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信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封,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回信时可重复使用的回信信封。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信封多种多样,能够满足人们寄信的需要,然而当收信人接到信件后要回信,需要购买或寻找信封和邮票,增添了许多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收信人收到信件后,利用所收到的信封很容易制成可用于回信的信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回信信封,包括信封本体和封舌,信封本体是长方形包状结构,封舌是信封本体上的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封舌具有绕过信封本体一周再加上两个粘贴区的长度,两个粘贴区在封舌与信封本体结合的另一端,两个粘贴取之间有撕裂线。
信舌的里侧预设有邮票和回信地址、收信人。
所述的撕裂线可以是间隔穿孔的痕迹。也可以是隐蔽的丝线。
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以上结构,使得这样的回信信封具有以下的优点:
(1)、收信人在收到信件后,容易利用收到的信封制成回信信封,不用寻找或购买信封,节省利时间;
(2)、旧物利用,简省节约;
(3)、需要大量回信时,批量制作,减少回信人写错的几率;
(4)、特别适用于单位搞调查时需要客户回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回信信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回信信封收到信的横切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回信信封回信时的横切面地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信封本体 2、封舌 3、粘贴区 4、撕裂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如何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结合附图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回信信封,包括信封本体1和封舌2,信封本体1是长方形包状结构,里面可以装信,封舌2是信封本体1上的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封舌2具有绕过信封本体1一周再加上两个粘贴区3的长度,通常情况下,一个粘贴区的宽度为1厘米左右,两个粘贴区3在封舌2与信封本体1结合的另一端,两个粘贴3取之间有撕裂线4。
信舌的里侧预设有邮票和回信地址、收信人。
见图2,写信装信时,信舌2绕信封本体1一周,将粘贴区的最外面粘在信舌上。
收信人收到信后可以沿撕裂线4撕开,写好信后,将信装入本体的包中,与写信时信舌绕向相反方向绕转,将里面的粘贴区粘贴在信舌上,见图3。
这样信舌写信是与回信时的内部与外部刚好相反,由于在写信时里面预设有邮票和回信地址,回信时只需将里面翻转向外。
所述的撕裂线可以是间隔穿孔的痕迹。也可以是隐蔽的丝线。
收信人撕开时可以拉丝线,也可以沿隔穿孔的痕迹撕开;当然撕裂线也可以只代表一个区域,撕开时用剪刀剪开。
在发信人业务量需要大量回信时可在信封里面,写好格式及必要的文字、粘贴邮票,省去收件人的麻烦和出错机会,激发收到及时回信。
这样的信封在公司、商务、调查等方面用途广泛,实用、方便,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