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896169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75692.X

申请日:

2014.11.21

公开号:

CN104429955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H4/00申请日:20141121|||公开

IPC分类号:

A01H4/00

主分类号:

A01H4/00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杜旭红; 梁宗锁; 杨东风; 沈丽红; 邢丙聪; 吴腾; 郎书雯

地址: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代理人:

金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由以下浓度(mg/L)的成分组成:硝酸钾75~85、磷酸二氢钠15.5~17.5、硫酸镁710~730、硝酸钙290~310、硫酸钠190~210、氯化钾60~70、硼酸1.4~1.6、硫酸锰6.5~7.5、硫酸锌2.5~3.5、三氧化钼2.5~3.5、硫酸铜0.001、硫酸亚铁2~3、肌醇90~110、甘氨酸2.5~3.5、盐酸硫胺素0.1、盐酸吡哆醇0.1、烟酸0.3、蔗糖29000~31000;余量为水;pH5.8。采用该培养基能提高藏丹参毛状根中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这三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其特征是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其特征是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说明书

说明书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藏丹参,又称林芝丹参,是西藏林芝地区特有植物,丹参酮类成分含量较高。藏丹参为地方习用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之功效。主要用于胸痹心痛,腕腹胁痛的治疗。目前现有的藏丹参毛状根采用MS培养基进行培养,MS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1所示。一般称取新鲜毛状根0.2g,接种于50mL 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黑暗培养。
当采用MS培养基培养藏丹参毛状根时,经检测,藏丹参毛状根种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这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0.019%、1.003%、%和0.12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6培养基,采用该培养基能提高藏丹参毛状根中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这三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其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pH 5.8。
作为本发明的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的改进:其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6培养基)能够促进酚酸类成分的大量积累,其中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等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达 到0.033%、4.512%、和0.99%。因此,P6培养基可以作为一种能够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大量积累的专用培养基。
本发明的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6培养基)实际使用时的方法和用量等同于MS培养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分别使用P6培养基和MS培养基时,藏丹参毛状根中三种活性成分(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培养基配方(表1)
表1


P6培养基(即,本发明的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表1中P6培养基所示的配方配制后,按照常规的培养基的制备工艺进行制备。
即,具体为:将硝酸钾80mg、磷酸二氢钠16.5mg、硫酸镁720mg、硝酸钙300mg、硫酸钠200mg、氯化钾65mg、硼酸1.5mg、硫酸锰7mg、硫酸锌3mg、三氧化钼3mg、硫酸铜0.001mg、硫酸亚铁2.5mg、肌醇100mg、甘氨酸3.0mg、盐酸硫胺素0.1mg、盐酸吡哆醇0.1mg、烟酸0.3mg和蔗糖30000mg用水定容至1L;然后用浓度为1M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8;最后高温灭菌(为常规的高温灭菌,一般为在1.1个大气压,121℃下灭菌20min)。
实验1、将上述实施例1所得的P6培养基(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和常规的MS培养基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
藏丹参(Salvia castanea diels f.Tomentosa stib)毛状根
2、毛状根培养
将上述灭菌后的P6培养基分装为50mL/三角瓶,无菌接种新鲜藏丹参毛状根0.2g/瓶,置于摇床中,110转/分,25℃,黑暗培养24天;采样,用清水冲洗干净,50℃烘干至恒重,得干燥毛状根,备用。
3、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干燥毛状根研钵中磨碎,过0.45mm筛,精密称取0.10g,加入2mL甲醇-水提取液(由甲醇:水=7:3的体积比混合而得),于40K HZ超声参数下超声提取45min,提取液10000rpm 离心15min,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备用。
含量测定采用Waters 1525二元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250mm×4.6mm,5μm)。流速1mL min-1,柱温30℃,上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270nm,流动相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测定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含量。
4、结果与分析
结果表明P6培养基能够显著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的大量积累,其中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等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达到0.033%(即0.33mg/g干重)、4.512%、和0.99%。而同时采用普通MS培养基培养藏丹参毛状根,三种丹酚酸类成分含量仅为0.019%、1.003%、%和0.122%,含量远低于P6培养基。与MS培养基相比,P6培养基中毛状根三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7、4.5和8倍。
备注说明:采用上述检测方法,对原始的培养前的新鲜藏丹参毛状根进行检测,其中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等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达到0.015%、0.68%、和0.07%。
对比例1~5与实施例1的P6培养基配方如表2所述,其余同实施例1。
表2


备注说明:上述对比例中,蔗糖,除对比例4为20g/L,对比例2为60g/L,其余均为30g/L;pH均为5.8。
将上述所有对比例所得的培养基替代P6培养基,如同实验1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3所述。
表3、不同对比例的三种活性成分含量
 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对比例10.021%1.04%0.14%对比例20.018%0.56%0.12%对比例30.03%2.48%0.25%对比例40.027%1.74%0.22%对比例50.014%0.89%0.098%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配方所得培养基(P6培养基)对促进咖啡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这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75692.X (22)申请日 2014.11.21 A01H 4/00(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 2 号大街 5 号 (72)发明人 杜旭红 梁宗锁 杨东风 沈丽红 邢丙聪 吴腾 郎书雯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54) 发明名称 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 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 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由以下浓度 (mg/L) 的成分 组成 : 硝酸钾 。

2、75 85、 磷酸二氢钠 15.5 17.5、 硫酸镁 710 730、 硝酸钙 290 310、 硫酸钠 190210、 氯化钾6070、 硼酸1.41.6、 硫酸 锰6.57.5、 硫酸锌2.53.5、 三氧化钼2.5 3.5、 硫酸铜 0.001、 硫酸亚铁 2 3、 肌醇 90 110、 甘氨酸2.53.5、 盐酸硫胺素0.1、 盐酸吡哆 醇0.1、 烟酸0.3、 蔗糖2900031000 ; 余量为水 ; pH5.8。 采用该培养基能提高藏丹参毛状根中咖啡 酸、 迷迭香酸和丹酚酸 B 这三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

3、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299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29955 A 1/2 页 2 1.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其特征是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其特征是由 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29955 A 2 2/2 页 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29955 A 3 1/6 页 4 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藏丹参。

4、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0002 藏丹参, 又称林芝丹参, 是西藏林芝地区特有植物, 丹参酮类成分含量较高。藏丹 参为地方习用丹参, 具有活血祛瘀, 通经止痛, 清心除烦之功效。 主要用于胸痹心痛, 腕腹胁 痛的治疗。 目前现有的藏丹参毛状根采用MS培养基进行培养, MS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1所 示。一般称取新鲜毛状根 0.2g, 接种于 50mL MS 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黑暗培养。 0003 当采用 MS 培养基培养藏丹参毛状根时, 经检测, 藏丹参毛状根种咖啡酸、 迷迭香 酸和丹酚酸 B 这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 0.019、 1.003、和 0.122。 发明内容 0004。

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 养基-P6培养基, 采用该培养基能提高藏丹参毛状根中咖啡酸、 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这三 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 培养基, 其由以下浓度的成分组成 : 0006 0007 说 明 书 CN 104429955 A 4 2/6 页 5 0008 pH 5.8。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的改进 : 其由以下浓 度的成分组成 : 0010 0011 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6培。

6、养 基)能够促进酚酸类成分的大量积累, 其中咖啡酸、 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等三种活性成分含 量分别达到 0.033、 4.512、 和 0.99。因此, P6 培养基可以作为一种能够促进藏丹参 说 明 书 CN 104429955 A 5 3/6 页 6 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大量积累的专用培养基。 0012 本发明的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P6培养基)实际使用时 的方法和用量等同于 MS 培养基。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 图 1 为分别使用 P6 培养基和 MS 培养基时, 藏丹参毛状根中三种活性成分 ( 咖啡 酸、 迷。

7、迭香酸和丹酚酸 B) 的含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1、 0016 1. 培养基配方 ( 表 1) 0017 表 1 0018 0019 说 明 书 CN 104429955 A 6 4/6 页 7 0020 P6 培养基 ( 即, 本发明的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的培养基 ) 的制备 方法为 : 按照表1中P6培养基所示的配方配制后, 按照常规的培养基的制备工艺进行制备。 0021 即, 具体为 : 将硝酸钾80mg、 磷酸二氢钠16.5mg、 硫酸镁720mg、 硝酸钙300mg、 硫酸 钠200mg、 氯化钾65mg、 硼酸1.5mg、 硫酸锰7mg、 硫酸锌3。

8、mg、 三氧化钼3mg、 硫酸铜0.001mg、 硫酸亚铁 2.5mg、 肌醇 100mg、 甘氨酸 3.0mg、 盐酸硫胺素 0.1mg、 盐酸吡哆醇 0.1mg、 烟酸 0.3mg 和蔗糖 30000mg 用水定容至 1L ; 然后用浓度为 1M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至 5.8 ; 最 后高温灭菌 ( 为常规的高温灭菌, 一般为在 1.1 个大气压, 121下灭菌 20min)。 0022 实验 1、 将上述实施例 1 所得的 P6 培养基 ( 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积累 的培养基 ) 和常规的 MS 培养基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 0023 1、 实验材料 0024 藏丹参 (S。

9、alvia castanea diels f.Tomentosa stib) 毛状根 0025 2、 毛状根培养 0026 将上述灭菌后的 P6 培养基分装为 50mL/ 三角瓶, 无菌接种新鲜藏丹参毛状根 0.2g/ 瓶, 置于摇床中, 110 转 / 分, 25, 黑暗培养 24 天 ; 采样, 用清水冲洗干净, 50烘干 至恒重, 得干燥毛状根, 备用。 0027 3、 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0028 干燥毛状根研钵中磨碎, 过 0.45mm 筛, 精密称取 0.10g, 加入 2mL 甲醇 - 水提取 液 ( 由甲醇 : 水 7:3 的体积比混合而得 ), 于 40K HZ 超声参数下。

10、超声提取 45min, 提取液 10000rpm 离心 15min, 取上清液过 0.45m 滤膜, 备用。 0029 含量测定采用 Waters 1525 二元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为 Waters SunFire C18(250mm4.6mm, 5m)。流速 1mL min-1, 柱温 30, 上样体积 20L. 检测波长 270nm, 流动相乙腈和水, 梯度洗脱, 测定咖啡酸、 迷迭香酸和丹酚酸 B 含量。 0030 4、 结果与分析 0031 结果表明 P6 培养基能够显著促进藏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成分的大量积累, 其中 说 明 书 CN 104429955 A 7 5/6 页 8 咖。

11、啡酸、 迷迭香酸和丹酚酸 B 等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达到 0.033 ( 即 0.33mg/g 干重 )、 4.512、 和0.99。 而同时采用普通MS培养基培养藏丹参毛状根, 三种丹酚酸类成分含量 仅为 0.019、 1.003、和 0.122, 含量远低于 P6 培养基。与 MS 培养基相比, P6 培养 基中毛状根三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分别提高了 1.7、 4.5 和 8 倍。 0032 备注说明 : 采用上述检测方法, 对原始的培养前的新鲜藏丹参毛状根进行检测, 其 中咖啡酸、 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等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别达到0.015、 0.68、 和0.07。 0033 对比例 1 5 。

12、与实施例 1 的 P6 培养基配方如表 2 所述, 其余同实施例 1。 0034 表 2 0035 0036 说 明 书 CN 104429955 A 8 6/6 页 9 0037 备注说明 : 上述对比例中, 蔗糖, 除对比例4为20g/L, 对比例2为60g/L, 其余均为 30g/L ; pH 均为 5.8。 0038 将上述所有对比例所得的培养基替代 P6 培养基, 如同实验 1 进行检测, 结果如下 表 3 所述。 0039 表 3、 不同对比例的三种活性成分含量 0040 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 B 对比例 1 0.0211.040.14 对比例 2 0.0180.560.12 对比。

13、例 3 0.032.480.25 对比例 4 0.0271.740.22 对比例 5 0.0140.890.098 0041 综上所述, 采用本发明配方所得培养基(P6培养基)对促进咖啡酸、 迷迭香酸和丹 酚酸 B 这三种活性成分含量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0042 最后, 还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 本发 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 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 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 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429955 A 9 1/1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29955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