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9271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3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35327.0

申请日:

2007.09.20

公开号:

CN101516527A

公开日:

2009.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5C5/02; B05D1/26

主分类号:

B05C5/02

申请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田健央; 小岛和也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6.9.26 JP 261381/2006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贵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涂敷模的前端唇部和板的间隙稳定均匀的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在从固定在架台上的涂敷模的前端唇部向移动的板上涂敷涂敷液的涂敷装置中,通过具有以下特征而解决所述问题,即,该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涂敷模接合的架台的接合面的接合区域中,在所述架台上配置多个由螺栓固定的垫片,通过调整所配置的所述垫片的各自的厚度而调整涂敷模的前端唇部的平直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涂敷装置,其从固定在架台上的涂敷模的前端唇部向移动的板上涂敷涂敷液,
所述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涂敷模接合的架台的接合面的接合区域上配置多个垫片,所述垫片具有孔或者切口,所述孔或者切口用于贯通将所述涂敷模和所述架台结合的螺栓,
通过调整所配置的所述垫片的各自的厚度而调整涂敷模的前端唇部的平直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区域在所述架台的接合面上向涂敷模的方向形成凸起。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在与板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是所述螺栓直径的1.2倍~7倍。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架台的接合面上配置的垫片是4个以上,并且使用的所述垫片在与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的总和是所述架台的接合面在与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方向的总和的一半以下。

5.
  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台具有在从涂敷模朝向固定所述架台的固定台的方向上形成的多个柱,所述接合区域全部形成在作为所述柱的端上的区域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柱的另一端的区域的面的全部或者除去两端的全部的面与所述固定台密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由SUS钢构成。

8.
  一种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卷绕有与所述涂敷模的前端唇部接近配置的板的支承辊旋转,
从权利要求1到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敷装置的前端唇部向在所述支承辊的旋转作用下移动的所述板上供给涂敷液。

说明书

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特别涉及用于在塑料薄膜、纸、金属箔等支撑体上涂敷用于形成照片感光乳化剂、磁性液、视场角提高膜、反射防止膜的溶液以及用于形成滤色器用颜料液、表面保护膜的溶液等涂敷液的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将涂敷液涂敷在移动的支撑体(板等)的表面上的方法,已知有模涂敷法。近年来,伴随着由模涂敷法形成的膜的高性能化等,要求在比现有薄的润滑膜厚度为20[μm]以下的区域中形成高精度的层叠膜的技术。为了均匀地形成这样薄的膜,涂敷装置的精度特别是前端唇部和板的间隙变得非常地重要。
该间隙不仅受环境温度的较强影响,还受涂敷装置的制造的较强影响,由于需要在被涂敷的板宽度整体上均匀地涂敷,因此需要在最后进行微调整。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即,将涂敷模和固定涂敷模的架台由多个紧固螺栓和拉紧螺栓连结,且通过调整这些紧固螺栓和拉紧螺栓而调整前端唇部和板的间隙。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425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70877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发明中,虽然可以调整前端唇部和板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是通过紧固螺栓以及拉紧螺栓的螺栓进行调整,因此通常由于螺栓具有游隙等而难以调整到准确的位置,且由于调整缺乏再现性,因此要反复通过螺栓进行调整才能够偶然成功。另外,在这种通过螺栓进行的调整中会产生很多下述等实用上的问题:受到涂敷装置的旋转体等的振动,进行涂敷的过程中螺栓松动,间隙变化,从而导致不能均匀地涂敷涂敷液;板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情况而提出,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间隙的位置调整且涂敷工序的间隙变化少的涂敷装置和涂敷方法。
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涂敷装置,其从固定在架台上的涂敷模的前端唇部向移动的板上涂敷涂敷液,所述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涂敷模接合的架台的接合面的接合区域上配置多个垫片,所述垫片具有孔或者切口,所述孔或者切口用于贯通将所述涂敷模和所述架台结合的螺栓,通过调整所配置的所述垫片的各自的厚度而调整涂敷模的前端唇部的平直度(真直度)。
本发明的第2方式在第1方式所述的涂敷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区域在所述架台的接合面上向涂敷模的方向形成凸起。
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第1或第2方式所述的涂敷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在与板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是所述螺栓直径的1.2倍~7倍。
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第1到第3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涂敷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架台的接合面上配置的垫片是4个以上,并且使用的所述垫片在与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的总和是所述架台的接合面在与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方向的总和的一半以下。
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第1到第4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涂敷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架台具有在从涂敷模朝向固定所述架台的固定台的方向上形成的多个柱,所述接合区域全部形成在作为所述柱的端上的区域内。
本发明的第6方式在第1到第5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涂敷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柱的另一端的区域的面的全部或者除去两端的全部的面与所述固定台密接。
本发明的第7方式在第1到第6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涂敷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由SUS钢构成。
本发明的第8方式提供一种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卷绕有与所述涂敷模的前端唇部接近配置的板的支承辊旋转,从第1到第7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涂敷装置的前端唇部向在所述支承辊的旋转作用下移动的所述板上供给涂敷液。
根据所述本发明的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能够容易地进行间隙的调整,另外由于涂敷工序的间隙的变化少,因此能够将涂敷液稳定均匀地涂敷在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的板垂直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的板平行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的板平行的方向的截面放大图。
图5是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的板平行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试验结果的图表。
符号说明:11-架台,12-涂敷模,12a-前端唇部,13-垫片,14-支承辊,15-板,16-涂敷液,21-柱,22-螺栓,23-固定台,25-接触面,26-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涂敷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1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的板宽度方向上垂直切断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形成以下结构:将连续移动的板15卷绕在支承辊14上,且将涂敷模12接近该支承辊14而配置,从涂敷模12向板15上涂敷涂敷液16。
涂敷模12直接或者经由SUS钢构成的垫片13与架台11接合。在垫片13的中央形成有用于将涂敷模12固定在架台11上的孔或者切口,在涂敷模12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架台11的螺纹孔。涂敷模12经由该孔或者切口通过螺栓22固定在架台11上。进而,将架台11固定在固定台23上。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由SUS钢形成的垫片13,但只要是时效变化少的材料且刚性高的材料,则没有特别的限制。
为了将涂敷液16均匀地涂敷在板15上,如上所述,希望支承辊14和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间的间隔,即间隙均匀。因此,在架台11和涂敷模12之间插入多个垫片13,通过改变各个插入的垫片13的厚度而调整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的前端的平直度,由此将支承辊14和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间的间隔调整为均匀。具体参照图3、图4进行说明。图3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的板宽度方向上平行切断的剖视图,图4是其放大图。如图3所示,涂敷模12和架台11经由多个垫片13接合。为了调整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的平直度,通过插入各个不同膜厚的垫片13进行调整。各个垫片13的设置位置是与设置在架台11的用于确保强度的柱21的涂敷模12侧的端面相当的位置。具体而言,在设置于用于固定架台11的固定台23和涂敷模12之间的架台11的用于确保强度的柱21的涂敷模12侧的端面上,形成有用于提高仅与该柱21的端的区域接触的再现性的凸面,在该区域中形成为经由垫片13将涂敷模12固定在架台11上的结构。由于在架台11的柱21的端上将涂敷模12固定,因此不会因涂敷模12的重量等导致架台11变形,能够稳定地提高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的平直度。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架台11的柱21的另一端的面除两端的柱21外与固定台23的表面接触而形成接触面25,因此与涂敷模12的重量等有关的力全部经由架台11的柱21施加在固定台23的表面上。因此,极少因涂敷模12的加重导致架台11的变形,且以不变形材料构成固定台23,由此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的平直度不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因振动等导致的移动,将架台11和固定台23通过4个螺栓固定。另外,也可以将架台11的柱21的另一端的面的全部与固定台23的表面接触。
通过形成为以上的结构,一旦通过垫片13进行调整,则能够长时间在该状态下使用。
在发明者们研究的结果中,希望架台11的柱21的涂敷模12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板宽度方向的宽度)是螺栓标称直径的1.4倍以上,且在20[mm]以上100[mm]以下。为了使架台11不产生变形,因此需要螺栓标称直径的1.4倍以上且20[mm]以上的宽度。另外,当不在架台11上形成柱21而将架台11整体形成为块状的情况下,架台11的重量变得非常地重,在进行移动或者微调整等时变得困难,并且有时因架台11自身的自重导致变形,因此作为构造来说难以说是适当的。因此,希望柱的宽度在100[mm]以下。
进而,为了在该柱21的涂敷模12侧的端面上配置垫片13而对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的平直度进行调整,被设置的垫片13的数目需要在4个以上。若垫片的数目在3个以下,则不能通过垫片进行前端唇部12a的平直度的微调整。
另外,通常在架台11上设置切口26,但由于架台11的柱21以从涂敷模12贯穿到固定台23的结构支撑,因此希望是切口26形成在柱21的端的接触面25以外的面上的结构。另外,也有不形成这样的切口26的架台11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固定台23和架台11在广阔的区域中形成接触面25。
[涂敷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涂敷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涂敷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涂敷装置。具体而言,供给于涂敷模12中的涂敷液16经由在涂敷模12内形成的狭缝供给到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与通过支承辊14而连续移动的板15接近且以规定的间隙配置,涂敷液16在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和板15之间形成一种焊道(ビ一ド)并同时向板15涂敷。涂敷时的间隙在板15的宽度整体上希望在3[μm]以下,以收敛于该范围内的方式通过垫片13对涂敷模12的前端唇部12a的平直度进行调整。
另外,优选涂敷的涂敷液16的粘度在0.1~1000[p](0.01~100[Pa·s])的范围内,尤其优选1~100[P](0.1~10[Pa·s])。
对涂敷有涂敷液16的板15实施干燥处理、压延处理后,暂且卷绕成辊状,以辊状的状态通过加热或者UV照射进行硬化处理。将硬化处理后的板15按规定的宽度细长状剪断而制成照片感光材料或者磁性记录媒介、PS版、光学功能性薄膜等制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能够对液晶、磁性材料、照片感光剂、有机EL、色素材料、粘接材料、导电性材料以及绝缘性材料等进行涂敷。
以上,对本发明的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的例子,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或者变形。
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比试验结果进行说明。
(1)实施例的涂敷模以及架台的条件如下。
(涂敷模)
作为涂敷模采用全长为1400mm且有效涂敷宽度为1250mm的模。
(架台)
作为架台使用全长为1200mm的架台,且制成改变了锁紧螺栓的标称直径和个数、柱的数以及个数等的架台,并搭载涂敷模,对唇部前端的平直度进行测量。
(2)另一方面,比较例的涂敷模以及架台的条件如下。
(涂敷模)
与实施例相同,作为涂敷模采用全长为1400mm且有效涂敷宽度为1250mm的模。
(架台)
作为架台制成与实施例相同的架台。但形成为不采用垫片而通过紧固拉紧螺栓进行涂敷模的固定和平直度调整的结构。
(3)平直度的测量等如下实施。
[平直度的测量]
使涂敷模正对支承辊,通过塞尺测量模唇部前端和支承辊的间隔,并通过该间隔的最大值-最小值求出平直度。
[线性度(リニアリテイ)]
将唇部前端的移动量相对于垫片或者紧固拉紧螺栓的调整量的比率定义为线性度。例如垫片A、B的厚度为tA、tB,且相对于此时的唇部前端的初值的移动量为dA、dB时,用线性度=(dB-dA)/(tB-tA)×100(%)定义。
[试验结果]
所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试验结果如图表6所示。将线性度和平直度两者都好的结果用◎表示,将线性度和平直度的某一个好的情况用△○或者○表示,将两者都不好的情况用×表示,从而进行评价。
从图表6可知,通过垫片调整平直度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6中,线性度在65%以上,模唇部前端和支承辊的间隔最大也只是5.2μm,能够获得良好的线性度和平直度。在实施例1~6中,特别是满足垫片的与板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是螺栓直径的1.2倍~7倍(图表6的“倍率”)且架台的柱个数是4个以上的条件的实施例1、3、5是用◎表示的好的结果。
与此相对,在通过紧固螺栓调整平直度的比较例的情况下,线性度为55%,小于实施例6,模唇部前端和支承辊的间隔大到12.0μm,线性度以及平直度都是不好的结果。

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涂敷模的前端唇部和板的间隙稳定均匀的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在从固定在架台上的涂敷模的前端唇部向移动的板上涂敷涂敷液的涂敷装置中,通过具有以下特征而解决所述问题,即,该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涂敷模接合的架台的接合面的接合区域中,在所述架台上配置多个由螺栓固定的垫片,通过调整所配置的所述垫片的各自的厚度而调整涂敷模的前端唇部的平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喷射或雾化;对表面涂覆液体或其他流体的一般方法〔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