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连接器.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195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N 104319557 A (21)申请号 201410436803.1 (22)申请日 2010.11.04 61/258,983 2009.11.06 US 61/267,207 2009.12.07 US 61/267,128 2009.12.07 US 201080060887.3 2010.11.04 H01R 13/66(2006.01) H01R 13/719(2011.01) H01R 13/02(2006.01) (71)申请人 莫列斯公司 地址 美国伊利诺州 (72)发明人 布赖恩。
2、P奥马利 迈克尔R卡马拉乌斯卡斯 蒂莫西R麦克莱兰德 艾玛努埃尔G巴纳克伊斯 约翰尼陈 肯特E雷尼尔 (74)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72003 代理人 郝新慧 张浴月 (54) 发明名称 电连接器 (57) 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 包括一绝缘外壳, 多个滤波模 块位于所述绝缘外壳内。各个滤波模块具有一壳 体以及一磁性元件组件, 所述磁性元件组件包括 缠绕有多条线缆的多个变压器芯体。一插针阵列 从所述滤波模块的所述壳体延伸, 以用于连接于 所述多条线缆。多个尾部自所述滤波模块的壳体 延伸, 以用于互连于可安装连接器的一电路板。 在 所述插针和所述尾部之间设置的互连可包括一滤。
3、 波或其他信号修正电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一改 进布图的电路元件, 所述连接器能够安装使用于 所述电路元件上或其中。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19557 A CN 104319557 A 1/2 页 2 1. 一种电连接器, 包括 : 一绝缘外壳, 具有一对接面和一模块容纳面, 所述对接面包括位于其上的多个开口, 每 个开口设置成沿一对接方向将一对接连接器容纳于其内, 。
4、所述模块容纳面设置成用于将多 个滤波模块容纳于其内 ; 以及 多个滤波模块, 位于所述外壳内, 每个滤波模块具有一壳体、 一磁性元件组件、 以及多 个导电接触件 ; 所述磁性元件组件包括一第一变压器芯体、 一第二变压器芯体、 一第三变压器芯体和 一第四变压器芯体, 每个变压器芯体具有缠绕在其上的多条线缆以限定各自相应的所述第 一变压器、 所述第二变压器、 所述第三变压器和所述第四变压器, 每个变压器的所述多条线 缆中的两条线缆限定一第一信号导体和一第二信号导体, 以及每个变压器的所述多条线缆 中的两条线缆被电性连接并限定该变压器的一中心抽头 ; 所述多条线缆中的一部分线缆电连接于所述导电接触件。
5、, 每个导电接触件的一部分延 伸到所述多个开口之一中, 以用于在对接连接器插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多个开口之一中时 接合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接触件 ; 所述壳体包括自其下表面延伸出的一第一组导电插针, 且所述第一组导电插针设置成 互连于安装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电路板, 所述第一组导电插针以平行错位的一第一排和一第 二排布置, 以限定一交错插针阵列 ; 以及 每个变压器的第一信号导体和第二信号导体连接于错位的所述第一排和所述第二排 的插针,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排中的一预定插针, 所述第二变压 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排中的一预定插针, 所述第三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于 所述第一排的。
6、一预定插针, 以及所述第四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排的一预定 插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连接器, 其中, 所述多个插针均为焊接尾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连接器, 其中, 所述多个插针以一系列的第一三角形阵列、 第二三角形阵列、 第三三角形阵列和第四三角形阵列布置, 每个三角形阵列连接于其各自 变压器的第一信号导体、 第二信号导体以及中心抽头。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连接器, 其中, 所述多个三角形阵列以所述第二三角形阵 列和所述第四三角形阵列以相对于所述第一三角形阵列和所述第三三角形阵列倒置的交 替方式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连接器。
7、, 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二磁性元件组件以及一 第二组导电插针, 所述第二组导电插针从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组件连接的下表面延伸出, 且设置成互连于安装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电路板, 所述第二组导电插针以平行错位的第三排 和第四排布置, 以限定与所述交错插针阵列间隔开的附加交错插针阵列。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电连接器, 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磁性元件组件和所 述第二磁性元件组件之间的一导电屏蔽元件, 所述导电屏蔽元件包括自所述壳体的下表面 延伸出的多个尾部, 且所述多个尾部设置成互连于安装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电路板, 所述多 个尾部大致位于所述交错插针阵列和所述附加交错插针阵列之间。 7.。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连接器, 其中, 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三变压器的第一 信号导体和中心抽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排中的插针, 以及所述第二变压器和所述第四变压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19557 A 2 2/2 页 3 的第一信号导体和中心抽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排中的插针。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连接器, 其中, 第一信号导体和第二信号导体限定一差分 对的信号导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19557 A 3 1/9 页 4 电连接器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 2010 年 11 月 4 日、 发明名称为 “电连接器、 多层电路元件以及 滤波模块” 、 申请号。
9、 201080060887.3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申请一般涉及一种电路元件布图,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提高性能的电路元件布 图。 背景技术 0003 众所周知, 在通信工业中, 多个模块化插座 (modjack) 连接器安装于多个印刷电 路板 (PCB) 上。这些连接器经常用于两个电气通信装置间的电连接。随着数据和通信 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不断增加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编码阶数 (levels of encoding) 的提高, 这些连接器的电气特性的重要性在日益提高。尤其是, 希望这些模块化 插座连接器不会对所传输的信号产生负面影响, 并且尽可能地将噪声从系。
10、统中去除。 0004 模块化插座在用作以太网连接器时, 一般从一个电气装置接收一输入信号, 然后 将一相应的输出信号传送到与其连接的一第二装置。当信号经由所述第一装置到达所述 第二装置时, 可以使用磁性电路来提供所述信号的调节 (conditioning) 和隔离, 并且这种 电路典型地采用诸如一变压器和一扼流器之类的元件。所述变压器通常在形状上为环形 (toroid) 并包括耦合在一起且缠绕在一环状体上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 以在所述初级线 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之间提供一磁性耦合且同时确保电隔离。 扼流器也经常用来滤除不需要 的噪声(例如共模噪声), 且所述扼流器可以是在差分信号的应用中使用的环。
11、形铁氧体。 在 商业上具有这种磁性电路的模块化插座典型地称为磁性插座。 0005 在一些情况下, 来自一个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的线缆可能影响相邻子组件的性 能。随着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增加, 系统对多个端口之间甚至一端口内的多通道之间的串扰 越来越敏感。在一个数据传输速率 ( 例如 1Gbps) 下工作在一预定范围电气容错率内的磁 性组件可能在一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 例如 10Gbps) 下超出所述容错率或不能工作。为 允许相应地增加通过该系统的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 因此需要改进磁性插座的通道间的隔 离。随着系统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增加, 通道间的串扰和电磁辐射及干扰会影响通道 ( 以 及整个系统。
12、 ) 的性能。因此, 希望改进通道间的屏蔽和隔离并简化所述磁性插座的制造过 程。 发明内容 0006 一种电连接器, 包括一绝缘外壳, 所述绝缘外壳具有一对接面和一模块容纳面。 所 述对接面包括多个开口, 每个开口设置成沿一对接方向容纳一对接连接器容纳于其内。所 述模块容纳面设置成用于容纳多个滤波模块。 每个滤波模块具有一壳体、 一磁性元件组件、 以及多个导电接触件。 所述磁性元件组件包括一第一变压器芯体、 一第二变压器芯体、 一第 三变压器芯体和一第四变压器芯体, 每个变压器芯体具有缠绕在其上的多条线缆以限定各 说 明 书 CN 104319557 A 4 2/9 页 5 自相应的所述第一变。
13、压器、 所述第二变压器、 所述第三变压器和所述第四变压器。 每个变压 器的所述多条线缆中的两条线缆限定一第一信号导体和一第二信号导体, 而每个变压器的 所述多条线缆中的两条线缆电连接并限定该变压器的一中心抽头。 所述壳体包括自其下表 面延伸的一第一组导电插针, 所述第一组导电插针设置成互连于一电路板, 所述电连接器 能够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组导电插针以平行错位的一第一排和一第二排布置, 以 限定一交错插针阵列。每个变压器的第一信号导体和第二信号导体连接于所述错位的第 一排和第二排中的插针。第一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排中的一预定插针, 第 二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排中的。
14、一预定插针, 第三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 于所述第一排的一预定插针, 以及第四变压器的中心抽头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排的一预定插 针。还可提供一种具有一改进布图的电路元件, 这种连接器可安装在所述电路元件上。 0007 一种电连接器, 可包括一绝缘外壳, 所述绝缘外壳具有一对接面和一模块容纳面。 所述对接面包括多个开口, 每个开口设置成沿一对接方向容纳一对接连接器。所述模块容 纳面设置成用于容纳多个滤波模块。每个滤波模块具有一壳体和一磁性元件组件。所述磁 性元件组件包括多个变压器芯体, 每个变压器芯体具有缠绕于其上的多条线缆, 以限定一 个变压器。每个变压器的多条线缆中的两条线缆限定一第一信号导体及。
15、一第二信号导体, 而所述多条线缆中的两条线缆电连接并限定所述变压器的一中心抽头。 所述壳体包括一第 一组导电插针, 其从所述壳体的一表面延伸且布置成一线性阵列, 并限定一第一导电插针、 一第二导电插针和一第三导电插针的一重复图案。 每个变压器的第一信号导体连接于所述 第一导电插针之一, 每个变压器的第二信号导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插针之一, 以及每个 变压器的中心抽头连接于所述第三导电插针之一。 0008 一种电连接器, 可包括一绝缘外壳, 所述绝缘外壳具有一对接面和一模块容纳面。 所述对接面包括多个开口, 每个开口设置成沿一对接方向容纳一对接连接器。所述模块容 纳面设置成用于容纳多个滤波模块。。
16、 每个滤波模块具有一壳体、 一磁性元件组件、 多个导电 接触件、 以及一模块电路板。 所述磁性元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变压器芯体, 该变压器芯体具 有缠绕在其上的多条线缆, 以限定一变压器。所述多条线缆中的部分线缆电连接所述导电 接触件, 而且每个导电接触件的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多个开口的一个开口中, 以用于接合对 接连接器的接触件。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一组导电插针和一第二组导电插针, 所述第一组导 电插针机械和电连接于所述磁性元件组件的所述多条线缆, 以及所述第二组插针设置成互 连于可安装电连接器的一电路板。所述模块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路元件, 所述多个电路元件 电连接并对在第一插针中的预定插针和第二插针中。
17、的预定插针之间通过的信号进行修正。 附图说明 0009 当结合附图一起考虑时, 更能全面地认识并同样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其它 目的、 特征以及带来的优点, 在整个附图中, 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附 图中 : 0010 图 1 是一多端口磁性插座组件的一正视立体图 ; 0011 图 2 是图 1 中的磁性插座组件的一部分分解的后部立体图, 该磁性插座组件具有 处于各个不同插入在外壳内的阶段的内部的子组件模块和模块间屏蔽, 同时为了清楚起见 去掉外屏蔽 ; 说 明 书 CN 104319557 A 5 3/9 页 6 0012 图 3 是图 2 中的多个内部的子组件模块其中之。
18、一的一立体图 ; 0013 图 4 是图 3 中的内部的子组件模块的一立体图, 同时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绕组 ; 0014 图 5 是图 3 的内部的子组件模块的底部的立体图 ; 0015 图 6 是图 3 的内部的子组件模块的一仰视图 ; 0016 图 7 是与图 5 类似的一立体图, 但是下电路板与组件分离开 ; 0017 图 8 是内部的子组件模块的壳体组件的元件的一立体图, 同时为了清楚起见, 去 除了变压器及扼流器组件的绕组且仅某些插针安装在壳体上 ; 0018 图 9 是图 8 的壳体组件的一侧视图, 同时带有所示出的绕组 ; 0019 图 10 是内部的子组件模块的下电路板的一立体。
19、图 ; 0020 图 11 是沿图 10 的线 11-11 作出的下电路板的部分立体图 ; 0021 图 12 是内部的子组件模块的下电路板的示意图, 同时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某些 孔和插针 ; 0022 图 13 是绞线的一侧向正视图, 其可用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和噪声降低构 件 ; 0023 图 14 是可用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一变压器及扼流器组件的侧向正视图 ; 0024 图 15 是内部的子组件模块的上电路板的多个导电层的一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说明旨在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应认识到的是, 这些 说明是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而非限制本发明。正因如此, 。
20、对一特征或方面 (aspect) 的提及旨 在说明一实施例的一特征或一方面, 而非暗示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性。 而且, 应 注意的是, 所给出的详细说明示出了多个特征。虽然某些特征己组合在一起以说明潜在的 系统设计, 然而那些特征也可用于未明确公开的其他组合。因此, 除非另有说明, 所述的多 个组合并非用于限制。 0026 图1示出一个多输入、 磁性的、 堆叠式的插座30的前侧, 插座30具有一外壳32, 外 壳 32 由诸如合成树脂 ( 例如, PBT) 的绝缘材料制成, 且插座 30 包括多个前侧开口或端口 33, 所述多个前侧开口或端口 33 设置成多个竖直对齐对 33, 且各个。
21、端口 33 设置为容纳一 以太网或 RJ-45 式插头 ( 未示出 )。依据以太网标准, 各端口 33 具有八个端子, 所述八个端 子耦接成多个差分对, 其中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形成第一对, 第三端子和第六端子形成另 一对, 第四端子和第五端子形成再一对, 而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形成最后一对。 磁性插座30 设置成安装于一电路板 100 上。一金属或其它导电屏蔽组件 50 环绕在磁性插座 30 的外壳 32 周围, 以用于射频 (RF) 和电磁干扰 (EMI) 屏蔽的目的, 也用于提供一接地参考 (ground reference)。 0027 应当注意的是, 在本说明书中, 用于解释所公开的实施。
22、例的每个部件的结构和运 动的例如上、 下、 左、 右、 前、 后等的方向表示并非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这些表示在所公开 的实施例的每一部件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是适当的。然而, 如果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参考 位置或参考构架发生变化, 这些表示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参考位置或参考构架的变化 而变化。 0028 除了与端口 33 对齐的多个开口以及外壳 32 的底表面或下表面外, 屏蔽组件 50 完 说 明 书 CN 104319557 A 6 4/9 页 7 全封闭外壳 32 且包括一前屏蔽构件 52 和一后屏蔽构件 53。附加的屏蔽构件 54 相邻布置 且大致环绕在所述多个端口 33 周围, 以。
23、完全构成屏蔽组件 50。可连接的前、 后屏蔽构件形 成有多个互锁片 55 以及多个开口 56, 用于在屏蔽组件 50 放置到磁性插座外壳 32 四周的 位置中时接合各元件及确保各元件固定在一起。各个屏蔽构件 52、 53 分别包括多个接地腿 57、 58, 所述多个接地腿 57、 58 在安装到电路板 100 上时分别伸进到电路板 100 上的多个接 地通孔 102 中。 0029 如图 2 所示, 磁性插座外壳 32 的后部包括大的一开口或插口 (receptacle)34, 插 口 34 具有位于其内的三个均匀间隔开的金属模块间屏蔽 60, 以限定出四个子组件模块容 纳腔 35。各个容纳腔。
24、 35 的尺寸和形状设置成容纳一个内部的子组件模块 70。虽然示出 三个模块间屏蔽 60, 但是也可以使用不同数目的屏蔽来限定不同数目的容纳腔。更具体而 言, 为在各个内部的子组件模块 70 间提供竖直电绝缘或屏蔽, 使用比所想要的内部的子组 件模块数目少一个的屏蔽。所示模块间屏蔽 60 由一金属片材冲压形成, 但也可由其它导电 材料例如模铸金属或镀塑材料形成。 0030 参考图 3- 图 8, 各个内部的子组件模块 70 包括一构件壳体 75, 构件壳体 75 将变 压器电路和滤波器件容纳于其内。一上电路板 74 安装在大致邻近于构件壳体 75 的一上表 面, 并包括与其电性和机械连接的上接。
25、触件组件 76 和下接触件组件 77。一下电路板 78 大 致邻近于构件壳体 75 的一下表面安装。上电路板 74 包括电阻、 电容、 以及其它与位于构件 壳体 75 中的变压器和扼流器相关联的器件。 0031 子组件模块 70 包括上接触件组件 76 和下接触件组件 77, 用于提供叠置插座或双 插座的功能。上接触件组件 76 安装于上电路板 74 的上表面并提供物理和电气接口, 上接 触件组件 76 包括向上延伸的多个接触端子 79, 所述多个接触端子 79 用于连接插入到上排 端口中的端口 33 内的一以太网插头。下接触件组件 77 安装于上电路板 74 的下表面并包 括向下延伸的多个导。
26、电接触端子 81, 所述多个导电接触端子 81 用于连接插入到下排端口 的端口 33 内的一以太网插头。上接触件组件 76 通过引线电连接于上电路板 74, 所述引线 锡焊于(soldering)或通过诸如焊接(welding)或导电粘接之类的其它方式电连接于一排 电路板焊盘82, 所述电路板焊盘82沿着大体邻近构件壳体75的前缘的上电路板74的顶面 设置。下接触件组件 77 类似地安装于上电路板 74 的下表面, 并连接于类似的在上电路板 74 的下表面上的第二排电路板焊盘 83。 0032 参照图4, 构件壳体75是具有一左半壳体75a和一右半壳体75b的一两片式组件, 其中一个用于固持每。
27、对竖直对齐端口的上端口的磁性元件 120a, 另一个用于固持每对竖直 对齐端口的下端口的磁性元件 120b。左半边壳体 75a、 右半边壳体 75b 由诸如 LCP 之类的 合成树脂或其它类似材料形成并且二者可在物理结构上相同, 以用于降低制造成本和简化 组装。一扣合 (latch) 突起 84 自每个半壳体的左侧壁 ( 如图 4 所示 ) 延伸。一扣合凹部 85 位于每个半壳体的右侧壁并且将扣合突起 84 锁定容纳于其内。 0033 各个半壳体75a、 75b形成有一个大的盒形插口或开口86, 插口86将滤波磁性元件 120 容纳于其内。两个半壳体 75a、 75b 的插口 86 面向相反方。
28、向, 以及内部的细长形的一屏 蔽元件 190 位于两个半壳体 75a、 75b 之间, 以电隔离所述两个插口 86。各个面向细长屏蔽 元件190的半壳体75a、 75b的表面包括一突起87以及类似大小的一插孔(socket)88, 该插 孔 88 设置成使得在两个半壳体 75a、 75b 组装在一起时各个半壳体的突起 87 可插入到另一 说 明 书 CN 104319557 A 7 5/9 页 8 半壳体的插孔 88 中。细长屏蔽元件 190 包括一对与突起 87 和插孔 88 对齐的孔 192, 从而 在组装半壳体 75a、 75b 和屏蔽元件 190 时, 各个突起 87 将延伸穿过相应的。
29、孔 192 并进入它 的插孔 88 中, 以将屏蔽元件 190 相对于两个半壳体 75a、 75b 固定就位。 0034 在变压器及扼流器组件 121 插入到插口 86 中且多条线缆焊接于插针 92、 93 之后, 将用于吸收振动的、 绝缘的一泡沫插件 94 插入到每个插口 86 中并处于变压器及扼流器组 件 121 上方, 以将它们固定就位。一绝缘盖 95 固定于每个半壳体 75a、 75b 上, 以封住插口 86并将泡沫插件94固定在其内并提供插针93和相邻的模块间屏蔽60之间的绝缘或屏蔽。 0035 如图 5- 图 7 最佳所示的, 一第一组导电插针或尾部 (tail)91 从各个半壳体。
30、 75a、 75b 的下表面延伸出并设置成插入穿过下电路板 78 中的多个孔 78a、 并焊接于所述多个孔 78a。插针 91 的长度足以延伸穿过下电路板 78, 并且插针 91 设置为随后插入到电路板 100 中的多个孔(未示出)并焊接于所述多个孔。 更短的一第二组插针92也从各个半壳体75a、 75b的下表面延伸出并延伸到下电路板78的多个孔78b中, 且随后焊接于下电路板78的多 个孔 78b 中。一第三组导电插针 93( 图 8) 从各个半壳体 75a、 75b 的上表面延伸出并插入 到上电路板 74 的多个孔 74a 中、 并焊接于所述多个孔 74a。 0036 从各个半壳体 75a。
31、、 75b 延伸的多个尾部 91 以两个线性阵列或两排 201、 202 设置, 所述两个线性阵列或两排 201、 202 以相邻尾部之间的距离或间距对半分的方式相对彼此 交错。在组装时, 这两排形成交错尾部 91 阵列, 其可被看作一系列的三角形插针阵列。因 为各个半壳体 75a、 75b 包括一交错尾部阵列, 所以可看到两组交错尾部 91 从壳体 75 的底 部延伸, 在屏蔽元件 190 的多个尾部 193 的各个侧上有一组尾部 91。交错尾部 91 延伸穿过 下电路板 78 中的多个孔 78a, 如图 5- 图 6 最佳所示。 0037 半壳体 75a、 75b 包括间隔开的线缆对位的多。
32、个指部 86a、 86b( 图 8) 的线性阵列, 所述多个指部 86a、 86b 从插口 86 的上下边缘附近向外延伸。上插针 93 与每个上指部 86a 之间的插槽对齐并以一线性阵列布置, 而下插针92与位于自壳体延伸的下指部86b之间的 插槽对齐。 来自磁性元件120的线缆馈入到指部86a、 86b之间, 然后缠绕在四周且焊接于它 们各自的插针92、 93。 每排的插针92、 93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121(图 14)的数量的三倍。 各个子组件121包括两对差分信号线缆和两对电连接线缆, 其起到如下 所述的变压器的连接于插针 92、 93 的初级侧和次级侧的中心抽头的作用。
33、。 0038 磁性元件 120 提供阻抗匹配、 信号整形与调节、 高压隔离、 以及共模噪声降低。这 对于采用具有未屏蔽双绞 (UTP) 传输线的线缆的以太网系统而言是特别有利的, 因为这些 线比屏蔽传输线更易于拾取噪声。磁性元件 120 有助于滤除噪声并提供良好的信号完整性 和电隔离。磁性元件 120 包括与各个端口 33 相关联的四个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所 述扼流器设置为对共模噪声呈现高阻抗但对差模信号呈现低阻抗。 每个发送及接收通道设 置有一个扼流器且各个扼流器可直接线缆连接于 RJ45 连接器。 0039 细长屏蔽元件190一般是一矩形金属板且包括七个向下悬垂(dependin。
34、g)的焊接 尾部 193, 焊接尾部 193 设置为插入并焊接于下电路板 78 的孔 78c 中。尾部 193 的长度足 以延伸穿过下电路板 78 并接着插入到电路板 100 上的多个孔 ( 未示出 ) 并焊接于所述多 个孔。两个向上延伸的焊接尾部 194、 195 从屏蔽元件 190 的顶面或顶缘 196 延伸出, 并设 置为插入且焊接于上电路板 74 的通孔 74a 中。屏蔽元件 190 设置为将各个半壳体中的变 压器 130 和扼流器 140 以及其它电路元件与其相邻的半壳体中的那些元件相屏蔽, 以将下 说 明 书 CN 104319557 A 8 6/9 页 9 端口的电路与其竖直对齐。
35、的上端口的电路屏蔽。 0040 如上所述, 与连接器的各个端口33相关联的磁性元件120包括四个变压器及扼流 器子组件 121。参见图 14, 可看到, 一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的一实施例包括一磁铁氧 体变压器芯体130、 一磁铁氧体扼流器芯体140、 一变压器绕组160、 以及一扼流器绕组170。 变压器芯体 130 为一环形或圈饼形, 其可包括 : 基本上为平的顶面 132 和底面 133, 限定一 平滑的圆柱形内表面的中心开孔或开口 134, 以及一平滑的圆柱形外表面 135。所述环形关 于穿过其中心开孔 134 的中心轴线对称。扼流器 140 的形状可类似。如果需要, 也可以采。
36、 用其他形式的磁性及滤波组件。 0041 图 13 示出了一组四根线缆 150, 四根线缆 150 先绞合在一起然后缠绕在变压器环 形芯体130上。 每根线缆150包覆有一彩色配线标志的薄的绝缘体, 以有助于组装过程。 如 本文所示出的, 四根线缆150以重复方式将一红色线缆150r、 一自然或铜色线缆150n、 一绿 色线缆 150g 和一蓝色线缆 150b 绞合在一起。单位长度的绞合次数、 每根线缆的直径、 绝缘 体的厚度、 以及环形芯体 130 和 140 的尺寸和磁性品质、 线缆缠绕在芯体 130 和 140 上的圈 数、 以及磁性元件 120 周围的材料的绝缘常数都是为了获得所述系统。
37、的磁性元件 120 的所 期望的电气性能所使用的设计参数。 0042 如图 14 所示, 绞合的四根线缆 150 插入到芯体 130 的中心开孔或开口 134 中并缠 绕在芯体 130 的外表面 135。绞合的四根线缆 150 再次穿过中心开孔 134, 重复该过程直到 绞合的线缆组 150 己经穿过中心开孔 134 一预定次数。绞合线缆与芯体 130 的下表面 133 相邻的一端沿芯体 130 的外表面 135 向上弯曲并缠绕在绞合线缆的另一端, 以使得到单绞 线 152, 所述单绞线 152 包括缠绕在第一端所有线缆的第二端的所有线缆。从第一端和第 二端出来的每根线缆在过了单绞线 152 。
38、后 ( 或如图 13 所示的在单绞线 152 上面 ) 就立即 拆开。 从一组绞线的第一端出来的一根线缆与从该组绞线的另一端出来的一根线缆绞接而 形成绞线部 153rg、 153bn、 153nb。扼流器的绞线部 154gr 滑入扼流器环形芯体 140 的中心 开口 142 中, 并环绕扼流器环形芯体期望次数。绞线部 153bn 的端部被分开, 以重新形成单 根线缆 150b、 150n, 并且扼流器的绞线部 154gr 的端部被分开, 以重新形成单根线缆 150g、 150r。剩余绞线部 153rg、 153nb 的端部上的绝缘体被去除, 以在变压器 130 的初级侧和次 级侧形成中心抽头。。
39、 0043 如图8和图9所示, 四个变压器及扼流器组件121插入到每个插口86中, 然后所述 线缆焊接于或以其他方式连接于插针92、 93。 更具体地, 变压器及扼流器组件121插入到插 口 86 中, 同时扼流器 140 位于变压器芯体 130 上方。从扼流器 140 延伸出的一条红色线缆 150r 插入到上对齐指部 86a 之间的一个插槽中, 并缠绕且焊接在一第一上插针 93-1( 图 9) 上。从扼流器 140 延伸出的一条绿色线缆 150g 插入到上对齐指部 86a 之间的下一插槽中, 并缠绕且焊接于一第二上插针93-2上。 已绞合在一起且被电性连接以作为中心抽头153rg 的红色线缆。
40、及绿色线缆插入到上对齐指部 86a 之间的下一插槽中, 并缠绕且焊接于一第三 上插针 93-3 上。自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延伸出的一条蓝色线缆 150b 插入到下对齐 指部86b之间的一个插槽中, 并缠绕在且焊接于一第一下插针92-1上。 一条自然线缆150n 插入到下对齐指部 86b 之间的下一凹槽中, 且缠绕并焊接于一第二下插针 92-2 上。已绞合 在一起并被电性连接以形成中心抽头 153nb 的一对自然线缆和蓝色线缆插入到下对齐指 部 86b 之间的下一凹槽中, 并缠绕在且焊接于一第三下插针 92-3。对于插入到各个半壳体 说 明 书 CN 104319557 A 9 7/9。
41、 页 10 75a、 75b 的插口 86 中的各个变压器及扼流器组件 121, 重复该过程。结果, 各条线缆 150r、 150n、 150g、 150b 连接于与各自的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相邻的插针 92、 93。各个中心 抽头153nb、 153rg连接于各自的插针92-3、 93-3, 其中插针92-3、 93-3位于与相邻变压器及 扼流器次组合连接的信号插针之间。 对于其余的子组件121和插针92、 93, 重复这个将变压 器及扼流器次组合 121 互连于下插针 92 和上插针 93 的模式。 0044 应当注意的是, 图 9 所示的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采用与图 14a 所。
42、示的和上述的 缠绕方案稍有不同的缠绕方案。另外, 图 9 所示的子组件用绞合在一起的两条线缆替代图 14 的单条线缆。 0045 下电路板 78 包括沿其纵向轴线 L( 图 10) 排列的多个镀覆通孔 78c 的一线性阵列 203, 所述通孔 78c 用于将从细长屏蔽元件 190 延伸的向下悬垂的焊接尾部 193 容纳于其 内。通孔 78c 电连接于下电路板 78 内的参考面或接地平面。多个通孔 78a 在下电路板 78 的通孔 78c 的线性阵列 203 的相对侧上以错位的两排 201、 202( 图 6) 设置。通孔 78a 数量 上至少等于且对齐于从半壳体 75a、 75b 延伸出的尾部。
43、 91。一旦尾部 91 位于通孔 78a 中, 则 尾部 91 可被焊接于通孔 78a。一线性阵列的通孔 78b 基本上沿下电路板 78 的各个纵向侧 78d 设置, 并在数量上至少等于从半壳体 75a、 75b 的下表面延伸出的插针 92 的数量。这些 插针 92 延伸到通孔 78b 中并可焊接于通孔 78b 中, 以将插针 92( 且由此将变压器及扼流器 子组件 121) 连接于下电路板 78。通孔 78a 的外排和内排之间的距离 d1 小于内排通孔 202 与通孔 78c 的线性阵列 203 之间的距离 d2。 0046 参照图 10 和图 11, 下电路板 78 包括多个电路 204,。
44、 各个电路 204 包括位于通孔 78a 和通孔 78b 之间并连接于通孔 78a 和通孔 78b 的电感 205、 206 和电容 207。可看到的 是, 线性组 230 的三个通孔 78b 连接于三角形组 231、 232 的三个通孔 78。如所示出的, 第 一组的三个线性通孔 78b-1、 78b-2 和 78b-3 连接于三角形组 231 的三个通孔 78a-1、 78a-2 和 78a-3。更具体地, 通孔 78b-1( 用于连接来自第一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的信号线 缆之一 ) 经由一迹线 (trace)221-1 连接于与通孔 78b-1 关联的一第一电感 205-1。第。
45、一电 感 205-1 的相对端连接于电容 207-1 的一侧并经由一迹线 222-1 连接于第二电感 206-1 的 一侧。第二电感 206-1 的相对端经由一迹线 223-1 连接于通孔 78a-1。通孔 78b-2( 其也连 接于来自第一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的信号线缆之一 ) 经由一迹线 221-2 连接于与通 孔 78b-2 关联的一第一电感 205-2。第一电感 205-2 的相对端连接于电容 207-1 的相对侧 并经由迹线 222-2 连接于一第二电感 206-2。第二电感 206-2 相对端经由一迹线 223-2 连 接于通孔 78a-2。通孔 78b-3( 其连接于第。
46、一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的中心抽头 ) 经由 延伸穿过下电路板 78 的一导电迹线 ( 未示出 ) 直接连接于通孔 78a-3。 0047 第二组的三个线性通孔 78b-4、 78b-5 和 78b-6 连接于倒三角形组 232 的三个通孔 78a-4、 78a-5 和 78a-6。因为三角形组 232 相比于三角形组 231 被倒置以保持基本类似的 功能, 所以用于与倒三角形组 232 的通孔 78a 连接的电路类似于但不完全相同于用于将组 230 连接于组 231 的电路。一旦尾部 91 和插针 92 焊接于下电路板 78, 尾部 91 通过包括电 路迹线、 电感和电容的电路电连接。
47、于插针 92。电感和电容在尺寸上被设定为且被配置成对 在尾部 91 和插针 92 之间通过的信号提供滤波。如果需要, 其它的功能也可被包括在下电 路板 78 中, 以对在尾部 91 和插针 92 之间经过的信号进行另外或其他的修正。 0048 应当注意的是, 以来自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的一第一信号 S1、 来自同一变 说 明 书 CN 104319557 A 10 8/9 页 11 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的第二信号 S2、 以及来自同一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的中心 抽头 CT 的重复阵列设置通孔 78b。沿两排通孔 78b 的长度重复这种布置。 0049 通孔 78a 。
48、经由下电路板 78 的电路互连于通孔 78b, 但是对于各个相邻变压器及扼 流器次组合而言, 各个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121的第一信号S1、 第二信号S2、 以及中心抽 头 CT 的位置交错。更具体地, 来自第一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的第一信号 S1 连接于通孔 78b-1 并行进穿过, 下电路板 78 进入到外排 201 的通孔 78a 的通孔 78a-1 中。来自同一第 一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的第二信号S2连接于通孔78b-2, 并行进穿过下电路板78进入到 内排 202 的通孔 78a 的通孔 78a-2 中。来自同一第一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的中心抽头 CT 连接于通孔 78b-3, 并行。
49、进穿过下电路板 78 进入到外排 201 的通孔 78a 的通孔 78a-3 中。 来自一第二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的第一信号 S1 连接于通孔 78b-4, 并行进穿过下电路板 78 进入到内排 202 的通孔 78a 的通孔 78a-4 中。来自同一 ( 第二 ) 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 的第二信号 S2 连接于通孔 78b-5, 并行进穿过下电路板进入到外排 201 的通孔 78a 的通孔 78a-5 中。来自同一 ( 第二 ) 变压器及扼流器子组件的中心抽头 CT 连接于通孔 78b-6, 并 行进穿过下电路板 78 进入到内排 201 的通孔 78a 的通孔 78a-6 中。 0050 通过将各个插针 92、 93 连接于各自的中心抽头而不是使中心抽头共用插针, 所公 开的结构提高了各个变压器的电气性能和电隔离。 通过使中心抽头位于与所述信号对连接 的插针之间, 提高信号对之间的隔离, 这也减少了任何线缆(诸如中心抽头)与其他变压器 及扼流器子组件 121 的线缆进行交叉的数量。最后, 尾部 91 与插针 92 和下电路板 78 一起 使用允许沿着位于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