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638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63866 A *CN103363866A* (21)申请号 201210089100.7 (22)申请日 2012.03.30 G01B 5/14(2006.01) (71)申请人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地址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吉林路 1 号 (72)发明人 张亚辉 史松霞 常煜璞 魏闯 杨俊生 李立 张德颖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代理人 符继超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57) 摘要 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
2、游隙的测量方法, 涉 及到测量平台 (5)、 等高垫块 (4) 和高度尺, 大型 滚动轴承的外径440mm, 将外圈(3)的测量端面 记为a端面而将内圈(1)的测量端面记为b端面, 与 a 端面相反的面称为外支撑端面, 与 b 端面相 反的面称为内支撑端面, 将轴承平放在测量平台 上且在外支撑端面放置等高垫块, 内圈 (1) 在重 力作用下相对外圈 (3) 产生高度差 h1, 用高度尺 每隔 90 度测量 1 次, 4 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高 度差 h1。同理将等高垫块放置在内支撑端面, 外 圈在重力作用下相对内圈产生高度差 h2, 用高度 尺每隔 90 度测量 1 次, 4 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3、即为 h2, 则 h1+h2 即为大型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值, 方 法简单实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63866 A CN 103363866 A *CN103363866A* 1/1 页 2 1. 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该测量方法涉及到一个测量平台 (5)、 数 个高度一致的等高垫块 (4) 和高度尺, 大型滚动轴承是指公称外径尺寸 D 440mm 的轴承, 将外圈 (3) 的测量端面标记为 a。
4、 端面而将内圈 (1) 的测量端面标记为 b 端面, 与所述 a 端 面相反的端面称为外圈支撑端面, 与所述 b 端面相反的端面称为内圈支撑端面, 在外圈 (3) 和内圈 (1) 的滚道之间装配有滚球 (2), 其特征是 : 先将大型滚动轴承平放在测量平台 (5) 上且在所述外圈支撑端面和测量平台 (5) 之 间放置数个等高垫块 (4), 数个等高垫块 (4) 沿所述外圈支撑端面呈间距相等匀布状, 转动 内圈 (1) 至平稳状态, 此时内圈 (1) 的所述 b 端面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相对外圈 (3) 的所 述 a 端面产生轴向平均高度差 h1, 将所述高度尺放在所述 b 端面的任一位置上并测量。
5、和记 录该位置的高度差 H1, 从所述任一位置为起点每隔 90 度测量 1 次, 共测量 4 次, 4 次测量的 高度差分别为 H1、 H2、 H3 和 H4, 则轴向平均高度差 h1=( H1+H2+H3+H4)/4 ; 测量完毕再将数 个等高垫块 (4) 放置在所述内圈支撑端面和测量平台之间, 数个等高垫块 (4) 沿所述内圈 支撑端面呈间距相等匀布状, 转动外圈 (3) 至平稳状态, 此时外圈 (3) 的所述 a 端面在其自 身重力作用下相对内圈 (1) 的所述 b 端面产生轴向平均高度差 h2, 将所述高度尺放在所述 a 端面的任一位置上并测量和记录该位置的高度差 H5, 从所述任一位。
6、置为起点每隔 90 度 测量 1 次, 共测量 4 次, 4 次测量的高度差分别为 H5、 H6、 H7 和 H8, 则轴向平均高度差 h2=( H5+H6+H7+H8)/4, 则 h1+h2 即为大型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值, 至此完成大型滚动轴承轴向 游隙的实际测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63866 A 2 1/3 页 3 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轴承测量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大型滚动轴承一般是指公称外径尺寸 D 440mm 的轴承。 0005 轴承游隙的广义定义是。
7、指 : 当外圈固定时, 内圈沿其径向或轴向从一个极限位置 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移动量, 按其移动量的方向相应地称其为径向游隙或轴向游隙。 0006 对于公称外径尺寸 440mm 的滚动轴承而言, 由于其外形尺寸较小、 重量轻, 测量 方法比较多, 很容易实现仪器化标准测量。 然而对于大型或是特大型滚动轴承而言, 由于其 外形尺寸较大、 重量较重扳动困难, 仪器测量很难实现, 一直以来还没有比较成熟和比较固 定的测量方法。 0007 很多配套主机对大型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具有特殊技术要求, 大型滚动轴承生产 厂家在制造时要预留适当的轴向游隙, 以防止安装工作后出现机械变形以及运转中出现发 热膨胀而影。
8、响大型滚动轴承的正常运转, 若预留的轴向游隙与工作时需要预留的轴向游隙 不一致, 将会影响大型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8 能够在制造现场准确快捷的测量大型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延 长大型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提高配套主机的使用性能。 0009 发明内容 0010 为解决上述问题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该测量 方法操作简单, 适用面广, 测量精度较高。 0011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该测量方法涉及到一个测量平台、 数个高度 一致的等高垫块和高度尺, 大型滚动轴承是指公。
9、称外径尺寸D440mm的轴承, 将外圈的测 量端面标记为 a 端面而将内圈的测量端面标记为 b 端面, 与所述 a 端面相反的端面称为外 圈支撑端面, 与所述 b 端面相反的端面称为内圈支撑端面, 在外圈和内圈的滚道之间装配 有滚球 ; 先将大型滚动轴承平放在测量平台上且在所述外圈支撑端面和测量平台之间放置 数个等高垫块, 数个等高垫块沿所述外圈支撑端面呈间距相等匀布状, 转动内圈至平稳状 态, 此时内圈的所述 b 端面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相对外圈的所述 a 端面产生轴向平均高度 差 h1, 将所述高度尺放在所述 b 端面的任一位置上并测量和记录该位置的高度差 H1, 从所 述任一位置为起点每隔。
10、 90 度测量 1 次, 共测量 4 次, 4 次测量的高度差分别为 H1、 H2、 H3 和 H4, 则轴向平均高度差h1=( H1+H2+H3+H4)/4 ; 测量完毕再将数个等高垫块放置在所述内圈 说 明 书 CN 103363866 A 3 2/3 页 4 支撑端面和测量平台之间, 数个等高垫块沿所述内圈支撑端面呈间距相等匀布状, 转动外 圈至平稳状态, 此时外圈的所述 a 端面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相对内圈的所述 b 端面产生轴 向平均高度差 h2, 将所述高度尺放在所述 a 端面的任一位置上并测量和记录该位置的高度 差 H5, 从所述任一位置为起点每隔 90 度测量 1 次, 共测量 。
11、4 次, 4 次测量的高度差分别为 H5、 H6、 H7 和 H8, 则轴向平均高度差 h2=( H5+H6+H7+H8)/4, h1+h2 即为大型滚动轴承的轴 向游隙值, 至此完成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实际测量。 0012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 1、 本发明测量时只需一次将大型滚动轴承放置在测量平台上即可, 不用来回扳动大型 滚动轴承, 因此也不会影响大型滚动轴承的制造精度。 0013 2、 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 适用面广, 测量精度高之特点。 0014 3、 本发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简单, 不受轴承型号的限制并可以重复使用, 测量结 果准确、 可。
12、靠。 0015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本发明外圈垫有等高垫块的测量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内圈垫有等高垫块的测量示意图 ; 上述图中 : 1内圈 ; 2滚球 ; 3外圈 ; 4等高垫块 ; 5测量平台。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是一种大型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0019 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涉及到一个测量平台 5、 数个高度一致的等高垫块 4 和高度尺, 等高垫块 4 已预先磨好, 测量平台 5 的尺寸是 1500mm1500mm, 这些测量工具简单, 不受轴 承型号的限制并可以重复使用, 测量结果准确、 可靠。 0020 如深沟球轴承 618/1180 MA/P。
13、53, 精度 P5 级, 该深沟球轴承的外径 =1420mm、 内径 =1180mm, 宽度 =106mm, 该深沟球轴承属于大型滚动轴承一类, 要求轴向游隙控制在 1.40 1.62mm 之间。 0021 结合图 1, 将该深沟球轴承外圈 3 的测量端面标记为 a 端面, 该深沟球轴承内圈 1 的测量端面标记为 b 端面, 与所述 a 端面相反的端面称为外圈支撑端面, 与所述 b 端面相反 的端面称为内圈支撑端面, 在外圈 3 和内圈 1 的滚道之间装配有滚球 2。 0022 结合图 1, 先将该深沟球轴承平放在测量平台 5 上且在所述外圈支撑端面和测量 平台 5 之间放置数个等高垫块 4,。
14、 数个等高垫块 4 沿所述外圈支撑端面呈间距相等匀布状, 转动内圈1至平稳状态, 此时内圈1的所述b端面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相对外圈3的所述a 端面产生轴向平均高度差 h1, 将所述高度尺放在所述 b 端面的任一位置上并测量和记录该 位置的高度差 H1, 从所述任一位置为起点每隔 90 度测量 1 次, 共测量 4 次, 4 次测量的高度 差分别为H1=0.74mm、 H2=0.72mm、 H3=0.78mm和H4=0.76mm, 则轴向平均高度差h1=( 0.74mm +0.72+0.78+0.76)/4=0.75mm。 0023 结合图 2, 测量完毕再将数个等高垫块 4 放置在所述内圈支撑。
15、端面和测量平台之 说 明 书 CN 103363866 A 4 3/3 页 5 间, 数个等高垫块 4 沿所述内圈支撑端面呈间距相等匀布状, 转动外圈 3 至平稳状态, 此时 外圈的所述 a 端面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相对内圈的所述 b 端面产生轴向平均高度差 h2, 将 所述高度尺放在所述 a 端面的任一位置上并测量和记录该位置的高度差 H5, 从所述任一位 置为起点每隔90度测量1次, 共测量4次, 4次测量的高度差分别为H5=0.70mm、 H6=0.75mm、 H7=0.78mm 和 H8=0.73mm, 则 轴 向 平 均 高 度 差 h2=( 0.70+0.75+0.78+0.73)/4=0.74mm, h1+h2=0.75+0.74=1.49mm 即为该深沟球轴承实测的轴向游隙值, 由于 h1+h2=1.49mm 处于 轴向游隙所要控制的 1.40 1.62mm 之间, 说明该深沟球轴承实测的轴向游隙值符合控制 要求, 至此完成该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的实际测量。 0024 上述测量方法只需一次将深沟球轴承放置在测量平台上即可, 不用来回扳动深沟 球轴承, 因此也不会影响深沟球轴承的制造精度, 具有操作简单, 适用面广, 测量精度高之 特点。 说 明 书 CN 103363866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63866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