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9623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37529.0

申请日:

2014.01.26

公开号:

CN103806459A

公开日:

2014.05.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D 23/00登记生效日:2015123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信路SBI创业街6号楼12层变更后权利人: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38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3/00申请日:2014012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3/00; E02F3/88; E02F7/10

主分类号:

E02D23/00

申请人: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军堂; 涂满明; 许佳平; 张爱花; 唐勇; 朱云萍; 张瑞霞; 张文斌; 胡杰; 邹冠; 朱向前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信路SBI创业街6号楼1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代理人:

魏殿绅;庞炳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涉及桥梁基础施工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吸泥设备,通过吸泥管将弃渣从下至上吸入,第一排渣管将弃渣排入收集槽底部;弃渣中的水溢出过滤网,经出水口排出;泥沙残渣沉淀到收集槽底部,经第二排渣管排放到运渣船一端的隔舱内,固体残渣沉淀到船舱底部,水经排水管排出;升降导轨的高度随着接高混凝土沉井调整,每接高一段混凝土沉井,升降导轨连同钢牛腿和收集槽提升到接高混凝土节段。本发明能避免直接将弃渣排入水域中而在航道局部区域形成淤积,从而影响航道水深,并且维持水域清洁,经济环保;能减少弃渣船工作量,减少排污管道数量,对弃渣进行有效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A、在每个井孔内沿井轴线竖直布置与吸泥设备相连的吸泥管
(7),在吸泥管(7)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排渣管(13),吸泥
管(7)与第一排渣管(13)连通;在首节钢沉井(1)顶端周圈焊接
上耳板(9)和下耳板(10),将钢牛腿(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耳
板(9)和下耳板(10)上;在钢牛腿(8)顶部放置收集槽(12),
将第一排渣管(13)插入到收集槽(12)中,收集槽(12)侧壁的中
上部开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下方水平设置有过滤网(14),
收集槽(12)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管(16);
在首节钢沉井(1)外侧的水面上布置运渣船(17),运渣船(17)
船舱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隔仓板(20),将船舱分隔成至少5
个相互连通的隔舱(21),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与第二排
渣管(16)连通,运渣船(17)另一端的隔舱(21)侧壁设置有与该
隔舱(21)连通的排水管(22);
在首节钢沉井施工阶段:启动吸泥设备,通过吸泥管(7)将弃
渣从下至上吸入,第一排渣管(13)将弃渣排入收集槽(12)底部;
弃渣中的水溢出过滤网(14),经出水口(15)排出;弃渣中的泥沙
残渣沉淀到收集槽(12)底部,再经第二排渣管(16)排放到运渣船
(17)一端的隔舱(21)内,然后从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
流到另一端的隔舱(21),泥沙残渣中的固体残渣沉淀到船舱底部,
泥沙残渣中的水经排水管(22)排出;
B、在每个井孔内沿井轴线竖直布置与吸泥设备相连的吸泥管
(7),在吸泥管(7)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排渣管(13),吸泥
管(7)与第一排渣管(13)连通;利用爬锥(18)将升降导轨(19)
竖直固定在接高混凝土沉井顶端周圈,升降导轨(19)上均匀布置有
圆孔,将钢牛腿(8)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导轨(19)的圆孔上;在
钢牛腿(8)顶部放置收集槽(12),将第一排渣管(13)插入到收集
槽(12)中,收集槽(12)侧壁的中上部开有出水口(15),出水口
(15)下方的水平面上设置有过滤网(14),收集槽(12)侧壁的底
部设置有第二排渣管(16);
在接高混凝土沉井(2)外侧的水面上布置运渣船(17),运渣船
(17)船舱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隔仓板(20),将船舱分隔成
至少5个相互连通的隔舱(21),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与
第二排渣管(16)连通,运渣船(17)另一端的隔舱(21)侧壁设置
有与该隔舱(21)连通的排水管(22);
在接高混凝土沉井施工阶段:启动吸泥设备,通过吸泥管(7)
将弃渣从下至上吸入,第一排渣管(13)将弃渣排入收集槽(12)底
部;弃渣中的水溢出过滤网(14),经出水口(15)排出;弃渣中的
泥沙残渣沉淀到收集槽(12)底部,再经第二排渣管(16)排放到运
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内,然后从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
流到另一端的隔舱(21),泥沙残渣中的固体残渣沉淀到船舱底部,
泥沙残渣中的水经排水管(22)排出;升降导轨(19)的高度随着接
高混凝土沉井(2)调整,每接高一段混凝土沉井,升降导轨(19)
连同钢牛腿(8)和收集槽(12)由牵引装置或者提升装置提升到接
高混凝土节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A中所述钢牛腿(8)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11)固定在
上耳板(9)和下耳板(10)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B中所述钢牛腿(8)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升降导轨
(19)的圆孔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A中所述收集槽(12)的体积为50L至100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B中所述收集槽(12)的体积为50L至100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A中所述运渣船(17)船舱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7个隔
仓板(20),将船舱分隔成8个相互连通的隔舱(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A还包括以下步骤:每隔2小时,将所述第二排渣管(16)
连通隔舱(21)的一头与排水管(22)连通隔舱(21)的一头的位置
互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B还包括以下步骤:每隔2小时,将所述第二排渣管(16)
连通隔舱(21)的一头与排水管(22)连通隔舱(21)的一头的位置
互换。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第二排渣管(16)的直径与排水
管(22)的直径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二排渣管(16)的直径与排水
管(22)的直径相同。

说明书

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基础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
渣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深水沉井基础广泛应用于桥梁墩台基础、水下油库、以及
水下大型设备基础、水下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基础等。深水沉井基础
是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井筒状的结构物即沉井,然后在深水中从井内
不断吸泥,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在沉井下沉过程中,沉井
内部会产生大量的弃渣,特别是当施工水位非常深,沉井截面非常大
时,弃渣的产生量非常庞大。

目前弃渣的处理有以下两种方式:直接排入水域和运渣船运至指
定排放点,弃渣直接排入水域会在航道局部区域形成淤积,影响航道
水深,且污染水域环境;弃渣由运渣船运至指定排放点,虽然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航道水域的影响,但是对于截面非常大的深水沉井
基础吸泥下沉产生的弃渣,需要大量的运渣船来满足运渣需求,而且
沉井隔舱需要安装大量的排污管道,排污管道错综复杂,不易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深水
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通过将弃渣过滤分离出泥沙残渣和水,浓
度较高的泥沙残渣排放到运渣船上进行第二次沉淀,避免直接将弃渣
排入水域中而在航道局部区域形成淤积,从而影响航道水深,并且维
持水域清洁,经济环保;能够减少弃渣船工作量,减少排污管道数量,
对弃渣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个井孔内沿井轴线竖直布置与吸泥设备相连的吸泥管,
在吸泥管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排渣管,吸泥管与第一排渣管连
通;在首节钢沉井顶端周圈焊接上耳板和下耳板,将钢牛腿的两端分
别固定在上耳板和下耳板上;在钢牛腿顶部放置收集槽,将第一排渣
管插入到收集槽中,收集槽侧壁的中上部开有出水口,出水口下方水
平设置有过滤网,收集槽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管;

在首节钢沉井外侧的水面上布置运渣船,运渣船船舱内壁两侧均
匀设置有若干个隔仓板,将船舱分隔成至少5个相互连通的隔舱,运
渣船一端的隔舱与第二排渣管连通,运渣船另一端的隔舱侧壁设置有
与该隔舱连通的排水管;

在首节钢沉井施工阶段:启动吸泥设备,通过吸泥管将弃渣从下
至上吸入,第一排渣管将弃渣排入收集槽底部;弃渣中的水溢出过滤
网,经出水口排出;弃渣中的泥沙残渣沉淀到收集槽底部,再经第二
排渣管排放到运渣船一端的隔舱内,然后从运渣船一端的隔舱流到另
一端的隔舱,泥沙残渣中的固体残渣沉淀到船舱底部,泥沙残渣中的
水经排水管排出;

B、在每个井孔内沿井轴线竖直布置与吸泥设备相连的吸泥管,
在吸泥管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排渣管,吸泥管与第一排渣管连
通;利用爬锥将升降导轨竖直固定在接高混凝土沉井顶端周圈,升降
导轨上均匀布置有圆孔,将钢牛腿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导轨的圆孔
上;在钢牛腿顶部放置收集槽,将第一排渣管插入到收集槽中,收集
槽侧壁的中上部开有出水口,出水口下方的水平面上设置有过滤网,
收集槽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管;

在接高混凝土沉井外侧的水面上布置运渣船,运渣船船舱内壁两
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隔仓板,将船舱分隔成至少5个相互连通的隔
舱,运渣船一端的隔舱与第二排渣管连通,运渣船另一端的隔舱侧壁
设置有与该隔舱连通的排水管;

在接高混凝土沉井施工阶段:启动吸泥设备,通过吸泥管将弃渣
从下至上吸入,第一排渣管将弃渣排入收集槽底部;弃渣中的水溢出
过滤网,经出水口排出;弃渣中的泥沙残渣沉淀到收集槽底部,再经
第二排渣管排放到运渣船一端的隔舱内,然后从运渣船一端的隔舱流
到另一端的隔舱,泥沙残渣中的固体残渣沉淀到船舱底部,泥沙残渣
中的水经排水管排出;升降导轨的高度随着接高混凝土沉井调整,每
接高一段混凝土沉井,升降导轨连同钢牛腿和收集槽由牵引装置或者
提升装置提升到接高混凝土节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A中所述钢牛腿的两端分别通
过螺栓固定在上耳板和下耳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B中所述钢牛腿两端分别通过
销轴固定在升降导轨的圆孔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A中所述收集槽的体积为50L
至100L。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B中所述收集槽的体积为50L
至100L。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A中所述运渣船船舱内壁两侧
均匀设置有7个隔仓板,将船舱分隔成8个相互连通的隔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A还包括以下步骤:每隔2小
时,将所述第二排渣管连通隔舱的一头与排水管连通隔舱的一头的位
置互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B还包括以下步骤:每隔2小
时,将所述第二排渣管连通隔舱的一头与排水管连通隔舱的一头的位
置互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A中所述第二排渣管的直径与
排水管的直径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B中所述第二排渣管的直径与
排水管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能够避免直接将弃渣排入水域中而在航道局部区域
形成淤积,从而影响航道水深,并且维持水域清洁,经济环保;

(2)本发明能够减少弃渣船工作量,减少排污管道数量,对弃渣进
行简单有效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首节钢沉井施工弃渣收集系统的结构示
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牛腿安装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收集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运渣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接高混凝土沉井施工弃渣收集系统的结
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接高混凝土沉井施工弃渣收集系统的升
降导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首节钢沉井,2—接高混凝土沉井,3—塔吊,4
—龙门吊,5—钢丝绳,6—高压射水系统,7—吸泥管,8—钢牛腿,
9—上耳板,10—下耳板,11—螺栓,12—收集槽,13—第一排渣管,
14—过滤网,15—出水口,16—第二排渣管,17—运渣船,18—爬锥,
19—升降导轨,20—隔仓板,21—隔舱,22—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深水沉井由首节钢沉井和接高混凝土沉井组成,深水沉井施工分
为首节钢沉井施工阶段和接高混凝土沉井施工阶段。下面以沉井为多
孔沉井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1所示,首节钢沉井施工弃渣收集系统包括钢沉井1、塔
吊3、龙门吊4、钢丝绳5、高压射水系统6、钢牛腿8、运渣船17,
塔吊3、龙门吊4和钢丝绳5组成升降装置,运输沉井施工过程中的
大型设备,高压射水系统6在沉井施工过程中作为高压水源冲刷泥土
并稀释泥浆。

参见图5所示,接高混凝土沉井施工弃渣收集系统包括接高混凝
土沉井2、塔吊3、龙门吊4、钢丝绳5、高压射水系统6、钢牛腿8、
爬锥18、升降导轨19、运渣船17,塔吊3、龙门吊4和钢丝绳5组
成升降装置,运输沉井施工过程中的大型设备,高压射水系统6在沉
井施工过程中作为高压水源冲刷泥土并稀释泥浆,升降导轨19的高
度随着接高混凝土沉井2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S1、在每个井孔内沿井轴线竖直布置与吸泥设备相连的吸泥管
7,在吸泥管7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排渣管13,吸泥管7与第
一排渣管13连通;参见图2所示,在首节钢沉井1顶端周圈焊接上
耳板9和下耳板10,将钢牛腿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耳板9和下耳
板10上,钢牛腿8的两端可以分别通过螺栓11固定在上耳板9和下
耳板10上。

S2、参见图3所示,在钢牛腿8顶部放置收集槽12,收集槽12
的体积为50L至100L,将第一排渣管13插入到收集槽12中,收集
槽12侧壁的中上部开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下方水平设置有过滤
网14,收集槽12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管16。首节钢沉井施工
阶段:启动吸泥设备,通过吸泥管7将弃渣从下至上吸入,第一排渣
管13将弃渣排入收集槽12底部;弃渣中的水溢出过滤网14,经出
水口15排出,弃渣中的泥沙残渣沉淀到收集槽12底部。

S3、参见图4所示,在首节钢沉井1外侧的水面上布置运渣船
17,运渣船17船舱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隔仓板20,将船舱分
隔成至少5个相互连通的隔舱21,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与第二
排渣管16连通,运渣船17另一端的隔舱21侧壁设置有与该隔舱21
连通的排水管22;收集槽12底部的弃渣经第二排渣管16排放到运
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内,然后从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流到另一
端的隔舱21,泥沙残渣在船舱的若干个隔舱21中形成弯曲的流径,
能够有效延长弃渣的流径,将第一次沉淀不充分的物质例如沙粒,进
行第二次沉淀,泥沙残渣中的固体残渣沉淀到船舱底部,泥沙残渣中
的水经排水管22排出。

在沉井施工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将第二排渣管16连通隔舱
21的一头与排水管22连通隔舱21的一头的位置互换,具体时间间
隔按照实际施工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沉淀物质的沉淀量来设定,例如:
每隔2小时,将第二排渣管16连通隔舱21的一头与排水管22连通
隔舱21的一头的位置互换,第二排渣管16的直径与排水管22的直
径相同,此步骤能够避免船舱两头沉淀物质的重量不均衡,船体偏载
过大,能够有效平衡船体荷载。

S4、在每个井孔内沿井轴线竖直布置与吸泥设备相连的吸泥管
7,在吸泥管7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排渣管13,吸泥管7与第
一排渣管13连通。参见图6所示,利用爬锥18将升降导轨19竖直
固定在接高混凝土沉井顶端周圈,升降导轨19上均匀布置有圆孔,
将钢牛腿8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导轨19的圆孔上,钢牛腿8两端可
以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升降导轨19的圆孔上。

S5、参见图3所示,在钢牛腿8顶部放置收集槽12,收集槽12
的体积为50L至100L,将第一排渣管13插入到收集槽12中,收集
槽12侧壁的中上部开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下方水平设置有过滤
网14,收集槽12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管16。接高混凝土沉井
施工阶段:启动吸泥设备,通过吸泥管7将弃渣从下至上吸入,第一
排渣管13将弃渣排入收集槽12底部;弃渣中的水溢出过滤网14,
经出水口15排出,弃渣中的泥沙残渣沉淀到收集槽12底部。

S6、参见图4所示,在接高混凝土沉井2外侧的水面上布置运渣
船17,运渣船17船舱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隔仓板20,将船舱
分隔成至少5个相互连通的隔舱21,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与第
二排渣管16连通,运渣船17另一端的隔舱21侧壁设置有与该隔舱
21连通的排水管22;收集槽12底部的弃渣经第二排渣管16排放到
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内,然后从运渣船17一端的隔舱21流到另
一端的隔舱21,泥沙残渣在船舱的若干个隔舱21中形成弯曲的流径,
能够有效延长弃渣的流径,将第一次沉淀不充分的物质例如沙粒,进
行第二次沉淀,泥沙残渣中的固体残渣沉淀到船舱底部,泥沙残渣中
的水经排水管22排出。

升降导轨19的高度随着接高混凝土沉井2调整,每接高一段混
凝土沉井,升降导轨19连同钢牛腿8和收集槽12由牵引装置或者提
升装置提升到接高混凝土节段。

在沉井施工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将第二排渣管16连通隔舱
21的一头与排水管22连通隔舱21的一头的位置互换,具体时间间
隔按照实际施工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沉淀物质的沉淀量来设定,例如:
每隔2小时,将第二排渣管16连通隔舱21的一头与排水管22连通
隔舱21的一头的位置互换,第二排渣管16的直径与排水管22的直
径相同,此步骤能够避免船舱两头沉淀物质的重量不均衡,船体偏载
过大,能够有效平衡船体荷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
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
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沉井施工的弃渣收集方法,涉及桥梁基础施工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吸泥设备,通过吸泥管将弃渣从下至上吸入,第一排渣管将弃渣排入收集槽底部;弃渣中的水溢出过滤网,经出水口排出;泥沙残渣沉淀到收集槽底部,经第二排渣管排放到运渣船一端的隔舱内,固体残渣沉淀到船舱底部,水经排水管排出;升降导轨的高度随着接高混凝土沉井调整,每接高一段混凝土沉井,升降导轨连同钢牛腿和收集槽提升到接高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