙、 金属、 塑料或陶瓷材料构成。 对于压 力元件22的材料的选择根据被加工的工件的材料和/或根据其表面光洁度进行。 压力元件 22 可以在其面向工件的表面上相应地具有一定结构, 从而与被加工的工件的接触仅在预设 的突起的范围中实现。此外, 压力元件 22 也可以由各个分段构成、 特别是由圆环的分段构 成。 0017 为了确保能够尽可能方便地更换加工工具 2a( 例如将钻头更换成锥形扩孔钻头 或具有另一种直径的钻头 ), 相应地设计压紧单元 12。。

31、为此可以例如使支撑框架 16 相对于 其驱动装置 14 或连同其驱动装置 14 横交于加工工具 2a 的旋转轴线 X 通过导轨 20 移动。 可替换的是, 这里也可以考虑支撑框架 16 通过未示出的铰链或相应的铰接件横交于加工 说 明 书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5/6 页 8 工具 2a 的旋转轴线 X 可枢转地支承。 0018 在图 2 中示出了加工单元 2 处于与图 1 不同的工作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 置。这里, 加工单元 2 以具有相应的作为加工工具 2a 的钻头的钻孔机形式被驱动到被加工 工件的表面。由于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被加工工件的表面相对于加工。

32、单元 2 倾斜延伸地定 位, 压板 6 相应地枢转。测量装置 8 的测量传感器 ( 线性路程测量传感器 ) 探测压板 6 从 中心位置出发的枢转的程度和方向 ( 哪些测量传感器相对于中心位置以哪个值伸长以及 哪些测量传感器缩短?), 在所述中心位置中作为压板6的表面法线N延伸的、 通孔6a的中 心轴线与加工工具2a的旋转轴线X重合, 且将相应的测量值进一步传送到相应的评价单元 和支撑加工装置 2 的工业机器人 ( 未示出 ) 的控制装置。通过评价单元可以确定钻孔工具 2a 相对于加工面对准的角度。针对产生与该角度偏差的钻孔 ( 例如正交的钻孔 ), 工业机 器人可以相应地对准加工装置 2 和加。

33、工工具 2a 或加工单元 2。此外, 压紧单元 12 或其支撑 框架 16 配有特别是横交于进给轴线设置的抽吸通道 24, 从而在将工件加工时去除的工件 部分 ( 例如钻屑等 ) 和 / 或剩余的冷却剂或润滑剂从压板 6 的压紧区域去除。在本发明的 另一实施例中, 可以一方面针对材料部分的抽吸以及针对剩余冷却剂或润滑剂的抽吸设置 不同的抽吸通道。 0019 图 3 中示出了球形接头 4 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 球形接头 4 的球冠 40b的通孔4a以台阶孔的形式实施。 第一轴向钻孔部分B1具有较大直径, 具有较小直径的 第二钻孔部分 B2 通过孔台阶 BS 与第一轴向钻孔部分 B1 。

34、相连。未示出的压板 6 的端面在 较小直径的一侧设置在通孔 4a 的区域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 第一钻孔部分 B1 为锥形段 形式。通过具有较大直径的钻孔部分 B1 以简单的方式形成用于在此期间容纳钻屑的腔室, 钻屑连续地通过抽吸装置抽出。 0020 附图标记列表 0021 2 加工单元 ( 钻孔机 ) 0022 2a 加工工具 ( 钻头 ) 0023 X 旋转轴线 0024 4 轴承装置 ( 球节轴承 ) 0025 4a 轴承装置的通孔 / 球冠中的通孔 0026 40a ( 球节的 ) 轴承容纳部分 / 轴瓦 0027 40b ( 球节的 ) 轴承体 / 球冠 0028 6 压板 ( 压紧。

35、板 ) 0029 6a 压板的通孔 0030 8 测量装置 ( 路程测量装置 ) 0031 10 ( 进给 / 驱动加工单元的 ) 第一驱动装置 0032 12 压紧单元 0033 14 ( 进给 / 驱动加工单元的 ) 第二驱动装置 0034 16 支撑框架 0035 18 基板 0036 20 导轨 ( 支撑框架 ) 0037 22 压力元件 ( 压板 ) 说 明 书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6/6 页 9 0038 24 抽吸通道 0039 S1, S2 光栅元件 说 明 书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1/3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2/3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7891 A CN 102387904 A3/3 页 1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7891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