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金属锯条的热处理工艺。 双金属锯条是由低合金结构钢与高速钢合成轧制而成。它能取代价格昂贵的高速钢(整体以下皆同)锯条,可制成机用锯条、手用锯条及带用锯条。由于在使用中不耐磨、常崩齿、易折断;从金相观察,脱碳层偏深,马氏体粗大,以致锯切寿命低于高速锯条,所以不受用户欢迎,目前市场上销出量很少,其关键问题是热处理工艺不当。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金属锯条的LH-1热处理工艺。经这种工艺处理的双金属锯条,具有高耐磨性、高硬度、低摩擦系数和良好的抗粘屑与抗疲劳性能。其锯切寿命,当锯切HV320以上的高硬度圆钢时,比获国家银牌的高速钢锯条提高25%以上;当锯切HV240以下的低硬度圆钢时,可提高10%以上。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先将半成品双金属锯条,在充分脱氧的盐浴炉或真空炉中加热到淬火温度,经分级冷却后,在马氏体与贝氏体双相区进行复相等温淬火,并回火两次。再将其成品锯条先后置于硫、氮、碳共渗盐浴(J-1浴)与氧化炉(Y-1浴)中,进行表面复合化学热处理后即成。
本发明具体包括五道工序,现详述如下:
1、加热:将半成品的双金属锯条置于严格脱氧的盐浴炉中(BaO≤0.8%)或在真空度高于1Pa的真空炉中,在800°~900℃预热4分钟,再以低于高速钢常规淬火温度(<1225℃)加热2~5分钟,使脱碳层减至15um以内。
2、冷却:在50%Bacl2、30%Kcl、20%Nacl介质中,以550°~650℃进行分级冷却2~5分钟,然后在240°~280℃(马氏体与贝氏体双相区)等温60~90分钟;
3、回火:在100%NaNo3+2~4%NaoH介质中,取500°~600℃保温1~2小时,回火两次;以期回火马氏体MT+下贝氏体BL+碳化物C+残余奥氏体Ar组织取代M+C+Ar淬火组织,使基体强韧化以提高双金属锯条的冲击韧性AK和断裂韧性Klc的指标;
4、共渗:将双金属成品锯条,在500°~550℃保温15~50分钟,进行硫、氮、碳处理其盐浴成份是5~30PPms=28~38%CNo-18~28%CO3-余量为K++Na++Li+;除了为获得表面强化层外,兼有使脱碳层复碳;
5、氧化:经共渗后的锯条,直接浸渍于主要成份为50~70%(KoH+NaOH),15~30%(NaCO3+KNo3)、3~6%(K2CO3+Na2CO3+LiCo3+RexOy)的氧化浴中氧化,温度为300°~400℃等温5~25分钟后,空冷即成。
经LH-1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双金属锯条,以弥散析出的氮碳化合物为主的渗层为20~40um。显微硬度为HV0.025,max≥1000(相当于HRC69以上)。其综合性能已接近当代国际先进的瑞典桑德弗克(SandVik)锯条的水平。
实施例1
双金属锯条类别:锯切高硬度圆钢的锯条
加热的主要参数:830°~870℃预热→1180°~1220℃加热;
冷却的主要参数:830~870℃分级冷却→270°→330℃等温30~90分钟;
回火的主要参数:540°~580℃×1.5~2.5h×两次。
共渗的主要参数:5~20PPmS=31~37%CNO-20~26%CO3=;530°~570℃×20~45分钟。
氧化的主要参数:60~80%(KOH+NaOH)、10~25%(NaNo3+KNO3)、3~6%(K2CO3+Na2CO3+LiCo3+RexOy);320°~380℃×8~25分钟。
渗层组织:ε相+Fe3O4化合物层≤3um,弥散相析出层15~35um。
显微硬度:HV0.025,max≥1020。
表面硬度:HV1≥900。
实施例2
双金属锯条类别:锯切低硬度圆钢的锯条
加热地主要参数:830°~870℃预热→1150°~1200℃加热。
冷却的主要参数:830°~870℃分级冷却→270°~330℃等温60~120分钟。
回火的主要参数:560°~600℃×1.5~2.5h两次。
共渗的主要参数:盐浴成分同实施例1;530°~570℃×15~35分钟。
氧化的主要参数:完全同实施例1。
渗层组织:Fe3O4为主的化合物层≤2um,弥散相析出层15~30um。
显微硬度:HV0.025,max≥960。
表面硬度:HY1≥850