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盘.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08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7 CN 103410839 A *CN103410839A* (21)申请号 201310351240.1 (22)申请日 2013.08.13 201310343769.9 2013.08.08 CN F16B 47/00(2006.01) (71)申请人 杭州高脚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5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 1197 号 5 幢 205 室 (72)发明人 彭雅岚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06 代理人 胡龙祥 (54) 发明名称 吸盘 (57。
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盘, 现有吸盘一旦吸附 到接触面上便难以快速向吸盘与接触面之间的负 压腔室注入空气而不便取下吸盘。本发明优选将 吸盘体的前侧制为外凸面, 吸盘体的背侧连接一 拉杆, 拉杆穿过一转接体与一可翻转的手柄连接, 手柄收拢至转接体时形成负压腔室的过程中尽可 能的将负压腔室内的空气排尽, 保证负压腔室具 有较高的真空度, 保证吸附强度 ; 手柄从转接体 翻转开时吸盘体的前侧恢复为外凸面, 快速消除 负压腔室, 方便吸盘从接触面上取下。 本发明通过 翻转手柄可在吸盘体的前侧快速形成吸附在接触 面上的负压腔室或者消除负压腔室, 从而可以方 便快捷的将吸盘吸附在接触面上或者从接触面。
3、上 取下。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0839 A CN 103410839 A *CN103410839A* 1/1 页 2 1. 吸盘, 其具有一个用于吸附在接触面上吸盘体 (01) , 其特征是 : 所述吸盘体 (01) 的 背侧连接一拉杆 (02) , 所述的拉杆 (02) 穿过一转接体 (03) 与一可翻转的手柄 (04) 连接, 所 述手柄 (04) 翻转至一个极限位置时所述吸盘。
4、体 (01) 的前侧形成可吸附在接触面上的负压 腔室 (11) , 所述手柄 (04) 从所述的极限位置偏离时消除所述的负压腔室 (11)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吸盘体 (01) 的前侧为外凸面 (12)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转接体 (03) 上设有支撑环边 (32) , 所述的手柄 (04) 翻转至所述的极限位置时所述的支撑环边 (32) 支撑在所述吸盘体 (01) 的后侧迫使所述吸盘体 (01) 的前侧形成所述的负压腔室 (11) 。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的支撑环边 。
5、(32) 至少为两圈, 位于内 侧的支撑环边矮于位于外侧的支撑环边。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的极限位置为所述的手柄 (04) 翻转至 收拢在所述的转接体 (03) 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转接体 (03) 上设有插接结构 (31) 。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的插接结构为公接头, 其具有凸部, 所 述的凸部上沿不同方向设止脱缘和定位突起。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的插接结构 (31) 为母接口, 其具有凹 部 (33) , 所述凹部 (33) 的内壁上沿不同。
6、方向设止脱槽 (34) 和定位槽 (35) 。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手柄 (04) 的端部设有偏心轴 (41) , 所 述的拉杆 (02) 连接在所述的偏心轴 (41) 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手柄 (04) 的端部设有对称的耳部 (42) , 每个耳部 (42) 上设有弹片 (43) , 所述的偏心轴 (41) 为对向设在所述弹片 (43) 上的轴 段。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盘,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吸盘体 (01) 包括与其制在一起的 嵌件 (13) , 所述的嵌件 (13) 通过螺纹与所述的拉杆 (。
7、02)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10839 A 2 1/3 页 3 吸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在接触面上的吸盘, 借助该吸盘可方便的将物体 (如展示框) 组装到接触面上。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吸盘, 一旦吸附到接触面上, 想要取下吸盘时因难以快速向吸盘与接触面 之间的负压腔室注入空气造成不便取下吸盘的困扰, 也不便调节位置 (这种现象也在申请 公布号为 CN102667187A 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披露) ; 而且, 将吸盘吸附到接触面上时, 无法排 净负压腔室内的空气, 造成吸力不足。此外, 现有吸盘的连接结构不便组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
8、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吸盘一旦吸附到接触面 上便难以快速向吸盘与接触面之间的负压腔室注入空气而不便取下吸盘的缺陷, 提供一种 便于吸附、 取下以及便于与物件组装的吸盘。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吸盘, 其具有一个用于吸附在接触面上吸盘体, 其特征 是 : 所述吸盘体的背侧连接一拉杆, 所述的拉杆穿过一转接体与一可翻转的手柄连接, 所述 手柄翻转至一个极限位置时所述吸盘体的前侧形成可吸附在接触面上的负压腔室, 所述手 柄从所述的极限位置偏离时消除所述的负压腔室。 0005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 所述吸盘体的前侧为外凸面。 0006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 所述的转接体上设有支。
9、撑环边, 所述的手柄翻转至所述的极 限位置时, 所述的支撑环边支撑在所述吸盘体的后侧迫使所述吸盘体的前侧形成所述的负 压腔室。 进一步的, 所述的支撑环边至少为两圈, 位于内侧的支撑环边矮于位于外侧的支撑 环边。 0007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 所述的极限位置为所述的手柄翻转至收拢在所述的转接体 上。 0008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 所述的转接体上设有插接结构。 具体的, 所述的插接结构为公 接头, 其具有凸部, 所述的凸部上沿不同方向设止脱缘和定位突起。或者, 所述的插接结构 为母接口, 其具有凹部, 所述凹部的内壁上沿不同方向设止脱槽和定位槽。 0009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 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
10、偏心轴, 所述的拉杆连接在所述的偏心 轴上。具体的, 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对称的耳部, 每个耳部上设有弹片, 所述的偏心轴为对 向设在所述弹片上的轴段。 0010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 所述的吸盘体包括有制在一起的嵌件, 所述的嵌件通过螺纹 与所述的拉杆连接。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以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手段, 通过翻转手柄可在吸盘体 的前侧快速形成吸附在接触面上的负压腔室或者消除负压腔室, 从而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吸 盘吸附在接触面上或者从接触面上取下 ; 并通过转接体上的插接结构实现与物件的方便连 说 明 书 CN 103410839 A 3 2/3 页 4 接以及对物件的承载, 便于。
11、将物件组装到接触面上。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发明吸盘的一种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所示结构的吸盘消除负压腔室时的状态示意图 ; 图 3 是图 1 所示结构的吸盘形成负压腔室时的状态示意图 ; 图 4 是图 1 所示结构的吸盘与一幅展示框连接时的示意图 ; 图中标号说明 : 01- 吸盘体, 11- 负压腔室, 12- 外凸面, 13- 嵌件 ; 02- 拉杆, 21- 轴孔 ; 03- 转接体, 31- 插接结构, 32- 支撑环边, 33- 凹部, 34- 止脱槽, 35- 定位槽 ; 04- 手柄, 41- 偏心轴, 42- 耳部, 43- 弹片 ; 05-。
12、 吸盘 ; 06- 展示框 ; 07- 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4 本发明的吸盘, 如图 1-3 所示, 其具有一个用于吸附在接触面上吸盘体 01, 吸盘体 01 的背侧连接一拉杆 02, 拉杆 02 穿过一转接体 03 与一可翻转的手柄 04 连接, 手柄 04 翻 转至一个极限位置 (参见图 3, 该极限位置便于操作时找准位置, 即当手柄翻转至该位置时 即形成负压腔室) 时吸盘体 01 的前侧形成可吸附在接触面上的负压腔室 11, 手柄 04 从极 限位置偏离时 (参见图 2) 消除负压腔室 11 以便从接触面上取下吸盘。 0015。
13、 该结构的吸盘, 通过翻转手柄在吸盘体的前侧可快速形成吸附在接触面上的负压 腔室或者消除负压腔室, 从而可以方便、 快捷的将吸盘吸附在接触面上或者从接触面上取 下 ; 并通过转接体上的插接结构实现与物件的方便连接以及对物件的承载, 便于将物件组 装到接触面上。 0016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虽然图 1-3 包含了以下所有附加技术特征, 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 该情形, 在实施本发明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 0017 首先, 参见图 2, 吸盘体 01 的前侧为外凸面 12, 该结构形式在吸盘体 0。
14、1 吸附到接 触面上时, 先令外凸面 12 接触在接触面上, 之后翻转手柄 04 拉动拉杆 02, 迫使吸盘体 01 的前侧形成负压腔室 11, 从技术角度上尽可能的在形成负压腔室 11 的过程中将负压腔室 内的空气排尽, 保证负压腔室具有较高的真空度, 保证吸附强度。而在取下吸盘时, 通过将 手柄 04 从极限位置偏离 (参见图 2) , 吸盘体 01 的前侧恢复为外凸面 12, 快速消除负压腔室 11, 方便从接触面上取下吸盘。 0018 其次, 参见图 1-3, 转接体 03 上设有支撑环边 32, 手柄 04 翻转至极限位置时, 支撑 环边 32 支撑在吸盘体 01 的后侧迫使吸盘体的。
15、前侧形成可吸附在接触面上的负压腔室 11 (该结构对于吸盘体 01 的前侧为外凸面 12 的结构形式尤为关键) 。进一步的, 支撑环边 32 至少为两圈, 位于内侧的支撑环边矮于位于外侧的支撑环边, 由此可确保负压腔室具有持 久的吸附力。 说 明 书 CN 103410839 A 4 3/3 页 5 0019 第三, 参见图 3, 极限位置为手柄 04 翻转至收拢在转接体 03 上, 避免手柄 04 被触 及而致使负压腔室消失, 造成吸盘从接触面上意外脱落。 0020 第四, 转接体 03 上设有插接结构 31, 插接结构可以为公接头 (参见图 4 中的公接 头) , 其具有凸部, 凸部上沿不。
16、同方向设止脱缘和定位突起。插接结构 31 还可以为母接口, 参见图 2-3, 其具有凹部 33, 凹部 33 的内壁上沿不同方向设止脱槽 34 和定位槽 35。无论插 接结构是公接头还是母接口, 通过将公接头的凸部插入母接口的凹部且止脱缘位于止脱槽 34 实现公接头与母接口的拼接。而且, 公接头与母接口拼接在一起时定位突起位于定位槽 35 内, 便于对正拼接, 拼接在一起后在定位突起与定位槽的横向可承受外力, 足以承载拼接 的物件, 适于拼接在一起的公接头、 母接口呈多种姿态实现连接。 图4示出了通过公接头07 与母接口的插接, 将物件 (展示框 06) 组装在吸盘 05 上的例子, 并由吸盘。
17、 05 吸附在接触面 如玻璃、 大理石等材质的立面上。 0021 第五, 参见图 1, 手柄 04 的端部设有偏心轴 41, 拉杆 02 连接在偏心轴 41 上, 因此 通过翻转手柄 04 实现拉杆 02 的轴向动作, 带动吸盘体 01 形成或者消除负压腔室 11。具体 的, 为了便于装配, 手柄 04 的端部设有对称的耳部 42, 每个耳部 42 上设有弹片 43, 偏心轴 41 为对向设在弹片 43 上的轴段, 装配时, 通过弹片的变形, 令两个轴段产生位置变化, 易于 插入拉杆 02 上对应的轴孔 21。 0022 第六, 吸盘体 01 包括有与其制在一起 (如注塑) 的嵌件 13, 嵌件 13 通过螺纹与拉 杆 02 连接, 该嵌件的存在利于令吸盘体 01 保持负压腔室 11 的吸力, 但是该结构并不排斥 将吸盘体 01 制为一体式机构。 说 明 书 CN 103410839 A 5 1/2 页 6 图 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0839 A 6 2/2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0839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