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发光玻璃元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发光玻璃元件.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37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 CN 103423708 A *CN103423708A* (21)申请号 201310201589.7 (22)申请日 2013.05.27 102012208810.5 2012.05.25 DE F21V 8/00(2006.01) F21V 5/00(2006.01) (71)申请人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美因兹 (72)发明人 胡贝图斯卢瑟尔特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郇春艳 谢丽娜 (54) 发明名称 侧发光玻璃元件 (57) 。
2、摘要 本发明涉及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其包含多 个光导元件(1)和至少一个散射元件(3), 所述多 个光导元件 (1) 在其外周表面处不可分离地相互 连接。所述散射元件与至少一个光导元件 (1) 的 外周表面不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光导元件 (1) 由 至少一种具有折射率 n1的玻璃组成, 其中各个光 导元件(1)未被覆盖层包封。 在所述光导元件(1) 之间存在相界, 传导的光能够穿过所述相界并由 此到达所述散射元件 (3)。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3708 A CN 103423708 A *CN103423708A* 1/2 页 2 1. 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其包含多个光导元件 (1、 11) 和至少一个散射元件 (3), 所述 多个光导元件 (1、 11) 由具有折射率 n1的玻璃构成并在其外周表面处不可分离地相互连 接, 所述至少一个散射元件 (3) 与至少一个光导元件 (1、 11) 的外周表面不可分离地连接, 并且当光在所述玻璃元件中传导时, 所述至少一个散射元件(3)从所述玻璃元件(10)中侧 向发射所述光的一部分, 其中单个光导元件 (1、 11) 。
4、未被折射率不同于 n1的覆盖层玻璃包 封, 且其中在所述光导元件 (1、 11) 之间存在相界。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然而, 当光在所述玻璃元件 (10) 中传 导时, 所述相界在所述多个光导元件 (1、 11) 中传导的光部分与穿过所述相界并到达所述 至少一个散射元件 (3) 的光之间提供平衡。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其中所述光导元件 (1、 11) 和所述至少一个散射元件 (3) 以适形的方式相互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侧发光玻璃元件(10), 其中用具有折射率n2 的覆盖层玻璃 (2) 。
5、对所述玻璃元件 (10) 沿其外周区域进行包封, 且其中适用 n1n2。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 散射元件 (3) 由具有散射中心的玻璃形成, 所述散射中心优选由并入所述玻璃中的散射元 件和 / 或由不同质区域形成, 所述不同质区域优选是由所述玻璃的相分离和 / 或离析的结 果造成的。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 散射元件 (3) 位于所述玻璃元件 (10) 的边缘区域中和 / 或被所述光导元件 (1、 11) 包围。 7. 照明装置, 其包含至少一个光源 (40), 在运行。
6、状态下, 所述至少一个光源 (40) 辐射 光穿过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的至少一个端面而进入 所述玻璃元件中, 且在运行状态下, 光从所述玻璃元件 (10) 侧向发射出。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 在运行状态下, 辐射入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中的光的至少 50% 从后者侧向发射出。 9. 根据权利要求 7 至 8 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 在运行状态下, 所述侧向 发光的分布取决于所述散射元件 (3) 相对于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中的所述光导元件 (1、 11) 的布置。 10.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
7、的至少一项所述的侧发光玻璃元件的方法, 其包括 如下方法步骤 : - 提供多个光导棒 (1), 所述多个光导棒 (1) 由具有折射率 n1的玻璃构成, - 在所述多个光导棒 (1、 11) 中或在所述多个光导棒 (1、 11) 处布置至少一个由包含散 射中心的玻璃构成的散射棒 (3), 以使得所述光导棒 (1、 11) 的和所述至少一个散射棒 (3) 的轴 A 至少在最大可能程度内相互平行地延伸并得到预成形物, - 对所述预成形物进行加热, -对所述预成形物进行拉伸以形成侧发光玻璃元件(10), 以使得所述光导棒(1、 11)的 外周表面不可分离地相互结合并不可分离地与所述至少一个散射棒 (3。
8、) 结合, 而在拉伸的 光导棒 (1、 11) 之间产生相界。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方法, 其中根据所述玻璃元件 (10) 的侧向发光的位置, 在 所述光导棒 (1、 11) 中或在所述光导棒 (1、 11) 处布置所述至少一个散射棒 (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23708 A 2 2/2 页 3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 至 11 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低于所述光导棒 (1、 11) 的玻璃熔点的温度下对所述预成形物进行加热和拉伸。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23708 A 3 1/12 页 4 侧发光玻璃元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
9、一种侧发光玻璃元件、 一种用于制造所述玻璃元件的方法及其用途, 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侧向发射一部分在其内传导的光。 这种侧发光玻璃元件为例如用于照 明应用所需要, 其为空间的装饰照明、 信号照明或光照。 背景技术 0002 在玻璃元件中传导的光的光导效应是以在包围所述玻璃元件并具有较低折射率 的介质处传导的光的全反射原理为基础的。 当包围介质具有比传导光的玻璃元件更低的折 射率时, 发生全反射。然而, 全反射条件可能仅最高达在介质上照射的光的临界角, 所述角 取决于玻璃元件和包围介质的折射率。临界角 最小, 即仍发生全反射的最小的角, 能够通 过 sin(最小)=n2/n1计算, 其中 最小由垂。
10、直于光导主方向的轴的面测得, n1代表玻璃元件 的折射率, 而 n2代表介质的折射率。包围介质可通常为空气, 但也可为玻璃覆盖层。 0003 通常尽量在光导元件中传导光, 而且也可以在光导元件中传导光, 即意图在耦合 输入元件中期间并在元件中传播期间尽可能少的发生光损失。 然而, 在侧发光玻璃元件中, 意图使光从玻璃元件中耦合输出并离开所述玻璃元件。 通常, 均匀的耦合输出是期望的, 在 理想情况中, 所述耦合输出使得侧发光玻璃元件呈现为均匀发光的带或线。这使得多样应 用得到关注, 尤其是在照明技术方面。 0004 在本发明意义上的侧发光是指, 玻璃元件不仅能够传导光, 而且还能够侧向发光, 。
11、这与其是否运行无关, 即与是否实际连接光源和是否打开光无关。 0005 根据现有技术, 尤其是关于光纤, 已知在光导中产生侧发光效果的多种方法。 一种 已知方法是提供在光纤芯中的光的耦合输出。 0006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JP9258028A2 公开了侧发光的阶式折射率光纤, 其中通过非圆 形芯而旨在产生光的耦合输出。如果光在小于全反射临界角 最小的角下照射光纤芯与 覆盖层之间的界面, 则耦合输出受到影响。作为所述非圆形芯几何形状如正方形、 三角形 或星形形状的结果, 在所述芯中产生其中被全反射另外传导的光能够耦合输出的几何形状 区域。然而, 利用这种芯几何形状的侧发光光纤的生产受到如下问题的。
12、困扰, 即在此情况 下光的耦合输出的效率非常低。相对于覆盖层, 基本在非常浅的入射角下在光纤中传导 光, 且所述芯几何形状沿光纤轴延伸。因此, 几乎不存在大于 最小的任何区域。而且, 将 JP9258028A2 中公开的芯几何形状用于由玻璃构成的光纤非常复杂, 因为产生例如光纤拉 伸所需要的相应预成形物非常困难。 此外, 确切地在玻璃光纤的情况下, 具有非圆形光纤芯 直径的这种光纤的断裂强度大幅下降。可能鉴于此, 所述文献也仅公开了由聚合物构成的 光纤。 0007 在 US4,466,697 中对将光从纤维芯耦合输出的另外的方法进行了描述。因此, 将 反射和 / 或散射光的粒子混入另外的均质光。
13、纤芯中。在此情况下, 证明了难以制造具有均 匀侧发光性质的比较长的光纤, 因为在芯中传导的光因芯中共混粒子的吸收而被削弱, 这 是因为不存在用于全散射的粒子, 而只存在仅几乎散射所有照射光的那些粒子。在粒子均 说 明 书 CN 103423708 A 4 2/12 页 5 匀地分布在芯中的情况下, 由于在芯中传导的光将照射这种粒子的可能性非常高, 所以即 使总粒子数小, 吸收的概率也非常高。这意味着, 只有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才可能按比例 缩放 (scale) 耦合输出效果, 这使得再现结果复杂化而几乎不可能。 0008 在本公开内容意义上的可按比例缩放性 (scalability) 被理解。
14、为是指, 在玻璃元 件的整个长度上侧发光效果的目标设置的可能性。 这是 必需的, 因为其长度可对于不同应 用而非常大幅地变化, 但目的是在元件的整个长度上实现尽可能均匀的光发射强度。 0009 作为直接从光纤芯耦合输出光的可选方案, 通过在光纤芯与覆盖层之间界面中的 作用也能够造成在光纤中的侧发光性质。WO2009/100834A1 提出在光纤的芯与覆盖层之间 的界面中引入散射区域。为此目的, 在光纤拉伸期间将相应材料熔化在光纤芯上。作为散 射区域与光纤覆盖层之间接触的结果, 实现了非常有效的侧向耦合输出光, 且散射区域自 身受到包围材料的保护并且是光纤的组成部分。 在刚才引用的文献中侧发光光。
15、导光纤使得 可制造柔性并且比较长的侧发光光导。然而, 实验表明, 如果利用该方案制造刚性光导, 则 其通常具有数以千计侧向发光的单个光纤, 这些光纤互相叠覆于彼此上并由此降低侧向发 光的效率, 并且仅能够实现沿光纤轴径向延伸的侧发光分布。 因此, 不能制得或至多以不利 的方式制得侧向发射入特定限定的立体角的刚性光纤。 此外, 可观察到不利的褪色效果, 当 白光辐射入这种刚性光纤中时发生这种情况。据推断, 所述效果是由所使用散射中心的尺 寸非常小造成的。 0010 DE102011084062A1 公开了侧向发射入限定的立体角中的刚性玻璃元件, 在所述玻 璃元件的情况中, 玻璃棒通过例如印刷而在。
16、其外周上设置有彩色涂层。 该方案的劣势在于, 经涂覆的玻璃棒不能再经历热加工, 即, 所述棒在涂覆之后不能再呈现不同的形式。而且, 所述层是敏感的。 可选地, 玻璃棒可以在经历热成形之后进行涂覆, 但这对涂覆技术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并由此以不可接受的方式为多种应用提高了制造费用。 发明内容 0011 针对所述背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发光玻璃元件, 其中能够以靶向方式 设置侧向发光的位置, 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能够经历热加工, 能够以刚性方式实施, 使得轴 向色差尽可能小, 并且能够在 较小费用下制造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 0012 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侧发光玻璃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来实现所。
17、述目的。 根 据从属权利要求, 可清楚地得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同样提到了可选的实施方式 和有利的应用。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包含多个光导元件和至少一个散射元件, 所述多个 光导元件在其外周表面处不可分离地相互连接。 所述散射元件与至少一个光导元件的外周 表面不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光导元件由至少一种具有折射率 n1的玻璃组成, 其中单个光导 元件未被覆盖层包封。 根据本发明, 在光导元件之间存在相界, 即, 在制造玻璃元件期间, 有 利地不将光导元件完全熔合在一起。在相对于玻璃元件的纵轴的横向断面中, 所述光导元 件由此相互区分。 当光在玻璃元件中传导时, 在光导元件中沿光。
18、导的主方向实现光导, 其通 常平行于玻璃元件的主轴而延伸。通过光导元件的互相连接的区域, 一部分传导的光能够 倾斜地或垂直地穿过相界并由此到达散射元件。 然后, 所述散射元件确保, 照射至所述散射 元件上的光或其至少一部分, 从玻璃元件中侧向发射。 特别地, 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 说 明 书 CN 103423708 A 5 3/12 页 6 件是刚性的。 0014 换言之, 可认为所述相界在光导性质与使得光穿过散射元件的能力之间提供了平 衡。 在不存在相界的条件下, 光导效应下降, 并且将难以实现在所关注长度内具有侧发光性 质的工作光导。 0015 不存在所述单个光导元件的覆盖层而存在相。
19、界, 使得根据本发明的玻璃元件与根 据现有技术的侧发光阶式折射率光纤不同。根据本发明的方案, 单个光导元件周围的覆盖 层会阻碍传导的光穿过并且会降低侧发光的效率, 否则甚至会使得传导的光不能穿过并且 不能实现侧发光。 0016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 多个光导元件被理解为是指至少两个。根据 本发明, 通常使 用数十个到数百个或甚至数千个或更多的光导元件。 光导元件之间不可分离地连接同样使 得根据本发明的玻璃元件与根据现有技术的侧发光阶式折射率光纤的光纤束区不同, 其中 所述光纤沿彼此松散放置。 在这种阶式折射率光纤中明确地不希望发生传导的光的所述串 扰, 例如可能由光导元件相互连接的外周表面与位于。
20、其间的相界造成的串扰。 0017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 外周表面被理解为是指光导元件的沿其主轴的外部区域 ; 特 别地, 不由此包括端面。 当以简化方式表述时, 通过光导元件的加和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侧发 光玻璃元件, 所述光导元件以基本相互平行的方式布置并在其内或其上并入和 / 或连接至 少一个散射元件。 能够从玻璃元件侧向耦合输出的光的多少主要由所包含的散射元件的数 目控制。因此, 侧发光的效果是可按比例缩放的。为了获得玻璃元件, 光导元件和散射元件 由玻璃组成。 0018 优选地, 根据本发明的玻璃元件的光导元件以适形的方式相互连接。这同样适用 于所述至少一个散射元件。这样的优势在于, 传导的。
21、光能够特别有效地从一个光导元件到 达另一个光导元件中并进入散射元件中, 并且可以由此非常有效地侧发光。 而且, 作为适形 连接的结果, 光导元件之间不存在间隙, 进入间隙内的污染物可渗入玻璃元件中和 / 或所 述间隙能够导致不期望的光学效果。特别地, 以适形方式相互连接的光导元件和散射元件 可具有六边形横断面。 0019 同样优选地, 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用具有折射率 n2的覆盖层玻璃沿其外 周区域进行包封。特别地, 因为此处适用 n2n2, 其中特别优选地还适用 n1n2。 0074 除了所示出的光导棒和散射棒的圆形直径形式之外, 所有其它形式, 特别地包括 非圆形形式, 都包括在本发。
22、明中。 为了获得在机械应力下的玻璃元件, 优选以使得其热膨胀 小于光导棒 (1) 玻璃的热膨胀的方式选择覆盖层管 (2) 的玻璃。对于光导棒 (1) 的玻璃, 同样可以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散射棒的热膨胀又有利地大于光导棒的热膨胀。 0075 在预成形物的拉伸处理期间, 光导棒 (1) 变为光导元件 (1) 且包封管 (2) 变为玻 璃元件的覆盖层 (2)。具有并入的散射中心的散射棒 (3) 变为其中并入散射中心的散射元 件 (3)。如同所述的, 特别地, 选择在拉伸加工期间的温度控制以使得尽管在散射元件和光 导元件之间实现了非适度的连接, 但是在光导元件 (1) 之间仍存在相界。然而, 能够。
23、对覆盖 层玻璃 (2) 进行规定以具有特别是比光导元件 (1) 的玻璃更低的熔点, 导致在拉伸处理期 间, 包封管 (2) 熔化并固定在玻璃元件的外部光导元件和 / 或散射元件 (1、 3) 周围。 0076 图 4a 显示了光导棒 (1) 在预成形物中和在包封管 (2) 内的布置。优选用六方密 堆积结构实现所述布置。为此目的, 光导棒 (1) 的直径和管的内径应相互适应。如果需要 尽可能圆的外轮廓, 则需要用具有适应直径的光导棒(11)对边缘区域中的间隙进行填充。 0077 图 4b 显示了其中在包封管 (2) 内的预成形物中布置具有相同直径的光导棒 (1) 的情况。出现六边形形状 ; 在此。
24、情况中, 拉伸的玻璃元件不需要具有圆形横断面。考虑到在 预成形物中的布置, 散射棒 (3) 的存在不重要。 0078 为了制造侧发光玻璃元件, 根据图5a将散射棒(3)安装在预成形物中的合适位置 处。图 5a 基本与图 4a 相对应, 其中用散射棒 (3) 代替了 单个光导棒 (1)。在所示实施例 中, 将三个散射棒 (3) 引入光导棒 (1、 11) 的矩阵的边缘区域中, 即散射棒 (3) 以径向对称 边缘配置存在。由此能够实现拉伸的侧发光玻璃元件的径向照度分布。以与图 4a 中相同 的方式, 在图 5a 中存在具有不同直径的光导棒 (1、 11)。 0079 除了以接近中心的方式引入处于径。
25、向对称中心配置中的单个散射棒之外, 图 5b 在最大可能程度内与图 4a 相对应。在该实施例中, 散射棒 (3) 的直径明显小于光导棒 (1) 的直径。 如果对所示预成形物进行拉伸, 则得到同样具有径向照度分布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当然, 在根据图 4b 的预成形物中径向对称中心配置也是可行的, 其中引入具有相同直径的 光导棒 (1)。 0080 图 6a 显示了如下侧发光玻璃元件的示意性横断面, 其中通过对所述预成形物进 行拉伸而得到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 且在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中光导元件 (1) 和散射元件 (3)具有适形的连接。 在此情况中通常确立光导元件(1)和散射元件(3)的六边形横断面。
26、。 在该实施例中, 将覆盖层 (2) 熔化在所述元件上。在所示散射元件 (3) 的不对称边缘配置 中, 特别地, 可获得其中侧发光玻璃元件照亮了带的定向性照度分布。 0081 图 6b 示意性显示了如下侧发光玻璃元件的横断面, 其中通过对所述预成形物进 行拉而伸得到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 且在所述侧发光玻璃元件中光导元件 (1) 和散射元件 (3) 同样具有六边形适形连接。此处显示了在中心中并由此也处于径向对称配置中的散射 元件, 所述散射元件使得能够实现径向照度分布。 0082 在图 7a、 7b 和 7c 中更详细地对通过布置散射元件 (3) 来控制射线几何形状进行 说 明 书 CN 103。
27、423708 A 13 11/12 页 14 了描述。在图中使用光导元件和散射元件的六边形的适形连接。然而, 所述基本考虑也适 用于非适形连接。为了清晰起见, 此处未描绘光导元件 (1), 但当然其以真实组件存在。 0083 图 7a 示意性示出了如图 6b 中的中心配置。在该中心配置中, 通过散射元件 (3) 散射的光在小于全反射角的角下照射在覆盖层 (2) 上。因此, 光 (4) 从玻璃元件发射出并 造成侧发光效果。结果是侧发光的非定向性分布, 即沿玻璃元件纵轴的径向照度分布。 0084 图7b示意性描绘了散射元件(3)的不对称边缘配置, 用其能够产生玻璃元件的定 向性照度分布。所示的光射。
28、线 (4) 代表条纹状照度分布的边缘射线。通过散射元件 (3) 的 位置能够确定发射角。 0085 根据示意图 7c 的径向对称边缘配置可以说是代表可实现径向特别均匀发光的特 定情况。 在理想方式中, 情况是临界角和散射元件(3)的数目的乘积为360且所述元件相 对于所述轴在相等距离下等距存在。不言而喻, 图 7c 中所使用的超过三个的散射元件也能 够用于该目的。 0086 图 8 示出了航空器的内部, 例如客机的舱室。包含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的照明装置能够在航空器舱室中发现多种应用。玻璃元件 (10) 是阻燃的并符合对客 机审批负责的当局的审批规定以及适用的制造商要求。在图。
29、 8 中, 在某些情况中将侧发光 玻璃元件 (10) 显示为宽带。该图不必符合真实的比例。根据要求, 将玻璃元件 (10) 体现 为呈现为发光线的窄条。 0087 能够安装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作为舱室的普通照明和 / 或作为沿 和 / 或绕航空器舱室窗户、 沿和 / 或绕用于储存手提行李的隔舱或沿和 / 或绕内部间隔物 的轮廓照明(10)。 通常, 在航空器舱室内, 特别是通过热成形可制造的任何形式的轮廓照明 都是可行的。在航空器舱室的地板中, 能够安装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以标记航空器内的通 道。这种通道标记对于标记至紧急出口的通道特别有利。同样可将侧发光玻璃元件 (1。
30、0) 用作座位的轮廓照明。通过使用着色的和 / 或可调节的 RGB 光源耦合输入光, 可实现彩色 气氛, 这取决于白天的时间或飞行持续时间。除了装饰效果之外, 这些应用还具有如下优 势, 为了设 置舱室中的夜间条件以用于帮助乘客的睡眠时相, 能够减弱环境光, 但乘客仍 能够发现其座位。已经确认, 准确地, 在长途飞行中, 引入睡眠时相使得乘客的旅途压力更 小。同样适用于不同飞行时相中不同颜色的光气氛, 其中例如根据乘客的生物节律设置光 气氛。因此, 在航空器内部舱室的内部合适的夜间设备和颜色可调的光气氛越来越重要。 0088 图 9 显示了包含弯曲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的照明装置。将光通。
31、过光源 (40) 耦 合输入玻璃元件(10)的端面中并在所述玻璃元件中传导。 LED特别适合作为光源(40)。 在 此情况中, 实施散射元件(3)以使得仅在断面中具有散射元件。 因此, 仅在玻璃元件(10)的 这些断面上能够观察到侧发光的效果。不言而喻, 连续的散射元件 (3) 同样是可行的。通 过热成形能够特别有效地产生玻璃元件 (10) 的弯曲。用于该目的的合适方法对于本领域 技术人员是已知的。 0089 图10显示了如下的汽车前灯(120), 其中侧发光玻璃元件(10)执行照明任务。 在 该实施例中, 所述玻璃元件作为串布置在主前灯 (42) 下面。除了装饰功能之外, 其能够实 现侧灯和。
32、 / 或日间运行灯的功能。将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应用于汽车前灯 (120) 中是有利的, 因为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耐热并抗风化, 所述风化可因腐蚀性物质的 作用而强化。与至今使用的由塑料构成的结构相比, 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对 说 明 书 CN 103423708 A 14 12/12 页 15 风化和热负荷的敏感性更低。而且, 能够耦合输入高得非常多的光功率。 0090 特别地, LED 同样适用于耦合输入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中, 因为其与白炽灯或气 体放电灯相比发光面积小, 使得能够在不需要大体积光学系统的条件下有效地耦合输入。 由此在汽车前。
33、灯(120)中特别是能够节省成本、 重量和空间。 与以带型方式布置的LED的安 装相比, 将侧发光玻璃元件(10)用于汽车前灯(120)中的优势在于, 光均匀发射, 导致不会 造成单个发光点在美学上无吸引力的印象, 其它道路使用者不 会受到大量发光点的干扰, 发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角度无关且 LED 的数目减少, 并由此能够在使用前灯期间节省能 量, 这又能够降低车辆的燃料消耗并由此能够降低其 CO2的排放和 / 或能够扩展电动车辆 的范围。 0091 图 11 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在照明装置中的优选装 配, 所述照明装置能够充当荧光管的替换物。安装在载体 (41。
34、) 上的 LED 充当光源 (40)。所 述载体连接到装配体(50)。 优选以热可从载体(41)传递到装配体(50)的方式实现所述连 接。载体 (41) 的表面且特别是装配体 (50) 的表面由此能够吸收运行状态下的 LED(40) 所 产生的热而作为散热器, 并且特别地, 通过其表面将所述热再次放出。载体 (41) 和装配体 (50) 由此能够充当冷却体。 0092 特别有利的是装配体 (50) 和载体 (41) 整体实现。特别地, 它们由导热材料如金 属 (包括金属的合金) 组成。所述装配体 (50) 能够被安装到其它物体。可将玻璃元件 (10) 的相对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Z 选择为小距离,。
35、 以使得在惯用观察距离下, 玻璃元件 (10) 之间 光的减少难以察觉且照明装置在最大可能程度内呈现为均匀的发光带。 0093 图 12 示出了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链的示意图, 其基本与图 9 中所述的相对应。 图 12 旨在示出如下的事实, 即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能够用于制造具有任何 轮廓并能够组件化构造的照明装置。 0094 与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的印刷的侧发光玻璃元件相比, 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 件 (10) 的优势在于, 其通过确立的热成形方法能够呈现几乎任何形式。印刷形成的玻璃坯 料在工业规模上是不可能的或与无法承受的费用相关。而且, 根据本发明的散射元件 (。
36、3) 自身由玻璃形成并另外受到相邻和 / 或包围光导元件 (1) 和 / 或优选还有覆盖层 (2) 的保 护。这使得根据本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特别地抗损伤, 所述损伤可例如由其它物体 刮蹭、 尤其是在航空器振动的情况中或者与腐蚀性介质 接触造成。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使得可按比例缩放根据本发明的玻璃元件 (10) 的侧发光效果并且还可实现与各种要求相 对应的照度分布。 尤其在颜色均匀性方面, 以及在大部分传导的光通过侧面发射时, 根据本 发明的侧发光玻璃元件 (10) 还显示了侧发射光的均匀颜色分布。 说 明 书 CN 103423708 A 15 1/6 页 16 图 1a 图 1b 图 2a 图 2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23708 A 16 2/6 页 17 图 3 图 4a 图 4b 图 5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23708 A 17 3/6 页 18 图 5b 图 6a 图 6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23708 A 18 4/6 页 19 图 7a 图 7b 图 7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23708 A 19 5/6 页 20 图 8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23708 A 20 6/6 页 21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23708 A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