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翼扇和边框之间具有至少一个 可控密封元件的窗、门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门或类似物体,具有一个固定边框以及一个可开可关的翼扇,该翼扇在一个关闭位置上可锁紧在固定边框上,其中,在翼扇关闭并锁紧时,在翼扇和固定边框之间留有一个缝隙并且对于该缝隙的至少一部分设有一个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可控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可转换到一个密封状态或一个打开状态,以及该密封元件在密封状态下将在翼扇和固定边框之间的缝隙或者该缝隙与所述密封元件相配的部分封闭以防止空气进入,并且在打开状态下将其释放以允许空气进入。
尤其是在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窗、门或类似物体上,在一个固定边框,尤其是一面一个固定框架和另一面一个翼扇之间,通常设有一个密封结构。在翼扇关闭并锁紧时,这种密封结构保证基本上气密性的封闭。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打开翼扇,因此空气也可以进入。
背景技术
对于这个目的,按照EP 0 620 350 A1,窗或门的翼扇主要可以转换到一个缝隙翻转位置。翼扇在这个位置时以一个很小的张角对准一个附属的固定框架。在翼扇处于该缝隙翻转位置时,设在翼扇和固定框架之间的并且在翼扇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时有效的锁紧五金配件仍然是松开的。一个转换到缝隙翻转位置的翼扇不能技术可靠地算作“锁紧”。
由DE 203 04 351 U1已知一种门。该文献详细地介绍了一种门,它的门扇设有一个自动的底部密封装置。随着门扇进入到在固定框架上的关闭位置上,底部密封装置必然地从一个提高地位置转换到一个降低的位置上。在降低的位置上,一个处在地板和门扇之间的开缝被底部密封装置密封地封闭。在这项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对于门扇只有门扇打开位置才合适用作通风位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把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作为目标。
按照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的窗、门或类似物体来实现。据此,在本发明中,在翼扇处于关闭锁紧状态下,在翼扇和固定边框之间的尤其是在翼扇和固定框架之间的密封结构能够转换到一种缝隙通风状态。因此,尽管有翼扇锁紧在附属的固定边框上的这个事实,还是存在通风的可能性。在本发明中,翼扇的锁紧和通风不是相互排斥的。既使是翼扇处于技术可靠的意义上的“锁紧”时,也是可以通风的。借助于至少一个可控的并转换到打开状态的密封元件实现了密封结构的缝隙通风状态。
按照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特殊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14中得到。
在按照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结构方式中,在翼扇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时,密封结构或者处于一个缝隙通风状态,或者处于一个密封状态。相应地在翼扇关闭并锁紧时,有选择地能够通风或禁止通风。
由权利要求3可知,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中规定了一个密封结构,它在翼扇关闭并锁紧或解锁时,可转换到一个打开准备状态。在密封结构的打开准备状态时,所述可控密封元件处于一个打开状态并且因此处于一个翼扇的打开运动不受密封元件影响的状态。
按照本发明,为了实现所述可控密封元件的不同的状态存在着不同的可能性。例如可以考虑使用重力将可控密封元件从一个打开状态转换到一个密封状态或者相反。按照权利要求4,为了这个目的使用一个操纵机构。这种操纵机构在相应的结构成形时,其特点在于高的功能可靠性。
本发明结构的可控密封元件的密封状态和打开状态可能是不同的性质。大致在使用弹性的软密封时,各种状态可以通过密封元件的容积确定。这种密封元件通过容积放大能够从一个打开状态转换到一个密封状态。相应地,容积缩小随之出现相反的状态变化。
按照本发明,可控密封元件,优选其状态与其位置相关(权利要求5)。这种情况相对于其它选择特别是具有控制技术上的优点。
在按照权利要求6和7的本发明结构方式中,至少一个可控密封元件的操纵机构具有连杆结构以及具有因此可靠的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证明的部件。
按照本发明,密封结构的状态或者密封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可控密封元件的状态协调到翼扇的锁紧状态。这种状况在按照权利要求8的本发明结构方式中体现其结果在于:至少各个结构件同时是所述可控密封元件的操纵机构的组成部分和一个锁紧机构的组成部分,翼扇借助该锁紧机构可以在固定框架上锁紧或解锁。
由权利要求9可知,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成形中,一个连杆结构承担了这种双重功能,所述连杆结构一方面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密封元件,另一方面用于操纵用于翼扇的锁紧机构的锁紧元件。
权利要求10和11介绍了本发明优选的措施,以实现密封结构的开头所述的状态以及翼扇的与该状态分别协调的锁紧状态。
权利要求12涉及了一个以滑窗、滑门或类似物体形式的本发明结构方式。其中,密封结构在翼扇或固定框架的沿着翼扇滑动方向延伸的并且横向于该滑动方向相互隔开距离的侧边上,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可控密封元件。这些密封元件可以在翼扇关闭锁紧状态时全部或部分转换到打开状态。这样的话,在翼扇关闭并锁紧时,有缝隙通风的可能性。另外,所谓的可控密封元件在翼扇关闭时处于打开状态并且翼扇能够沿着打开方向不受阻碍地滑动。翼扇的打开准备通过施加在可控密封元件上的影响措施来实现。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为了这个目的经常需要昂贵的措施。因此在已知的滑门上为产生打开准备状态必须提高翼扇。
权利要求13和14介绍了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中规定的用于支持缝隙通风的设备。考虑到这种通风器结构方式很小,推荐使用径向通风器(权利要求14)。因此,径向通风器可以没有困难地安装在本发明的窗、本发明的门或类似物体的翼扇和固定边框或者固定框架上。尤其可以考虑太阳能驱动的通风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的示意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一个滑门的部分视图,包括翼扇、固定框架、一个在翼扇和固定框架之间的处于打开准备状态的密封结构和一个五金配件结构,
图2对着门的主平面的俯视图,示出了按照图1滑门的五金配件结构,
图3按照图2的在图2中沿着箭头III的五金配件结构的视图,
图4至6在滑门的翼扇与固定框架之间的密封结构处于密封状态时的与图1至3相对应的视图,
图7至9在滑门的翼扇与固定框架之间的密封结构处于密封状态时的与图1至3和图4至6相对应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一个滑门1包括一个翼扇2以及一个以一个固定框架3形式的固定边框。固定框架3在图1中画出了一个上部的框架横梁4以及一个下部的框架横梁5。翼扇2以通常的方式在框架横梁4、5上可滑动地导引。翼扇2的滑动方向在图1中以一个双箭头6表示。
在对着沟槽面7的立体俯视图的图1中画出了翼扇2。在沟槽面7的一个处于关闭侧的区段8上可以看出一个五金配件结构9的不同的结构件。在翼扇这一侧主要画出了一个具有连接区段11的一个连杆结构10。这些连接区段在它的一个纵向端部上以通常的方式与角部转向机构13的弹性的连杆区段12连接。
由图1可知,五金配件结构9的在翼扇侧的结构件主要安置在一个在翼扇2上沿着沟槽边缘方向延伸的五金配件槽14内。五金配件槽14本身借助于一个反拉深轨道盖住。为表达起见,这个反拉深轨道在图中没有画出。
锁紧销15和连杆结构10铆接,锁紧销之中分别有一个设在翼扇2的上角,一个设在下角。锁紧销15配有一些与固定框架3的没有画出的处于关闭侧的纵梁拧紧的关闭块16。按照图1,关闭块16有一个扩大的中孔17以及在固定框架侧构成侧凹的端部区段18、19。在所述扩大的中孔17的区域内在关闭块16上省去侧凹。对于锁紧销15,在关闭块16上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一个进入孔,即,孔的宽度稍微大于锁紧销15的尤其在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的菌状头部20的直径。在关闭块16的端部区段18、19上,构成侧凹的边缘分别限定了一个切口状的容纳体,其宽度稍微大于锁紧销15的同样在图2中能看出的销杆21的直径。
在翼扇2和固定框架3之间有一个缝隙22,它在图1中示出在上部的框架横梁4上以及下部的框架横梁5上。一个密封结构23用于密封缝隙22。该密封结构包括可控密封元件24、25,其中,可控密封元件24贴在上部的框架横梁4上并且可控密封元件25贴在下部的框架横梁5上。
一个其结构在图2中可详细得出的操纵机构26用于将可控密封元件24、25转换到不同的功能位置。
操纵机构26对于可控密封元件24包括两个控制导板27,对于可控密封元件25包括两个控制导板28。控制导板27和控制导板28与连杆结构10铆接并且可以与连杆结构10一起共同沿着沟槽边缘方向运动。在控制导板27上各有一个控制切口29,在控制导板28上各有一个控制切口30。每个控制切口29具有一个沿着连杆结构10的运动方向延伸的水平区段31,一个逆着连杆结构10的运动方向倾斜的倾斜区段32以及一个连接在倾斜区段32上的端部容纳体33。控制导板28的控制切口30具有一个水平的中部容纳体34,在该中部容纳体两侧连接倾斜区段35、36以及水平的端部容纳体37、38过渡到倾斜区段35、36。
在控制导板27的控制切口29内分别嵌入一个控制销39,在控制导板28的控制切口30内分别嵌入一个控制销40。每个控制销39安装在一个横向导板41上,每个控制销40安装在一个横向导板42上。横向导板41又和可控密封元件24连接,横向导板42又和可控密封元件25连接。全部的横向导板41、42都是在翼扇2上沿着沟槽横向方向,即横向于沟槽面7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导引。这些横向导板41、42在沟槽边缘方向上位置不变。
这些横向导板41、42和这些控制导板27、28共同构成了用于将连杆结构10的沿着沟槽边缘方向作用的运动转换成可控密封元件24、25沿着沟槽横向方向运动的传动机构。在图2、3中表示了设计在上部的框架横梁4上以及在下部的框架横梁5上的密封平面43、44。
连杆结构10既是可控密封元件24、25的操纵机构26的组成部分,也是锁紧机构45的组成部分,所述锁紧机构就其本身而言尤其包括上述详细介绍的锁紧销15和关闭块16。一个如在图1、4和7中示意地描述的手柄46用于操纵连杆结构10。
图1至3显示了在翼扇2关闭和手柄46水平定向时的情况。锁紧机构45的锁紧销15位于分别与处于固定框架侧的关闭块16相配的扩大的中孔17内。在可控密封元件24的横向导板41上的控制销39位于在水平区段31的朝向倾斜区段32的端部上的控制切口29内部。在可控密封元件25的横向导板42上的控制销40位于各个控制切口30的水平的中部容纳体34内。可控密封元件24、25相应地处于打开状态,这些可控密封元件在该状态下相对密封平面43、44缩回。密封结构24处于打开准备状态,它在该状态下不会阻碍翼扇2沿滑动方向6的滑动。
如果从按图1至3的位置开始将手柄46向下转动90°,由此得到在图4至6中描述的情况。通过手柄46所谓的旋转运动,连杆结构10在图2中沿着顺时针方向推动。其结果是,锁紧销15进入到各个关闭块16的形成侧凹的端部区段18内。翼扇2因此处于关闭锁紧状态。
同时,上部的横向导板41的控制销39移置在倾斜区段32上的控制切口29内部,沿着该内部直到进入到各个水平的端部容纳体33内。通过控制销39和控制切口29的倾斜区段32的共同作用,横向导板41沿着沟槽横向方向运动。与此关联的是可控密封元件24的相应的运动。密封元件24因此密封地贴靠到上部的框架横梁4上。
由于手柄46的运动,在下部的横向导板42上的控制销40在控制导板28的控制切口30的倾斜区段36上,沿着该倾斜区段运动并且最终进入到水平的端部容纳体38内。一方面由于下部横向导板42的控制销40的相对运动,另一方面由于与连杆结构10运动关联的控制导板28,横向导板42以及与所述横向导板一起的可控密封元件25沿着沟槽横向方向移置。可控密封元件25因此贴靠在下部的框架横梁5上。
可控密封元件24、25以及与所述可控密封元件一起的整个密封结构23现在处于一个密封状态。在滑门1上的通风因此被完全禁止了。
如果手柄46从按图1的水平定向开始向上转动90°,那么得到按图7至9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手柄46的旋转运动在图2中逆时针推动连杆结构10。
其中,锁紧销15进入到关闭块16的形成侧凹的端部区段19内。形成侧凹的端部区段19的边缘被锁紧销15的菌状头部20倒钩住。翼扇2处于关闭锁紧状态。
上部横向导板41的控制销39在控制导板27上移置,直到移置到控制切口29的水平区段31的封闭的纵向端部上。横向导板41对着密封平面43保持其缩回的位置。相应地对于可控密封元件24,它依然处于打开状态。相应地在可控密封元件24和上部的框架横梁4之间保持打开的缝隙22。
另外,在下部的框架横梁5上的情况还有不同的形式。
由于手柄46向上旋转90°,下部横向导板42的控制销40在控制切口30的倾斜区段35上,沿着该倾斜区段运动直到进入到水平的端部区段37内。一方面与控制销40的相对运动,另一方面与控制切口30的倾斜区段35相关联的是,下部横向导板42沿着沟槽横向方向移置。因此,可控密封元件25密封地贴靠在下部的框架横梁5上或者下部的密封平面44上。可控密封元件25相应地处于密封状态。
由于可控密封元件24的打开状态,密封结构23总体上处于缝隙通风状态。尽管翼扇2是关闭锁紧状态,在滑门1上也能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