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9630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41151.9

申请日:

2014.04.09

公开号:

CN103898876A

公开日:

2014.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5/02申请日:20140409|||公开

IPC分类号:

E02B5/02

主分类号:

E02B5/02

申请人: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永仁; 王本法; 阮旭芳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12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其模板由底模、外模、内模、主梁组成,底模位于整个浇筑模板体系底部正中用于连接两侧对称设置的外模,外模内侧面为贴合U型渡槽的弧形,外侧面为垂直设置,内外侧面间对称设置多个横向、纵向及斜向的支撑,内外模间形成U型渡槽浇筑腔体,所述内模通过四根竖向型钢与主梁固定;所述主梁横跨于两侧外模顶端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本发明整体一次性浇筑,不存在水平施工缝,又因不使用对销螺栓,槽壁上无对销螺栓孔锈蚀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工艺的缺陷。本发明由于没有水平缝和对销螺栓孔,客观上讲渡槽本身结构是不渗水的,就不会产生因锈蚀而发生的破坏,同时,渡槽槽身外壁亦干净、美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渡槽的剖面型式,根据待施工结构的尺寸,确定所需模板的数量,使用型钢和钢板按2.0~2.5m长度为一段进行底模、外模、内模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内场加工制作;
步骤二、在预制地坪上或模板支架上按放样线、安放底模,并将相邻底模用螺栓连结加固;
步骤三、将外模与底模逐节拼装,相邻外模间采用螺栓固定;
步骤四、外模安装校正完成后,进行渡槽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固定;
步骤五、渡槽钢筋安制完成后,利用吊车安装内模,逐节进行内模的拼装,内模顶部型钢主梁与外模主楞型钢通过螺栓连结为一体;
步骤六、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安放在槽顶模板预留凹口处;
步骤七、浇筑前对各模板安装体系进行详细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木屑,灰浆,油污、泥土,确保各梁、柱结点安装紧密,连续浇筑中确保模板侧压力稳定,为防止模板内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表面缺陷,对模板进行养护,具体为铺盖保温保湿材料,确保温度不低于5℃,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25℃,对模板进行降温处理,模板拆除时尽量保持边角完整,混凝土表面不损伤;
步骤八、之后安装用于封堵槽身两端的封头模板,并加固稳定后, 进行槽身混凝土浇筑;浇筑进料口由低到高依次选择内模上的浇筑孔,直至顶部的进料口,浇筑时按300~400mm一层,分层浇筑分层振实,每浇筑完一排浇筑孔用塞子将其封堵,连续浇筑完一段槽身后待混凝土凝结,之后进行拆模,拆模过程先拆除主梁,之后拆除内模,再拆除两边的外膜,最后拆除底模,拆模后即得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

2.
  权利要求1所述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的浇筑模板由底模、外模、内模、主梁组成,所述模板选择大钢模、钢框胶合模、木胶合板、竹胶合板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位于整个浇筑模板体系底部正中用于连接两侧对称设置的外模,所述外模内侧面为贴合U型渡槽的弧形,外侧面为便于支撑的垂直设置,内外侧面间对称设置多个横向、纵向及斜向的支撑,内外模间形成U型渡槽浇筑腔体,内、外模与混凝土结合面光滑平整,不能有其他污染;所述内模通过四根竖向型钢与主梁固定;所述主梁横跨于两侧外模顶端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所述模板还包括固定于内模顶部凹口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所述底模与外模采用Φ12螺栓固定,内模与主梁间通过四根竖向型钢采用Φ16螺栓固定,主梁通过Φ16螺栓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相邻的浇筑模板之间沿拼缝每间隔20~25cm用Φ12的螺栓固定,并用双面胶粘贴,所述内模上沿弧面由高到低依次对称设置有一号、二号、三号共六个浇筑孔,每个浇筑孔对应有浇筑后封孔的孔塞;所述浇筑孔尺寸为50cm×50cm或60cm×60cm,由低到高间距100~150cm设置有多排浇注孔。

说明书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U型渡槽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其剖面线型由圆弧线和直线组合而成,结构线型复杂,槽壁较单薄。现行施工方法是采用木制模板,分期将整个渡槽浇筑而成。一般工艺是:先立模浇筑底部1/3断面的结构,再立模浇筑中部1/3断面,最后立模浇筑顶部的1/3断面。此工艺使得整节渡槽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四条分期浇筑缝,此四条缝的不同期混凝土结合面,常因施工缺陷而渗水。另外,两个不同期混凝土结合面,因混凝土龄期不同,收缩变形不同步,又使混凝土在沿水平缝垂直方向产生竖直向收缩裂缝,此种缝常是贯穿性裂缝,渗水比较严重,且处理比较困难。现行木模工艺需要采用对销螺栓,将渡槽内外模进行固定,这就在渡槽壁上产生了许多螺栓孔,螺栓孔亦是一个槽壁常渗水的地方。
渡槽槽壁因水平缝、竖向裂缝、螺栓孔等渗水,加之渡槽不连续满水运行,常使渗水处槽壁混凝土内钢筋处于干湿交替状态,钢筋易产生锈蚀。当钢筋锈蚀达到一定程度,钢筋自身体积膨胀,在胀力作用下,槽壁外混凝土发生开裂,直至崩落,使得渡槽槽壁结构被破坏, 影响渡槽正常使用。因此常使许多U型钢筋混凝土渡槽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需要加固或拆除重建的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整体一次性浇筑,不存在水平施工缝,又因不使用对销螺栓,槽壁上无对销螺栓孔锈蚀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工艺的缺陷。本发明由于没有水平缝和对销螺栓孔,客观上讲渡槽本身结构是不渗水的,就不会产生因锈蚀而发生的破坏,同时,渡槽槽身外壁亦干净、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渡槽的剖面型式,根据待施工结构的尺寸,确定所需模板的数量,使用型钢和钢板按2.0~2.5m长度为一段进行底模、外模、内模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内场加工制作;
步骤二、在预制地坪上或模板支架上按放样线、安放底模,并将相邻底模用螺栓连结加固;
步骤三、将外模与底模逐节拼装,相邻外模间采用螺栓固定;
步骤四、外模安装校正完成后,进行渡槽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固定;
步骤五、渡槽钢筋安制完成后,利用吊车安装内模,逐节进行内模的拼装,内模顶部型钢主梁与外模主楞型钢通过螺栓连结为一体;
步骤六、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筋混凝土预制 撑梁安放在槽顶模板预留凹口处;
步骤七、浇筑前对各模板安装体系进行详细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木屑,灰浆,油污、泥土,确保各梁、柱结点安装紧密,连续浇筑中确保模板侧压力稳定,为防止模板内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表面缺陷,对模板进行养护,具体为铺盖保温保湿材料,确保温度不低于5℃,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25℃,对模板进行降温处理,模板拆除时尽量保持边角完整,混凝土表面不损伤
步骤八、之后安装用于封堵槽身两端的封头模板,并加固稳定后,进行槽身混凝土浇筑;浇筑进料口由低到高依次选择内模上的浇筑孔,直至顶部的进料口,浇筑时按300~400mm一层,分层浇筑分层振实,每浇筑完一排浇筑孔用塞子将其封堵,连续浇筑完一段槽身后待混凝土凝结,之后进行拆模,拆模过程先拆除主梁,之后拆除内模,再拆除两边的外模,最后拆除底模,拆模后即得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
所述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的浇筑模板由底模、外模、内模、主梁组成,所述模板选择大钢模、钢框胶合模、木胶合板、竹胶合板中的一种,所述底模位于整个浇筑模板体系底部正中用于连接两侧对称设置的外模,所述外模内侧面为贴合U型渡槽的弧形,外侧面为便于支撑的垂直设置,内外侧面间对称设置多个横向、纵向及斜向的支撑,内外模间形成U型渡槽浇筑腔体,内、外模与混凝土结合面光滑平整,不能有其他污染;所述内模通过四根竖向型钢与主梁固定;所述主梁横跨于两侧外模顶端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所述 模板还包括固定于内模顶部凹口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所述底模与外模采用Φ12螺栓固定,内模与主梁间通过四根竖向型钢采用Φ16螺栓固定,主梁通过Φ16螺栓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相邻的浇筑模板之间沿拼缝每间隔20~25cm用Φ12的螺栓固定,并用双面胶粘贴,所述内模上沿弧面由高到低依次对称设置有一号、二号、三号共六个浇筑孔,每个浇筑孔对应有浇筑后封孔的孔塞;所述浇筑孔尺寸为50cm×50cm或60cm×60cm,由低到高间距100~150cm设置有多排浇注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整体一次性浇筑,不存在水平施工缝,又因不使用对销螺栓,槽壁上无对销螺栓孔锈蚀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工艺的缺陷。本发明由于没有水平缝和对销螺栓孔,客观上讲渡槽本身结构是不渗水的,就不会产生因锈蚀而发生的破坏,同时,渡槽槽身外壁亦干净、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模、2-外模、3-内模、4-主梁、5-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由底模1、外模2、内模3、主梁4组成,所述底模1位于整个浇筑模板体系底部正中用于连接两侧对称设置的外模2,所述外模2内侧面 为贴合U型渡槽的弧形,外侧面为便于支撑的垂直设置,内外侧面间对称设置多个横向、纵向及斜向的支撑,内外模间形成U型渡槽浇筑腔体,所述内模3通过四根竖向型钢与主梁4固定;所述主梁4横跨于两侧外模顶端与外模2主楞型钢固连。所述模板还包括固定于内模3顶部凹口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5。所述底模1与外模2采用Φ12螺栓固定,内模3与主梁4间通过四根竖向型钢采用Φ16螺栓固定,主梁4通过Φ16螺栓与外模2主楞型钢固连,相邻的浇筑模板之间沿拼缝每间隔20~25cm用Φ12的螺栓固定,并用双面胶粘贴。所述内模3上沿弧面由高到低依次对称设置有一号、二号、三号共六个浇筑孔,每个浇筑孔对应有浇筑后封孔的塞板。所述浇筑孔尺寸为50cm×50cm或60cm×60cm,由低到高间距100~150cm设置有多排浇注孔。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渡槽的剖面型式,根据待施工结构的尺寸,确定所需模板的数量,使用型钢和钢板按2.0~2.5m长度为一段进行底模、外模、内模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内场加工制作;
步骤二、在预制地坪上或模板支架上按放样线、安放底模,并将相邻底模用螺栓连结加固;
步骤三、将外模与底模逐节拼装,相邻外模间采用螺栓固定;
步骤四、外模安装校正完成后,进行渡槽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固定;
步骤五、渡槽钢筋安制完成后,利用吊车安装内模,逐节进行内 模的拼装,内模顶部型钢主梁与外模主楞型钢通过螺栓连结为一体;
步骤六、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安放在槽顶模板预留凹口处;
步骤七、浇筑前对各模板安装体系进行详细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木屑,灰浆,油污、泥土,确保各梁、柱结点安装紧密,连续浇筑中确保模板侧压力稳定,为防止模板内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表面缺陷,对模板进行养护,具体为铺盖保温保湿材料,确保温度不低于5℃,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25℃,对模板进行降温处理,模板拆除时尽量保持边角完整,混凝土表面不损伤
步骤八、之后安装用于封堵槽身两端的封头模板,并加固稳定后,进行槽身混凝土浇筑;浇筑进料口由低到高依次选择内模上的浇筑孔,直至顶部的进料口,浇筑时按300~400mm一层,分层浇筑分层振实,每浇筑完一排浇筑孔用塞子将其封堵,连续浇筑完一段槽身后待混凝土凝结,之后进行拆模,拆模过程先拆除主梁,之后拆除内模,再拆除两边的外模,最后拆除底模,拆模后即得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
预应力孔道的形成按设计位置预留孔道是正确实施预应力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中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本梁由于钢筋较密,二个方向的管道相互交叉,使得钢筋绑扎和管道定位比较困难。设计图采用橡胶抽拔管成孔,但考虑到该梁体混凝土数量大,灌注时间长,且施工场地受限制,用抽拔管施工不方便也不安全。取边界条件均为2跨度的连续梁进行分析,分配系数K01
K01=δ13/h1(δ13/h1+δ23/h2)---(1)]]>
MBA=MBC=-q1h12(1-K01)/15-K01h22(7q3+8q2)/120---(2)]]>
MB=|MBA|=|MBC|
竖壁跨中,最大弯矩M1
RA=q1h1/6-MB/h1
x1=2RAh1/q1,x1>0]]>
M1=RAx1-q1x13/(6h1)=x1(RA-q1x2/(6h1)(kN·m)---(3)]]>
斜板跨中最大弯矩


0<x2<h2

为了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后改用镀锌波纹管成孔。由于采用徽头锚体系,两端孔道必须扩孔,扩孔段管段采用薄钢板管道,用0.7mm簿钢板制作,为防止钢管被碰砸变形,灌注混凝土期间管内衬一段钢管,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内衬管。
K1=0.75δ13/h1(0.75δ13/h1+δ23/h2)]]>
MBA=-MBC=-K1(q2h22/20+q3h22/30)-(1-K1)q1h12/15]]>

M′B=|M′BA|=|M′BC|,M′C=|MCB|
竖板跨中最大弯炬M3
R′A=q1h1/6-M′B/h1
x3=2RAh1/q1,x3>0]]>
M3=RAx3-q1x33/(6h1)=x3(RA-q1x22/(6h1)(kN·m)---(6)]]>
斜板跨中最大弯炬M4
R′BC=q2h2/2+(q3-q2)h2/6+(M′B-M′C)/h2


为了方便施工,避免穿束困难,纵向预应力钢速在孔道波纹管安好后混凝土灌注前穿束,钢丝束的一端套上锚具,并徽好头,另一端待灌完混凝土且拆端模后再穿锚、徽头。因底板沿纵向间断设有排料口,因而斜板和底板相接的边界条件,沿纵向并不一致,这也造成了各板在纵向存在弯矩,这在光弹模型应力分析和槽形贮仓有限元分析中也已证实。为此,按不利情况,确定竖壁和斜板中的纵向弯矩分别是:

施加预应力
钢丝束是在混凝土平台上精确下料,以保证同一束钢丝的下料误差不大于束长的1/5OOOo本梁在预应力方面的特点,是由这种新结构本身在构造方面的特点所决定,这种结构由中间道床板和
两边主梁构成,道床板在底部,面积大而薄,影响行车的建筑高度很小,它不仅在纵向,而且在横向施加强大的预应力。
作用在竖壁下部的竖向荷载G1,
G1=1.3γ(B-b)(h14+h2sinα12)+1.2×25(h1δ1+12h2δ2)]]>
作用在节点C处的竖向荷载G2:
G2=1.34γh1(B-b)+1.36h2(B-b)×γsinα+1.22(h1+h2sinα)+1.2×252(h2δ2+bδ3)]]>
这种梁由于混凝土收缩,支撑下沉,施工方法不当,很容易出现开裂。由于纵横两个方向的跨度均较大,张拉时要同时考虑两个方向的承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
和斜板及竖壁跨中弯矩最大点相应的拉力如下:
竖壁:N1(3)=qABx1(或x3)/h1     (9)

梁体灌注混凝土后,自重只由支架承受,随着张拉的进行,梁体要逐渐承受自重并产生一定拱度。只张拉横向不张拉纵向,主梁会破坏;只张拉纵向,道床板要破坏。而且随着张拉的进行,梁体上拱,支架由于压量减小而产生弹性变形,会改变行车道板的自重弯矩,张拉时板上缘亦有可能开裂。为了防止上述裂缝的产生,张拉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张拉:在梁体馄凝土灌注完后几天内尽早张拉,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00。本次张拉的目的,一是防止施工中馄凝土收缩等裂缝的产生;
二是给槽型梁预应力,使其能支承其自重,拆除底模。张拉次序如下:(1)张拉端横梁横向束至50%控制应力。
(2)张拉横向束(每间隔一根)至50%控制应力。
(3)张拉一部分纵向束至50%控制应力。
张拉横向束时,逐渐打掉道床板底下的支架木楔。横向束第一次张拉完后,道床板底下的支架木楔全部打掉。张拉纵向束时,逐步打掉主梁下的支架木楔。纵向张拉完毕,支架木楔全部打掉。
第二次张拉: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终张拉。张拉顺序是先横后纵,先张拉空束,再补拉第一次张拉束。
以剖面3.5mm×4.5mm(高),跨度20m的一节渡槽采用本工艺进行施工,模板构件制作长度按2.0m计,安装一节渡槽模板所需材料如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98876A43申请公布日20140702CN103898876A21申请号201410141151922申请日20140409E02B5/0220060171申请人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30000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1288号72发明人徐永仁王本法阮旭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代理人汤东凤54发明名称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57摘要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其模板由底模、外模、内模、主梁组成,底模位于整个浇筑模板体系底部正中用于连接两侧对称设置的外模,外模内侧面为贴合U型。

2、渡槽的弧形,外侧面为垂直设置,内外侧面间对称设置多个横向、纵向及斜向的支撑,内外模间形成U型渡槽浇筑腔体,所述内模通过四根竖向型钢与主梁固定;所述主梁横跨于两侧外模顶端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本发明整体一次性浇筑,不存在水平施工缝,又因不使用对销螺栓,槽壁上无对销螺栓孔锈蚀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工艺的缺陷。本发明由于没有水平缝和对销螺栓孔,客观上讲渡槽本身结构是不渗水的,就不会产生因锈蚀而发生的破坏,同时,渡槽槽身外壁亦干净、美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98876ACN。

3、103898876A1/1页21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按照渡槽的剖面型式,根据待施工结构的尺寸,确定所需模板的数量,使用型钢和钢板按2025M长度为一段进行底模、外模、内模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内场加工制作;步骤二、在预制地坪上或模板支架上按放样线、安放底模,并将相邻底模用螺栓连结加固;步骤三、将外模与底模逐节拼装,相邻外模间采用螺栓固定;步骤四、外模安装校正完成后,进行渡槽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固定;步骤五、渡槽钢筋安制完成后,利用吊车安装内模,逐节进行内模的拼装,内模顶部型钢主梁与外模主楞型钢通过螺栓连结为一体;步骤六、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

4、土前,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安放在槽顶模板预留凹口处;步骤七、浇筑前对各模板安装体系进行详细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木屑,灰浆,油污、泥土,确保各梁、柱结点安装紧密,连续浇筑中确保模板侧压力稳定,为防止模板内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表面缺陷,对模板进行养护,具体为铺盖保温保湿材料,确保温度不低于5,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25,对模板进行降温处理,模板拆除时尽量保持边角完整,混凝土表面不损伤;步骤八、之后安装用于封堵槽身两端的封头模板,并加固稳定后,进行槽身混凝土浇筑;浇筑进料口由低到高依次选择内模上的浇筑孔,直至顶部的进料口,浇筑时按300400MM一层,分层浇筑分层振实,每浇筑完一排浇筑孔用塞子将其封堵,连续浇。

5、筑完一段槽身后待混凝土凝结,之后进行拆模,拆模过程先拆除主梁,之后拆除内模,再拆除两边的外膜,最后拆除底模,拆模后即得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2权利要求1所述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的浇筑模板由底模、外模、内模、主梁组成,所述模板选择大钢模、钢框胶合模、木胶合板、竹胶合板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位于整个浇筑模板体系底部正中用于连接两侧对称设置的外模,所述外模内侧面为贴合U型渡槽的弧形,外侧面为便于支撑的垂直设置,内外侧面间对称设置多个横向、纵向及斜向的支撑,内外模间形成U型渡槽浇筑腔体,内、外模与混凝土结合面光滑平整,不能有其他污染;所述内模通过四根竖向型钢与主梁固定;所述主。

6、梁横跨于两侧外模顶端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所述模板还包括固定于内模顶部凹口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所述底模与外模采用12螺栓固定,内模与主梁间通过四根竖向型钢采用16螺栓固定,主梁通过16螺栓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相邻的浇筑模板之间沿拼缝每间隔2025CM用12的螺栓固定,并用双面胶粘贴,所述内模上沿弧面由高到低依次对称设置有一号、二号、三号共六个浇筑孔,每个浇筑孔对应有浇筑后封孔的孔塞;所述浇筑孔尺寸为50CM50CM或60CM60CM,由低到高间距100150CM设置有多排浇注孔。权利要求书CN103898876A1/7页3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水利。

7、工程U型渡槽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背景技术0002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其剖面线型由圆弧线和直线组合而成,结构线型复杂,槽壁较单薄。现行施工方法是采用木制模板,分期将整个渡槽浇筑而成。一般工艺是先立模浇筑底部1/3断面的结构,再立模浇筑中部1/3断面,最后立模浇筑顶部的1/3断面。此工艺使得整节渡槽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四条分期浇筑缝,此四条缝的不同期混凝土结合面,常因施工缺陷而渗水。另外,两个不同期混凝土结合面,因混凝土龄期不同,收缩变形不同步,又使混凝土在沿水平缝垂直方向产生竖直向收缩裂缝,此种缝常是贯穿性裂缝,渗水比较严重,且处理比较困难。现行木模工艺需要采。

8、用对销螺栓,将渡槽内外模进行固定,这就在渡槽壁上产生了许多螺栓孔,螺栓孔亦是一个槽壁常渗水的地方。0003渡槽槽壁因水平缝、竖向裂缝、螺栓孔等渗水,加之渡槽不连续满水运行,常使渗水处槽壁混凝土内钢筋处于干湿交替状态,钢筋易产生锈蚀。当钢筋锈蚀达到一定程度,钢筋自身体积膨胀,在胀力作用下,槽壁外混凝土发生开裂,直至崩落,使得渡槽槽壁结构被破坏,影响渡槽正常使用。因此常使许多U型钢筋混凝土渡槽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需要加固或拆除重建的重要原因。发明内容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整体一次性浇筑,不存在水平施工缝,又因不使用。

9、对销螺栓,槽壁上无对销螺栓孔锈蚀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工艺的缺陷。本发明由于没有水平缝和对销螺栓孔,客观上讲渡槽本身结构是不渗水的,就不会产生因锈蚀而发生的破坏,同时,渡槽槽身外壁亦干净、美观。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0006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具体步骤为0007步骤一、按照渡槽的剖面型式,根据待施工结构的尺寸,确定所需模板的数量,使用型钢和钢板按2025M长度为一段进行底模、外模、内模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内场加工制作;0008步骤二、在预制地坪上或模板支架上按放样线、安放底模,并将相邻底模用螺栓连结加固;0009步骤三、将外模与底模逐节拼装,相邻外模间。

10、采用螺栓固定;0010步骤四、外模安装校正完成后,进行渡槽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固定;0011步骤五、渡槽钢筋安制完成后,利用吊车安装内模,逐节进行内模的拼装,内模顶部型钢主梁与外模主楞型钢通过螺栓连结为一体;说明书CN103898876A2/7页40012步骤六、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安放在槽顶模板预留凹口处;0013步骤七、浇筑前对各模板安装体系进行详细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木屑,灰浆,油污、泥土,确保各梁、柱结点安装紧密,连续浇筑中确保模板侧压力稳定,为防止模板内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表面缺陷,对模板进行养护,具体为铺盖保温保湿材料,确保温度不低于5,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2。

11、5,对模板进行降温处理,模板拆除时尽量保持边角完整,混凝土表面不损伤0014步骤八、之后安装用于封堵槽身两端的封头模板,并加固稳定后,进行槽身混凝土浇筑;浇筑进料口由低到高依次选择内模上的浇筑孔,直至顶部的进料口,浇筑时按300400MM一层,分层浇筑分层振实,每浇筑完一排浇筑孔用塞子将其封堵,连续浇筑完一段槽身后待混凝土凝结,之后进行拆模,拆模过程先拆除主梁,之后拆除内模,再拆除两边的外模,最后拆除底模,拆模后即得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0015所述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的浇筑模板由底模、外模、内模、主梁组成,所述模板选择大钢模、钢框胶合模、木胶合板、竹胶合板中的一种,所述底模。

12、位于整个浇筑模板体系底部正中用于连接两侧对称设置的外模,所述外模内侧面为贴合U型渡槽的弧形,外侧面为便于支撑的垂直设置,内外侧面间对称设置多个横向、纵向及斜向的支撑,内外模间形成U型渡槽浇筑腔体,内、外模与混凝土结合面光滑平整,不能有其他污染;所述内模通过四根竖向型钢与主梁固定;所述主梁横跨于两侧外模顶端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所述模板还包括固定于内模顶部凹口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所述底模与外模采用12螺栓固定,内模与主梁间通过四根竖向型钢采用16螺栓固定,主梁通过16螺栓与外模主楞型钢固连,相邻的浇筑模板之间沿拼缝每间隔2025CM用12的螺栓固定,并用双面胶粘贴,所述内模上沿弧面由高到低依次对。

13、称设置有一号、二号、三号共六个浇筑孔,每个浇筑孔对应有浇筑后封孔的孔塞;所述浇筑孔尺寸为50CM50CM或60CM60CM,由低到高间距100150CM设置有多排浇注孔。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整体一次性浇筑,不存在水平施工缝,又因不使用对销螺栓,槽壁上无对销螺栓孔锈蚀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工艺的缺陷。本发明由于没有水平缝和对销螺栓孔,客观上讲渡槽本身结构是不渗水的,就不会产生因锈蚀而发生的破坏,同时,渡槽槽身外壁亦干净、美观。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模、2外模、3内模、4主梁、5钢筋混。

14、凝土预制撑梁。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0019如图1所示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由底模1、外模2、内模3、主梁4组成,所述底模1位于整个浇筑模板体系底部正中用于连接两侧对称设置的外模2,所述外模2内侧面为贴合U型渡槽的弧形,外侧面为便于支撑的垂直设置,内外侧面间说明书CN103898876A3/7页5对称设置多个横向、纵向及斜向的支撑,内外模间形成U型渡槽浇筑腔体,所述内模3通过四根竖向型钢与主梁4固定;所述主梁4横跨于两侧外模顶端与外模2主楞型钢固连。所述模板还包括固定于内模3顶部凹口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5。所述底模1与外模。

15、2采用12螺栓固定,内模3与主梁4间通过四根竖向型钢采用16螺栓固定,主梁4通过16螺栓与外模2主楞型钢固连,相邻的浇筑模板之间沿拼缝每间隔2025CM用12的螺栓固定,并用双面胶粘贴。所述内模3上沿弧面由高到低依次对称设置有一号、二号、三号共六个浇筑孔,每个浇筑孔对应有浇筑后封孔的塞板。所述浇筑孔尺寸为50CM50CM或60CM60CM,由低到高间距100150CM设置有多排浇注孔。0020一种无对销螺栓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浇筑模板,具体步骤为0021步骤一、按照渡槽的剖面型式,根据待施工结构的尺寸,确定所需模板的数量,使用型钢和钢板按2025M长度为一段进行底模、外模、内模及支撑体系的设计。

16、与内场加工制作;0022步骤二、在预制地坪上或模板支架上按放样线、安放底模,并将相邻底模用螺栓连结加固;0023步骤三、将外模与底模逐节拼装,相邻外模间采用螺栓固定;0024步骤四、外模安装校正完成后,进行渡槽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固定;0025步骤五、渡槽钢筋安制完成后,利用吊车安装内模,逐节进行内模的拼装,内模顶部型钢主梁与外模主楞型钢通过螺栓连结为一体;0026步骤六、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撑梁安放在槽顶模板预留凹口处;0027步骤七、浇筑前对各模板安装体系进行详细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木屑,灰浆,油污、泥土,确保各梁、柱结点安装紧密,连续浇筑中确保模板侧压力稳定,为防。

17、止模板内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表面缺陷,对模板进行养护,具体为铺盖保温保湿材料,确保温度不低于5,如果室内外温差大于25,对模板进行降温处理,模板拆除时尽量保持边角完整,混凝土表面不损伤0028步骤八、之后安装用于封堵槽身两端的封头模板,并加固稳定后,进行槽身混凝土浇筑;浇筑进料口由低到高依次选择内模上的浇筑孔,直至顶部的进料口,浇筑时按300400MM一层,分层浇筑分层振实,每浇筑完一排浇筑孔用塞子将其封堵,连续浇筑完一段槽身后待混凝土凝结,之后进行拆模,拆模过程先拆除主梁,之后拆除内模,再拆除两边的外模,最后拆除底模,拆模后即得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U型渡槽。0029预应力孔道的形成按设计位置预留。

18、孔道是正确实施预应力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中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本梁由于钢筋较密,二个方向的管道相互交叉,使得钢筋绑扎和管道定位比较困难。设计图采用橡胶抽拔管成孔,但考虑到该梁体混凝土数量大,灌注时间长,且施工场地受限制,用抽拔管施工不方便也不安全。取边界条件均为2跨度的连续梁进行分析,分配系数K010030说明书CN103898876A4/7页600310032MB|MBA|MBC|0033竖壁跨中,最大弯矩M1,0034RAQ1H1/6MB/H1,003500360037斜板跨中最大弯矩0038003900400X2H200410042为了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后改用镀锌波纹管。

19、成孔。由于采用徽头锚体系,两端孔道必须扩孔,扩孔段管段采用薄钢板管道,用07MM簿钢板制作,为防止钢管被碰砸变形,灌注混凝土期间管内衬一段钢管,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内衬管。004300440045说明书CN103898876A5/7页70046MB|MBA|MBC|,MC|MCB|0047竖板跨中最大弯炬M30048RAQ1H1/6MB/H1004900500051斜板跨中最大弯炬M40052RBCQ2H2/2Q3Q2H2/6MBMC/H2005300540055为了方便施工,避免穿束困难,纵向预应力钢速在孔道波纹管安好后混凝土灌注前穿束,钢丝束的一端套上锚具,并徽好头,另一端待灌完混凝土且拆端模。

20、后再穿锚、徽头。因底板沿纵向间断设有排料口,因而斜板和底板相接的边界条件,沿纵向并不一致,这也造成了各板在纵向存在弯矩,这在光弹模型应力分析和槽形贮仓有限元分析中也已证实。为此,按不利情况,确定竖壁和斜板中的纵向弯矩分别是00560057施加预应力0058钢丝束是在混凝土平台上精确下料,以保证同一束钢丝的下料误差不大于束长的1/5OOOO本梁在预应力方面的特点,是由这种新结构本身在构造方面的特点所决定,这种结构由中间道床板和0059两边主梁构成,道床板在底部,面积大而薄,影响行车的建筑高度很小,它不仅在纵向,而且在横向施加强大的预应力。0060作用在竖壁下部的竖向荷载G1,说明书CN10389。

21、8876A6/7页800610062作用在节点C处的竖向荷载G200630064这种梁由于混凝土收缩,支撑下沉,施工方法不当,很容易出现开裂。由于纵横两个方向的跨度均较大,张拉时要同时考虑两个方向的承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0065和斜板及竖壁跨中弯矩最大点相应的拉力如下0066竖壁N13QABX1或X3/H1900670068梁体灌注混凝土后,自重只由支架承受,随着张拉的进行,梁体要逐渐承受自重并产生一定拱度。只张拉横向不张拉纵向,主梁会破坏只张拉纵向,道床板要破坏。而且随着张拉的进行,梁体上拱,支架由于压量减小而产生弹性变形,会改变行车道板的自重弯矩,张拉时板上缘亦有可能开裂。为了防。

22、止上述裂缝的产生,张拉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张拉在梁体馄凝土灌注完后几天内尽早张拉,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00。本次张拉的目的,一是防止施工中馄凝土收缩等裂缝的产生0069二是给槽型梁预应力,使其能支承其自重,拆除底模。张拉次序如下1张拉端横梁横向束至50控制应力。00702张拉横向束每间隔一根至50控制应力。00713张拉一部分纵向束至50控制应力。0072张拉横向束时,逐渐打掉道床板底下的支架木楔。横向束第一次张拉完后,道床板底下的支架木楔全部打掉。张拉纵向束时,逐步打掉主梁下的支架木楔。纵向张拉完毕,支架木楔全部打掉。0073第二次张拉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终张拉。张拉顺序是先横后纵,先张说明书CN103898876A7/7页9拉空束,再补拉第一次张拉束。0074以剖面35MM45MM(高),跨度20M的一节渡槽采用本工艺进行施工,模板构件制作长度按20M计,安装一节渡槽模板所需材料如表10075007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3898876A1/1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98876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