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45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N 102824576 A *CN102824576A* (21)申请号 201110160046.6 (22)申请日 2011.06.15 A61K 36/90(2006.01) A61P 17/06(2006.01) (71)申请人 王海斌 地址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蔡都镇 北关街 88 号 (72)发明人 王海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1117 代理人 黄军委 (54) 发明名称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
2、明涉及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 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组 成 : 土茯苓 20-30 份, 黄芩 15-20 份, 细辛 20-25 份, 黄连15-20份, 大黄10-15份, 八角5-10份, 猪 苓20-25份, 甘草 15-20 份。 制备方法时称取各原 料药, 将各组分研成80120目的粉末, 然后混合 均匀, 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丸剂或散剂。本发 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调整人体平衡, 消除淤积, 破 血散结、 祛风散寒、 熄风止痉、 通络止痛之功效, 具 有疗程短、 疗效确切的优点, 对普通牛皮癣的治愈 率高达 85.3, 总有效率达 100%。 (51)I。
3、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组成 : 土茯 苓 20-30 份, 黄芩 15-20 份, 细辛 20-25 份, 黄连 15-20 份, 大黄 10-15 份, 八角 5-10 份, 猪 苓 20-25 份, 甘草 15-20 份。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土茯苓 24 克, 黄芩 18 克, 细辛 20 克, 黄连 18 克, 大黄 12 克, 八角 。
4、6 克, 猪苓 21 克, 甘草 18 克。 3. 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称取各原料药, 将各组分研成 80 120 目的粉末, 然后混合均匀, 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丸剂或散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24576 A 2 1/3 页 3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牛皮癣” 属常见病、 多发病, 分布部位不同, 病情轻重差别很大, 牛皮癣的类型一 般可分为多种, 最常见的为寻常型牛皮癣, 表现为皮疹一般发生在头皮、 躯干和。
5、四肢, 皮肤 上出现红色丘疹, 逐渐扩大融合成斑片或斑块, 表面有较厚的银白色磷屑, 形状不规则, 有 的皮损较多, 呈满天星状, 鳞屑层脱落后, 轻轻刮掉皮屑可看到一层红膜, 刮除红膜可看到 小出血点, 医学上又叫筛状出血。其他的牛皮癣类型有如脓疱型牛皮癣、 关节炎型牛皮癣、 红皮病型牛皮癣等, 这些也时有发生, 但不是太常见。 0003 牛皮癣的发病原因目前主要有遗传、 免疫功能紊乱、 精神刺激、 外伤感染等多种, 但至今尚无明确定论。 临床上多以白血宁、 乙亚胺、 乙双吗啉、 环磷酰胺等细胞毒类抗癌药, 以及地塞米松、 强的松、 倍他米松和进口针剂、 康宁克通等激素类药物治疗。以上药物及。
6、其 配制的各种制剂, 用后虽有短期效果, 但治后易复发, 往往难以彻底治愈。如何让牛皮癣患 者摆脱病魔的困扰, 使患者彻底康复, 一直是医学界所关注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 利用该组合物治疗牛皮癣 疗程短, 疗效确切, 用后不易复发。 0005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 药组成 : 土茯苓 20-30 份, 黄芩 15-20 份, 细辛 20-25 份, 黄连 15-20 份, 大黄 10-15 份, 八角 5-10 份, 猪苓 20-25 份, 甘草 15-20 份。 0006 所述中药。
7、组合物中, 土茯苓 24 克, 黄芩 18 克, 细辛 20 克, 黄连 18 克, 大黄 12 克, 八角 6 克, 猪苓 21 克, 甘草 18 克。 0007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称取各原料药, 将各组分研成80120目的粉末, 然 后混合均匀, 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丸剂或散剂。 0008 药理分析 : 本发明是发明人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结合祖国中医学精髓辨证 组方而得, 由于牛皮癣是湿热攻于皮肤所致, 本发明以清热解毒、 解表散寒、 祛风除湿、 消肿 止痛为目的, 调整人体平衡, 消除淤积, 改善人体平衡, 提高皮肤机能恢复能力, 利用药物之 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控制。
8、牛皮癣的扩张和蔓延, 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最后达到根治的目 的。 0009 原料药中, 土茯苓 : 性味甘淡, 平 ; 归肝、 胃经, 解毒, 除湿, 利关节 ; 治梅毒、 淋浊、 筋骨挛痛、 脚气、 疔疮、 痈肿、 瘰疬。黄芩 : 性味苦, 寒, 归肺、 胆、 脾、 大肠、 小肠经 ; 主治清热 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 用于湿温、 暑温胸闷呕恶, 湿热痞满, 泻痢, 黄疸, 肺热咳嗽, 高 热烦渴, 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 胎动不安。细辛 : 性味辛、 温 ; 归肺、 肾经, 主治祛风, 散寒, 行 水, 开窍 ; 治风冷头痛, 鼻渊, 齿痛, 痰饮咳逆, 风湿痹痛。黄连 :。
9、 性味苦、 寒 ; 归心、 脾、 胃、 肝、 说 明 书 CN 102824576 A 3 2/3 页 4 胆、 大肠经 ;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 用于寒热互结, 湿热中阻, 痞满呕吐。 大黄 : 性味苦、 寒 ; 归 脾、 胃、 大肠、 肝、 心包经 ; 主治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 用于实热便秘, 积滞腹痛, 泻 痢不爽, 湿热黄疸, 血热吐衄, 目赤, 咽肿, 肠痈腹痛, 痈肿疔疮, 瘀血经闭, 跌打损伤, 外治水 火烫伤 ; 上消化道出血。 八角 : 性味辛, 甘, 温 ; 归入脾、 肾经 ; 温阳, 散寒, 理气, 杀菌 ; 治中寒 呕逆, 寒疝腹痛, 肾虚腰痛, 干。
10、、 湿脚气。猪苓 : 性味甘淡, 平 ; 归脾、 肾、 膀胱经 ; 利尿渗湿, 治 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脚气, 泄泻, 淋、 浊, 带下。甘草 : 性味甘, 平 ; 归入脾、 胃、 肺经 ; 和中缓 急, 润肺, 解毒, 调和诸药。 0010 使用方法 : 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胶囊, 一日 3 次, 每次 2 粒, 2 个月为一个疗 程, 每粒胶囊含有效成分 0.3g, 其他剂型可参照此剂量服用。 0011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 继承传统医学精华, 结合中药特点和 发病机理, 通过多年研究筛选出来的, 具有调整人体平衡, 消除淤积,。
11、 破血散结、 祛风散寒、 熄风止痉、 通络止痛之功效, 对牛皮癣治疗具有疗程短、 疗效确切的优点, 对普通牛皮癣的 治愈率高达 85.3, 总有效率达 100%。 0012 (2) 本发明的药物疗效持久, 疗程短、 见效快, 治愈后不易复发, 改变了以往药物难 以根治该病的难题, 并且制法简单,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0013 (3) 本发明的药物使用安全, 无任何毒副作用, 成本低, 使用方便, 患者花费少, 大 大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0014 疗效统计 : 近几年治疗的 278 例患者中, 其中男 158 例, 女 120 例, 年龄分布在 2075 岁, 病程 1 年 -15 年之。
12、间, 绝大部分为寻常型牛皮癣, 占 246 例。278 例患者中, 经治 疗痊愈的病例为 237 例, 占 85.3% ; 显效病例为 19 例, 占 6.8%, 好转病例为 22 例, 占 7.9%, 总有效率 100%。 0015 疗效评定标准 : 痊愈 : 红色丘疹及斑块、 鳞状银屑、 发亮薄膜、 点状出血、 脓疱等皮损症状全部消失, 受 累关节病变、 疼痛消失, 活动自如, 其它自觉体症全部消失。 0016 显效 : 红色丘疹、 鳞状银屑、 发亮薄膜、 点状出血、 脓疱等皮损症状等明显消退 70以上, 受累关节病变基本恢复至正常, 疼痛明显减轻, 活动能力显著增强, 其它自觉体 症明显。
13、消失。 0017 好转 : 红色丘疹、 银屑、 发亮薄膜、 点状出血、 脓疱等皮损症状消退 50以上, 受累 关节病变、 疼痛有所减轻, 可作小幅度的屈伸活动, 其它自觉体症有所减轻。 0018 无效 : 红色丘疹、 银屑、 发亮薄膜、 点状出血、 脓疱等皮损症状无明显消退, 受累关 节病变、 疼痛无变化, 活动依旧受限, 其它自觉体症无变化。 0019 典型病例 : 病例 1 : 李某某, 男, 55 岁。2005 年 4 月来诊, 自述四年前四肢、 躯干起皮癣, 表面有银 白色磷屑脱落, 形状不规则, 色红瘙痒, 刮除红膜有小出血点。诊断为寻常型牛皮癣。服用 实施例1的胶囊, 治疗3个月后。
14、, 全身银白色磷屑消失, 不再瘙痒, 皮肤光滑, 痊愈, 随后又巩 固治疗 1 个月, 随访至今未复发。 0020 病例 2 : 朱某, 男, 65 岁。2006 年 9 月来诊, 自述得牛皮癣已经 8 年, 开始自己不在 意, 四肢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 表面有较厚的银白色磷屑, 形状不规则, 皮损较多, 呈满天星 说 明 书 CN 102824576 A 4 3/3 页 5 状, 鳞屑层脱落后可看到一层红膜, 刮除红膜筛状出血点, 但最近牛皮癣有加重的迹象, 瘙 痒异常, 四肢无力, 无奈之下, 病急乱投医,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发明人处寻求希望。 诊断为 寻常型牛皮癣。服用实施例 2 的胶囊。
15、, 治疗 2 月后, 瘙痒减轻, 白色磷屑减少, 继续用药两个 月, 白色磷屑消失, 皮肤光滑, 痊愈, 随后又巩固治疗 1 个月, 随访至今未复发。 0021 病例 3 : 薛某, 女, 70 岁。2009 年 7 月来诊, 自述 7 年前, 起初只有头皮及肘关节部 位出现牛皮癣样的皮损, 最近一年以来, 肘关节出现疼痛的症状, 曾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关节疼痛现象渐为严重, 屈伸不利, 四肢无力, 无奈之下,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发明人处寻 求希望。经诊断, 确诊为 “关节病型牛皮癣” , 服用实施例 3 的胶囊, 30 天后, 皮损症状逐渐 脱落, 关节疼痛有所改善, 可以做一些小幅度的屈。
16、伸动作 ; 又继续用药 30 天, 皮损部位基本 完全恢复至正常肤色, 关节疼痛症状消失, 活动自如, 后用巩固用药 30 天, 随访至今未见复 发。 0022 病例 4 : 张某, 女, 38 岁。2010 年 2 月, 自述皮损初发为在急性炎症红斑的基础上, 出现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无菌性表浅脓疱, 附有少量细薄鳞屑, 皮屑脱落后, 有脓疮出 现 ; 近半年来, 脓疱迅速增多, 相互融合成大片脓糊状, 伴有高热、 关节肿痛及全身不适, 诊 断为 “脓疱型牛皮癣” , 服用实施例4的胶囊2个月后, 脓疱开始结痂, 大部分鳞屑脱落, 继续 用药 2 个月, 结痂斑块和鳞屑消失, 皮肤恢复正常。
17、颜色, 后用巩固用药 30 天, 随访至今未见 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并不是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24 例 1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组成 : 其中土茯苓 24 克, 黄芩 18 克, 细辛 20 克, 黄连 18 克, 大黄 12 克, 八角 6 克, 猪苓 21 克, 甘草 18 克。 0025 制备方法 : 称取各原料药, 将各组分研成 80 120 目的粉末, 然后混合均匀, 按常 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每粒含有效成分 0.3 克。 0026 例 2 : 同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原料药组成 。
18、: 土茯苓 20 份, 黄芩 15 份, 细辛 20 份, 黄连 15 份, 大黄 10 份, 八角 5 份, 猪 苓 20 份, 甘草 15 份。 0027 例 3 : 同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原料药组成 : 土茯苓 30 份, 黄芩 20 份, 细辛 25 份, 黄连 20 份, 大黄 15 份, 八角 10 份, 猪苓 25 份, 甘草 20 份。 0028 例 4 : 同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原料药组成 : 土茯苓 25 份, 黄芩 18 份, 细辛 22 份, 黄连 16 份, 大黄 12 份, 八角 8 份, 猪 苓 22 份, 甘草 18 份。 0029 例 5 : 同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原料药组成 : 土茯苓 28 份, 黄芩 17 份, 细辛 22 份, 黄连 18 份, 大黄 12 份, 八角 6 份, 猪 苓 21 份, 甘草 17 份。 说 明 书 CN 10282457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