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90341A43申请公布日20140219CN103590341A21申请号201310580488522申请日20131119E01D21/00200601E01D4/00200601E01D101/2220060171申请人成军地址226300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杏园路阳光府邸63号楼2208室72发明人成军74专利代理机构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32100代理人葛雷54发明名称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包括围堰设置、桥墩台砌筑、拱架设计、拱架预压及调整、拱圈结构砌筑、拱架拆除施工等步骤。
2、。本发明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适用于市政和景观工程类石砌拱桥的施工;特别适用于无水条件下石砌拱桥的施工。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90341ACN103590341A1/2页21一种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一)围堰设置围堰做法围堰堰体采用回填土碾压密实,堰体稳固、不塌陷,围堰两侧11预留坡度;围堰形成后,排除围堰基坑内原有河水和浮浆;(二)桥墩台砌筑(1)砌筑前检查基础面标高,石砌位置测量放线,画出轮廓线;(2)按料石及灰缝厚度,预先计算砌筑层。
3、数,采用的料石分层分块编号,砌筑时对号入座;(3)先砌墩台四角转角石及外围,在已砌石料上用线锤挂线控制垂直度,最后砌筑腹部;(4)采用坐浆法砌筑,每层石料高度相同,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5)砌筑平缝和竖缝宽度分别不大于30MM和40MM,上下层砌石错缝不小于100MM;(6)砌块表面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十字缝搭接平整,勾缝的深度进墙面凹进5MM;(7)砂浆在砌筑或勾缝砂浆初凝后,立即覆盖洒水,湿润养护714D;(三)拱架设计拱架搭设前进行专项设计;每拱均采用落地式钢管扣件满堂支撑架,钢管均为48336MM钢管,面板采用竹胶合板制成拱形;(四)拱架预压及调整拱圈砌筑前,对拱架预压,以消除。
4、地基沉降影响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检查拱架稳定性,同时测出的弹性可记录的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预压主要控制以下几点(1)预压采用砂石料袋,按设计拱圈石砌的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拱架偏压失稳;(2)加载采用分段预压,先预压边跨,再预压中跨,最后预压另一个边跨;(3)按照25、50、75、100、120设计荷载分五级逐级加载,加载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4)每级加载时间间隔控制得当,每级加载完观测48H,保证加载后桥梁能充分变形并达到稳定后进入下一级加载;(5)每次预压时间为3D,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
5、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每2H观测一次,一天之后每6H观测一次,一直观测3D,若每次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过1MM,即认为支架已经稳定;当支架稳定后,即卸掉砂石料,卸载时要分层卸,全部卸完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弹性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6)预压完成后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7)测点的布置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置设在梁跨的1/2、1/4处及中间,每点位横向,即沿桥面方向,均设3点,观测点在模板及地基上,在底模上顺桥向中间点。
6、取消;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五)拱圈结构砌筑砌筑程序权利要求书CN103590341A2/2页31)砌筑拱圈前,根据拱圈跨径、矢高、厚度及拱架的情况,设计拱圈砌筑程序,砌筑时,设置变形观测缝;2)跨径小于等于10M的拱圈,当用满布式拱架砌筑时,从两端拱脚起顺序向拱顶方向对称、均衡地砌筑,最后砌拱顶石;3)跨径1020M的拱圈,每半跨均应分成三段砌筑,先砌拱脚段和拱顶段,后砌1/4跨径段,两半跨应同时对称地进行;分段砌筑的拱段,其倾斜角大于砌块与模板间的摩擦角时,在拱段下侧临时设置支撑,避免拱段滑移;4)跨径大于等于20M的拱圈,采用分段砌筑或分环分段相结合的方法砌筑;分。
7、环砌筑时,待下环砌筑合拢、砌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砌筑上环;5)多孔连续拱桥拱圈的砌筑,应考虑连拱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砌筑程序;(1)封拱合拢在当日最低温度时进行;(2)分段砌筑的拱圈应待填塞空缝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3)封拱合拢前如用千斤顶施加压力的方法调整拱圈应力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6)拱上结构的砌筑(1)拱上结构在拱架卸架前砌筑时,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进行;(2)当先松架后砌拱上结构时,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进行;(3)拱上结构一般应由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砌筑;(六)拱架拆除施工(1)满布式拱架从拱顶向拱脚。
8、依次循环卸落;第一步从拱顶到拱脚依次松8MM固定,进行沉降观测,测点同预压测点布置方式相同;第二步卸落12MM,进行沉降观测;第三步卸落15MM,进行沉降观测,未发现卸落不均匀情况及超出规范要求即可拆除架体;(2)多孔拱架卸落时,若桥墩允许承受单向推力,可以单孔卸落,否则应多孔同时卸落或分阶段卸落;(3)卸落拱架时观测拱圈挠度和墩台变位情况,确认符合要求;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落架,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落架。权利要求书CN103590341A1/4页4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
9、02石拱桥造型优美、坚固耐用、历史悠久、被广泛用于公路、市政、交通等领域,其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易,工程造价相对低等特点。但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不断提高和对桥功能要求层次高,石拱桥逐步呈现出大跨度、大截面、多拱构造及高承载力等趋势,施工技术也需要不断进步。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的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一)围堰设置围堰做法围堰堰体采用回填土碾压密实,堰体稳固、不塌陷,围堰两侧11预留坡度;围堰形成后,排除围堰基坑内原有河水和浮浆;(二)桥墩台。
10、砌筑(1)砌筑前检查基础面标高,石砌位置测量放线,画出轮廓线;(2)按料石及灰缝厚度,预先计算砌筑层数,采用的料石分层分块编号,砌筑时对号入座;(3)先砌墩台四角转角石及外围,在已砌石料上用线锤挂线控制垂直度,最后砌筑腹部;(4)采用坐浆法砌筑,每层石料高度相同,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5)砌筑平缝和竖缝宽度分别不大于30MM和40MM,上下层砌石错缝不小于100MM;(6)砌块表面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十字缝搭接平整,勾缝的深度进墙面凹进5MM;(7)砂浆在砌筑或勾缝砂浆初凝后,立即覆盖洒水,湿润养护714D;(三)拱架设计拱架搭设前进行专项设计;每拱均采用落地式钢管扣件满堂支撑架,钢管。
11、均为48336MM钢管,面板采用竹胶合板制成拱形;(四)拱架预压及调整拱圈砌筑前,对拱架预压,以消除地基沉降影响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检查拱架稳定性,同时测出的弹性可记录的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预压主要控制以下几点(1)预压采用砂石料袋,按设计拱圈石砌的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拱架偏压失稳;(2)加载采用分段预压,先预压边跨,再预压中跨,最后预压另一个边跨;说明书CN103590341A2/4页5(3)按照25、50、75、100、120设计荷载分五级逐级加载,加载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4)每级加载时间间。
12、隔控制得当,每级加载完观测48H,保证加载后桥梁能充分变形并达到稳定后进入下一级加载;(5)每次预压时间为3D,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每2H观测一次,一天之后每6H观测一次,一直观测3D,若每次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过1MM,即认为支架已经稳定;当支架稳定后,即卸掉砂石料,卸载时要分层卸,全部卸完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弹性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6)预压完成后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7)测点的布置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
13、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置设在梁跨的1/2、1/4处及中间,每点位横向,即沿桥面方向,均设3点,观测点在模板及地基上,在底模上顺桥向中间点取消;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五)拱圈结构砌筑砌筑程序1)砌筑拱圈前,根据拱圈跨径、矢高、厚度及拱架的情况,设计拱圈砌筑程序,砌筑时,设置变形观测缝;2)跨径小于等于10M的拱圈,当用满布式拱架砌筑时,从两端拱脚起顺序向拱顶方向对称、均衡地砌筑,最后砌拱顶石;3)跨径1020M的拱圈,每半跨均应分成三段砌筑,先砌拱脚段和拱顶段,后砌1/4跨径段,两半跨应同时对称地进行;分段砌筑的拱段,其倾斜角大于砌块与模板间的摩擦角时,在拱段下侧临时。
14、设置支撑,避免拱段滑移;4)跨径大于等于20M的拱圈,采用分段砌筑或分环分段相结合的方法砌筑;分环砌筑时,待下环砌筑合拢、砌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砌筑上环;5)多孔连续拱桥拱圈的砌筑,应考虑连拱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砌筑程序;(1)封拱合拢在当日最低温度时进行;(2)分段砌筑的拱圈应待填塞空缝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3)封拱合拢前如用千斤顶施加压力的方法调整拱圈应力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6)拱上结构的砌筑(1)拱上结构在拱架卸架前砌筑时,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进行;(2)当先松架后砌拱上结构时,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进行;。
15、(3)拱上结构一般应由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砌筑;(六)拱架拆除施工(1)满布式拱架从拱顶向拱脚依次循环卸落;第一步从拱顶到拱脚依次松8MM固定,进行沉降观测,测点同预压测点布置方式相同;第二步卸落12MM,进行沉降观测;第三步卸落15MM,进行沉降观测,未发现卸落不均匀情况及超出规范要求即可拆除架体;说明书CN103590341A3/4页6(2)多孔拱架卸落时,若桥墩允许承受单向推力,可以单孔卸落,否则应多孔同时卸落或分阶段卸落;(3)卸落拱架时观测拱圈挠度和墩台变位情况,确认符合要求;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落架,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落架。0005本发明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
16、无水干燥环境作业,有利于保证桥体质量和施工安全;主体拱圈拱架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及竹胶合板支撑体系,取材便捷、经济性高;拱圈砌筑前对拱架实施预压措施,安全性高;在保证材料和劳动力的情况下各拱圈可同时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适用于市政和景观工程类石砌拱桥的施工;特别适用于无水条件下石砌拱桥的施工。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07一种大跨度多拱实腹式等截面圆弧石砌拱桥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围堰设置围堰做法围堰堰体采用回填土碾压密实,堰体稳固、不塌陷,围堰两侧11预留坡度;围堰形成后,排除围堰基坑内原有河水和浮浆;(二)桥墩台砌筑(1)砌筑前检查基础面标高。
17、,石砌位置测量放线,画出轮廓线;(2)按料石及灰缝厚度,预先计算砌筑层数,采用的料石分层分块编号,砌筑时对号入座;(3)先砌墩台四角转角石及外围,在已砌石料上用线锤挂线控制垂直度,最后砌筑腹部;(4)采用坐浆法砌筑,每层石料高度相同,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5)砌筑平缝和竖缝宽度分别不大于30MM和40MM,上下层砌石错缝不小于100MM;(6)砌块表面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十字缝搭接平整,勾缝的深度进墙面凹进5MM;(7)砂浆在砌筑或勾缝砂浆初凝后,立即覆盖洒水,湿润养护714D;(三)拱架设计拱架搭设前进行专项设计;每拱均采用落地式钢管扣件满堂支撑架,钢管均为48336MM钢管,面板采。
18、用竹胶合板制成拱形;(四)拱架预压及调整拱圈砌筑前,对拱架预压,以消除地基沉降影响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检查拱架稳定性,同时测出的弹性可记录的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预压主要控制以下几点(1)预压采用砂石料袋,按设计拱圈石砌的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拱架偏压失稳;(2)加载采用分段预压,先预压边跨,再预压中跨,最后预压另一个边跨;(3)按照25、50、75、100、120设计荷载分五级逐级加载,加载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4)每级加载时间间隔控制得当,每级加载完观测48H,保证加载后桥梁能充分变形并达到稳定后。
19、进入下一级加载;说明书CN103590341A4/4页7(5)每次预压时间为3D,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每2H观测一次,一天之后每6H观测一次,一直观测3D,若每次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过1MM,即认为支架已经稳定;当支架稳定后,即卸掉砂石料,卸载时要分层卸,全部卸完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弹性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6)预压完成后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7)测点的布置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置设。
20、在梁跨的1/2、1/4处及中间,每点位横向,即沿桥面方向,均设3点,观测点在模板及地基上,在底模上顺桥向中间点取消;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五)拱圈结构砌筑砌筑程序1)砌筑拱圈前,根据拱圈跨径、矢高、厚度及拱架的情况,设计拱圈砌筑程序,砌筑时,设置变形观测缝;2)跨径小于等于10M的拱圈,当用满布式拱架砌筑时,从两端拱脚起顺序向拱顶方向对称、均衡地砌筑,最后砌拱顶石;3)跨径1020M的拱圈,每半跨均应分成三段砌筑,先砌拱脚段和拱顶段,后砌1/4跨径段,两半跨应同时对称地进行;分段砌筑的拱段,其倾斜角大于砌块与模板间的摩擦角时,在拱段下侧临时设置支撑,避免拱段滑移;4)跨。
21、径大于等于20M的拱圈,采用分段砌筑或分环分段相结合的方法砌筑;分环砌筑时,待下环砌筑合拢、砌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砌筑上环;5)多孔连续拱桥拱圈的砌筑,应考虑连拱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砌筑程序;(1)封拱合拢在当日最低温度时进行;(2)分段砌筑的拱圈应待填塞空缝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3)封拱合拢前如用千斤顶施加压力的方法调整拱圈应力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6)拱上结构的砌筑(1)拱上结构在拱架卸架前砌筑时,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进行;(2)当先松架后砌拱上结构时,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进行;(3)拱上结构一般应由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砌筑;(六)拱架拆除施工(1)满布式拱架从拱顶向拱脚依次循环卸落;第一步从拱顶到拱脚依次松8MM固定,进行沉降观测,测点同预压测点布置方式相同;第二步卸落12MM,进行沉降观测;第三步卸落15MM,进行沉降观测,未发现卸落不均匀情况及超出规范要求即可拆除架体;(2)多孔拱架卸落时,若桥墩允许承受单向推力,可以单孔卸落,否则应多孔同时卸落或分阶段卸落;(3)卸落拱架时观测拱圈挠度和墩台变位情况,确认符合要求;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落架,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落架。说明书CN1035903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