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锁.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99163A43申请公布日20140702CN103899163A21申请号201410099421422申请日20140317E05B83/24201401E05B45/08200601E05F1/0820060171申请人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4500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南路14号72发明人戴红张剑何成亮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代理人朱庆华54发明名称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锁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包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和安全锁总成;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止动钩、止动钩拉簧、转片舌、转片舌拉簧、加强板和报警开关线。
2、束;安全锁总成包括锁扣分总成、阻挡钩、阻挡钩扭簧和安装支座;阻挡钩包括阻挡钩本体,阻挡钩本体顶部设有阻挡钩铆钉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且阻挡钩本体外侧连接有挡板;安装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上设有通孔,且支座本体底端设有钩状结构;锁扣分总成和支座本体分别与阻挡钩本体内侧和背面相连,且钩状结构穿设在支座安装孔中并与支座安装孔内侧顶端抵紧。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其强度高,且其挺举力能满足客户的更高需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99163ACN1038。
3、99163A1/2页21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和安全锁总成;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1)、止动钩(2)、止动钩拉簧(3)、转片舌(4)、转片舌拉簧(5)、加强板(6)和报警开关线束(7);所述锁壳(1)包括底板(11),所述加强板(6)左侧、止动钩(2)和所述底板(11)正面左侧依次相连,且所述加强板(6)右侧、转片舌(4)和所述底板(11)正面右侧顺序连接;所述止动钩拉簧(3)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2),且所述止动钩拉簧(3)一端与所述止动钩(2)相连,另一端与锁壳(1)连接;所述转片舌拉簧(5)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13),且所述转片舌拉簧(。
4、5)一端与所述转片舌(4)连接,其另一端与锁壳(1)相连;所述报警开关线束(7)与底板(11)背面相连;所述安全锁总成包括锁扣分总成(8)、阻挡钩、阻挡钩扭簧(10)和安装支座;所述阻挡钩包括阻挡钩本体(9),所述阻挡钩本体(9)顶部设有阻挡钩铆钉安装孔(91)和支座安装孔(92),且所述阻挡钩本体(9)外侧连接有挡板(93);所述安装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1),所述支座本体(11)上设有通孔(111),且所述支座本体(11)底端设有钩状结构(112);所述锁扣分总成(8)和支座本体(11)分别与所述阻挡钩本体(9)内侧和背面相连,且所述钩状结构(112)穿设在所述支座安装孔(92)中并与所述支。
5、座安装孔(92)内侧顶端抵紧;所述阻挡钩扭簧(10)一端与所述阻挡钩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支座本体(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本体(9)背面通过依次穿过阻挡钩铆钉安装孔(91)和通孔(111)的阻挡钩铆钉(17)与所述支座本体(1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扭簧(10)串设在所述阻挡钩铆钉(17)上,且所述阻挡钩扭簧(10)一端与所述阻挡钩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支座本体(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钩铆钉安装孔(91)内设有与所述阻挡钩铆钉(17)配合的。
6、环形垫圈(21)。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结构(112)上套装有减震套(20)并穿设在所述支座安装孔(92)中且与所述支座安装孔(92)内侧顶端抵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12)和第二铆钉安装孔(13);所述止动钩(2)和转片舌(4)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21)和转片舌孔(41),且所述加强板(6)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61)和第二定位孔(62);所述加强板(6)左侧、止动钩(2)和底板(11)正面左侧通过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61)、止动钩孔(21)。
7、和第一铆钉安装孔(12)中的第一铆钉(14)顺序相连,所述加强板(6)右侧、转片舌(4)和底板(11)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62)、转片舌孔(41)和第二铆钉安装孔(13)中的第二铆钉(15)顺序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底部右侧设有开关铆钉安装孔(14),所述报警开关线束(7)通过穿设在所述开关铆钉安装孔(14)中权利要求书CN103899163A2/2页3的开关铆钉(16)与所述底板(11)背面相连。权利要求书CN103899163A1/5页4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锁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锁,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
8、发动机盖锁。0003背景技术0004目前,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只有机械式锁紧和打开引擎盖功能,而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即不能反馈发动机盖锁是否锁紧的信号,使用不便。其次,在强度方面,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主锁只能保证在静载荷为4000N力作用下,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副锁在静载荷为2500N力作用下,副锁与锁扣不脱开,对于客户更高的强度要求,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满足不了。另外,在挺举力方面,一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主锁在静载荷的同时由锁紧位置打开锁体时,锁体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最多能挺起的引擎盖重量为4KG,其最多能挺起的高度为15MM,也不能满足客户更高的挺举力要求。0005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要解。
9、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弱且挺举力不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强度高且挺举力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包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和安全锁总成;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止动钩、止动钩拉簧、转片舌、转片舌拉簧、加强板和报警开关线束;锁壳包括底板,加强板左侧、止动钩和底板正面左侧依次相连,且加强板右侧、转片舌和底板正面右侧顺序连接;止动钩拉簧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且止动钩拉簧一端与止动钩相连,另一端与锁壳连接;转片舌拉簧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
10、,且转片舌拉簧一端与转片舌连接,其另一端与锁壳相连;报警开关线束与底板背面相连;安全锁总成包括锁扣分总成、阻挡钩、阻挡钩扭簧和安装支座;阻挡钩包括阻挡钩本体,阻挡钩本体顶部设有阻挡钩铆钉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且阻挡钩本体外侧连接有挡板;安装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上设有通孔,且支座本体底端设有钩状结构;锁扣分总成和支座本体分别与阻挡钩本体内侧和背面相连,且钩状结构穿设在支座安装孔中并与支座安装孔内侧顶端抵紧;阻挡钩扭簧一端与阻挡钩相连,其另一端与支座本体连接。说明书CN103899163A2/5页50008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包括报警开关线束,该报警开关线束与底板背面相。
11、连,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具备报警开关功能。0009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包括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且止动钩拉簧一端与止动钩相连,止动钩拉簧另一端与锁壳相连,转片舌拉簧一端与转片舌相连,其另一端也与锁壳连接,这样的设计能保证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主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5500N的力作用下,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安全锁总成(副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2700N的力作用下,安全锁总成(副锁)与锁扣不脱开,大大地增强了所述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强度。除此之外,因为转片舌拉簧的设置还使得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主锁)由锁紧位置打开锁体时,锁体在自身弹簧。
12、力作用下能挺起重量为9KG的引擎盖,且挺举高度达到1619MM,使得所述分体式发动机盖锁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0010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上分别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和转片舌拉簧消音套,止动钩拉簧消音套和转片舌拉簧消音套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止动钩拉簧和转片舌拉簧使用时产生的噪音。0011更为重要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分体式发动机盖锁中,其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和安全锁总成是两个单独的结构,当开启机盖锁手柄时,通过拉索带动止动钩运动,随着开启角度增大,止动钩与转片舌啮合脱开,在转片舌拉簧作用下,转片舌将引擎盖弹起,其高度可达到1619MM,在弹起过程中报警开关通电状态发生转化,。
13、通过电路反馈给车载电脑,从而控制整个汽车电路;操作人员操作阻挡钩,打开引擎盖门;当关闭引擎盖门时,引擎盖上发动机盖锁体总成推动阻挡钩转动,引擎盖继续下行,阻挡钩在阻挡钩扭簧作用下复位,引擎盖锁扣推动转片舌,随着转片舌的运动,使得报警开关通电状态转化,同时引擎盖在惯性作用下,转片舌推动止动钩旋转运动,当转片舌运动至止动钩啮合位置时,在止动钩拉簧作用下,止动钩与转片舌处于啮合状态,从而使得发动机盖锁锁紧,报警开关通电状态也已发生改变,通过电路反馈给车载电脑,从而保证汽车安全行驶。0012另外,因为汽车整体空间有限,将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和安全锁总成设计为两个单独的结构,可以节省空间,便于安装和使用。0。
14、013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本体背面通过依次穿过阻挡钩铆钉安装孔和通孔的阻挡钩铆钉与支座本体相连。这样的设计简化了阻挡钩本体与支座本体的安装和拆卸,方便维护。0014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扭簧串设在阻挡钩铆钉上,且阻挡钩扭簧一端与所述阻挡钩相连,其另一端与支座本体连接。0015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阻挡钩铆钉安装孔内设有与阻挡钩铆钉配合的环形垫圈。阻挡钩铆钉安装孔内环形垫圈的设置不仅减弱了甚至能避免阻挡钩铆钉与阻挡钩本体之间的磨损,而且还有利于摩擦散热,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所述发动机盖安全锁体总成的使用寿命。0016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
15、一种改进,钩状结构上套装有减震套并穿设在支座安装孔中且与支座安装孔内侧顶端抵紧。钩状结构上减震套的设置可以对钩状结构和阻挡钩本体进行保护,减弱钩状结构与阻挡钩本体之间的磨损。0017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说明书CN103899163A3/5页6止动钩和转片舌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和转片舌孔,且加强板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加强板左侧、止动钩和底板正面左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一定位孔、止动钩孔和第一铆钉安装孔中的第一铆钉顺序相连,加强板右侧、转片舌和底板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二定位孔、转片舌孔和第二铆钉。
16、安装孔中的第二铆钉顺序连接。上述设计简化了止动钩、转片舌、加强板与底板的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0018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底板底部右侧设有开关铆钉安装孔,报警开关线束通过穿设在开关铆钉安装孔中的开关铆钉与底板背面相连。同上所述,这样的设计简化了报警开关线束与锁壳的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0019另外,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0020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锁,该发动机盖锁具备报警开关功能,其强度高,且其挺举力能满足客户的更高需求。0021附图说明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
17、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分体式发动机盖锁的爆炸图;图2是发动机盖锁体总成的装配图;图3是图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GG向剖视图;图5是锁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未显示锁扣分总成的安全锁总成的装配图;图7是未显示锁扣分总成的安全锁总成的使用状态图;图8是图7中KK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锁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止动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转片舌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阻挡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锁壳,11为底板,12为第一铆钉安装孔,13为第二铆钉安装孔,14为开关铆钉安装孔,15为第一安。
18、装孔,16为第二安装孔,17为第三安装孔,2为止动钩,21为止动钩孔,3为止动钩拉簧,4为转片舌,41为转片舌孔,5为转片舌拉簧,6为加强板,61为第一定位孔,62为第二定位孔,7为报警开关线束,8为锁扣分总成,9为阻挡钩本体,91为阻挡钩铆钉安装孔,92为支座安装孔,93为挡板,10为阻挡钩扭簧,11为支座本体,111为通孔,112为钩状结构,113为支座孔,12为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3为转片舌拉簧消音套,14为第一铆钉,15为第二铆钉,16为开关铆钉,17为阻挡钩铆钉,18为第一环形垫说明书CN103899163A4/5页7片,19为第二环形垫片,20为减震套,21为环形垫圈。0023具体。
19、实施方式002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5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分体式发动机盖安全锁体总成,包括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和安全锁总成。0026如图1所示,发动机盖锁体总成包括锁壳1、止动钩2、止动钩拉簧3、转片舌4、转片舌拉簧5、加强板6和报警开关线束7,而安全锁总成包括锁扣分总成8、阻挡钩、阻挡钩扭簧10和安装支座。0027其中,如图1、图5和图10所示,锁壳1包括底板11,且在该底板11顶部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铆钉安装孔12和第二铆钉安装孔。
20、13,在该底板11底部右侧设有开关铆钉安装孔14;另外,该锁壳1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16和第三安装孔17,其中,第一安装孔15和第三安装孔17均位于锁壳1右侧,且第一安装孔15位于第三安装孔17的上方位置,第二安装孔16位于锁壳1左侧。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上U型槽的宽度L4的取值范围为80MML482MM;第一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16和第三安装孔17的直径2相同且均满足90MM292MM,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之间的高度差H1为100MM,第一安装孔15和第三安装孔17之间的高度差H2为200MM,第二安装孔16和第三安装孔17之间的水平距离L5为1126MM。002。
21、8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止动钩2和转片舌4上分别设有止动钩孔21和转片舌孔41,且如图13所示,上述加强板6上U型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61和第二定位孔62。又如图2和图4所示,加强板6左侧、止动钩2和底板11正面左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一定位孔61、止动钩孔21和第一铆钉安装孔12中的第一铆钉14顺序相连,加强板6右侧、转片舌4和底板11正面右侧通过依次穿设在第二定位孔62、转片舌孔41和第二铆钉安装孔13中的第二铆钉15顺序连接。0029又如图2所示,止动钩拉簧3上套装有止动钩拉簧消音套12,且止动钩拉簧3一端与止动钩2相连,另一端与锁壳1连接;转片舌拉簧5上套装有转片舌拉簧消音套。
22、13,且转片舌拉簧5一端与转片舌4连接,其另一端与锁壳1相连;报警开关线束7通过穿设在上述开关铆钉安装孔14中的开关铆钉16与底板11背面相连。0030如图6、图7、图14所示,阻挡钩包括呈“J”形的阻挡钩本体9,阻挡钩本体9顶部设有阻挡钩铆钉安装孔91和支座安装孔92,且阻挡钩本体9外侧连接有呈“L”形的挡板93;如图15所示,安装支座包括呈“Z”形的支座本体11,而支座本体11上设有通孔111和支座孔113,且支座本体11底端设有钩状结构112。在本实施例中,支座孔113的直径3的取值范围为65MM367MM。0031锁扣分总成8与阻挡钩本体9内侧相连,阻挡钩本体9背面通过依次穿过阻挡钩铆。
23、钉安装孔91和通孔111的阻挡钩铆钉17与支座本体11相连,且钩状结构112上套装有减震套20并穿设在上述支座安装孔92中且与支座安装孔92内侧顶端抵紧;阻挡钩说明书CN103899163A5/5页8扭簧10串设在阻挡钩铆钉17上,且阻挡钩扭簧10一端与阻挡钩相连,其另一端与支座本体11连接。0032如图8和图9所示,阻挡钩铆钉17内设有环形垫圈,该环形垫圈包括第一环形垫片18和第二环形垫片19,其中,第一环形垫片18和第二环形垫片19通过中空连接轴相连,该中空连接轴与阻挡钩铆钉安装孔91内壁紧紧贴合并与阻挡钩铆钉17配合,即阻挡钩铆钉17上穿设有阻挡钩扭簧10的同时并与中空连接轴内壁配合,阻。
24、挡钩铆钉17的头部位于第二环形垫片19所在侧,支座本体11通过第一环形垫片18与阻挡钩本体9相连。另外,该环形垫圈是采用尼龙材料制成的。0033在本实施例中,钩状结构112底部呈球状,且其半径为22MM,且钩状结构112与阻挡钩本体9之间的角度2为585O。003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止动钩拉簧3、转片舌拉簧5和阻挡钩扭簧10,且在锁壳1、止动钩2、转片舌4、加强板6、锁扣分总成8、阻挡钩以及安装支座表面镀锌,以提高上述各零部件的耐腐蚀性能。0035当所述分体式发动机盖锁处于工作状态时,锁扣分总成8的弹跳高度L1为19030MM,转片舌4与锁扣分总成8之间的卡槽宽度L2为7701M。
25、M,解锁开启角度1为190O10O,且其解锁开启的最大角度MAX为300O10O。如图3所示,锁扣分总成8的直径1为75MM,且锁扣分总成8的过载行程L3为375MM。阻挡钩本体9的极限开启角度3为145O15O。0036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发动机盖锁中,其设计能保证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主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5500N的力作用下,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主锁)与锁扣不脱开,安全锁总成(副锁)在锁紧方向上施加静载荷为2700N的力作用下,安全锁总成(副锁)与锁扣不脱开,大大地增强了所述分体式发动机盖锁的强度。除此之外,因为转片舌拉簧5的设置还使得发动机盖锁体总成(主锁)由锁紧位置打开锁体时,锁。
26、体在自身弹簧力作用下能挺起重量为9KG的引擎盖,且挺举高度达到1619MM,使得该分体式发动机盖锁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0037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899163A1/8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99163A2/8页10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899163A103/8页11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899163A114/8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3899163A125/8页13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899163A136/8页14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899163A147/8页15图11图12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3899163A158/8页16图15说明书附图CN103899163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