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支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驾驶支援装置.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702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70226 A *CN103370226A* (21)申请号 201280008511.7 (22)申请日 2012.02.02 2011-077038 2011.03.31 JP B60R 16/02(2006.01) B60K 35/00(2006.01) (71)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中道英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伟 (54) 发明名称 驾驶支援装置 (57) 摘要 该驾驶支援装置具有显示部, 该。
2、显示部显示 以下内容 : 能耗率图, 其表示车辆行驶时的能耗 率的分布 ; 图标, 其在所述能耗率图上表示由所 述车辆的速度及所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确定 的当前时刻的所述车辆的能耗率 ; 和方向规定显 示部, 其规定所述图标的移动方向。而且, 所述能 耗率图将节能区域以与其他区域不同的颜色显示 在所述显示部上, 其中所述节能区域为所述能耗 率小于规定值的区域。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8.09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52363 2012.02.02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32541 JA 2。
3、012.10.04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1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1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70226 A CN 103370226 A *CN103370226A* 1/2 页 2 1. 一种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有显示部, 该显示部显示以下内容 : 能耗率图, 其表示车辆行驶时的能耗率的分布 ; 图标, 其在所述能耗率图上表示由所述车辆的速度及所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确定 的当前时刻的所述车辆的能耗率 ; 和 方向规定显示部, 其规定所。
4、述图标的移动方向, 所述能耗率图将节能区域以与其他区域不同的颜色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其中所述节 能区域为所述能耗率小于规定值的区域。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规定显示部在所述图标附近包含规定所述图标的前后方向的符号、 图形或文 字。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具有与所述能耗率图对应、 且表示所述车辆的所述加速度位于零附近这一 情况的指标。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能耗率图中, 在所述车辆上坡行驶时或下坡行驶时, 所述能耗率的分布发生变 化。 5. 如权利。
5、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耗率图由所述车辆的速度和所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这两轴构成。 6. 一种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有显示部, 该显示部显示以下内容 : 能耗率一维图, 其是以当前时刻的车辆的速度或所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将表示所 述车辆行驶时的能耗量即能耗率的分布的能耗率图提出而成的 ; 和 图标, 其在所述能耗率一维图上表示由所述车辆的速度及所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 确定的当前时刻的所述车辆的能耗率, 所述图标形成为表示基于所述车辆的速度及所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而求出的所 述车辆的移动方向那样的非线对称形状, 所述能耗率一维。
6、图将节能区域以与其他区域不同的颜色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其中所 述节能区域为所述能耗率比规定值小的区域。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车辆的速度或所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来确定所述节能区域的大小或位 置。 8. 如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图标位于所述节能区域的中央部附近时, 所述节能区域最大。 9. 如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能区域随着所述节能区域和所述图标的重合范围的减少而显示得越小。 10. 如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具有与所。
7、述能耗率一维图对应、 且表示所述车辆的所述加速度位于零附近 这一情况的指标。 11. 如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能耗率一维图中, 在所述车辆上坡行驶时或下坡行驶时, 所述能耗率的分布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70226 A 2 2/2 页 3 生变化。 12. 如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驾驶支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耗率一维图由所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这一轴构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70226 A 3 1/11 页 4 驾驶支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抑制燃料消耗量等地使车辆行驶的驾驶支援装置。 。
8、0002 本申请基于 2011 年 3 月 31 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 2011-077038 号主张优 先权, 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3 公知有为了进行抑制燃料消耗量地使车辆行驶的节能驾驶(Eco Drive)而对驾驶 员进行支援的驾驶支援装置。 例如, 记载有如下驾驶支援装置 : 为了使车辆出发时的加速度 为定值, 使用经济速度指针和车辆速度计, 当以使车辆速度遵从经济速度指针的方式驾驶 时, 进行节能驾驶 ( 参照专利文献 1)。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10-76740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但是,。
9、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 存在如下问题 : 仅能够实现在车辆出发时保持固定加速 度, 驾驶员无法在该时刻瞬时领会如何进行抑制能耗的节能驾驶。 0008 另外, 还存在如下问题 : 在上述的显示中, 仅以保持固定加速度的方式进行引导, 无法充分地支援能耗量较少的驾驶。 0009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支援装置, 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驾驶员向 能耗量较少的驾驶引导。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以下方案。 0011 即, (1)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具有显示部, 该显示部显示以下内容 : 能耗率图, 其表示车辆的单位行驶距离的平均能耗量即能耗率的分布 ; 图标, 其在上述能。
10、耗 率图上表示由上述车辆的速度及上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确定的当前时刻的上述车辆 的能耗率 ( 驾驶状况 ) ; 和方向规定显示部, 其规定上述图标的移动方向, 上述能耗率图将 节能区域以与其他区域不同的颜色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其中上述节能区域为上述能耗率 小于规定值的区域。 0012 (2) 在上述 (1) 的驾驶支援装置中, 可以是, 上述方向规定显示部在上述图标附近 包含规定上述图标的前后方向的符号、 图形或文字。 0013 (3) 在上述 (1) 或 (2) 的驾驶支援装置中, 可以是, 上述显示部具有与上述能耗率 图对应、 且表示上述车辆的上述加速度位于零附近这一情况的指标。 。
11、0014 (4)在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案中, 可以是, 在上述能耗率图中, 采用在 上述车辆上坡行驶时或下坡行驶时上述能耗率的分布发生变化的结构。 0015 (5) 在上述 (1) (4)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案中, 可以是, 上述能耗率图由上述车辆 的速度和上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这两轴构成。 说 明 书 CN 103370226 A 4 2/11 页 5 0016 (6) 本发明的其他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具有显示部, 该显示部显示以下内容 : 能 耗率一维图, 其是以当前时刻的上述车辆的速度或上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将表示车辆 的单位行驶距离的平均能耗量即能耗率的分布的能耗率。
12、图提出而成的 ; 和图标, 其在上述 能耗率一维图上表示由上述车辆的速度及上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确定的当前时刻的 上述车辆的能耗率 ( 驾驶状况 ), 上述图标形成为表示基于上述车辆的速度及上述车辆的 加速度 / 减速度而求出的上述车辆的移动方向那样的非线对称形状, 上述能耗率一维图将 节能区域以与其他区域不同的颜色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其中上述节能区域为上述能耗率 比规定值小的区域。 0017 (7) 在上述 (6) 的驾驶支援装置中, 可以是, 根据上述车辆的 速度或上述车辆的 加速度 / 减速度来确定上述节能区域的大小或位置。 0018 (8) 在上述 (6) 或 (7) 的驾驶支。
13、援装置中, 可以是, 采用当上述图标位于上述节能 区域的中央部附近时上述节能区域最大的结构。 0019 (9) 在上述 (6) (8)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案中, 可以是, 上述节能区域随着上述 节能区域和上述图标的重合范围的减少而显示得越小。 0020 (10)在上述(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案中, 可以是, 上述显示部具有与上述 能耗率一维图对应、 且表示上述车辆的上述加速度位于零附近这一情况的指标。 0021 (11) 在上述 (6) (10)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案中, 可以是, 在上述能耗率一维图 中, 采用在上述车辆上坡行驶时或下坡行驶时上述能耗率的分布发生变化的结构。 0022 。
14、(12) 在上述 (6) (11)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案中, 可以是, 上述能耗率一维图由 上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这一轴构成。 0023 发明效果 0024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1) 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将表示当前时刻的车辆的能耗率 (驾驶状况)的图标显示在表示能耗率的图(map)上, 根据显示部所具有的方向规定显示部 来改变车辆的速度、 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 由此, 能够使表示能耗率的图上的图标向能耗 率小的区域移动。由此, 乘员能够瞬时掌握如何进行加速 / 减速才能进行能耗率小的节能 驾驶, 从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节能驾驶。 0025 另外, 通过使图标向能耗率小的区域移动。
15、这样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实现节能驾驶。 而且, 由于使用能耗率, 所以能够根据速度和加速度 / 减速度可靠地向驾驶员通知能耗率 小的区域。 0026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2)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在使图标移动时, 能够以配置在 图标附近的方向规定显示部的符号、 图形或文字为指标而瞬时领会图标的前后方向。 因此, 能够瞬时领会使图标向哪个方向移动会进行节能驾驶。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3)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通过使图标接近指标, 能够掌握 以恒定速度驾驶这一状况, 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节能驾驶。 0028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4)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通过与上坡行驶、 下坡行驶时。
16、的 能耗率的变化状态对应地改变分布, 能够准确地支援节能驾驶。 0029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5)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由于能够通过由驾驶员进行的加 速、 制动操作来改变速度和加速度 / 减速度而使图标向节能区域移动, 所以能够容易地实 现节能驾驶。 说 明 书 CN 103370226 A 5 3/11 页 6 0030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6)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将表示当前时刻的车辆的能耗率 ( 驾驶状况 ) 的图标显示在能耗率一维图上, 基于图标自身所具有的表示移动方向的非线 对称形状来改变车辆的速度、 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 由此, 能够使表示当前时刻的能耗率 的图标向能。
17、耗率小的节能区域移动。由此, 乘员能够瞬时掌握如何进行加速 / 减速才能进 行能耗率小的节能驾驶, 从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节能驾驶。 0031 另外, 能够通过使图标向能耗率小的节能区域移动这样的简单操作来实现节能驾 驶。而且, 由于使用能耗率, 所以能够根据速度和加速度 / 减速度可靠地向驾驶员通知能耗 率小的节能区域。 0032 特别是, 由于图标自身形成为表示移动方向的非线对称形状, 所以无需在显示部 上进行其他各种显示。 0033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7)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根据当前时刻的车辆的速度或加 速度 / 减速度, 在能耗率图中的哪个速度或加速度 / 减速度的位置将能耗。
18、率一维图提出有 所不同, 因此, 能耗率小的节能区域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由此, 通过与节能区域的大小 和位置的变化相应地使图标移动, 能够实现节能驾驶。 0034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8)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根据当前时刻的车辆的速度或加 速度 / 减速度, 在能耗率图中的哪个速度或加速度 / 减速度的位置将能耗率一维图提出有 所不同, 因此, 能耗率小的节能 区域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 因此, 在进行图标位于节能区 域的中央部的驾驶的情况下节能区域显示得最大。 因此, 图标的移动范围扩展, 与其相应地 能够扩大驾驶员的驾驶动作的自由度。 0035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9) 的方案的驾驶。
19、支援装置, 根据当前时刻的车辆的速度或加 速度 / 减速度, 在能耗率图中的哪个速度或加速度 / 减速度的位置将能耗率一维图提出有 所不同, 因此, 能耗率小的节能区域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因此, 若节能区域和图标的重 合范围减少, 则节能区域的显示缩小。 因此, 该缩小的节能区域能够强烈地促使图标向节能 区域内移动来支援节能驾驶。 0036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10)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通过使图标接近指标, 能够掌握 以恒定速度驾驶这一状况, 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节能驾驶。 0037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11)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通过与上坡行驶、 下坡行驶时的 能耗率的变化状态对应。
20、地改变分布, 能够准确地支援节能驾驶。 0038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 (12) 的方案的驾驶支援装置, 由于能够通过由驾驶员进行的 加速、 制动操作来改变速度和加速度 / 减速度而使图标向节能区域移动, 所以能够容易地 实现节能驾驶。 附图说明 0039 图 1 是表示车辆的能耗率的三维图的图。 0040 图 2 是表示车辆的能耗率图的图。 0041 图 3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图。 0042 图 4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图。 0043 图 5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0044 图 6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说 明 书 CN 103370226 A。
21、 6 4/11 页 7 0045 图 7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0046 图 8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图。 0047 图 9 是表示图 2 的能耗率图中的节能区域的范围的图。 0048 图 10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0049 图 11 是表示图 2 的能耗率图中的节能区域的范围的图。 0050 图 12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0051 图 13 是表示图 2 的能耗率图中的节能区域的范围的图。 0052 图 14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0053 图 15 是表示图 2 的能耗率图中的节能区域的范围的图。 0054 图 16 。
2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0055 图 17 是表示图 2 的能耗率图中的节能区域的范围的图。 0056 图 18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0057 图 19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状态的图。 0058 图 20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其他显示状态的图。 0059 图 21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其他显示状态的图。 0060 图 22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的图。 0061 图 23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的图。 0062 图 24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的图。 0063 图 25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的图。 0064 。
23、图 26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的图。 0065 图 27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接下来,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67 通常, 在除发动机以外还具有其他行驶驱动用马达的车辆的行驶时, 关于与燃料 消耗量直接关联的总能量损失值, 若关注是在何处消耗能量来估测能量损失, 则总能量损 失值为发动机损失、 机械传递损失、 电 / 辅机类损失、 行驶传递损失、 制动热损失的总和。 0068 与之相对, 若关注是消耗何种能量来估测能量损失, 则总能量损失值为车辆的动 能消耗量、 势能消耗量、 电能消耗量、 燃烧能的总和。而且, 动能在加。
24、速中积蓄, 在减速中消 耗。势能在上坡行驶中积蓄, 在下坡行驶中消耗。电能在充电中积蓄, 在放电中消耗。燃烧 能通过 燃料喷射而消耗。 0069 在此, 能够使用现有的传感器在车辆行驶中计算出消耗何种能量。 因此, 对此进行 利用, 能够对驾驶员进行支援来实现燃料消耗较少的行驶。 0070 于是, 将单位行驶距离的平均能耗量定义为 “能耗率 (kJ/m)” , 通过使用该称作能 耗率的指标在所有驾驶状况下进行效率评价。在此,“kJ” 表示千焦,“m” 表示米。 0071 在车辆行驶中, 以下式 (1) 成立。 0072 能耗率 (kJ/m) (Ef+Eb+Ei+Ep)/d(1) 0073 此外。
25、, 在停车中, 由于行驶距离为零, 所以将单位行驶时间的能耗量定义为 “能耗 率 (kJ/min)” 来计算。在此,“min” 表示分钟。 说 明 书 CN 103370226 A 7 5/11 页 8 0074 在式 (1) 中,“Ef” 为燃烧能。燃烧能 “Ef” 以 cf : 燃料喷射量 (cc)、 e : 燃料的热值 (35kJ/cc)、 和 : 发动机最大热效率 (0.33) 的积表示。燃料喷射量通过检测出燃料喷 射时间和流量而求出。 0075 “Eb” 为电能。电能 “Eb” 以 Pt/0.278(P : 功率 (W), t : 经过时间 (h) 表示。电 能 “Eb” 通过对检测。
26、出的蓄电池的电流值进行乘积而求出。 0076 “Ei” 为动能。该动能 “Ei” 以 1/2m(v12-v02)(m : 质量 (kg), v : 车速 (m/s) 表 示。动能 “Ei” 根据检测出的车速而求出。 0077 “Ep” 为势能。该势能 “Ep” 以 m g h(h Rslope( 坡度推算值 sin).d( 行 驶距离 ) 表示。势能 “Ep” 通过检测坡度而求出。此外,“Ef” “Eb” “Ei” “Ep” 为包含符 号的概念。另外,“d” 表示行驶距离,“min” 表示分钟,“g” 表示重力加速度。 0078 电能 “Eb” 表示混合动力车辆、 电动车所使用的作为行驶驱动用。
27、马达的驱动源的高 压蓄电池在减速再生时的充电 (+)、 在加速助推时的放电 (-) 的电能。因此, 在混合动力车 辆、 电动车以外的发动机行驶车辆的情况下, 该电能的项为零。 0079 像这样, 通过将单位行驶距离的平均能耗量、 单位行驶时间的能 耗量作为能耗 率, 能够不按照速度而一概评价。 0080 图 1 示出了车辆的能耗率的三维图, 其中, X 轴表示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 Y 轴表 示车辆的速度, Z轴表示能耗率的倒数(能量效率)。 该能耗率三维图所示的、 在Y轴方向上 纵长的环状线表示能耗率相等的部分, 并示出 Z 轴的值越增加、 能耗率越小而燃料效率等 越良好的状况。图 1 。
28、所示的虚线表示加速度 / 减速度为零的匀速行驶的位置。该能耗率三 维图是按各车辆设定的特性, 预先存储在存储区域中, 对应的 ECU(Engine Control Unit, 发动机控制单元 ) 读取位于存储区域中的图数据并输出至后述的显示部。 0081 在图1中, 将以图1中心部的能耗率低的部分为中心的区域作为节能区域, 以绿色 区域G表示该节能区域。 另外, 在绿色区域G的外侧具有颜色不同的淡蓝色区域LB, 在淡蓝 色区域 LB 的外侧还具有颜色不同的蓝色区域 B。仅从绿色区域 G 的中心点沿 +Y 轴方向示 出了表示绿色区域的附图标记 G、 表示淡蓝色区域的附图标记 LB、 以及表示蓝色。
29、区域的附 图标记 B, 各区域以绿色区域 G 的中心点为中心, 以相互连续的状态使颜色放射状地逐渐变 化。表现为, 绿色区域 G 的能耗率最小, 随着趋向于外侧, 能耗率增大而燃料效率等恶化。 0082 在此, 图 1 的能耗率三维图以能耗率的倒数、 车速、 加速度 / 减速度这三轴表示的 理由如下。 0083 当驾驶员操作加速踏板、 制动踏板而改变车速、 加速度 / 减速度时, 式 (1) 中的由 燃烧能、 电能及动能确定的能耗率发生变化。在此, 势能的分布在上坡行驶、 下坡行驶时以 能耗率三维图向减速、 加速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化, 因此, 与速度及加速度 / 减速度对应的 能耗率的值与平坦。
30、地面的值不同。 0084 图 2 是从 Z 轴方向观察图 1 的能耗率三维图而得到的能耗率二维图。即, 图 2 是 使能耗率三维图由车速和加速度 / 减速度这两轴构成的二维能耗率图。在图 2 中, 纵轴表 示车速, 横轴表示加速度 / 减速度。在图 1 中, Z 轴是能耗率的倒数, 但在以二维表示的能 耗率图中, 意味着中央部的在 Y 轴方向上纵长的环状线所包围的区域表示能耗率 最小的 范围, 随着向其外侧过渡, 能耗率增大。纵线 L 表示在各车速中能耗率最小的加速度 / 减速 度的值。虚线 M 表示加速度 / 减速度为零的匀速行驶的位置。 说 明 书 CN 103370226 A 8 6/1。
31、1 页 9 0085 在图 2 中, 与图 1 同样地, 也将以图 2 的中心部的能耗率较低的部分为中心的区域 作为节能区域, 并以绿色区域 G 表示该节能区域。另外, 在绿色区域 G 的外侧具有颜色不同 的淡蓝色区域 LB, 在淡蓝色区域 LB 的外侧还具有颜色不同的蓝色区域 B。仅从绿色区域 G 的中心点沿+纵轴方向示出了表示绿色区域的附图标记G、 表示淡蓝色区域的附图标记LB、 以及表示蓝色区域的附图标记 B, 各区域以绿色区域 G 的中心点为中心, 以相互连续的状态 使颜色放射状地逐渐变化。表现为, 绿色区域 G 的能耗率最小, 随着趋向于外侧、 能耗率增 大而燃料效率等恶化。在后述的。
32、图 9、 图 11、 图 13、 图 15 及图 17 中也是同样的。 0086 在图 2 中, 例如, 在车速处于 30 60km/h、 且加速度 / 减速度处于 -0.4 1.0m/ sec2的范围内时, 能够使能耗率为比规定值 ( 例如, 0.5kJ/m) 小的节能区域。 0087 在图 2 中, 点 A、 点 B 表示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在保持这样的能耗率特性的车辆 中, 例如, 在图标位于点A位置的情况下(速度不足), 能够如箭头a那样以适度的加速度向 适度的加速度 / 减速度范围、 即中心部的燃料消耗率低的部分 ( 绿色区域 G) 的节能区域加 速, 然后, 在维持该加速度后使加速。
33、缓慢过渡。另外, 在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位于点 B 位置 的情况下(超速), 能够如箭头b那样以适度的减速度向节能区域减速, 然后, 在维持该减速 度后使减速缓慢过渡。在该图 2 中, 节能区域表示从中心到第二个环状线内的区域, 在图 2 中, 作为目标的节能区域的点 P 在节能区域内, 并且位于虚线 M 上的匀速行驶的位置。 0088 在此, 在作为节能区域的绿色区域 G 的外侧具有颜色不同的淡蓝色区域 LB, 在淡 蓝色区域 LB 的外侧还具有颜色不同的蓝色区域 B。各区域的颜色逐渐变化并相互连续, 绿 色区域 G 的能耗率最小, 随着 趋向于外侧, 能耗率增大而燃料效率等恶化。在图 2 中。
34、, 如 点划线箭头所示, 当成为从点 A、 点 B 的位置向比蓝色更靠外侧的位置偏离那样的行驶状况 时, 能耗率急速增大而燃料效率等急速恶化。 0089 也就是说, 若得知图2的能耗率图和该能耗率图上的当前驾驶状况(与位置关联) 例如 A 点、 B 点, 则能够直观且容易地领会当前能耗率的大小、 以及如何能够进一步减小能 耗率而向燃料效率等良好的区域过渡。此外, 在 “燃料效率等” 中使用 “等” 这一用词的原 因在于, 考虑到了包含以蓄电池为驱动源而行驶的混合动力车辆、 电动车。 0090 图 3 示出了设置在车辆中的显示部 1。作为显示部 1, 能够适用平视显示器、 汽车 导航 (car 。
35、navigation) 的显示器、 设置在仪表板上的多功能信息显示器等各种形态。 0091 在图 3 中, 表示图 2 所示的能耗率的分布的能耗率图 3 以将形状简化成在框 2 的 上下方向纵长的椭圆形状的状态配置在四边框 2 的内部。此外, 在图 3 中, 省略图 2 中的 环状线, 仅以明亮度变化表示颜色逐渐变化的状况。在图 3 中, 也以绿色区域 G 表示节能 区域。另外, 在绿色区域 G 的外侧具有颜色不同的淡蓝色区域 LB, 在淡蓝色区域 LB 的外侧 还具有颜色不同的蓝色区域 B。仅从绿色区域 G 的中心点到框 2 的上边侧 ( 或框 2 的下边 侧)示出了表示绿色区域的附图标记G。
36、、 表示淡蓝色区域的附图标记LB、 以及表示蓝色区域 的附图标记 B, 各区域以绿色区域 G 的中心点为中心, 以相互连续的状态使颜色放射状地逐 渐变化。表现为, 绿色区域 G 的能耗率最小, 随着趋向于外侧, 能耗率增大而燃料效率等恶 化。在后述的图 4 图 7 中也是同样的。 0092 在该能耗率图 3 上, 用圆显示黑色的图标 4, 该图标 4 表示基于车辆的速度及车辆 的加速度 / 减速度而计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车辆的能耗率 ( 驾驶状况 )。在此, 图标 4 的实际 显示为, 中心为白色且逐渐融于周围。在框 2 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如虚线所示, 以虚线显示 说 明 书 CN 103370。
37、226 A 9 7/11 页 10 表示既不加速也不减速的匀速行驶的线 5。将在车辆的当前速度及加速度 / 减速度中确定 的车辆的当前能耗率 ( 驾驶状况 ) 作为图标 4 输出到在显示部 1 上显示有 ECU 的能耗率图 3 上。 0093 在图标 4 附近的框 2 的上边的上侧, 共同地设有以右侧为移动方向而朝向前侧的 车辆图形 6 和表示高速的后部的流线图形 7。在图标 4 附近的框 2 的下边的下侧, 共同地设 有以右侧为移动方向而朝向前侧的车辆图形 6 和表示低速的前后部波浪线图形 8。 0094 在图标 4 附近的框 2 的右边的右侧, 共同地设有以右侧为移动方向而朝向前侧且 表示。
38、加速的、 前侧抬升的加速车辆图形 9 和后部波浪线图形 10。在图标 4 附近的框 2 的左 边的左侧, 共同地设有以右侧为移动方向而朝向前侧且表示减速的、 后侧抬升的减速车辆 图形 11 和后部波浪线图形 10。 0095 显示于框 2 周围的车辆图形 6、 流线图形 7、 前后部波浪线图形 8、 加速车辆图形 9、 后部波浪线图形 10、 减速车辆图形 11 构成用于规定图标 4 的移动方向的方向规定显示部 12。此外, 作为方向规定显示部 12, 除图形以外, 还能够使用文字或符号或它们的组合。 0096 如图 4 所示, 首先, 在停止时及极低速时, 通过提升车速 ( 朝向上方 ), 。
39、能够如箭头 所示那样向绿色区域 G 即节能区域过渡。另外, 如图 5 所示, 通过在不脱离节能区域的范围 内如箭头所示那样进行速度调节, 能够将能耗率维持于较小状态且不会脱离节能区域。 0097 另外, 如图 6 所示, 在超速时, 通过降低车速 ( 朝向下方 ), 能够如箭头所示那样向 绿色区域 G 即节能区域过渡。 0098 如图 7 所示, 在上坡行驶中, 能耗率图 3 向减速侧移动, 因此, 绿色区域 G 即节能区 域的加速侧变窄, 能够在视觉上领会为只要稍微加速就会脱离绿色的节能区域。 相反, 虽然 没有图示, 在下坡行驶中, 能耗率图3向加速侧移动, 因此, 绿色区域G即节能区域的。
40、减速侧 变窄, 在视觉上能够领会为只要稍微减速就会脱离节能区域。 0099 因此,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 将表示当前时刻的车辆的能耗率 ( 驾驶状况 ) 的图标 4 显示在能耗率图 3 上, 根据显示部 1 所具有的方向规定显示部 12 来改变车辆的速度、 车辆 的加速度 / 减速度, 由此, 能够使能耗率图 3 上的图标 4 向能耗率小的区域即节能区域移 动。由此, 乘员能够瞬时掌握如何进行加速 / 减速才能进行能耗率小的节能驾驶 ( 能耗率 降低的驾驶 ), 从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节能驾驶。 0100 在此, 通过使图标 4 接近线 5, 能够掌握以恒定速度驾驶这一状况, 能够进一步实 现。
41、节能驾驶。 0101 另外, 能够通过使图标 4 向节能区域移动这样的简单操作来实现节能驾驶。而且, 由于使用能耗率, 所以能够根据速度和加速度 / 减速度可靠地向驾驶员通知能耗率小的区 域。 0102 另外, 在使图标 4 移动时, 能够将配置在图标 4 附近的框 2 的外侧的方向规定显示 部12即车辆图形6、 流线图形7、 前后部波浪线图形8、 加速车辆图形9、 后部波浪线图形10、 减速车辆图形 11 作为指标而瞬时领会图标 4 的前后方向。因此, 能够瞬时领会使图标 4 向 哪个方向移动会进行节能驾驶。 0103 关于能耗率图 3, 在车辆的上坡行驶或下坡行驶时, 车辆的能耗率图 3 。
42、的分布发生 变化。 也就是说, 在上坡行驶中节能区域的加速侧变窄, 能够在视觉上领会为只要稍微加速 就会脱离节能区域。 另一方面, 在下坡行驶中节能区域的减速侧变窄, 能够在视觉上领会为 说 明 书 CN 103370226 A 10 8/11 页 11 只要稍微减速就会脱离节能区域。由此, 能够准确地支援节能驾驶。 0104 而且, 由于能耗率图3由车辆的速度和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这两轴构成, 所以能 够通过由驾驶员进行的加速、 制动操作来改变速度和加速度 / 减速度而使图标 4 向节能区 域移动, 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节能驾驶。 0105 接下来, 援用图 1、 图 2, 基于图 8 图 1。
43、9 说明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在本实施 方式中, 与第 1 实施方式不同, 使用比第 1 实施方式的显示部 1 小的显示部 1 。 0106 如图8所示, 显示部1 在其下侧具有下线20(以虚线表示), 而且在下线20的中央 部的下侧具有与后述的能耗率一维图 23 对应地表示车辆的加速度为零附近 ( 匀速行驶状 态 ) 这一情况的三角形 ( 顶部在上 ) 的三角标记 21( 指标 )。在显示部 1 中, 显示有以单 色表示车辆的单位行驶距离的平均能耗量即能耗率的分布的能耗率一维图 23、 和在能耗率 一维图 23 上表示车辆的速度及上述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中的车辆的当前能耗率 ( 驾驶。
44、 状况 ) 的图标 24。此外, 该能耗率一维图 23 为, 将图 2 的能耗率图中的绿色区域 G 和淡蓝 色区域 LB 合并并以绿色 G 显示的节能区域。在后述的图 10、 图 12、 图 14、 图 16 及图 18 图 21 中也是同样的。 0107 能耗率一维图23以当前时刻的车辆的速度将图2所示的能耗率图提出而显示。 作 为允许加速 / 减速范围, 能耗率小的节能区域以上侧为弧状的绿色图案显示在加速度 / 减 速度的范围内。能耗率一维图 23 不显示车辆的速度轴, 是将加速度 / 减速度的轴作为横向 而具有的单轴图。显示部 1 的横向的右侧表示加速, 左侧表示减速, 三角标记 21 。
45、的位置是 加速度为零的匀速行驶的位置。 0108 图标24将车辆的当前速度、 加速度/减速度中的车辆的能耗率显示在能耗率一维 图 23 上。图标 24 形成为表示基于车辆的速度及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而求出的移动方向 那样的非线对称形状的车辆形状。由此, 能够通过图标 24 自身识别车辆的前和后, 如图 8 所示, 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右侧为前侧这一情况。 0109 在图标 24 的前后选择性地显示有箭头符号 25、 25, 所述箭头符号 25、 25 是显示为 了进入节能区域而向加速侧和减速侧中的哪一侧移动为好的向右及向左的箭头符号。此 外, 在图 8 中, 为了便于说明, 示出了两个方向的箭。
46、头符号 25、 25。 0110 在图标 24 的内部, 与三角标记 21 对应地设有顶部朝下的倒三角形标记 26。通过 使该倒三角形标记 26 和三角标记 21 对齐而容易使图标 24 对准匀速行驶位置。 0111 由此, 在图标24位于比三角标记21更靠右侧的位置的情况下表示加速状态, 在图 标 24 位于比三角标记 21 更靠左侧的位置的情况下表示减速状态。另外, 车辆的加速度 / 减速度的大小与图标 24 的移动量成比例。 0112 节能区域的大小或位置根据车辆的速度而确定。也就是说, 将图 2 所示的能耗率 图提出的位置随着车辆速度的每次变化而不同。在车辆在节能区域内驾驶的情况下, 。
47、与从 节能区域脱离而行驶的情况相比 较, 节能区域的显示面积显示得较大。 0113 也就是说, 通过图 2 的能耗率图而显示的能耗率为基于速度和加速度 / 减速度的 两轴的图, 因此, 在将能耗率图以当前时刻的速度位置提出的情况下, 与该速度对应地, 节 能区域的加速度 / 减速度方向上的大小不同, 与当前时刻的图标 24 相对的位置发生变化。 因此, 当图标24位于节能区域的中央部附近时, 节能区域最大。 另外, 若节能区域和图标24 的重合范围较少, 则节能区域显示得较小。 说 明 书 CN 103370226 A 11 9/11 页 12 0114 因此, 如图 9、 图 10 所示, 。
48、在停止时及极低速时, 显示局部进入节能区域的图标 24 和位于该图标 24 的加速侧的节能区域。因此, 为了使图标 24 对准位于前侧的节能区域内, 能够通过使处于点 P 的能耗率状态的车辆以适度的加速度加速而向位于前侧的能耗率小 的节能区域的箭头所示的范围过渡。 0115 如图 11、 图 12 所示, 在经济速度区域中, 显示全部进入节能区域的图标 24 和在该 图标 24 的加速侧和减速侧展开得较大的节能区域。因此, 为了维持图标 24 存在于大范围 地显示的节能区域内的状态, 能够通过以恒定速度行驶或适度的加速度 / 减速度下的速度 调节, 将处于点 P 的能耗率状态 ( 驾驶状态 )。
49、 的车辆维持在能耗率小的节能区域的箭头所 示的范围内。 0116 如图 13、 图 14 所示, 当超速时, 显示局部进入节能区域的图标 24 和位于该图标 24 的减速侧的节能区域。因此, 为了使图标 24 对准位于后侧的节能区域内, 能够通过以适度 的减速度使处于点 P 的能耗率状态的车辆减速而向位于后侧的能耗率小的节能区域的箭 头所示的范围过渡。 0117 如图 15、 图 16 所示, 在从图 11、 图 12 所示的经济速度区域减速的情况下, 为了维 持图标 24 存在于大范围地显示的节能区域内的状态, 能够通过适度的减速度下的速度调 节, 将处于点 P 的能耗率状态的车辆维持在能耗率小的节能区域的箭头所示的范围内。 0118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