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式螺旋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裂式螺旋形.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174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09 CN 103717490 A (21)申请号 201280038841.0 (22)申请日 2012.06.11 61/495,236 2011.06.09 US B64C 23/06(2006.01) (71)申请人 航空伙伴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美国华盛顿州 (72)发明人 LB格拉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69 代理人 严慎 支媛 (54) 发明名称 分裂式螺旋形 (57)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螺旋形机翼末梢包 括具有闭合环前部轮廓的。
2、连续分段组件, 所述闭 合环前部轮廓包括下近似垂直段、 水平段、 垂直 段、 第二水平上段以及近似垂直段。 根据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方案, 所述螺旋形轮廓相对于翼弦平面 是较低的, 使得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的一部分在 翼弦平面下方延伸。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2.08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2/041961 2012.06.11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71034 EN 2012.12.1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17490 A CN 103717490 A 1/2 页 2 1. 一种螺旋形机翼末梢, 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包括 : 围绕环, 所述围绕环包括起始段、 耦连到所述起始段的中间段以及连接到所述中间段 的终止段 ; 所述起始段和所述终止段在一端合成一体以形成被构造为附连到机翼端部的机翼末 梢附连端 ; 所述中间段横跨所述机翼末梢附连端的弦向平面。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其中所述起始段和所述终止段在所述弦向平 面的相对侧上从所述机翼末梢附连端延伸。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
4、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其中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在所述弦向平面上 方延伸距离 h1并且在所述弦向平面下方延伸距离 h2, 其中 h2/h1的比率在约 0.4 与 1.0 之 间。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其中所述螺旋形具有为 w 的水平宽度和为 h 的垂直高度, 其中 w/h 的比率约为 1.0。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其中所述起始段和所述终止段从与所述弦向 平面正交的垂直平面以相对方向从所述机翼末梢附连端延伸。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其中在所述弦向平面中沿着所述机翼末梢附 连端的 y 轴起始于前缘, 指向后缘, x 轴在所述弦向。
5、平面中与所述 y 轴正交, 并且 z 轴与所 述 y 轴和所述 x 轴二者正交, 所述起始段在正 x 方向和负 z 方向上从所述机翼末梢附连端 延伸, 所述终止段在正 x 方向和正 z 方向上从所述机翼末梢附连端延伸。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其中所述起始段在正 y 方向上从所述机翼末 梢附连端延伸。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其中所述起始段在负 y 方向上从所述机翼末 梢附连端延伸。 9.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其中所述中间段包括一般地平行于所述 x-y 平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与所述 x-y 平。
6、面正 交的第二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螺旋形, 其中所述中间段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x-y平面下方 耦连到所述起始段, 并且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 x-y 平面上方耦连到所述终止段, 所述螺旋 形被构造为使得所述螺旋形的最大 x 位移沿着所述第三部分出现。 11. 一种飞行器, 所述飞行器包括从主体突出的机翼, 所述机翼包括耦连到所述机翼的 端部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包括 : 第一一般地平面的段, 所述第一一般地平面的段耦连到所述机翼的端部 ; 第二一般地平面的段, 所述第二一般地平面的段耦连到所述第一一般地平面的段, 一 般地远离所述飞行器的所述主体延伸 ; 第三一般地平面。
7、的段, 所述第三一般地平面的段耦连到所述第二一般地平面的段 ; 第四一般地平面的段, 所述第四一般地平面的段耦连到所述第三一般地平面的段 ; 一 般地朝着所述飞行器的所述主体延伸 ; 以及 第五一般地平面的段, 所述第五一般地平面的段耦连到所述第四一般地平面的段和所 述机翼的所述端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17490 A 2 2/2 页 3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所述第一一般地平面的段在所述机翼的翼弦平 面下方从所述机翼的所述端部延伸。 13.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当所述第一段从所述机翼的所述端部处的第一 端横跨到第二端时, 所述第一段相。
8、对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前掠。 14.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当所述第一段从所述机翼的所述端部处的第一 端横跨到第二端时, 所述第一段相对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后掠。 15.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所述第四一般地平面的段包括当所述第四一般 地平面的段从所述一端横跨到所述另一端时相对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前掠的第一部分和相 对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后掠的第二部分。 16.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的最小弦长沿着所述第 四一般地平面的段出现。 17.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的最小弦长在所述第三一 般地平面的段与所述第四一般地。
9、平面的段之间的接合处附近出现。 18.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所述第一一般地平面的段、 所述第三一般地平 面的段和所述第五一般地平面的段呈锥形, 使得所述第一一般地平面的段和所述第五一般 地平面的段在所述机翼的所述端部的弦长大于相应的远离所述机翼的一般地平面的段的 弦长。 19.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所述第二一般地平面的段和所述第四一般地平 面的段一般地是水平的, 所述第三一般地平面的段一般地是垂直的, 其中所述第一一般地 平面的段、 所述第二一般地平面的段、 所述第三一般地平面的段、 所述第四一般地平面的段 和所述第五一般地平面的段相对于所述飞行器的所述主体。
10、扫掠, 使得所述段形成其中所述 第一一般地平面的段与所述第五一般地平面的段部分重叠的闭合环。 20.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飞行器, 其中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的前缘在所述机翼的平面 下方连续地从所述机翼的前缘延伸, 然后一般地以水平方式且一般地平行于所述机翼地过 渡, 然后一般地垂直地过渡, 掠向所述飞行器的后面, 并且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的后缘在所 述机翼的所述平面上方连续地从所述机翼的后缘延伸。 21. 一种包括从主体突出的至少两个机翼的飞机, 每个机翼包括包含围绕一区域的闭 合环形式的机翼末梢轮廓, 其中翼弦平面与所述闭合环形式的所述围绕区域交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174。
11、90 A 3 1/9 页 4 分裂式螺旋形 0001 优先权 : 本申请要求 2011 年 6 月 9 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 No.61/495,236 的优先 权, 该申请通过引用被整体并入本申请。 背景技术 0002 题为 “螺旋形末梢的机翼 (Spiroid-Tipped Wing) ” 的 US5,102,068 概括地公开了 一种螺旋形末梢的机翼, 该机翼包括被合成一体以便最小化所产生的阻力和 / 或减轻噪声 效果的机翼状升力面和螺旋形末梢装置, 该专利通过引用被并入本申请, 就像在本文中全 文阐述一样。 螺旋形的端部以合适的掠角和夹角附连到机翼末梢以形成机翼表面的连续的 且闭合的延。
12、伸部。当沿着气流方向看时, 这产生长圆形状的闭合的、 在结构上连续的外形。 0003 各种机翼末梢装置以及几何结构已被描述, 例如, 美国专利公开 No.2007/0252031 (题为 “机翼末梢装置” , 2007 年 11 月 1 日公开) 、 美国专利公开 No.2007/0114327(题为 “机 翼负载缓和设备及方法” , 2007 年 5 月 24 日公开) 、 美国专利 No.6,722,615(题为 “机翼的 机翼末梢延伸部” , 2004 年 4 月 20 日授权) 、 美国专利 No.6,827,314(题为 “具有机翼翘曲 主动控制的飞行器” , 2004 年 12 月。
13、 7 日授权) 、 美国专利 No.6,886,778(题为 “有效的机翼 末梢装置及将这样的装置结合到现有的机翼设计中的方法” , 2005 年 5 月 3 日授权) 、 美国 专利 No.6,484,968(题为 “具有椭圆小翼的飞行器” , 2002 年 11 月 26 日授权) 、 美国专利 No.5,348,253(题为 “融合式 (blended) 小翼” , 1994 年 9 月 20 日授权) , 这些文献中的每个 都通过引用被并入本申请, 就像在本文中全文阐述一样。 发明内容 000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螺旋形机翼末梢包括特有的环轮廓。 所述螺旋形轮廓相 对于翼弦平面是较。
14、低的, 使得所述螺旋形机翼末梢的一部分在翼弦平面下方延伸。所述螺 旋形的段可以被设计来改进各种气动特性。 附图说明 0005 参照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附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 制。 0006 图 1 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耦连到机翼的示例性螺旋形机翼末梢。 0007 图 2 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耦连到机翼的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 (split-spiroid) 机翼末梢。 0008 图 3 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耦连到机翼的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机翼 末梢。 0009 图 4 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耦连到机翼的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机翼 末梢。 001。
15、0 图 5 图示说明图 2 的分裂式螺旋形的示例性负载特性。 0011 图 6 图示说明图 2-4 的分裂式螺旋形 (split-split-spiroid) 机翼末梢的示例性 说 明 书 CN 103717490 A 4 2/9 页 5 负载特性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使描述并且示出某些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和附图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说明根据本 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分裂式螺旋形机翼末梢的几种可能的构型。 0013 螺旋形机翼末梢是用于机翼末梢装置的气动构思, 该气动构思已经被证明就结构 影响最小的性能而言优于其他已知的机翼装置 (诸如小翼) 。螺旋形机翼末梢减小由机翼末 梢涡流产生的阻力。
1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螺旋形机翼末梢包括特有的环轮廓。尽管传 统的螺旋形的各个元件可以针对特定优点布置, 但是其螺旋形轮廓被整个地放置在翼弦平 面上方。然而, 一般应用研究提出了趋向于限制传统螺旋形对于某些飞行器设计的可能性 的问题, 诸如动载荷和颤振、 机翼变形等。因此, 本文中所描述的分裂式螺旋形构思将圈形 心 (hoop centroid) 更靠近翼弦平面放置。这具有改变惯性参数以显著地降低颤振配重要 求和动态阵风响应的效果。 其他构型几何结构选择可用于最小化结构影响以及改进气动特 性和性能。 0014 图 1 图示说明耦连到机翼 102 的螺旋形机翼末梢 100。图 1A 图示说明螺。
17、旋形机翼 末梢的顶视图, 图1B图示说明螺旋形机翼末梢的侧视图, 图1C图示说明螺旋形机翼末梢的 后视图。螺旋形机翼末梢 100 具有在翼弦平面上方的闭合环轮廓。如在图 1B 中所见的, 螺 旋形机翼末梢可以以角度 扫掠。 0015 如在图 1 中所见的, 机翼末梢 100 在 A-A 处从机翼 102 一般地沿着机翼的平面突 出, 然后在翼弦平面上方形成环以在交点 A-A 处创建闭合环。如所示, 螺旋形由一般地四个 段组成。 0016 第一段 104 一般地与机翼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沿着机翼的长度定向地延伸。第一 段 104 的弦长可以等于或短于机翼在末梢 A-A 处的弦长。图 1 图示说明与。
18、 A-A 处的机翼相 比缩短的弦长, 使得段 104 的前缘与机翼 102 的前缘一般地连续, 并且段 104 的后缘从闭合 环螺旋形的下表面射出。第一段 104 从机翼端部 A-A 一般地延伸距离 w。第一段 104 可以 沿着其长度呈锥形, 使得与远离平面 (段 106 附近) 相比, 在平面附近 (在 A 处) 存在较大的 弦长。 0017 螺旋形机翼末梢然后在机翼平面上方过渡到与第一段大致成 90的第二段 106。 如在图 1B 中所见的, 第二段 106 相对于垂直线以角度 扫掠。第二段 106 也从下部分到 上部分呈锥形, 使得第二段 106 的下部分比上部分宽。第二段在朝着机翼弯。
19、曲 90进入第 三段 108 之前垂直延伸距离 h。 0018 第三段一般地平行于第一段104, 但是可以比第一段短。 第三段可以具有一般地为 恒定的弦长, 或者可以沿着其长度呈锥形。例如, 当段 104 朝着所述平面横跨时, 该段可以 呈倒锥形, 使得弦长在离所述平面最远的点处 (在段 106 附近) 最小。第三段还可以后掠, 使 得以下所述的第四段 108 可以以与第二段 106 相同的角度扫掠。 0019 第四段 108 沿着自垂直线的角度 从第三段 108 过渡到机翼 102。第四段 110 类 似于第二段106, 可以以角度扫掠, 并且呈锥形以使得上段的弦长与下段相比缩短。 第四 段。
20、 108 的后缘与机翼 102 的后缘连续, 而第四段的前缘可以从机翼 102 或第一段 104 的上 表面射出。 说 明 书 CN 103717490 A 5 3/9 页 6 0020 如从后面看到的, 每个段一般地与段之间的弯曲过渡部分在同一个平面上以创建 一般地四边形形式。螺旋形的弦长可以小于机翼在附连点 A-A 处的弦长, 使得如从上方所 见的, 第一段104和第四段110以偏移的方式重叠, 而机翼的前缘和后缘与第一段的前缘和 第四段的后缘连续。参照图 1A, 第一段 104 的后缘从第四段 110 的下表面射出, 而第四段 108 的前缘从第一段 104 的上表面射出。 0021 如。
21、所示, 每个段连续地从飞机主体朝着段 106 与 108 之间的过渡部分呈锥形。因 此, 弦直径跨段 104 远离所述平面并且沿着段 106 向上减小, 到 108 附近达到最小长度。弦 长然后跨段 108 朝着所述平面并且沿着段 110 向下增大。每个段的锥度可以是可变的, 使 得沿着水平段 104 和 108 的锥度最小, 而垂直段 106 和 110 的锥度更显著。还设想可替换 的锥度模式。例如, 螺旋形可以连续地从第一段 (从机翼末梢延伸) 的原点处的较大的第一 直径、 围绕每个段、 到机翼末梢处的第四段的终端 (terminal end) 处的较小的第二直径呈 锥形。 可替换地, 在。
22、所述平面的机翼上方延伸的第二段和第四段可以呈锥形, 使得该段的下 部分的弦长大于上部分。第一段和第三段可以一般地保持为恒定的弦长, 第三段的弦长小 于第一段以对应于第二段和第四段的锥度。 0022 图 1 图示说明示例性螺旋形机翼末梢。螺旋形的每个段在必要时可以前掠或后掠 以优化设计参数。每个段还可以包括相对于机翼平面的附加角 (斜面角) , 使得螺旋形在机 翼平面上方或下方倾斜。另外, 每个段可以连续地或单独地呈锥形。螺旋形的构型还可以 是镜像的, 使得从机翼延伸的第一段与机翼后缘连续, 而在翼弦平面上方延伸的第四段与 机翼前缘连续。螺旋形的前缘和后缘将一般地是连续的, 使得每个段之间的过渡。
23、部分是弯 曲的。 0023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的三视图图示。 图2A是示例 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顶视图 ; 图 2B 是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侧视图 ; 图 2C 是示例 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后视图。该分裂式螺旋形在 A-F 处附连到机翼。它保有与图 1 的闭 合环轮廓类似的闭合环轮廓, 除了其形心相对于翼弦平面是较低的之外。该分裂式可以根 据设计目标和表面的期望负载而变化。分裂式设计使螺旋形的重心降低更靠近机翼平面, 因此减少受到图 1 的螺旋形中存在的颤振问题的影响。图 2 图示说明以最小弯矩和增重提 供最大减阻的分裂式螺旋形的总体表示。图 2 还图示说明通过。
24、使螺旋形的重心朝着机翼平 面降低来针对典型的尺度参数值减少受到颤振问题的影响的分裂式螺旋形的示例性实施 方案。 0024 如在图 2 中所见的, 螺旋形沿着前缘在 A 处起始于机翼, 螺旋形是一般地朝下 (负 z) 、 朝向所述平面的尾部 (正 y) 并且以斜面角 2远离平面主体 (正 x) 到达点 B 的平面突出 部。如所示, 段 A-B 以与机翼轴大致相同的角度或更大的角度掠向所述平面的尾部。段 A-B 可以远离机翼呈锥形, 使得 A 附近的弦长大于 B 附近的弦长。螺旋形然后一般地以水平方 式延伸 (没有 z 位移) , 并且沿着机翼轴从点 B 朝着点 C 延伸 (正 x 和 y) 。段。
25、 B-C 可以以与机 翼大致相同的掠角 (即, 沿着机翼轴) 掠向所述平面的后面。这个段可以具有一般地为恒定 的弦长。螺旋形然后垂直地突出 (正 z, x 位移最小) , 但是掠向所述平面的后面 (正 y) 角度 。这个段可以呈锥形, 使得下部分的弦长大于上部分。下一段从 D 一般地以水平方式 (z 位移最小) , 一般地朝向平面主体 (负 x) 从 D 延伸到 E, 并且可以朝着所述平面的鼻部 (负 y) 稍微成一角度。类似于段 B-C, 这个段可以不呈锥形。因此, 沿着螺旋形的最小弦长在 D 处 说 明 书 CN 103717490 A 6 4/9 页 7 的过渡部分附近。螺旋形通过向下 。
26、(负 z) 且朝着平面主体 (负 x) 并朝着平面鼻部 (负 y) 突 出来闭合环, 使得段 E-F 的后缘与机翼的后缘会合。段 E-F 可以类似于段 A-B 那样呈锥形, 使得较大的弦长在 F 处的机翼附近。为了沿着段 E-F 实现锥形, 当该段从 E 横跨到 F(前 掠) 时, 螺旋形的后缘可以一般地沿着机翼轴或者稍微更多一点指向所述平面的鼻部, 同时 前缘成更大的角度。锥形段 A-B 和 E-F 通过如从上方所看到的那样以偏移的构型重叠端部 来闭合螺旋形环。 0025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的三视图图示。图 3A 是示 例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顶视图 ; 图 3。
27、B 是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侧视图 ; 图 3C 是示 例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后视图。图 3 类似于图 2 的分裂式螺旋形, 除了螺旋形的前缘和 后缘如从上方所看到的那样相对于机翼前缘和后缘以不同角度投影以增大螺旋形的水平 段的前缘的位移 (由 x 指示) 之外。上螺旋形段的外形使得螺旋形的最远的向后的范围沿着 顶部水平段的长度发生。图 3 的形式图示说明在机翼末梢施加很大的反力矩以便最小化由 机翼扭转产生的对性能的不利影响。具体地讲, 增大 xp位移改变了沿着螺旋形的负载分布 以创建减小机翼扭转的反力矩。 0026 如在图 3 中所见的, 螺旋形沿着前缘在 A 处起始于机翼, 螺旋形是一般。
28、地朝下 (负 z) 、 朝向所述平面的尾部 (正 y) 并且远离平面主体 (正 x) 到达点 B 的平面突出部。如从以 上所见的, 沿着段A-B的前缘是机翼的前缘的连续延伸部, 即, 当从上方看时, 段A-B沿着机 翼的轴。段 A-B 可以远离机翼端部略微呈锥形, 所以与在 B 处远离机翼相比, 在 A 处机翼附 近, 弦长较大。螺旋形然后一般地以水平方式延伸 (没有 z 位移) , 并且从点 B 沿着机翼轴朝 着点 C(正 x 和 y) 延伸。如从上方所看到的, 从机翼通过点 A、 B 和 C 的前缘一般地是连续 不断的。沿着这些段的锥度以类似的方式一般地为连续的, 其中段 B-C 可以具有。
29、与段 A-B 相等的锥度或稍微缩小的锥度。螺旋形然后垂直地突出 (正 z, x 位移最小) , 但是掠向所述 平面的后面 (正 y) 角度 。这个段可以以与前面的段的锥度相同的锥度或稍大的锥度从 C 处的下端到 D 处的上端呈锥形。下一段一般地以水平方式从 D 延伸到 E(没有 z 位移) 。 这个段可以是弯曲的或者由多于一个的直线段组成, 使得螺旋形的最远的向后的范围 (最 大 x) 沿着段 D-E 出现。如所示, 这个段一般地以直线方式从 D 朝着所述平面的尾部延伸到 D (负 x, 正 y) , 然后朝着所述平面的鼻部从 D 延伸到 E(负 x, 负 y) 。在各种构型中, 该段 可以沿。
30、着其长度呈锥形。如所示, 段 D-E 可以是一般地为恒定的或者以与前一段相同的广 度或较小的广度沿着 D-D 呈锥形, 而 D 到 E 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呈倒锥形, 所以最短弦向长 度在 D 处出现。D 可以沿着 D-E 的长度出现, 并且可以比起另一端更靠近一端。如所示, D 朝着所述平面更靠近端部 E 出现, 使得螺旋形的最远的向后的范围更靠近螺旋形的中间 (w/2) 或者更靠近下段 B-C 的中心出现。螺旋形通过向下 (负 z) 且朝着平面主体 (负 x) 并 且朝着平面鼻部 (负 y) 突出来闭合环, 使得边缘段 E-F 的后缘与机翼的后缘会合。通过段 E-F 的弦长可以是从 D 到 E。
31、 的锥形的连续部分, 或者可以呈更大的锥度, 使得机翼附近 (在 F 处) 的弦长比远离机翼大。如从上方所见的, 段 A-B 和 E-F 通过以偏移的构型重叠端部 (沿 着 A-F) 来闭合螺旋形环。 0027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的三视图图示。图 4A 是示 例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顶视图 ; 图 4B 是示例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侧视图 ; 图 4C 是示 例性分裂式螺旋形形式的后视图。图 4 类似于图 3 的分裂式螺旋形, 除了前缘和后缘以相 说 明 书 CN 103717490 A 7 5/9 页 8 对于机翼前缘和后缘的不同角度突出以进一步增大螺旋形的水平段。
32、的前缘的位移 (由 xp指 示) 之外。螺旋形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也可以被调整。沿着螺旋形段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的锥度的量也可以更大。图 4 图示说明在机翼末梢提供主要的反力矩以便最小化由于对于 高度柔性的机翼构型的扭转而将发生的对性能的不利影响的分裂式螺旋形的示例性实施 方案。 这种有利的效果应超过由于螺旋形本身上的非最佳负载而导致的阻力增长两倍或更 多倍。 几何布置以沿着x轴的大展度为特征, 以便最大化由于气动负载而导致的反力矩。 参 见以下关于每种示例性设计的负载比较的图 6。 0028 在一些应用中, 可能重要的是最小化机翼末梢负载和扭转或者最小化对于颤振和 配重要求的敏感性。 为了适应。
33、这样的应用, 所公开的形式的几种变化方式是适合的, 但是是 以性能为一些名义成本 (nominal cost) 。因此, 将包括斜面角和掠角、 锥度、 尺寸等的任何 设计构型合并在各种构型、 布置、 组合和子组合 (包括适应这样的装置的修改) 中在本发明 的范围内。 0029 如在图 4 中所见的, 螺旋形沿着前缘在 A 处起始于机翼, 螺旋形是一般地朝下 (负 z) 、 朝向所述平面的前面 (负 y) 并且远离平面主体 (正 x) 到达点 B 的平面突出部。螺旋形 然后一般地以水平方式延伸 (没有 z 位移) , 并且从点 B 沿着机翼轴朝着点 C(正 x 和 y) 延 伸。螺旋形然后垂直地。
34、突出 (正 z, x 位移最小) , 但是掠向所述平面的后面 (正 y) 角度 。 沿着段 C-D 的扫掠和锥度可以大于上述图 3 的扫掠和锥度。下一段类似于图 3, 一般地以 水平方式从 D 延伸到 E (没有 z 位移) , 并且沿着其长度弯曲, 使得螺旋形的最远的向后的范 围沿着 D-E 的长度在 D 处发生。D 可以沿着 D-E 一般地在中间点处出现。螺旋形通过向 下 (负 z) 且朝着平面主体 (负 x) 并且朝着平面鼻部 (负 y) 突出来闭合环, 使得边缘段 E-F 的后缘与机翼的后缘会合。螺旋形可以沿着每个段以不同的程度呈锥形。沿着 C-D 和 E-F 的锥形被设计为使得每个段。
35、的上部分的弦长比每个相应段的下部分缩短。段 D-E 可以具有 与段 C-D(即, 在 D 处) 和 E-F(即, 在 E 处) 的上端处的弦长大致相等的、 一般地为恒定的弦 长。如在图 4C 中所见的, 段 D-E 的展向长度可以比段 B-C 短。段 A-B 从机翼端部 A-F 呈锥 形, 使得段 A-B 在点 A 处机翼附近的弦长比在 B 点处远离机翼的弦长要长。如从上面所见 的, 锥形部分 A-B 和 E-F 通过以偏移的构型重叠端部来闭合螺旋形环。 0030 如在图 2-4 中所见的分裂式螺旋形机翼末梢 150、 150 和 150 一般地由沿着点 A-B-C-D-E-F的五个段组成。 。
36、如从前视图或后视图所见的, 段A-B使螺旋形以一般地平面的 方式相对于垂直线以角度 2在翼弦平面下方过渡距离 “h2” 。下一段 B-C 一般地以水平方 式远离机翼从机翼端部 A-F 延伸距离 “w” 。段 B-C 短于 “w” 以适应段 A-B 从机翼端部 A 的 过渡。段 C-D 从段 B-C 起大约 90以在垂直方向上使螺旋形在段 B-C 上方延伸距离 “h” 。 螺旋形然后在一般地水平段 D-E 中朝向所述平面向回循环。段 D-E 和 B-C 的展向长度可以 大致相等, 或者一个可以短于另一个。最后段 E-F 闭合螺旋形形式, 以相对于垂直线的角度 1从段 D-E 一般地以平面方式延伸。
37、到 F 处的机翼端部。 0031 螺旋形沿着段 D-E 的顶部是翼弦平面上的距离 h1, 而螺旋形沿着段 B-C 的底部是 翼弦平面下方的距离 h2。分裂式可以根据设计目标和表面的期望负载是可变的。段 B-C 和 D-E 的垂直位移 (即, h2和 h1) 可以被选择为使得圈形心在翼弦平面附近。这具有改变惯性 参数以显著地降低颤振配重要求和动态阵风响应的效果。优选地, 几何分裂是大约在 0.4 与 1.0 之间的 h2与 h1的比率 (1.0 h2/h1 0.4) 。这种构型应使螺旋形的重心置于翼弦 说 明 书 CN 103717490 A 8 6/9 页 9 平面或其正上方。该比率取决于诸如。
38、锥度和斜面角的螺旋形参数, 但是优选地在约 0.4 与 0.6 之间, 更优选地约为 0.6。根据几何结构要求和飞机性能要求 (包括单位重量、 重心位 置、 近地程度、 颤振敏感性等) 可以使用更极端的值。对减阻的效果 CD/CD通常很小 (大约 小于 0.5%) , 但是是值得注意的, 所以权衡关系是重要的。h 与 w 的比率影响螺旋形的阻力。 约等于 1.0 的 h 与 w 的比率提供基本上最佳的减阻。w/h 的进一步增大仅最低限度地有效。 如在图 3 中所见的, 可以以减阻为代价增大 w/h 的比率, 以便使负载分布偏置。其他构型几 何结构选择可用于最小化结构影响以及改进气动特性和性能。。
39、 0032 每个段可以相对于飞机定向以改进某一设计标准。例如, 分裂式螺旋形以自垂直 线的角度扫掠。 扫掠可以大致与前面关于图1所公开的扫掠相同。 每个段的扫掠可以是 相同的或不同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每个段的扫掠大致是相同的, 并且足以使局部临界马 赫数 (Mach number) 保持稍高于飞机巡航马赫数。因此, 如从侧面所见的, 垂直延伸段 A-B、 C-D 和 E-F 可以相对于垂直线成一角度。 0033 如从顶视图所见的, 每个段可以沿着机翼轴指向, 或者可以指向机翼轴的前面或 后面, 其中机翼轴沿着机翼的平行于前缘的长度截取。例如, 如从上方或侧面所见的, 图 4 的段 A-B。
40、 可以朝着飞机的前面成一角度以增大螺旋形的水平段 B-C 与 D-E 之间的位移 x。因此, 如从上方所看到的, 图 4 的段 A-B 可以是在机翼平面下方以角度 2延伸、 同时 朝着该平面的前面成角度 的一般地平面部分 (90 ” 形、 或者沿着其长度弯曲的更像 “)” 形或者这二者的组合。最大的向后的范围可以出现在沿着 段 D-E 的任何地方, 例如, 在 D-E 的中间点的附近或者与螺旋形中间点对齐、 与螺旋形重心 对齐、 与段 B-C 的中间点对齐。 0034 每个段还以包括相对于垂直线的斜面角 () 以使螺旋形围绕机翼端部 A-F 旋转。 最大化螺旋形的截面面积增大装置的有效性。因此。
41、, 最小化斜面角一般是期望的。小倾角 说 明 书 CN 103717490 A 9 7/9 页 10 (大约小于 15) 对设计标准几乎没有影响。然而, 可以增大斜面角以减轻重量或者出于其 他设计考虑。大约 15至 30的斜面角是优选的, 更优选地在约 15与 20之间。如所 示, 1约为 30 度, 而 2约为 160 度 (从负 z 起 30) 。 0035 翼型剖面被选择来在飞机操作范围上保持低阻力特性。 这与最佳负载所需的翼型 弦向压力分布以及翼弦和扭转分布相关联。分裂式螺旋形到机翼轮廓中的融合在 A-F 处被 合并以最小化气动干扰阻力。如在顶视图轮廓中所见的, 段 A-B 的前缘和段。
42、 E-F 的后缘分 别是机翼的前缘和后缘的连续延伸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在 A-F 处从机翼延伸。下表面的一 部分分支到螺旋形中以沿着机翼的前缘形成段 A-B, 并且上表面的一部分沿着后缘分支到 段 E-F 中。当螺旋形的弦长一般地小于机翼在附连 A-F 处的弦长时, 沿着 A-F 起始的螺旋 形的后缘从螺旋形段 E-F 的下表面射出, 而螺旋线在 F 处的终止端的前缘从螺旋形段 A-B 的上表面射出。因此, 如从上方看到的, 螺旋形创建其中起始端和终止端重叠、 但是偏移的 闭合环。螺旋形可以被设计为使得起始端和终止端完全重叠, 使得跨 A-F 的弦长对于机翼 和螺旋形是相同的。 0036 螺旋形。
43、单位重量通过使翼弦与段升力要求匹配来保持最小。 每个段因此可以呈锥 形, 使得弦向长度沿着该段的长度是可变的。例如, 如在图 4B 中所见的, 垂直延伸段 C-D、 A-B 和 E-F 可以呈锥形, 使得下部分的弦长长度长于上部分。可替换地, 从机翼延伸的段 (A-B 和 E-F) 可以呈锥形, 使得机翼端部处 (沿着 A-F) 的弦向长度大于远离机翼端部 (点 B 或 E 附近) 的弦向长度。弦向长度可以沿着每个段之间的过渡部分是一致的, 或者可以在 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处变化。 沿着螺旋形的不同段可以呈不同程度的锥度或者保持恒定的弦 长。整个螺旋形可以呈锥形, 使得最小弦向长度出现在 D 或 。
44、D 附近, 如在沿着 A-F 在机翼 附近出现的弦长最大的情况下所公开的那样。可替换地, 螺旋形可以沿着其整个长度呈锥 形, 使得螺旋形的原点 (点 A) 处的弦长大于沿着螺旋形到螺旋形的终端 (点 F) 处的最小弦 长的弦长。螺旋形的段还可以不呈锥形, 诸如水平段 B-C 和 D-E。锥形可以从一个段到另一 个段或者在整个单个段中以变化的程度出现。如在图 4 中所见的, 沿着单个段的锥形可以 不同程度变化, 并且可以沿着段反过来。 0037 如所示, 每个段是一般地平面的延伸部。然而, 根据期望的应用, 每个段可以是弯 曲的或者呈现其他外形。每个段之间的过渡部分是一般地平滑和连续的, 使得弯。
45、曲段一般 地连接每个平面的段。 类似地, 机翼和螺旋形的前缘和后缘也是平滑和连续的, 提供通过每 个段之间的过渡部分的弯曲边缘。术语平面的使用不表示段或螺旋形的表面轮廓。相反, “平面 / 平面的 (planar) ” 表示机翼的主轴 (弦向和展向) 一般地位于平面中。因此, 尽管翼 型轮廓可以是弯曲的或呈一外形的以最大化期望的气动性质, 但是如果段或结构一般地沿 着平面对齐, 则它本身仍被认为是平面的。 0038 分裂式螺旋形到机翼轮廓中的融合在 A-F 处被合并以最小化气动干扰阻力。如在 顶视图轮廓中所见的, 段 A-B 的前缘和段 E-F 的后缘分别是机翼的前缘和后缘的连续延伸 部。上表。
46、面和下表面在 A-F 处从机翼延伸。下表面的一部分分支到螺旋形中以沿着机翼的 前缘形成段A-B, 并且上表面的一部分沿着后缘分支到段E-F中。 当螺旋形的弦长一般地小 于机翼在附连 A-F 处的弦长时, 沿着 A-F 起始的螺旋形的后缘从螺旋形段 E-F 的下表面射 出, 而螺旋线在 F 处的终止端的前缘从螺旋形段 A-B 的上表面射出。因此, 如从上方所看到 的, 螺旋形创建其中起始端和终止端重叠、 但是偏移的闭合环。 螺旋形可以被设计为使得起 说 明 书 CN 103717490 A 10 8/9 页 11 始端和终止端完全重叠, 使得跨 A-F 的弦长对于机翼和螺旋形是相同的。 0039。
47、 螺旋形机翼末梢的起始段 (例如, A-B) 和终止段 (例如, E-F) 因此在端部处合成一 体以形成被构造为附连到机翼端部的机翼末梢附连端。 机翼末梢附连端可以是螺旋形的被 设计为附连到机翼端部的物理端。 机翼末梢可以通过螺栓紧固到或以其他方式附连到机翼 端部。机翼末梢附连端还可以是从机翼轮廓到螺旋形机翼末梢轮廓的合成一体的过渡部 分。因此, 机翼末梢附连端可以仅仅是在具有螺旋形机翼末梢的整体形成的机翼上识别的 过渡边界。 0040 如本文中所公开的, 针对螺旋形机翼末梢的变化方式已经被描述为减小由机翼末 梢涡流引起的阻力。设计考虑因素 (诸如最小化机翼末梢负载和扭转或者最小化对于颤振 和。
48、配重要求的敏感性) 将改变设计构型。为了适应这样的应用, 所公开的形式的几种变化方 式是合适的, 但是是以性能为一些名义成本的 (减小阻力) 。因此, 包括斜面角和扫掠角、 锥 度、 尺寸等的任一设计构型可以在如本文中所公开的各种构型中被修改和 / 或组合。如所 述的, 相对于翼弦平面改变螺旋形形心重心将影响颤振问题, 而增大螺旋形前缘之间的位 移将增大由螺旋形产生的反力矩。 这些考虑因素受到各种构型几何结构 (包括斜面角、 扫掠 角、 锥度等) 的影响。因此, 修改螺旋形设计以合并如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特征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每个螺旋形段可以被单独设计来如对于螺旋形的。
49、任何 段所公开的那样改进特定气动特性。例如, 如所图示说明的, 当顶部段远离平面横跨时, 仅 该顶部段包括从向后切换到向前的可变掠角。然而, 如果这个特征被确定改进了期望的气 动性质, 则任何段可以包括这个特征。因此, 段 B-C 可以类似地将沿着其长度的反向扫掠包 括在与 B-E 相对的构型中, 使得 x 位移 (xp) 可以如本文中所教导的那样进一步最大化。这 样的修改和组合被认为是在本公开的概述内。 0041 图 2 的一般螺旋形的负载分布被设计为以飞行器巡航升力系数最大化减阻。图 5 图示说明图 2 的分裂式螺旋形的负载特性的示例性图形表示。分裂式螺旋形的有效性主要 由围绕轮廓环的负载的分布和到机翼上的负载的高效率的过渡来确定。 这是针对给定螺旋 形单位大小最大化减阻的优化处理的结果。图 5 图示说明针对典型的巡航飞行条件的负载 的特性。注意的是, s 坐标被引入来表示螺旋形轮廓沿着 y 轴的滑行 (rollout) 。 0042 如在图 5 中所见的, 分裂式螺旋形将分裂合并在出现于点 A 处并且由比率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