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964117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57687.0

申请日:

2011.11.14

公开号:

CN102383253A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D04B15/10

主分类号:

D04B15/10

申请人:

张海

发明人:

张海

地址:

226661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农具巷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隔片的厚度与所述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设有以该下边缘为槽口端的至少两个孔槽。本发明隔片能有效地固定插片,同时可取代原插片后端对辅针起限位作用的塞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插于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的厚度与所述
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设有以该下边缘为槽口端的至
少两个孔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为相同直径且并立排布的圆孔槽,
所述槽口对称于该圆孔槽的圆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的宽度H为:1/2D≤H≤4/5D,
其中D为所述孔槽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之间的下边缘为凹弧形,使所述
槽口的对应端呈突起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为具有所述凹弧形下边缘的
矩形片状体。
6.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插于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的厚度与所述
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上侧设有以该下边缘为最薄孔
壁的至少两个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为相同直径且并立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为矩形片状体。

说明书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横编织机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使针床上形成针槽的插片保持等间距的隔
片。

背景技术

参见图6、图7,一般编织横机针床4上设有若干平行并列的针槽5,用于放置织针6及
推动该织针运动的对应辅针7。针槽5是由若干插片2平行插接在针床上对应插槽内形成的,
每片插片2的上侧边一般都设有燕尾形槽口,若干平行并列插片上的燕尾形槽口则形成燕尾
槽,该燕尾槽用于放置对针槽内辅针起定位作用的塞铁,所以该燕尾槽又称塞铁槽。

插片2是由钢质材料制成的薄片,因而具有很好的弹性,其根部插在槽内,上部一旦受
力很易产生弹性弯曲变形,使插片的间距发生变化,从而使针槽5的位置和槽宽变化,槽宽
变窄会影响针槽内针脚的运动。目前这种情况就常常发生,使织针出针不畅,影响编织质量。
现有改进技术,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0910029885.7),在针床插片的塞铁槽内的塞铁下侧设
置隔片,该隔片在对应针床针槽方向的一侧边或两侧边设有相同齿宽和齿间距的齿,其齿宽
与针床上针槽宽度相同,其齿间距与针床上插片厚度相同。由于该隔片具有多齿结构,加工
复杂,成本高,且安装定位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固定插片的隔
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插于针床相邻插片之间,所述
隔片的厚度与所述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设有以该下
边缘为槽口端的至少两个孔槽。其中孔槽为相同直径且并立排布的圆孔槽,槽口对称于该圆
孔槽的圆心,槽口的宽度H为:1/2D≤H≤4/5D,其中D为所述孔槽的直径。孔槽之间的下
边缘为凹弧形,使所述槽口的对应端呈突起状。隔片为具有所述凹弧形下边缘的矩形片状体。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插于针床相邻插片之间,隔片的厚度与所述针床
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上侧设有以该下边缘为最薄孔壁的
至少两个圆孔。其中,圆孔为相同直径且并立排布。隔片为矩形片状体。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利用隔片的厚度与针床上针槽的槽宽保持一
致,确保插片上下的等间距。本发明的隔片连接在一固定的钢丝上,一方面使其可取代的塞
铁对辅针起上下限位作用,另一方面还消除了原隔片与塞铁之间存在的较大间隙而可能引起
的隔片上下浮动,从而保证织针在针槽内运动精确、顺畅,为高质量的编织提供了基础。同
时,本发明隔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此外,本发明隔片的安装方式使织针、辅针
的更换更方便,更换时无需拆卸后面的隔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隔片置于针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E向放大视图。

图4为图2所示N部位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针床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E向放大视图。

图中,1-隔片,2-插片,3-塞铁,4-针床,5-针槽,6-织针,7-辅针,8-固定钢丝,9-圆孔,
10-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隔片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隔片1为一矩形的片状体,其厚度与针床针槽5的宽度A(即相邻插片2之
间的宽度)一致(参见图3)。隔片1上设有两个直径同为D且并立排布的孔槽10,孔槽10
用于将隔片固定于针床上对应的固定钢丝8上,因此孔槽10的大小与固定钢丝8相适配。孔
槽10设于隔片1的下边缘且以该下边缘为槽口端,该槽口对称于圆孔槽10的圆心,槽口的
宽度H为:1/2D≤H≤4/5D,且两孔槽10之间的下边缘为凹弧形,使所述槽口的对应端呈
突起状。这样的设置增大了孔槽10开口端的弹性变形量,使隔片更容易插入固定钢丝8上。

参见图3、图4,使用时隔片1置于插片2后端,两相邻插片之间,通过一组隔片将针床
上形成针槽的若干相邻插片2上部等间距隔开。

本发明的隔片还可做成如图5所示的结构,即将图1中直径为D的孔槽10变为封闭的
直径同为D的圆孔9,则该圆孔9设所对应的下边缘为最薄孔壁。显然隔片通过该圆孔9穿
接在固定钢丝8上,该隔片的安装没有图1所示隔片来的方便。因此图1所示隔片是本发明
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利用稳定的隔片1使插片的位置稳固和刚性好,保证插片2等间距。且隔片1上
圆孔9或孔槽10与固定钢丝的间隙小,避免了原置于塞铁下方隔片与其上塞铁之间较大间隙
引起的隔片上下浮动,使织针6在针槽5内运动顺畅,保证横编织机的高编织质量。同时隔
片1借助于固定钢丝对辅针7进行限位,从而无需再安装对辅针7起限位作用的塞铁,与该
塞铁对应插片上的燕尾槽也因此取消,节约了成本。此外更换织针6、辅针更方便,更换时
无需拆卸对应隔片,只需将插片2前端的两个塞铁3拆卸即可,请参见图2。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32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3253 A *CN102383253A* (21)申请号 201110357687.0 (22)申请日 2011.11.14 D04B 15/10(2006.01) (71)申请人 张海 地址 226661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农 具巷 98 号 (72)发明人 张海 (54) 发明名称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 隔片的 厚度与所述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 ; 插于所 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设有以该下边缘为槽口 端的至少两个孔槽。本发明隔。

2、片能有效地固定插 片, 同时可取代原插片后端对辅针起限位作用的 塞铁。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CN 102383269 A1/1 页 2 1.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 插于针床相邻插片之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片的厚度与所 述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 ; 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设有以该下边缘为槽口端 的至少两个孔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隔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孔槽为相同直径且并立排布的圆孔 槽, 所述槽口对称于该圆孔槽的圆心。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隔。

3、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槽口的宽度 H 为 : 1/2D H 4/5D, 其中 D 为所述孔槽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隔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孔槽之间的下边缘为凹弧形, 使所述 槽口的对应端呈突起状。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4 所述的隔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片为具有所述凹弧形下边缘 的矩形片状体。 6.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 插于针床相邻插片之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片的厚度与所 述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 ; 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上侧设有以该下边缘为最 薄孔壁的至少两个圆孔。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隔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孔为相同直。

4、径且并立排布。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隔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片为矩形片状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3253 A CN 102383269 A1/2 页 3 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脑横编织机的零部件, 尤其涉及使针床上形成针槽的插片保持等间 距的隔片。 背景技术 0002 参见图 6、 图 7, 一般编织横机针床 4 上设有若干平行并列的针槽 5, 用于放置织针 6 及推动该织针运动的对应辅针 7。针槽 5 是由若干插片 2 平行插接在针床上对应插槽内 形成的, 每片插片 2 的上侧边一般都设有燕尾形槽口, 若干平行并列插片上的燕尾形。

5、槽口 则形成燕尾槽, 该燕尾槽用于放置对针槽内辅针起定位作用的塞铁, 所以该燕尾槽又称塞 铁槽。 0003 插片 2 是由钢质材料制成的薄片, 因而具有很好的弹性, 其根部插在槽内, 上部一 旦受力很易产生弹性弯曲变形, 使插片的间距发生变化, 从而使针槽 5 的位置和槽宽变化, 槽宽变窄会影响针槽内针脚的运动。 目前这种情况就常常发生, 使织针出针不畅, 影响编织 质量。现有改进技术, 如中国专利 ( 专利号 200910029885.7), 在针床插片的塞铁槽内的塞 铁下侧设置隔片, 该隔片在对应针床针槽方向的一侧边或两侧边设有相同齿宽和齿间距的 齿, 其齿宽与针床上针槽宽度相同, 其齿间。

6、距与针床上插片厚度相同。 由于该隔片具有多齿 结构, 加工复杂, 成本高, 且安装定位精度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能有效固定插 片的隔片。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 插于针床相邻插片之间, 所述隔片的厚度与所述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 ; 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设有 以该下边缘为槽口端的至少两个孔槽。其中孔槽为相同直径且并立排布的圆孔槽, 槽口对 称于该圆孔槽的圆心, 槽口的宽度 H 为 : 1/2D H 4/5D, 其中 D 为所述孔槽的直径。孔槽 之间的下边缘为凹弧形, 使所述槽口的。

7、对应端呈突起状。隔片为具有所述凹弧形下边缘的 矩形片状体。 0006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针床插片的隔片, 插于针床相邻插片之间, 隔片的厚度与所 述针床相邻插片之间宽度相同 ; 插于所述插片后所形成的下边缘上侧设有以该下边缘为最 薄孔壁的至少两个圆孔。其中, 圆孔为相同直径且并立排布。隔片为矩形片状体。 0007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利用隔片的厚度与针床上针槽的槽宽 保持一致, 确保插片上下的等间距。 本发明的隔片连接在一固定的钢丝上, 一方面使其可取 代的塞铁对辅针起上下限位作用, 另一方面还消除了原隔片与塞铁之间存在的较大间隙而 可能引起的隔片上下浮动, 从而保证织针。

8、在针槽内运动精确、 顺畅, 为高质量的编织提供了 基础。 同时, 本发明隔片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成本低。 此外, 本发明隔片的安装方式使织针、 辅针的更换更方便, 更换时无需拆卸后面的隔片。 说 明 书 CN 102383253 A CN 102383269 A2/2 页 4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2 为本发明隔片置于针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3 为图 2 所示 E 向放大视图。 0011 图 4 为图 2 所示 N 部位剖视图。 0012 图 5 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6 为现有技术针床结构示意图。 。

9、0014 图 7 为图 6 中 E 向放大视图。 0015 图中, 1- 隔片, 2- 插片, 3- 塞铁, 4- 针床, 5- 针槽, 6- 织针, 7- 辅针, 8- 固定钢丝, 9- 圆孔, 10- 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隔片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 参见图 1, 隔片 1 为一矩形的片状体, 其厚度与针床针槽 5 的宽度 A( 即相邻插片 2 之间的宽度 ) 一致 ( 参见图 3)。隔片 1 上设有两个直径同为 D 且并立排布的孔槽 10, 孔槽 10 用于将隔片固定于针床上对应的固定钢丝 8 上, 因此孔槽 10 的大小与固定钢丝 8 相适 配。孔槽 。

10、10 设于隔片 1 的下边缘且以该下边缘为槽口端, 该槽口对称于圆孔槽 10 的圆心, 槽口的宽度 H 为 : 1/2D H 4/5D, 且两孔槽 10 之间的下边缘为凹弧形, 使所述槽口的对 应端呈突起状。这样的设置增大了孔槽 10 开口端的弹性变形量, 使隔片更容易插入固定钢 丝 8 上。 0018 参见图 3、 图 4, 使用时隔片 1 置于插片 2 后端, 两相邻插片之间, 通过一组隔片将 针床上形成针槽的若干相邻插片 2 上部等间距隔开。 0019 本发明的隔片还可做成如图 5 所示的结构, 即将图 1 中直径为 D 的孔槽 10 变为封 闭的直径同为 D 的圆孔 9, 则该圆孔 9。

11、 设所对应的下边缘为最薄孔壁。显然隔片通过该圆 孔 9 穿接在固定钢丝 8 上, 该隔片的安装没有图 1 所示隔片来的方便。因此图 1 所示隔片 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0020 本发明利用稳定的隔片1使插片的位置稳固和刚性好, 保证插片2等间距。 且隔片 1 上圆孔 9 或孔槽 10 与固定钢丝的间隙小, 避免了原置于塞铁下方隔片与其上塞铁之间较 大间隙引起的隔片上下浮动, 使织针 6 在针槽 5 内运动顺畅, 保证横编织机的高编织质量。 同时隔片 1 借助于固定钢丝对辅针 7 进行限位, 从而无需再安装对辅针 7 起限位作用的塞 铁, 与该塞铁对应插片上的燕尾槽也因此取消, 节约了成本。此外更换织针 6、 辅针更方便, 更换时无需拆卸对应隔片, 只需将插片 2 前端的两个塞铁 3 拆卸即可, 请参见图 2。 说 明 书 CN 102383253 A CN 102383269 A1/3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3253 A CN 102383269 A2/3 页 6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3253 A CN 102383269 A3/3 页 7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3253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