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9610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72315.2

申请日:

2012.08.02

公开号:

CN102776849A

公开日:

2012.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F 9/047申请日:20120802|||公开

IPC分类号:

E01F9/047; E03F1/00

主分类号:

E01F9/047

申请人:

重庆大学

发明人:

古励; 何强; 潘伟亮; 王丹丹; 艾海男; 刘鸿霞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代理人:

唐开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减速带。它包括有壳体,壳体前端与固定在斜坡路面上端的转轴铰接,壳体的尾端装有弹簧,弹簧套装在固定于斜坡路面下端的限位桩上,壳体内部放置有纳水囊,纳水囊底部紧贴地面,顶部紧贴壳体内表面,纳水囊前端设有进水板,在进水板之后的纳水囊本体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壁顶部悬有进水膜瓣,纳水囊尾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排水管对接,排水孔外壁顶部悬有出水膜瓣。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能蓄持路面径流,削减路面径流量,同时又能转移路面径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实施初期径流的植物处理、减少路面面源污染量。

权利要求书

1.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包括有壳体(1),其特征是:壳体(1)前端与固定在斜坡路面上端的转轴(5)铰接,壳体(1)的尾端装有弹簧(2),弹簧(2)套装在固定于斜坡路面下端的限位桩(3)上,壳体(1)内部放置有纳水囊(4),纳水囊(4)底部紧贴地面,顶部紧贴壳体(1)内表面,纳水囊(4)前端设有进水板(46),在进水板(46)之后的纳水囊本体上开有进水孔(45),进水孔(45)内壁顶部悬有进水膜瓣(44),纳水囊(4)尾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42),排水孔(42)与排水管(43)对接,排水孔(42)外壁顶部悬有出水膜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其特征是:纳水囊(4)顶面有紧固胶(4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其特征是:所述纳水囊(4)、进水膜瓣(44)和出水膜瓣(41)由橡胶制成。

说明书

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减速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减速带。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我国城市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有效解决,但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加,城市处于大规模建设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量不透水地表的出现,使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凸现,尤其以山地城市更甚。山地城市的地形起伏大,坡度大,降雨过程中具有易产流,冲刷作用强等特点,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突出。因而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对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降雨对城市地表的冲刷,城市地表沉积物是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城市地表沉积物包含许多污染物质,有固态废物碎屑(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化学药品(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空气沉降物和车辆排放物等。城市面源污染具有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后期污染物浓度低,初期污染效应显著的特点,对城市雨水初期径流的收集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城市路道旁多设置有绿化带,这为路面径流的治理提供了良好条件,若将城市路道径流进行收集并输入至绿化带,利用绿化带的土壤和基质对地表径流进行处理,利用绿化带植物生长吸收并削减径流中的污染物,就可以达到治理路面径流的效果,从而为控制城市面源作出贡献。

城市道路中很多路段都采用了减速带以控制车速,尤其在山地城市,减速带被广泛的应用在倾斜路面上,控制车辆在坡道上的行车速度。坡道路面产生径流较平直路面快,径流冲刷效应明显。现有减速带的缺点是:既不能蓄持路面径流,削减路面径流量,又不能转移路面径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实施初期径流的植物处理、减少路面面源污染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它能蓄持路面径流,削减路面径流量,还能转移路面径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实施初期径流的植物处理、减少路面面源污染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壳体,壳体前端与固定在斜坡路面上端的转轴铰接,壳体的尾端装有弹簧,弹簧套装在固定于斜坡路面下端的限位桩上,壳体内部放置有纳水囊,纳水囊底部紧贴地面,顶部紧贴壳体内表面,纳水囊前端设有进水板,在进水板之后的纳水囊本体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壁顶部悬有进水膜瓣,纳水囊尾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排水管对接,排水孔外壁顶部悬有出水膜瓣。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降雨后,由于道路坡度的关系,较快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顺着道路坡向沿壳体前端与地面的缝隙进入减速带内。滞水囊前端的进水膜瓣在重力作用下,当囊内无压力时,始终保持垂直状态,保持进水孔处于开启状态。雨水通过进水板、进水孔进入纳水囊内,雨水进入纳水囊后,流入纳水囊最低处,雨水蓄积在纳水囊中。当路面有汽车经过时,汽车碾压减速带时,减速带尾端的弹簧屈服,减速带壳体下沉至限位桩处,压迫壳体内的纳水囊,纳水囊内部压力增大,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进水膜瓣关闭,阻塞进水孔,同时出水膜瓣在压力作用下向外开启,纳水囊中所蓄积的雨水从排水孔排出至外部管道内,通过与排水管连接的其他管道输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中。

当汽车碾压完毕,在弹簧的回弹作用下,壳体向上恢复原位,内部纳水囊由橡胶制成,本身具有恢复原状的能力,同时在壳体的带动下,逐渐恢复原状,在恢复原状过程中形成负压,在负压作用下,促使出水膜瓣关闭,进水膜瓣开启,并再次吸入外部雨水与空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能蓄持路面径流,削减路面径流量,同时又能转移路面径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实施初期径流的植物处理、减少路面面源污染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纳水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纳水囊沿排水孔中心线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弹簧;3.限位桩;4.纳水囊;41.出水膜瓣;42.排水孔;43.排水管;44.进水膜瓣;45.进水孔;46.进水板;47.紧固胶;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有壳体1,壳体1前端与固定在斜坡路面上端的转轴5铰接,壳体1的尾端装有弹簧2,弹簧2套装在固定于斜坡路面下端的限位桩3上,壳体1内部放置有纳水囊4,纳水囊4底部紧贴地面,顶部紧贴壳体1内表面,纳水囊4前端设有进水板46,在进水板46之后的纳水囊本体上开有进水孔45,进水孔45内壁顶部悬有进水膜瓣44,纳水囊4尾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42,排水孔42与排水管43对接,排水孔42外壁顶部悬有出水膜瓣41。

如图2所示,纳水囊4顶面有紧固胶47,用于粘接壳体1和纳水囊4。

上述纳水囊4由橡胶制成,经过挤压变形后可自行恢复原状。进水膜瓣44由橡胶制成,仅可向纳水囊内部开启,遇囊内有压力时,膜瓣44即关闭,阻止囊内雨水从进水孔45排出。出水膜瓣41由橡胶制成,仅可向纳水囊4外部开启,当纳水囊4囊内有压力时,出水膜瓣41即开启。

本发明能收集斜坡路面的较大部分的降雨径流,并通过侧面设置的排水管将容蓄的雨水转移至道侧的绿化带中,尤其能有效转移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径流至绿化带,从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面源污染负荷。

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76849A43申请公布日20121114CN102776849ACN102776849A21申请号201210272315222申请日20120802E01F9/047200601E03F1/0020060171申请人重庆大学地址400044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72发明人古励何强潘伟亮王丹丹艾海男刘鸿霞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代理人唐开平54发明名称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减速带。它包括有壳体,壳体前端与固定在斜坡路面上端的转轴铰接,壳体的尾端装有弹簧,弹簧套装在固定于斜坡路面下端的限位桩上,壳体内。

2、部放置有纳水囊,纳水囊底部紧贴地面,顶部紧贴壳体内表面,纳水囊前端设有进水板,在进水板之后的纳水囊本体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壁顶部悬有进水膜瓣,纳水囊尾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排水管对接,排水孔外壁顶部悬有出水膜瓣。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能蓄持路面径流,削减路面径流量,同时又能转移路面径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实施初期径流的植物处理、减少路面面源污染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包括有壳体(1),其特征是壳体(1)前端与固定在斜坡路面上端的转轴(。

3、5)铰接,壳体(1)的尾端装有弹簧(2),弹簧(2)套装在固定于斜坡路面下端的限位桩(3)上,壳体(1)内部放置有纳水囊(4),纳水囊(4)底部紧贴地面,顶部紧贴壳体(1)内表面,纳水囊(4)前端设有进水板(46),在进水板(46)之后的纳水囊本体上开有进水孔(45),进水孔(45)内壁顶部悬有进水膜瓣(44),纳水囊(4)尾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42),排水孔(42)与排水管(43)对接,排水孔(42)外壁顶部悬有出水膜瓣(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其特征是纳水囊(4)顶面有紧固胶(4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其。

4、特征是所述纳水囊(4)、进水膜瓣(44)和出水膜瓣(41)由橡胶制成。权利要求书CN102776849A1/2页3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减速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减速带。背景技术0002目前,虽然我国城市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有效解决,但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加,城市处于大规模建设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量不透水地表的出现,使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凸现,尤其以山地城市更甚。山地城市的地形起伏大,坡度大,降雨过程中具有易产流,冲刷作用强等特点,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突出。因而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对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具有重。

5、要的意义。0003城市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降雨对城市地表的冲刷,城市地表沉积物是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城市地表沉积物包含许多污染物质,有固态废物碎屑(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化学药品(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空气沉降物和车辆排放物等。城市面源污染具有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后期污染物浓度低,初期污染效应显著的特点,对城市雨水初期径流的收集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0004城市路道旁多设置有绿化带,这为路面径流的治理提供了良好条件,若将城市路道径流进行收集并输入至绿化带,利用绿化带的土壤和基质对地表径流进行处理,利用绿化带植物生长吸收并削减径流中的污染物。

6、,就可以达到治理路面径流的效果,从而为控制城市面源作出贡献。0005城市道路中很多路段都采用了减速带以控制车速,尤其在山地城市,减速带被广泛的应用在倾斜路面上,控制车辆在坡道上的行车速度。坡道路面产生径流较平直路面快,径流冲刷效应明显。现有减速带的缺点是既不能蓄持路面径流,削减路面径流量,又不能转移路面径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实施初期径流的植物处理、减少路面面源污染量。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斜坡路面的雨水收纳减速带,它能蓄持路面径流,削减路面径流量,还能转移路面径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实施初期径流的植物处理、减少路面面源污染量。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

7、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壳体,壳体前端与固定在斜坡路面上端的转轴铰接,壳体的尾端装有弹簧,弹簧套装在固定于斜坡路面下端的限位桩上,壳体内部放置有纳水囊,纳水囊底部紧贴地面,顶部紧贴壳体内表面,纳水囊前端设有进水板,在进水板之后的纳水囊本体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内壁顶部悬有进水膜瓣,纳水囊尾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排水管对接,排水孔外壁顶部悬有出水膜瓣。0008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降雨后,由于道路坡度的关系,较快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顺着道路坡向沿壳体前端与地面的缝隙进入减速带内。滞水囊前端的进水膜瓣在重力作用下,当囊内无压力时,始终保持垂直状态,保持进水孔处于开启状态。雨水。

8、通过进水板、进说明书CN102776849A2/2页4水孔进入纳水囊内,雨水进入纳水囊后,流入纳水囊最低处,雨水蓄积在纳水囊中。当路面有汽车经过时,汽车碾压减速带时,减速带尾端的弹簧屈服,减速带壳体下沉至限位桩处,压迫壳体内的纳水囊,纳水囊内部压力增大,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进水膜瓣关闭,阻塞进水孔,同时出水膜瓣在压力作用下向外开启,纳水囊中所蓄积的雨水从排水孔排出至外部管道内,通过与排水管连接的其他管道输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中。0009当汽车碾压完毕,在弹簧的回弹作用下,壳体向上恢复原位,内部纳水囊由橡胶制成,本身具有恢复原状的能力,同时在壳体的带动下,逐渐恢复原状,在恢复原状过程中形成负压,。

9、在负压作用下,促使出水膜瓣关闭,进水膜瓣开启,并再次吸入外部雨水与空气。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能蓄持路面径流,削减路面径流量,同时又能转移路面径流至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实施初期径流的植物处理、减少路面面源污染量。附图说明0011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纳水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纳水囊沿排水孔中心线剖切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1壳体;2弹簧;3限位桩;4纳水囊;41出水膜瓣;42排水孔;43排水管;44进水膜瓣;45进水孔;46进水板;47紧固胶;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

10、所示,本发明包括有壳体1,壳体1前端与固定在斜坡路面上端的转轴5铰接,壳体1的尾端装有弹簧2,弹簧2套装在固定于斜坡路面下端的限位桩3上,壳体1内部放置有纳水囊4,纳水囊4底部紧贴地面,顶部紧贴壳体1内表面,纳水囊4前端设有进水板46,在进水板46之后的纳水囊本体上开有进水孔45,进水孔45内壁顶部悬有进水膜瓣44,纳水囊4尾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42,排水孔42与排水管43对接,排水孔42外壁顶部悬有出水膜瓣41。0014如图2所示,纳水囊4顶面有紧固胶47,用于粘接壳体1和纳水囊4。0015上述纳水囊4由橡胶制成,经过挤压变形后可自行恢复原状。进水膜瓣44由橡胶制成,仅可向纳水囊内部开启,遇囊内有压力时,膜瓣44即关闭,阻止囊内雨水从进水孔45排出。出水膜瓣41由橡胶制成,仅可向纳水囊4外部开启,当纳水囊4囊内有压力时,出水膜瓣41即开启。0016本发明能收集斜坡路面的较大部分的降雨径流,并通过侧面设置的排水管将容蓄的雨水转移至道侧的绿化带中,尤其能有效转移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径流至绿化带,从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面源污染负荷。说明书CN102776849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76849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7684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