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907000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03005.1

申请日:

2013.10.23

公开号:

CN103545974A

公开日:

2014.01.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H02K5/173; F16C33/66; F16C33/78

主分类号:

H02K5/173

申请人:

中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向翰

地址: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苏锡路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包括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套装在转轴上组成一个整体。上端轴承部分采用转轴穿过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所述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端盖上;两个分半卡环、上部甩油环、下部甩油环装在转轴上;所述轴承外盖上设置有密封盘。所述下端轴承部分采用转轴穿过轴承内盖,所述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绝缘端盖上;所述第一下端轴承、第二下端轴承外设置有轴套,轴套外包覆绝缘层。本发明有利于对废油脂的排出;能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且可增加NU轴承的润滑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包括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套装在转轴(14)上组成一个整体;
其特征是:所述上端轴承部分包括端盖(1)、轴承外盖(2)、上部甩油环(3)、密封盘(4)、两个半卡环(5)、注油管(8)、轴承内盖(9)、甩油环(10)及排油软管(11);
所述转轴(14)穿过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所述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端盖(1)上;旋转部分用两个半卡环(5)、将轴承内圈、上部甩油环(3)、下部甩油环(10)轴向紧固,两个半卡环(5)、上部甩油环(3)、下部甩油环(10)装在转轴(14)上;上部轴承外盖(2)上设置有注油管(8);排油软管(11)设置在轴承内盖(9)上;所述轴承外盖(2)上设置有密封盘(4);
所述下端轴承部分包括轴承内盖(13)、第一下端轴承(15)、第二下端轴承(16)、注油管(17)、绝缘端盖(18)、甩油环(21)、轴卡(22)、轴承外盖(23)、轴套(24)及排油软管(25);
所述转轴(14)穿过轴承内盖(13),所述轴承外盖(23)和轴承内盖(13)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绝缘端盖(18)上;第一下端轴承(15)、第二下端轴承(16)为背对背的角接触轴承支撑转轴(14),旋转部分用甩油环(21)和轴卡(22)将第一下端轴承(15)、第二下端轴承(16)两个轴承的内圈锁紧;所述第一下端轴承(15)、第二下端轴承(16)外设置有轴套(24),轴套(24)外包覆绝缘层,所述轴承内盖(13)上设置有注油管(17);所述轴承外盖(23)上设置有排油软管(2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是: 所述所述下部甩油环(10)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内盖(9)上设置有浸油毡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甩油环(21)上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轴套(24)外包覆绝缘层。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端盖(18)上加装轴承测温装置(19)。

说明书

说明书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具体说就是用于YSL560系列电机的轴承配置和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YSL系列水利生化用电机通常采用V1和V2两种立式安装,以便于水利设备或者发酵设备的安装需要。其轴承配置和安装结构跟卧式电机有较大区别,其轴承受力和负载传动方式也较特殊。首先,由于负载多是皮带轮传动,因此上端轴承要承受较大的径向拉力,故多采用圆柱滚子轴承来增大其承载能力。其次,电机的下端轴承受力较大,情况较复杂,电机下端轴承要承受电机转子的自身重力和来自于电机的磁拉力,同时还要承受电机转子上下窜动的轴向力。这就容易造成电机轴承过负荷运行,轴承温度升高,润滑脂变稀,进而出现润滑不良,最终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的减短,甚至是烧毁。因此设计时根据上下轴承各自的负载工况,进行合理的轴承类型选择和结构形式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对废油脂的排出;能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增加NU轴承的润滑效果。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包括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套装在转轴上组成一个整体。
包括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所述上端轴承部分包括端盖、轴承外盖、上部甩油环、密封盘、两个半卡环、注油管、轴承内盖、甩油环及排油软管。
所述转轴穿过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所述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端盖上;旋转部分用两个半卡环将轴承内圈、上部甩油环、下部甩油环轴向紧固,两个分半卡环、上部甩油环、下部甩油环装在转轴上;上部轴承外盖上设置有注油管;排油软管设置在轴承内盖上;所述轴承外盖上设置有密封盘,密封盘为轴承外盖的上端密封。
所述下端轴承部分包括轴承内盖、第一下端轴承、第二下端轴承、注油管、绝缘端盖、轴承测温装置、甩油环、轴卡、轴承外盖、轴套及排油软管;
所述转轴穿过轴承内盖,所述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绝缘端盖上;第一下端轴承、第二下端轴承为背对背的角接触轴承,支撑转轴,旋转部分用甩油环和轴卡将第一下端轴承、第二下端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圈锁紧;所述第一下端轴承、第二下端轴承外设置有轴套,轴套外包覆绝缘层,所述轴承内盖上设置有注油管;所述轴承外盖上设置有排油软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甩油环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内盖上设置有浸油毡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甩油环上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套外包覆绝缘层。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 能防止电机轴电流对电机轴承的损伤和润滑脂质量的过早劣化;油脂储存的上部空间较大,上下部均设置甩油环,下部设置甩油环有凹槽,以增加轴承下端润滑效果;轴承外盖用密封盘做上端密封,轴承内盖用浸油毡圈作填料进行密封,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电机轴承结构符合轴承的承载工况;轴承的润滑结构符合立式电机的润滑和散热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端轴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端轴承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所述上端轴承部分包括端盖1、轴承外盖2、上部甩油环3、密封盘4、半卡环5、NU轴承6、螺栓7、注油管8、轴承内盖9、甩油环10及排油软管11。
所述下端轴承部分包括轴承内盖13、转轴14、第一下端轴承15、第二下端轴承16、注油管17、绝缘端盖18、轴承测温装置19、螺栓20、甩油环21、轴卡22、轴承外盖23、轴套24、排油软管25。
包括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上端轴承部分、下端轴承部分套装在转轴14上组成一个整体。
如图1所示,所述转轴14穿过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所述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端盖1上,并用螺栓7紧固;旋转部分用两个分半卡环5和螺栓将轴承6内圈、上部甩油环3、下部甩油环10轴向紧固,两个分半卡环5、上部甩油环3、下部甩油环10装在转轴14上;其中下部甩油环10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可以防止油脂过早流失,增加NU轴承的润滑效果。注排油结构采用上部轴承外盖2注油,下部轴承内盖9排油。上部轴承外盖2上设置有注油管8;排油软管11设置在轴承内盖9上;排油软管11较粗有利于对废油脂的排出。所述轴承外盖2上设置有密封盘4,密封盘4为轴承外盖2的上端密封。所述轴承内盖9上设置有浸油毡圈,浸油毡圈作填料进行密封,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
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14穿过轴承内盖13,所述轴承外盖23和轴承内盖13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绝缘端盖18上,并用螺栓20紧固。第一下端轴承15、第二下端轴承16为背对背的角接触轴承,支撑在转轴14上,旋转部分用甩油环21和轴卡22将第一下端轴承15、第二下端轴承16两个轴承的内圈锁死;其中甩油环21上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所述第一下端轴承15、第二下端轴承16外设置有轴套24,轴套24外包覆绝缘层,绝缘层为聚酯薄膜聚酯纤维纸复合箔。注排油结构采用上部轴承内盖13注油,下部轴承外盖23排油,所述轴承内盖13上设置有注油管17;所述轴承外盖23上设置有排油软管25。
本发明一种适合YSL560系列电机V2安装的轴承结构,其轴承选用配对使用:上端轴承NU244EC,下端轴承7330BCBM DB,NU轴承具备较大的径向承载力,背对背的角接触球轴承能承受较大来自于两个方向的轴向力。结构上,电机设计为脂润滑,带不停机注排油结构,电机下端配对轴承轴向锁死。同时电机下端轴承端盖采用绝缘结构,防止电机轴电流对电机轴承的损伤和润滑脂质量的过早劣化。轴承内外盖油脂储存的上部空间较大,上下部均设置有甩油环,下部设置有甩油环凹槽,以增加轴承下端润滑效果。
另外,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在绝缘端盖18上加装轴承测温装置19。电机轴承结构符合轴承的承载工况;轴承的润滑结构符合立式电机的润滑和散热需要。

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459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9 CN 103545974 A (21)申请号 201310503005.1 (22)申请日 2013.10.23 H02K 5/173(2006.01) F16C 33/66(2006.01) F16C 33/78(2006.01) (71)申请人 中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苏 锡路 888 号 (72)发明人 向翰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54) 发明名称 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57) 摘。

2、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 组件的润滑结构, 包括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 分 ; 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分套装在转轴上 组成一个整体。上端轴承部分采用转轴穿过轴承 外盖和轴承内盖, 所述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将轴 承外圈锁紧在端盖上 ; 两个分半卡环、 上部甩油 环、 下部甩油环装在转轴上 ; 所述轴承外盖上设 置有密封盘。所述下端轴承部分采用转轴穿过轴 承内盖, 所述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将轴承外圈锁 紧在绝缘端盖上 ; 所述第一下端轴承、 第二下端 轴承外设置有轴套, 轴套外包覆绝缘层。本发明 有利于对废油脂的排出 ; 能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 部; 且可增加 NU 轴承的润滑。

3、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45974 A CN 103545974 A 1/1 页 2 1. 一种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包括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 分 ; 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分套装在转轴 (14) 上组成一个整体 ; 其特征是 : 所述上端轴承部分包括端盖 (1) 、 轴承外盖 (2) 、 上部甩油环 (3) 、 密封盘 (4) 、 两个半卡环 (5) 、 注油管 (8) 、 。

4、轴承内盖 (9) 、 甩油环 (10) 及排油软管 (11) ; 所述转轴 (14) 穿过轴承外盖 (2) 和轴承内盖 (9) , 所述轴承外盖 (2) 和轴承内盖 (9) 将 轴承外圈锁紧在端盖 (1) 上 ; 旋转部分用两个半卡环 (5) 、 将轴承内圈、 上部甩油环 (3) 、 下 部甩油环 (10) 轴向紧固, 两个半卡环 (5) 、 上部甩油环 (3) 、 下部甩油环 (10) 装在转轴 (14) 上 ; 上部轴承外盖 (2) 上设置有注油管 (8) ; 排油软管 (11) 设置在轴承内盖 (9) 上 ; 所述轴 承外盖 (2) 上设置有密封盘 (4) ; 所述下端轴承部分包括轴承内。

5、盖 (13) 、 第一下端轴承 (15) 、 第二下端轴承 (16) 、 注 油管 (17) 、 绝缘端盖 (18) 、 甩油环 (21) 、 轴卡 (22) 、 轴承外盖 (23) 、 轴套 (24)及排油软管 (25) ; 所述转轴 (14) 穿过轴承内盖 (13) , 所述轴承外盖 (23) 和轴承内盖 (13) 将轴承外圈锁 紧在绝缘端盖 (18) 上 ; 第一下端轴承 (15) 、 第二下端轴承 (16) 为背对背的角接触轴承支撑 转轴 (14) , 旋转部分用甩油环 (21) 和轴卡 (22) 将第一下端轴承 (15) 、 第二下端轴承 (16) 两 个轴承的内圈锁紧 ; 所述第一。

6、下端轴承 (15) 、 第二下端轴承 (16) 外设置有轴套 (24) , 轴套 (24) 外包覆绝缘层, 所述轴承内盖 (13) 上设置有注油管 (17) ; 所述轴承外盖 (23) 上设置有 排油软管 (2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其特征是 : 所述 所述下部甩油环 (10) 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其特征是 : 所述 轴承内盖 (9) 上设置有浸油毡圈。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其特征是 : 所述 甩油环 (21) 上设有朝上的。

7、储油凹槽。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其特征是 : 所述 轴套 (24) 外包覆绝缘层。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其特征是 : 所述 绝缘端盖 (18) 上加装轴承测温装置 (19)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45974 A 2 1/3 页 3 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具体说就是用于 YSL560 系列电机的轴承配置和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YSL系列水利生化用电机通常采用V1和V2两种立式安装。

8、, 以便于水利设备或者发 酵设备的安装需要。其轴承配置和安装结构跟卧式电机有较大区别, 其轴承受力和负载传 动方式也较特殊。首先, 由于负载多是皮带轮传动, 因此上端轴承要承受较大的径向拉力, 故多采用圆柱滚子轴承来增大其承载能力。其次, 电机的下端轴承受力较大, 情况较复杂, 电机下端轴承要承受电机转子的自身重力和来自于电机的磁拉力, 同时还要承受电机转子 上下窜动的轴向力。这就容易造成电机轴承过负荷运行, 轴承温度升高, 润滑脂变稀, 进而 出现润滑不良, 最终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的减短, 甚至是烧毁。 因此设计时根据上下轴承各自 的负载工况, 进行合理的轴承类型选择和结构形式设计。 发明内容。

9、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 的润滑结构, 该结构有利于对废油脂的排出 ; 能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 ; 增加 NU 轴承的润 滑效果。 0004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水利生化用立式电机的轴承组件的润滑结构, 包括 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分 ; 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分套装在转轴上组成一个整体。 0005 包括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分 ; 所述上端轴承部分包括端盖、 轴承外盖、 上部 甩油环、 密封盘、 两个半卡环、 注油管、 轴承内盖、 甩油环及排油软管。 0006 所述转轴穿过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 所述轴承外盖和轴承。

10、内盖将轴承外圈锁紧在 端盖上 ; 旋转部分用两个半卡环将轴承内圈、 上部甩油环、 下部甩油环轴向紧固, 两个分半 卡环、 上部甩油环、 下部甩油环装在转轴上 ; 上部轴承外盖上设置有注油管 ; 排油软管设置 在轴承内盖上 ; 所述轴承外盖上设置有密封盘, 密封盘为轴承外盖的上端密封。 0007 所述下端轴承部分包括轴承内盖、 第一下端轴承、 第二下端轴承、 注油管、 绝缘端 盖、 轴承测温装置、 甩油环、 轴卡、 轴承外盖、 轴套及排油软管 ; 所述转轴穿过轴承内盖, 所述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绝缘端盖上 ; 第 一下端轴承、 第二下端轴承为背对背的角接触轴承, 支撑转轴, 旋转部。

11、分用甩油环和轴卡将 第一下端轴承、 第二下端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圈锁紧 ; 所述第一下端轴承、 第二下端轴承外设 置有轴套, 轴套外包覆绝缘层, 所述轴承内盖上设置有注油管 ; 所述轴承外盖上设置有排油 软管。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下部甩油环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轴承内盖上设置有浸油毡圈。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甩油环上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 说 明 书 CN 103545974 A 3 2/3 页 4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轴套外包覆绝缘层。 0012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结构简。

12、单、 合理 ; 能防止电机轴电流对电机轴承的损伤和润滑脂质量的过早 劣化 ; 油脂储存的上部空间较大, 上下部均设置甩油环, 下部设置甩油环有凹槽, 以增加轴 承下端润滑效果 ; 轴承外盖用密封盘做上端密封, 轴承内盖用浸油毡圈作填料进行密封, 防 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 ; 电机轴承结构符合轴承的承载工况 ; 轴承的润滑结构符合立式电机 的润滑和散热需要。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上端轴承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为本发明下端轴承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 如图 1- 图 2 所示, 包括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

13、部分 ; 所述上端轴承部分包括端盖 1、 轴承外盖 2、 上部甩油环 3、 密封盘 4、 半卡环 5、 NU 轴承 6、 螺栓 7、 注油管 8、 轴承内盖 9、 甩 油环 10 及排油软管 11。 0016 所述下端轴承部分包括轴承内盖13、 转轴14、 第一下端轴承15、 第二下端轴承16、 注油管 17、 绝缘端盖 18、 轴承测温装置 19、 螺栓 20、 甩油环 21、 轴卡 22、 轴承外盖 23、 轴套 24、 排油软管 25。 0017 包括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分 ; 上端轴承部分、 下端轴承部分套装在转轴 14 上组成一个整体。 0018 如图1所示, 所述转轴14穿过。

14、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 所述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 盖 9 将轴承外圈锁紧在端盖 1 上, 并用螺栓 7 紧固 ; 旋转部分用两个分半卡环 5 和螺栓将轴 承6内圈、 上部甩油环3、 下部甩油环10轴向紧固, 两个分半卡环5、 上部甩油环3、 下部甩油 环10装在转轴14上 ; 其中下部甩油环10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 可以防止油脂过早流失, 增 加 NU 轴承的润滑效果。注排油结构采用上部轴承外盖 2 注油, 下部轴承内盖 9 排油。上部 轴承外盖 2 上设置有注油管 8 ; 排油软管 11 设置在轴承内盖 9 上 ; 排油软管 11 较粗有利于 对废油脂的排出。所述轴承外盖 2 上设置有密封盘。

15、 4, 密封盘 4 为轴承外盖 2 的上端密封。 所述轴承内盖 9 上设置有浸油毡圈, 浸油毡圈作填料进行密封, 防止油脂漏进电机内部。 0019 如图 2 所示, 所述转轴 14 穿过轴承内盖 13, 所述轴承外盖 23 和轴承内盖 13 将轴 承外圈锁紧在绝缘端盖 18 上, 并用螺栓 20 紧固。第一下端轴承 15、 第二下端轴承 16 为背 对背的角接触轴承, 支撑在转轴14上, 旋转部分用甩油环21和轴卡22将第一下端轴承15、 第二下端轴承 16 两个轴承的内圈锁死 ; 其中甩油环 21 上设有朝上的储油凹槽。所述第一 下端轴承 15、 第二下端轴承 16 外设置有轴套 24, 轴。

16、套 24 外包覆绝缘层, 绝缘层为聚酯薄膜 聚酯纤维纸复合箔。注排油结构采用上部轴承内盖 13 注油, 下部轴承外盖 23 排油, 所述轴 承内盖 13 上设置有注油管 17 ; 所述轴承外盖 23 上设置有排油软管 25。 0020 本发明一种适合YSL560系列电机V2安装的轴承结构, 其轴承选用配对使用 : 上端 轴承 NU244EC, 下端轴承 7330BCBM DB, NU 轴承具备较大的径向承载力, 背对背的角接触球 说 明 书 CN 103545974 A 4 3/3 页 5 轴承能承受较大来自于两个方向的轴向力。 结构上, 电机设计为脂润滑, 带不停机注排油结 构, 电机下端配对轴承轴向锁死。 同时电机下端轴承端盖采用绝缘结构, 防止电机轴电流对 电机轴承的损伤和润滑脂质量的过早劣化。轴承内外盖油脂储存的上部空间较大, 上下部 均设置有甩油环, 下部设置有甩油环凹槽, 以增加轴承下端润滑效果。 0021 另外, 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在绝缘端盖18上加装轴承测温装置19。 电机轴承结构符 合轴承的承载工况 ; 轴承的润滑结构符合立式电机的润滑和散热需要。 说 明 书 CN 103545974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5974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597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