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单向阀的双软管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膏状产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单向阀的双软管容器,它将按一定比例的两种膏状物容置于内、外软管中,通过内置单向阀的开或闭,以允许或阻止两种膏状物流出。
背景技术
目前,软管包装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食品、牙膏、医用软膏等的产品。多采用挤压式单管结构,将膏状化妆品等容纳于软管内,使用时打开管盖,挤压软管使膏状化妆品流出使用。一些化妆品,如防晒乳液、唇膏、或护唇膏,及染发剂等等,往往要求多种膏状物按比例调和使用,现时仍分别以单管包装,使生产成本增加。使用时,分别开启各单管,分别将两种膏状物挤出再调和使用,使用、携带多有不便。
公告号为M297920的台湾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双管容器结构。该改进的双管容器结构包括内管、外管、中套和具有出口及入口的接嘴,中套套装于接嘴上紧密贴合,再将接嘴下边的档座和中套下段的套合段一并挤入外管的管口内,使接嘴和中套固定于外管的管口部。该设计可供不同之化妆品分别填充于内、外管内,且可同时一次挤出二种等比例之化妆品调和使用,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但该改进结构的内、外管的安装固定需要通过形状复杂的接嘴和中套等零件来实现,结构复杂,使制作成本增加。同时,该改进结构没有设置阀开关,接嘴内的外出液通道始终与接嘴之出口连通,内管的出液通道的出口始终开放,内外管内的膏状物(或内容物)在管内的出口处相混,各出口处的膏状物容易变质或因而干结,导致堵塞现象。同时,在管身被挤压后产生回弹压力时,在管内出口处已混合之内容物会被回吸至管体中,造成内外管内分装之内容物被污染,失去分装内/外管之意义。
另,其接嘴内的外出液通道较长,且各出口小,只能适应从管尾分别充填内容物后封闭管尾的传统工艺。
【发明内容】
为避免现有容纳膏状物的软管容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单向阀的双软管容器,其内管套置于外管中,开启管盖通过内置单向阀的开或闭,以允许或阻止两种膏状物流出;同时可避免已混合的膏状物回流至管内,与未混合的膏状物相混合,造成内外管内分装之内容物被污染。
本发明带单向阀的双软管容器包括外管以及管盖,所述外管的管头部内下口处设置底板,该底板上开设连通外管体内腔的左通孔和连通内管体内腔的右通孔,该右通孔下延伸出连接管,位于所述外管体内的内管体套接于该连接管构成内管;
还包括:
一对单向阀,该两单向阀安装在所述管头部的底板上面,且分别与所述底板上的左通孔和右通孔对应;
一涂抹装置,该涂抹装置的端部为带有出液孔的涂抹部,涂抹装置通过其安装部卡置于所述管头部内;以及,
一隔板,该隔板竖直安装在所述涂抹装置的内腔中,分割所述涂抹装置内腔形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管盖内设有堵塞头,盖合所述管盖于所述管头部,该堵塞头封堵所述涂抹装置的涂抹部上的出液孔。
其中,所述一对单向阀包括一个阀座,该阀座底面上开设左导流孔和右导流孔,该右导流孔的下面延伸出插接管,该插接管插接于所述管头部的底板下的连接管上口部的右通孔内;以及,一个阀片,该阀片贴附于所述阀座底面上的左导流孔和右导流孔上表面,该阀片中部通过所述隔板下端压紧,该阀片的左部分和右部分能向上开启。
所述外管的管头部、所述管头部内下口处的底板以及该底板下的连接管是注塑成型或压缩成型的一个塑料管头部整件,它成型时与软质的外管体熔接形成一体构件。
所述塑料管头部整件的连接管和套接于该连接管的软质内管体构成内管。
本发明双软管容器内置一对单向阀,其内管偏心套置于外管中,开启管盖通过内置单向阀的开或闭,以允许或阻止外、内管的内容物流出。
外管的管头部是注塑成型或压缩成型的一个塑料管头部整件,它成型时与软质的外管体熔接形成一体构件。
其管头部整件包括了外管的管头部、管头部内下口处的底板以及该底板下的连接管,外管体与管头部熔接,内管体直接套接于所述连接管即构成内管部分,省去了制造传统内管管头部分的工艺,产品组装方便、快捷,携带、使用方便。
其内、外管的出液通道分别由一单向阀控制,内、外管之两种内容物在未流出前不会混合,避免了传统产品外管和内管之内容物在未被挤出前预先混合而起变化的弊端。同时可防止管身被挤压后产生回弹力时,将已混合之内容物回吸至管内,失去分装内/外管之意义。
本双软管容器可以方便实现双膏状物的前罐装工艺,即先封闭管尾,从管头部内较大地左、右通孔分别向外、内管内腔充填膏状物后,再安装单向阀、涂抹装置及管盖。前罐装工艺不需要采用昂贵的管中管专用充填封尾设备,内容物充填封尾的作业大为简化,有利于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取去管盖内置单向阀开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参照图1-2,实施例带单向阀的双软管容器主要包括外管1、内管2、涂抹装置6、管盖7以及单向阀等。
外管1的管头部11内下口处设置底板12,该底板12上开设连通外管体10内腔的左通孔121和连通内管体20内腔的右通孔122,该右通孔122下延伸出连接管13,位于所述外管体10内的内管体20偏心套接于该连接管13构成内管2。外管体10和内管体20均采用传统的软质塑料预先成型,如:聚乙烯(Polyethylene)等材料。
其中,所述外管的管头部11、所述管头部11内下口处的底板12以及该底板12下的连接管13是注塑成型或压缩成型的一个塑料管头部整件,它成型时与软质的外管体10熔接形成一体构件。
上述塑料管头部整件的连接管13和套接于该连接管13的软质的内管体20构成内管2。
涂抹装置6为中空结构,涂抹装置6的端部为带有出液孔631的涂抹部63,涂抹装置6的安装部61设环肋611,涂抹装置6的安装部61安装于所述外管的管头部11内,其环肋611与管头部11内壁的凹环112扣接,涂抹部中部的挡缘62紧贴管头部11上端面。
一对单向阀安装在所述管头部11的底板12上面。一对单向阀包括一个阀座3,该阀座3上部分插入所述涂抹装置6的安装部61内,该阀座3底面上开设左导流孔31和右导流孔32,且两导流孔分别与所述管头部11的底板12上的左通孔121和右通孔122对应;该内导流孔32的下面延伸出插接管33,该插接管33插接于所述管头部11的底板12下连接管13上口部的右通孔122内;一个阀片4该阀片4贴附于所述阀座3底面上的左导流孔31和右导流孔32上表面,并封闭左导流孔31和右导流孔32,该阀片4中部通过一隔板5下端压紧。
隔板5竖直卡装在所述涂抹装置6的内腔壁上的卡槽(图中未示出)中,隔板5下端触压到上述一对单向阀的阀片4中部,上端抵接所述涂抹装置6的涂抹部63顶部的出液孔631,分割所述涂抹装置6内腔形成左腔室64和右腔室65,所述左腔室64和右腔室65均与涂抹装置6的出液孔631连通。
管盖7顶端内表面设有锥形的堵塞头71,管盖7的内口处设与外管1的管头部11的内螺纹72配合的外螺纹111,螺合所述管盖7于所述管头部11,该锥形的堵塞头71与所述涂抹装置6的涂抹部63上的出液孔631密合。
上述涂抹装置6的涂抹部63上可以设置多个出液孔631,管盖7的内口处也可设内环肋,外管的管头部11对应处设外环肋,盖合管盖7其内环肋与管头部11的外环肋卡扣锁紧,通过所述管盖内的堵塞头71封堵所述涂抹装置6的涂抹部63上的多个出液孔631。
如图2所示,开启管盖7使涂抹装置6的涂抹部63上的出液孔631打开,用手挤压管体,外管1之内容物A向上推开阀片4的左部分41,内管2之内容物B向上推开阀片4的右部分42,两单向阀打开,外管之内容物A经阀座3底面上的左导流孔31和涂抹装置6的左腔室64,从涂抹装置6的涂抹部63上的出液孔631流出;内管之内容物B经阀座3底面上的右导流孔32和涂抹装置6的右腔室65,从涂抹装置6的涂抹部63上的出液孔631流出,而不会与外管之内容物A在未流出前被混合。此设计可以避免外管和内管之内容物在未被挤出前预先混合而起变化。同时可防止管体被挤压后产生回弹力时,将已混合之内容物回吸至管内,失去分装内/外管之意义。
停止挤压管体,阀片4的左部分41和右部分42自动向下复位分别封闭阀座3底面上的左导流孔31和右导流孔32,两单向阀关闭,阻止进入所述涂抹装置6的左腔室64的内容物A回流,同时阻止进入所述涂抹装置6的右腔室65的内容物B回流。锁紧管盖7使管盖7内的堵塞头71封堵涂抹装置6的涂抹部63的出液孔631,即恢复图1状态。其中,内容物A、B是膏状或液态内容物,如唇膏、药膏、染发剂等等。
上述涂抹装置的涂抹部还可以设置毛刷头等涂抹器具。涂抹部的外形配合内容物的涂抹使用可以是圆球形,斜角形等等,其材料可以是塑料,塑胶弹性体、橡胶、毛刷及压舌片等。
本双软管容器可以方便实现双膏状物的前罐装工艺,即先封闭管尾,从管头部内的较大的左通孔121和较大的右通孔122分别向外、内管内腔充填膏状物后,再安装单向阀、隔板和涂抹装置,最后锁紧管盖。前罐装工艺不必使用昂贵的管中管专用充填封尾设备,内容物充填封尾的作业大为简化,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本发明双软管容器组装后,也可以从管尾分别充填内容物后封闭管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