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92718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3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33846.0

申请日:

2012.07.06

公开号:

CN102747784A

公开日:

2012.10.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B 1/5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金胜路12号变更后:215028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八达街11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58申请日:20120706|||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58; E04C5/08

主分类号:

E04B1/58

申请人: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路江龙; 向红; 常瀚; 谈丽华

地址: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金胜路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王兵;王利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包括桁架弦杆、桁架腹杆和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在所述桁架弦杆和桁架腹杆之间的连接处为主结构节点,在所述主结构节点处安装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环管位于所述外衬环管的内部,所述外衬环管与内衬环管之间设置所述锥形环管,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位于所述内衬环管内。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固定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加工制作简便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包括桁架弦杆、桁架腹杆和预应力钢索
或钢绞线,在所述桁架弦杆和桁架腹杆之间的连接处为主结构节点,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结构节点处安装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
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环管位于所述外衬环管的内部,所述外衬环管
与内衬环管之间设置所述锥形环管,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衬
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
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位于所述内衬环管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
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呈封闭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接机构还包括环形加劲肋,所述环形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固定
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与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
肋与所述锥形环管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
衬环管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焊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
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与内衬环管
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焊接。

说明书

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空间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
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空间结构是现代预应力技术与钢结构的完美结合,能以轻
盈的结构形式实现大跨度,并有效控制结构变形,目前已经广泛应用
于体育场馆、展览演绎中心、大型公共建筑等多种建筑形式中。常见
的预应力空间结构形式有预应力网架结构、预应力网壳结构、预应力
桁架结构、预应力张弦结构、预应力索穹顶结构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预应力空间结构的不能有效固定预应力钢索或钢绞
线、加工制作麻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固定预应力钢索或钢
绞线、加工制作简便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包括桁架弦杆、桁架腹杆和预应力钢
索或钢绞线,在所述桁架弦杆和桁架腹杆之间的连接处为主结构节点,
在所述主结构节点处安装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衬环管、内
衬环管和锥形环管,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内衬环管位于所述外衬环管的内部,所述外衬环管与内衬环管之
间设置所述锥形环管,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固定连接,
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索或钢
绞线位于所述内衬环管内。

进一步,所述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呈封闭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环形加劲肋,所述环形加劲肋的
一端与外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与内衬环管固定
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固定连接。

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
与所述外衬环管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焊接。

所述环形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
端与内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焊接。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预先制作的由内、外衬环管,内、外衬环
管间环形加劲肋及锥形环管组成的装置,置入主结构节点处,并与主
结构焊接固定。固定装置本身制作及与主结构的连接较为简单,且能
有效保护预应力索或钢绞线,并对其具有良好的导向和固定作用。

与张弦结构、索穹顶结构等将预应力构件设置于主体结构外部的
体外预应力钢结构不同的是,体内预应力技术将预应力索或预应力钢
绞线设置于结构构件内部,比如主结构弦杆的内部,从而使得结构整
洁美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有效固定预应力索或钢绞线;

(2)设置圆弧倒角,防止张拉时切割预应力索或钢绞线,能有效
保护预应力索或钢绞线和减小预应力摩擦损失;

(3)防止预应力索或钢绞线与主体结构弦杆的管壁直接接触,使
主体结构杆件仅承受节点力,不改变主体结构的受力特性;

(4)加工制作较为简单,现场穿索便捷,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应力钢绞线在弦杆内部,不外露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节点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节点内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3,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包括桁架弦杆1、桁
架腹杆2和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7,在所述桁架弦杆和桁架腹杆之间
的连接处为主结构节点,在所述主结构节点处安装连接机构,所述连
接机构包括外衬环管3、内衬环管5和锥形环管6,所述外衬环管3
与所述桁架弦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环管5位于所述外衬环
管的3内部,所述外衬环管3与内衬环管5之间设置所述锥形环管6,
所述锥形环管6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3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管6
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5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位于所
述内衬环管5内。

进一步,所述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呈封闭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环形加劲肋4,所述环形加劲肋4
的一端与外衬环管3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4的另一端与内衬环
5管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4与所述锥形环管6固定连接。

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
与所述外衬环管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焊接。

所述环形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
端与内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焊接。

本实施例中,涉及到具体产品的选型,如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主
结构形式,以及穿索工艺和张拉方案等,应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将外衬环管3进行放样下料,其外径较弦杆内径小3mm,便于
装入弦杆,应注意外衬环管3应开置四个供穿孔塞焊点,沿环
形成90度设置,长度方向应由放样确定,确保不和结构其余杆
件冲突,并以设置在外衬环管3长度中间部位为佳;

(2)将两片环形加劲肋4与外衬环管3角焊缝连接,而后将内衬环
管5与环形加劲肋4角焊缝连接,再将锥形环管6与环形加劲
肋4及外衬环管3角焊缝连接;

(3)锥形环管6与内衬环管5过度部位进行圆弧倒角,圆弧半径可
取不小于10mm;

(4)将制作好的固定装置置入主结构弦杆1与腹杆相交节点处,再
将外衬环管3的一端与主结构弦杆1使用一圈角焊缝连接。

(5)将外衬环管3的四个穿孔塞焊孔施焊,则整个装置安装完毕。

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47784A43申请公布日20121024CN102747784ACN102747784A21申请号201210233846022申请日20120706E04B1/58200601E04C5/0820060171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5126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金胜路12号72发明人路江龙向红常瀚谈丽华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代理人王兵王利强54发明名称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57摘要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包括桁架弦杆、桁架腹杆和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在所述桁架弦杆和桁架腹杆之间的连接处为主结构节点,在所述主结。

2、构节点处安装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环管位于所述外衬环管的内部,所述外衬环管与内衬环管之间设置所述锥形环管,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位于所述内衬环管内。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固定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加工制作简便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包括桁架弦杆、桁架腹杆和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在。

3、所述桁架弦杆和桁架腹杆之间的连接处为主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结构节点处安装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环管位于所述外衬环管的内部,所述外衬环管与内衬环管之间设置所述锥形环管,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位于所述内衬环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呈封闭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环形加劲肋,所述环形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固定连接。

4、,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与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焊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与内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焊接。权利要求书CN102747784A1/3页3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预应力空间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背景技术0002预应力空间结构是现代预应力技术与钢结构。

5、的完美结合,能以轻盈的结构形式实现大跨度,并有效控制结构变形,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展览演绎中心、大型公共建筑等多种建筑形式中。常见的预应力空间结构形式有预应力网架结构、预应力网壳结构、预应力桁架结构、预应力张弦结构、预应力索穹顶结构等。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已有预应力空间结构的不能有效固定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加工制作麻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固定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加工制作简便的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包括桁架弦杆、桁架腹杆和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在所述桁架弦杆和桁架腹杆之间的连接处为主结构节点,在所述主结构。

6、节点处安装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环管位于所述外衬环管的内部,所述外衬环管与内衬环管之间设置所述锥形环管,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位于所述内衬环管内。0006进一步,所述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呈封闭结构。0007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环形加劲肋,所述环形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与内衬环管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固定连接。0008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焊接,所述锥形环管。

7、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焊接。0009所述环形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与内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焊接。0010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预先制作的由内、外衬环管,内、外衬环管间环形加劲肋及锥形环管组成的装置,置入主结构节点处,并与主结构焊接固定。固定装置本身制作及与主结构的连接较为简单,且能有效保护预应力索或钢绞线,并对其具有良好的导向和固定作用。0011与张弦结构、索穹顶结构等将预应力构件设置于主体结构外部的体外预应力钢结构不同的是,体内预应力技术将预应力索或预应力钢绞线设置于结构构件内部,比如主结构弦杆的内部,从而使得结。

8、构整洁美观。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说明书CN102747784A2/3页400131有效固定预应力索或钢绞线;00142设置圆弧倒角,防止张拉时切割预应力索或钢绞线,能有效保护预应力索或钢绞线和减小预应力摩擦损失;00153防止预应力索或钢绞线与主体结构弦杆的管壁直接接触,使主体结构杆件仅承受节点力,不改变主体结构的受力特性;00164加工制作较为简单,现场穿索便捷,施工方便。附图说明0017图1为预应力钢绞线在弦杆内部,不外露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发明的节点放大图;0019图3为本发明的节点内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21参照图1图3。

9、,一种预应力节点固定装置,包括桁架弦杆1、桁架腹杆2和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7,在所述桁架弦杆和桁架腹杆之间的连接处为主结构节点,在所述主结构节点处安装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衬环管3、内衬环管5和锥形环管6,所述外衬环管3与所述桁架弦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环管5位于所述外衬环管的3内部,所述外衬环管3与内衬环管5之间设置所述锥形环管6,所述锥形环管6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3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管6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5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位于所述内衬环管5内。0022进一步,所述外衬环管、内衬环管和锥形环管呈封闭结构。0023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环形加劲肋4,所述环形。

10、加劲肋4的一端与外衬环管3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4的另一端与内衬环5管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加劲肋4与所述锥形环管6固定连接。0024所述外衬环管与所述桁架弦杆的内壁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外端与所述外衬环管焊接,所述锥形环管的内端与所述内衬环管焊接。0025所述环形加劲肋的一端与外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与内衬环管焊接,所述环形加劲肋与所述锥形环管焊接。0026本实施例中,涉及到具体产品的选型,如预应力钢索或钢绞线、主结构形式,以及穿索工艺和张拉方案等,应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271将外衬环管3进行放样下料,其外径较弦杆内径小3MM,便于装入弦杆,应注意外衬环管3应开置四个供穿孔塞。

11、焊点,沿环形成90度设置,长度方向应由放样确定,确保不和结构其余杆件冲突,并以设置在外衬环管3长度中间部位为佳;00282将两片环形加劲肋4与外衬环管3角焊缝连接,而后将内衬环管5与环形加劲肋4角焊缝连接,再将锥形环管6与环形加劲肋4及外衬环管3角焊缝连接;00293锥形环管6与内衬环管5过度部位进行圆弧倒角,圆弧半径可取不小于10MM;00304将制作好的固定装置置入主结构弦杆1与腹杆相交节点处,再将外衬环管3的一端与主结构弦杆1使用一圈角焊缝连接。说明书CN102747784A3/3页500315将外衬环管3的四个穿孔塞焊孔施焊,则整个装置安装完毕。说明书CN102747784A1/1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4778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