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932007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60320.X

申请日:

2009.12.15

公开号:

CN101715818A

公开日:

2010.06.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23C9/13; B65D85/80

主分类号:

A23C9/13

申请人: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云鹏; 王安平; 刘卫星

地址:

0115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乳品的技术领域。新鲜脱脂牛奶或复原脱脂奶配以稳定剂、白砂糖、甜味剂、乳清蛋白等化料后均质、杀菌,再加入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发酵打冷后二次灌装得到一种新奇、营养价值高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制品,产品使用内容物可视透明包装材料,果酱层分布在酸奶的上层或下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产品下层为酸奶,然后二次灌装得到分层果酱酸奶;其中,所述的产品使用内容物可视透明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奶由脱脂鲜牛奶或脱脂复原奶配以稳定剂、白砂糖、甜味剂、乳清蛋白经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发酵,产品脂肪含量≤0.5%,蛋白含量≥2.3%,非脂乳固体≥6.5%,产品的组分及其重量份的比例如下: 脱脂鲜牛奶或复原奶:  720-900Kg 稳定剂:              1-10kg 乳清蛋白:            1-10kg 菊粉:                1-15kg 蔗糖:                30-50kg 果酱:                100-200kg 菌种:                250DCU 甜味剂:              20-60.2kg 变性淀粉:            4-8k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鲜牛乳为无抗鲜奶脱脂乳或复原脱脂乳,其脂肪含量≤0.5%,蛋白含量≥2.95%,非脂乳固体≥8.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可以是琼脂、微晶纤维素、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优选的用量范围重量比例为:琼脂0.1-3kg,微晶纤维素0.3-1kg,果胶0.1-2kg,羧甲基纤维素钠0.1-2kg、变性淀粉1-5kg。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菊粉为膳食纤维菊粉,从菊科植物中提纯制得;所述的乳清蛋白为从牛乳提取的天然乳清蛋白,可由乳清蛋白80(80表示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80%)和乳清蛋白34(34表示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4%)其中一种或两种任意组合来组成,热稳定性好,在酸牛奶中性能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包含有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其比例优选为3∶3∶2或3∶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酱优选为:糖度为35-45oBrix,其颗粒大小为粒度3-6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奶检测; 2)原料奶标准化; 3)原料奶脱脂; 4)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料; 5)混合后用其中剩余部分的牛奶进行定量; 6)均质后杀菌; 7)冷却后接种; 8)发酵; 9)翻缸、冷却; 10)灌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奶检测步骤为:72°酒精蛋白质稳定,酸度≤18°T,煮沸正常;检测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及抗生素残留;奶温≤4℃; 所述原料奶标准化步骤为:奶温(40-45℃)和循环时间(10分钟),标准化后牛奶蛋白质含量和非脂乳固体必须达到要求,即蛋白质含量≥2.95%,非脂乳固体≥8.1%; 所述的原料奶脱脂步骤为:用分离机对鲜牛奶进行脱脂,使脂肪含量≤0.5%; 所述配料步骤为:将除牛奶、乳清蛋白外的全部组分混合后分散均匀,再用部分55-65℃奶液溶解,搅拌10min后,再加入乳清蛋白,搅拌混合5min,备用; 所述的混合和定量步骤为:加入剩余的牛奶后,进行定量; 所述的杀菌前料液冷却到20℃以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均质、杀菌,具体的条件为:物料在18-25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300S条件下杀菌; 所述的冷却和接种步骤为:物料冷却到43-45℃,撒入所述的直投式粉末菌种,混合20min,关闭搅拌器; 所述的发酵步骤为:43±2℃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所述的翻缸和冷却步骤为: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点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20-25℃,注意调节流量;所述的灌装步骤为:在酸奶灌装前先注入果酱层,再灌装酸奶;或者先灌装酸奶,然后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接着在2-6℃下冷藏18小时后,再在酸奶层上灌装果酱。
6: 5%,产品的组分及其重量份的比例如下: 脱脂鲜牛奶或复原奶:  720-900Kg 稳定剂:              1-10kg 乳清蛋白:            1-10kg 菊粉:                1-15kg 蔗糖:                30-50kg 果酱:                100-200kg 菌种:                250DCU 甜味剂:              20-60.2kg 变性淀粉:            4-8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鲜牛乳为无抗鲜奶脱脂乳或复原脱脂乳,其脂肪含量≤0.5%,蛋白含量≥2.95%,非脂乳固体≥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可以是琼脂、微晶纤维素、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优选的用量范围重量比例为:琼脂0.1-3kg,微晶纤维素0.3-1kg,果胶0.1-2kg,羧甲基纤维素钠0.1-2kg、变性淀粉1-5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菊粉为膳食纤维菊粉,从菊科植物中提纯制得;所述的乳清蛋白为从牛乳提取的天然乳清蛋白,可由乳清蛋白80(80表示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80%)和乳清蛋白34(34表示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4%)其中一种或两种任意组合来组成,热稳定性好,在酸牛奶中性能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包含有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其比例优选为3∶3∶2或3∶4∶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酱优选为:糖度为35-45oBrix,其颗粒大小为粒度3-6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奶检测; 2)原料奶标准化; 3)原料奶脱脂; 4)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料; 5)混合后用其中剩余部分的牛奶进行定量; 6)均质后杀菌; 7)冷却后接种; 8)发酵; 9)翻缸、冷却; 10)灌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奶检测步骤为:72°酒精蛋白质稳定,酸度≤18°T,煮沸正常;检测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及抗生素残留;奶温≤4℃; 所述原料奶标准化步骤为:奶温(40-45℃)和循环时间(10分钟),标准化后牛奶蛋白质含量和非脂乳固体必须达到要求,即蛋白质含量≥2.95%,非脂乳固体≥8.1%; 所述的原料奶脱脂步骤为:用分离机对鲜牛奶进行脱脂,使脂肪含量≤0.5%; 所述配料步骤为:将除牛奶、乳清蛋白外的全部组分混合后分散均匀,再用部分55-65℃奶液溶解,搅拌10min后,再加入乳清蛋白,搅拌混合5min,备用; 所述的混合和定量步骤为:加入剩余的牛奶后,进行定量; 所述的杀菌前料液冷却到20℃以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均质、杀菌,具体的条件为:物料在18-25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300S条件下杀菌; 所述的冷却和接种步骤为:物料冷却到43-45℃,撒入所述的直投式粉末菌种,混合20min,关闭搅拌器; 所述的发酵步骤为:43±2℃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所述的翻缸和冷却步骤为: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点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20-25℃,注意调节流量;所述的灌装步骤为:在酸奶灌装前先注入果酱层,再灌装酸奶;或者先灌装酸奶,然后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接着在2-6℃下冷藏18小时后,再在酸奶层上灌装果酱。
8: 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可以是琼脂、微晶纤维素、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优选的用量范围重量比例为:琼脂0.1-3kg,微晶纤维素0.3-1kg,果胶0.1-2kg,羧甲基纤维素钠0.1-2kg、变性淀粉1-5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菊粉为膳食纤维菊粉,从菊科植物中提纯制得;所述的乳清蛋白为从牛乳提取的天然乳清蛋白,可由乳清蛋白80(80表示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80%)和乳清蛋白34(34表示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4%)其中一种或两种任意组合来组成,热稳定性好,在酸牛奶中性能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包含有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其比例优选为3∶3∶2或3∶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酱优选为:糖度为35-45oBrix,其颗粒大小为粒度3-6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奶检测; 2)原料奶标准化; 3)原料奶脱脂; 4)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料; 5)混合后用其中剩余部分的牛奶进行定量; 6)均质后杀菌; 7)冷却后接种; 8)发酵; 9)翻缸、冷却; 10)灌装。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奶检测步骤为:72°酒精蛋白质稳定,酸度≤18°T,煮沸正常;检测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及抗生素残留;奶温≤4℃; 所述原料奶标准化步骤为:奶温(40-45℃)和循环时间(10分钟),标准化后牛奶蛋白质含量和非脂乳固体必须达到要求,即蛋白质含量≥2.95%,非脂乳固体≥8.1%; 所述的原料奶脱脂步骤为:用分离机对鲜牛奶进行脱脂,使脂肪含量≤0.5%; 所述配料步骤为:将除牛奶、乳清蛋白外的全部组分混合后分散均匀,再用部分55-65℃奶液溶解,搅拌10min后,再加入乳清蛋白,搅拌混合5min,备用; 所述的混合和定量步骤为:加入剩余的牛奶后,进行定量; 所述的杀菌前料液冷却到20℃以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均质、杀菌,具体的条件为:物料在18-25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300S条件下杀菌; 所述的冷却和接种步骤为:物料冷却到43-45℃,撒入所述的直投式粉末菌种,混合20min,关闭搅拌器; 所述的发酵步骤为:43±2℃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所述的翻缸和冷却步骤为: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点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20-25℃,注意调节流量;所述的灌装步骤为:在酸奶灌装前先注入果酱层,再灌装酸奶;或者先灌装酸奶,然后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接着在2-6℃下冷藏18小时后,再在酸奶层上灌装果酱。

说明书


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属于乳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酸奶作为一种健康营养风味俱佳的产品近年来增长迅速,2007年在全球乳品销量中占9.2%的市场份额,年复合增长率(2002-2007年)达5.7%,全球区域中亚大区占全球酸奶市场份额仅次于欧洲,达24.6%。相对于亚洲人口数量和亚大经济的发展而言,其销售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关调研组织机构预计2007-2012年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7.7%甚至更高,居全球酸奶市场区域之首。添加功能因子、添加水果颗粒、添加蔬菜谷物、添加其它有利于健康等新概念新创意使得酸奶制品销量逐年增长。消费者的消费驱动力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不少消费者追求新奇、愿意尝试与传统酸奶不同的产品。

    分层果酱酸牛奶使用透明的包装,使得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真实的分层果酱层和酸奶内容物,从视觉上激起好奇,增强购买欲望。

    酸奶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口感细腻,酸甜可口,加入果酱的酸奶,消费者在享受酸奶营养的同时,又享受到了水果果酱的美味。这种新的分层酸奶产品形式国内市场目前非常少。并且,随着部分肥胖或注重脂肪摄入、注重身材的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害怕脂肪的摄入,对的酸奶产品会更感兴趣,因此,酸牛奶在满足爱新奇部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了健康、口味的需求,这一类型的产品将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牛奶中浓缩乳清蛋白、蔗糖、果酱、菊粉等,富含营养价值,附加值提高形成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制品。

    本发明是一种以鲜牛奶(或复原脱脂奶)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乳清蛋白,经均质、杀菌、接种、调香、发酵、冷却、然后二次灌装得到分层果酱酸奶,产品使用内容物可视透明包装材料,果酱与酸奶无颜色渗透,分界线分明。每1000kg成品的主要成分为:

    脱脂鲜奶或复原奶:        720-900Kg

    稳定剂:                  1-10kg

    乳清蛋白:                1-10kg

    菊粉:                    1-15kg

    蔗糖:                    30-50kg

    果酱:                    100-200kg

    菌种:                    250DCU

    甜味剂:                  20-60.2kg

    变性淀粉:                4-8kg.

    上述的果酱中还可以包含果粒。

    本发明产品中蛋白质含量≥2.3%,脂肪含量≤0.5%,非脂乳固体≥6.5%。

    上述的牛奶为原料牛奶检测无抗生素残留,蛋白质含量≥2.95%,非脂乳固体≥8.1%。

    上述的稳定剂可以是琼脂、微晶纤维素、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用量范围重量比例为:琼脂0.1-3kg,微晶纤维素0.3-1kg,果胶0.1-2kg,羧甲基纤维素钠0.1-2kg、变性淀粉1-5kg。

    上述的菊粉为膳食纤维菊粉,从菊科植物中提纯制得;所述的乳清蛋白为从牛乳提取的天然乳清蛋白,可由乳清蛋白80(80表示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80%)和乳清蛋白34(34表示浓缩乳清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4%)其中一种或两种的组成,热稳定性好,在酸牛奶中性能稳定。

    上述甜味剂配方为木糖醇、麦芽糖醇、纽甜、安赛蜜、阿斯巴甜的一种或几种不同比例复配使用,如纽甜0.05-0.10kg,安赛蜜0.06-0.10kg,木糖醇10-30kg;阿斯巴甜0.05-0.10kg,安赛蜜0.05-0.10kg,木糖醇10-30kg。

    上述菌种包含有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其比例为3∶3∶2或3∶4∶2或其它配比。

    上述的果酱优选为:糖度为35-45oBrix,其颗粒大小为粒度3-6mm。

    本发明的一种分层果酱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奶检测;

    2)原料奶标准化;

    3)原料奶脱脂;

    4)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料;

    5)混合后用其中剩余部分的牛奶定量到1000Kg;

    6)均质后杀菌;

    7)冷却后接种;

    8)发酵;

    9)翻缸、冷却;

    10)灌装。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分层果酱酸牛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奶检测步骤为:72°酒精蛋白质稳定,酸度≤18°T,煮沸正常;检测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及抗生素残留;奶温≤4℃;

    所述原料奶标准化步骤为:奶温(40-45℃)和循环时间(10分钟),标准化后牛奶蛋白质含量和非脂乳固体必须达到要求,即蛋白质含量≥2.95%,脂肪≤0.5%,非脂乳固体≥8.1%;

    所述的原料奶脱脂步骤为:用分离机对鲜牛奶进行脱脂,使脂肪含量≤0.5%;

    所述的配料步骤为:将除牛奶和乳清蛋白以外的全部组分混合后分散均匀,再用部分55-65℃奶液溶解,搅拌10min后,再加入剩余的乳清蛋白,混合搅拌5min,备用;

    所述混合和定量步骤为:在料液中加入剩余的牛奶混合,然后进行定量;

    所述的杀菌前料液冷却到20℃以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均质、杀菌,具体的条件为:物料在18-25mPa/65-75℃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300S条件下杀菌;

    所述的冷却和接种步骤为:物料冷却到43-45℃,撒入所述的直投式粉末菌种,混合20min,关闭搅拌器;

    所述的发酵步骤为:43±2℃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所述的翻缸和冷却步骤为: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点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20-25℃,注意调节流量;

    所述灌装步骤后需要入库冷藏,方法为:在酸奶灌装前先注入果酱层;再灌装酸奶;或者先灌装酸奶,然后再在酸奶层上灌装果酱,然后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接着在2-6℃下冷藏18小时。

    所述的一种分层果酱酸牛奶产品具有产品正常的色泽、滋味、气味、无焦臭、酸败、及其他异味。果酱层分布在酸奶上面或下面,果酱与酸奶无颜色渗透,分界线分明。

    工艺流程:

    1、原料奶检测:72°酒精蛋白质稳定,酸度≤18°T,煮沸正常;检测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及抗生素残留;奶温≤4℃。检测合量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控制点);

    2、原料奶标准化:标准化时注意奶温(40-45℃)和循环时间(10分钟),标准化后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必须达到规定要求:蛋白质含量≥2.95%,非脂乳固体≥8.1%;

    3、原奶脱脂:用分离机对鲜牛奶进行脱脂,使脂肪含量≤0.5%;

    3、配料:将蔗糖、稳定剂、变性淀粉分散均匀,再用部分的60-65℃奶液溶解,并搅拌10min,再加入乳清蛋白,搅拌5min,备用。

    4、加入剩余的牛奶混合并定量。杀菌前冷却到20℃以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控制点)。本发明是以制备1000Kg最终产品来定义各成份的添加量,经过实际实验,牛奶在定量后的总重量的范围为770-900Kg。

    5、均质、杀菌。物料在18-20Mpa/65-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100℃/300S条件下杀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控制点)。

    6、冷却、接种。物料冷却到43-45℃,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和香精,混合20min,关闭搅拌器。

    7、发酵。43±2℃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75°T。

    8、翻缸、冷却。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点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注意调节流量。

    9、灌装。采用二次灌装,可以预先在透明包装杯中注入果酱层,再灌装酸奶。或者先灌装酸奶,再灌装果酱。

    10、入库冷藏。1小时之内温度降至10℃,完后在2-6℃下冷藏18小时。

    12、检验。

    13、合格放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5Kg稳定剂与35kg蔗糖、0.75kg安赛蜜、菊粉10kg、30kg木糖醇混合,用300Kg,65℃奶液溶解,并搅拌10min备用。

    (2)混合、定量。稳定剂与料液打入原料脱脂牛奶中,混合,用剩余原料脱脂牛奶定量。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均质、杀菌。物料在20Mpa/74℃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3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0℃,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50u。混合30min。

    (5)42℃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T。

    (6)翻缸、冷却。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20℃。

    (7)灌装,贮藏。果酱(果粒)预先注入到透明包装杯中,酸奶在冷却到18-20℃后进行二次灌装,每杯成品中果酱层重与酸奶重量比为85∶15,灌装后的成品在15min内立即置于6℃下冷藏。

    实施例2

    (1)5Kg稳定剂与40kg蔗糖、0.1kg安赛蜜、20kg木糖醇、5kg变性淀粉、10kg乳清蛋白(乳清蛋白含量34%的浓缩乳清蛋白)、5kg菊粉65℃溶解搅拌10imn后得到的混合溶解液搅拌5min,备用。

    (2)混合、定量。稳定剂与料液打入剩余原料脱脂奶中,混合,定量到85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均质、杀菌。物料在25Mpa/65℃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3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4℃,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50u。混合30min。

    (5)42℃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T。

    (6)翻缸、冷却。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20℃。

    (7)灌装,贮藏。酸奶在冷却到18-20℃后灌装到透明包装杯中,在15min内立即置于4℃下冷藏12h后,再在酸奶层上灌装果酱(果粒),每杯成品中果酱层重与酸奶重量比为85∶15,再置于4℃下冷藏。实施例3

    (1)6Kg稳定剂与40kg蔗糖、0.75kg安赛蜜、5kg变性淀粉、0.75kg阿斯巴甜、5kg菊粉65℃溶解搅拌10imn后得到的混合溶解液搅拌5min,备用。

    (2)混合、定量。稳定剂与料液打入剩余原料奶中,混合,用剩余的牛奶定量到85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均质、杀菌。物料在20Mpa/65℃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3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3℃,撒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50u。混合30min。

    (5)43℃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2°T。

    (6)翻缸、冷却。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9℃。

    (7)灌装,贮藏。酸奶在冷却到18-20℃后灌装到透明包装杯中,在15min内立即置于4℃下冷藏12h后,再在酸奶层上灌装果酱(果粒),每杯成品中果酱层重与酸奶重量比为80∶20,再置于4℃下冷藏。

    实施例4

    (1)将4Kg稳定剂与25kg蔗糖、0.75阿斯巴甜、0.75kg安赛蜜、20kg木糖醇、5kg淀粉、10kg菊粉混合,用300Kg65℃奶液溶解,并搅拌10min,再加入5KgWPC80(乳清蛋白含量80%地浓缩乳清蛋白),搅拌5min,备用。

    (2)混合、定量。稳定剂与料液打入剩余原料奶中,混合,用剩余的牛奶定量到900Kg。杀菌前冷却到10℃以下。

    (3)均质、杀菌。物料在20Mpa/70℃条件下进行均质,在95℃、300S条件下杀菌。

    (4)物料冷却至44℃,加入直投式粉末菌种250u。混合30min。

    (5)42℃条件下发酵,终点酸度控制在70°T。

    (6)翻缸、冷却。酸度达到要求后,打开冰水,开动搅拌器30秒,翻缸至缓冲罐,温度控制在18℃。

    (7)灌装,贮藏。果酱(果粒)预先注入到透明包装杯中,酸奶在冷却到18-20℃后进行二次灌装,每杯成品中果酱层重与酸奶重量比为85∶15,灌装后的成品在15min内立即置于3℃下冷藏。

    发明的结果

    品尝方式:采用不记名打分的方式进行。奶香味、稀稠度、甜度、酸度、幼滑度、爽口度、回味、香味、整体感觉9项指标的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效果越好,对品尝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奶香味  8.0  稀稠度  8.6  甜度  8.4  酸度  8.3  幼滑度  8.4  爽口度  8.3  回味  8.5  香味  8.1  整体感觉  8.5

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包装分层果酱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乳品的技术领域。新鲜脱脂牛奶或复原脱脂奶配以稳定剂、白砂糖、甜味剂、乳清蛋白等化料后均质、杀菌,再加入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发酵打冷后二次灌装得到一种新奇、营养价值高的分层果酱酸牛奶制品,产品使用内容物可视透明包装材料,果酱层分布在酸奶的上层或下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