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945055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09256.9

申请日:

2007.07.25

公开号:

CN101099867A

公开日:

2008.01.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47/48

主分类号:

A61K47/48

申请人:

福州大学

发明人:

董声雄; 叶艳秋; 陈汉杰

地址:

350002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原料配方包括:溶剂、催化剂、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至少一种扩链剂。扩链剂是至少包含两个相同或相互独立的生物活性的抗凝血剂、抗炎药物、抗增殖药物、抗菌药物或可水解的先导药物。制备方法为: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然后将溶剂、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0.5-6h,再将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20~110℃,继续反应10~48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中的药物在聚合物链上分布均匀,且药物含量较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包括:溶剂、催化剂、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 应性化合物、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至少一种扩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如式 (1)所示: Bio1-LINK-Bio2    (1) 其中 (a)所述式(1)中Bio1和Bio2是相同或相互独立的有生物活性的分子量小于4000的抗凝 血剂、抗炎药物、抗增殖药物、抗菌药物或可水解的先导药物,较优分子量小于2000, 所述Bio1和Bio2通过可水解的共价键与LINK相连,并且至少还剩余一个可供逐步聚 合的官能团; (b)所述式(1)中LINK是理论分子量小于2000的,较优分子量为60-700的具有与Bio1 和Bio2反应有相同活性的双官能团的线形化合物; (c)所述式(1)中LINK是通过可水解的共价键与Bio1和Bio2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 配方各组分摩尔分数为:溶剂:91.32~97.70%;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0.75~2.85%; 多异氰酸酯:1.14~4.28%;扩链剂:0.38~1.43%;催化剂:0.03~0.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 为强极性惰性溶剂;所述强极性惰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 烷酮、六甲基磷酰三胺、二甲基亚砜和四甲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 酸酯反应性化合物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 酸酯为芳香族、脂肪族、环脂族和芳脂族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 剂为有机锡类化合物,所述有机锡类化合物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水 解的共价键为酯键、酰胺键或磺胺键。 8.一种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然后根据原料配方将溶剂、异氰 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0.5~6h,再将扩链剂加 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20~110℃,继续反应10~48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 分子前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的 制备方法如下: 1)将4mmol药物和8.8mmol三苯基氯甲烷和8mmol三乙胺溶在40ml三氯甲烷里,在室温 下反应四个小时后得到澄清的溶液; 2)40ml的甲醇溶液加到上面得到的反应溶液中。然后将该反应液加热到50℃并搅拌1h,溶 液中将出现沉淀。接着将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集沉淀;该沉淀进一步用甲醇洗涤 3)上一步收集到的20mmol沉淀,9.5mmol的LINK和10mmol二甲氨基吡啶溶解在100ml二 氯甲烷中,然后把160mmo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到反应系统 中,该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搅拌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二氯甲烷经旋转蒸 发除去,剩余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几次移去可溶性的试剂,然后固体溶解在三氯甲烷中, 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溶液中的反应粗产物通过萃取得到,反应粗产物采用重结晶进一步 提纯,重结晶溶液为:三氯甲烷和甲醇; 4)上一步提纯的4.4mmol产物溶解在含有1%体积的水和1%体积三氟乙酸的三氯甲烷中,反 应液在室温下搅拌4个小时,反应过程中将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沉淀,用氯仿洗涤 提纯,收集到的产物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4h,得到所述扩链剂。
4: 28%;扩链剂:0.38~1.43%;催化剂:0.03~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 为强极性惰性溶剂;所述强极性惰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 烷酮、六甲基磷酰三胺、二甲基亚砜和四甲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 酸酯反应性化合物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 酸酯为芳香族、脂肪族、环脂族和芳脂族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 剂为有机锡类化合物,所述有机锡类化合物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水 解的共价键为酯键、酰胺键或磺胺键。 8.一种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然后根据原料配方将溶剂、异氰 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0.5~6h,再将扩链剂加 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20~110℃,继续反应10~48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 分子前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的 制备方法如下: 1)将4mmol药物和8.8mmol三苯基氯甲烷和8mmol三乙胺溶在40ml三氯甲烷里,在室温 下反应四个小时后得到澄清的溶液; 2)40ml的甲醇溶液加到上面得到的反应溶液中。然后将该反应液加热到50℃并搅拌1h,溶 液中将出现沉淀。接着将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集沉淀;该沉淀进一步用甲醇洗涤 3)上一步收集到的20mmol沉淀,9.5mmol的LINK和10mmol二甲氨基吡啶溶解在100ml二 氯甲烷中,然后把160mmo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到反应系统 中,该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搅拌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二氯甲烷经旋转蒸 发除去,剩余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几次移去可溶性的试剂,然后固体溶解在三氯甲烷中, 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溶液中的反应粗产物通过萃取得到,反应粗产物采用重结晶进一步 提纯,重结晶溶液为:三氯甲烷和甲醇; 4)上一步提纯的4.4mmol产物溶解在含有1%体积的水和1%体积三氟乙酸的三氯甲烷中,反 应液在室温下搅拌4个小时,反应过程中将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沉淀,用氯仿洗涤 提纯,收集到的产物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4h,得到所述扩链剂。
7: 70%;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0.75~2.85%; 多异氰酸酯:1.14~4.28%;扩链剂:0.38~1.43%;催化剂:0.03~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 为强极性惰性溶剂;所述强极性惰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 烷酮、六甲基磷酰三胺、二甲基亚砜和四甲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 酸酯反应性化合物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 酸酯为芳香族、脂肪族、环脂族和芳脂族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 剂为有机锡类化合物,所述有机锡类化合物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水 解的共价键为酯键、酰胺键或磺胺键。
8: 一种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然后根据原料配方将溶剂、异氰 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0.5~6h,再将扩链剂加 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20~110℃,继续反应10~48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 分子前药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的 制备方法如下: 1)将4mmol药物和8.8mmol三苯基氯甲烷和8mmol三乙胺溶在40ml三氯甲烷里,在室温 下反应四个小时后得到澄清的溶液; 2)40ml的甲醇溶液加到上面得到的反应溶液中。然后将该反应液加热到50℃并搅拌1h,溶 液中将出现沉淀。接着将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集沉淀;该沉淀进一步用甲醇洗涤 3)上一步收集到的20mmol沉淀,9.5mmol的LINK和10mmol二甲氨基吡啶溶解在100ml二 氯甲烷中,然后把160mmo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到反应系统 中,该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搅拌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二氯甲烷经旋转蒸 发除去,剩余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几次移去可溶性的试剂,然后固体溶解在三氯甲烷中, 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溶液中的反应粗产物通过萃取得到,反应粗产物采用重结晶进一步 提纯,重结晶溶液为:三氯甲烷和甲醇; 4)上一步提纯的4.4mmol产物溶解在含有1%体积的水和1%体积三氟乙酸的三氯甲烷中,反 应液在室温下搅拌4个小时,反应过程中将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沉淀,用氯仿洗涤 提纯,收集到的产物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4h,得到所述扩链剂。

说明书


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释放技术(Drug Delivery Technology)和药物高分子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用植入件的广泛应用,以植入件为中心的感染和并发症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阻止并控制医用植入件的细菌感染,主要途径是将抗菌药物耦合到医用植入件表面,但是过去抗菌药物释放机制都是药物从聚合物基质扩散进入组织,药物一旦开始释放后就无法停止,直到药物释放完为止。这很可能引起药物过量,建立起抗药性,同时造成药物浪费。如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则可改善这一缺陷。高分子前药物(Polymer Prodrug)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新型药物释放技术(Drug Delivery Technology)。它是药物分子通过共价键链接在能够发生降解的聚合物载体上,形成高分子与药物的缀合物(conjugates),其本身在未降解释放出其中药物时没有药理作用。高分子前药物具有低毒、高效、缓释和长效等特点,生物相容性好,停留时间长,还可通过单体的选择和共聚组分的变化,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

    聚氨酯是一类含有许多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的高聚物,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血液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及抗凝血性等优异性能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但是国内的医用聚氨酯材料目前都是用于人工器官、医用防护、医用导管、水凝胶、弹性绷带等。国内还未见以聚氨酯作为载体的高分子前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该原料配方中采用了一种新型扩链剂(生物扩链剂),合成反应容易控制。制备的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中的药物在聚合物链上分布均匀,且药物含量较高。

    本发明的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包括:溶剂、催化剂、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至少一种扩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扩链剂如式(1)所示:

    Bio1-LINK-Bio2  (1)

    其中

    (a)所述式(1)中Bio1和Bio2是相同或相互独立的有生物活性的分子量小于4000的抗凝血剂、抗炎药物、增殖、抗菌药物或可水解的先导药物,较优分子量小于2000,所述Bio1和Bio2通过可水解的共价键与LINK相连,并且至少还剩余一个可供逐步聚合的官能团;

    (b)所述式(1)中LINK是理论分子量小于2000的,较优分子量为60-700的具有与Bio1和Bio2反应有相同活性的双官能团的线形化合物;

    (c)所述式(1)中LINK是通过可水解的共价键与Bio1和Bio2连接。

    本发明的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足够的氮气,然后根据原料配方将溶剂、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0.5~6h,再将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20~110℃,继续反应10~48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使用具有两个相同活性的药物单体为扩链剂。

    2.能够解决药物在聚氨酯链上分布不均且含量不高、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分子量不高且分布宽、重复性差等问题。

    3.高分子前药物具有生物响应作用,即当在炎症酶——胆固醇酯酶存在的时候,高分子前药物能够降解释放出药物,同时随着酶浓度的升高其释放值也升高,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内容实施本发明,其中:原料配方各组分摩尔百分数为:溶剂:91.32~97.70%;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0.75~2.85%;多异氰酸酯:1.14~4.28%;扩链剂:0.38~1.43%;催化剂:0.03~0.12%。所述溶剂为强极性惰性溶剂;所述强极性惰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三胺、二甲基亚砜和四甲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

    所述异氰酸酯为芳香族、脂肪族、环脂族和芳脂族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化合物,所述有机锡类化合物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所述可水解的共价键为酯键、酰胺键或磺胺键。

    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组成:具有20-70%(wt%)的硬段含量;具有0.5-20%(wt%)的扩链剂含量,其成型物质可用于医用植入件的表面抗菌涂层或纤维,膜等。

    本发明具体举实施例如下:

    新型扩链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4mmol药物和8.8mmol三苯基氯甲烷和8mmol三乙胺溶在40ml三氯甲烷里,在室温下反应四个小时后得到澄清的溶液。

    2.40ml的甲醇溶液加到上面得到的反应溶液中。然后将该反应液加热到50℃并搅拌1h,溶液中将出现沉淀。接着将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收集沉淀。该沉淀进一步用甲醇洗涤。

    3.上一步收集到的20mmol沉淀,9.5mmol的LINK和10mmol二甲氨基吡啶溶解在100ml二氯甲烷中。然后把160mmo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到反应系统中。该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搅拌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二氯甲烷经旋转蒸发除去。剩余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几次移去可溶性的试剂,如:副产物脲urea。然后固体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溶液中的反应粗产物通过萃取得到。反应粗产物采用重结晶进一步提纯,重结晶溶液为:三氯甲烷和甲醇。

    4.上一步提纯的4.4mmol产物溶解在含有1%体积的水和1%体积三氟乙酸的三氯甲烷中。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4个小时。反应过程中将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沉淀,用氯仿洗涤提纯。收集到的产物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4h,得到所述扩链剂。

    按上述方法制备如下扩链剂:

    Bio1-LINK-Bio2

    

    

    实施例1

    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足够的氮气,将5ml二甲基甲酰胺、2mmol聚己内酯、3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8mmol的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1h,再将1mmol 1#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60℃,继续反应36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测得药物含量为11%,数均分子量为61800,分布系数为1.5。

    实施例2

    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足够的氮气,将10ml二甲基甲酰胺、2mmol聚己内酯、3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8mmol的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1h,再将1mmol 2#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60℃,继续反应48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测得药物含量为10%,数均分子量为72320,分布系数为1.6。

    实施例3

    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足够的氮气,将20ml二甲基甲酰胺、2mmol聚己内酯、3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8mmol的催化剂——辛酸亚锡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1h,再将1mmol 3#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100℃,继续反应18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测得药物含量为8%,数均分子量为52310,分布系数为1.6。

    实施例4

    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足够的氮气,将10ml二甲基乙酰胺、2mmol聚己内酯、3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8mmol的催化剂——辛酸亚锡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1h,再将1mmol 4#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90℃,继续反应24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测得药物含量为7%,数均分子量为63201,分布系数为1.8。

    实施例5

    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足够的氮气,将13ml二甲基甲酰胺、2mmol聚己内酯、3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8mmol的催化剂——辛酸亚锡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2h,再将1mmol 5#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80℃,继续反应20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测得药物含量为9.2%,数均分子量为71392,分布系数为2.1。

    实施例6

    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足够的氮气,将13ml二甲基甲酰胺、2mmol聚己内酯、3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8mmol的催化剂——辛酸亚锡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2h,再将1mmol 6#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80℃,继续反应21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测得药物含量为8.1%,数均分子量为75320,分布系数为1.8。

    实施例7

    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足够的氮气,将13ml二甲基甲酰胺、2mmol聚己内酯、3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08mmol的催化剂——辛酸亚锡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3h,再将1mmol 7#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整个反应温度在70℃,继续反应42小时,制备出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测得药物含量为7.2%,数均分子量为68201,分布系数为1.6。

    

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的新型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原料配方包括:溶剂、催化剂、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至少一种扩链剂。扩链剂是至少包含两个相同或相互独立的生物活性的抗凝血剂、抗炎药物、抗增殖药物、抗菌药物或可水解的先导药物。制备方法为:先往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然后将溶剂、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0.5-6h,再将扩链剂加入反应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